摘要:英國傳教士鐘秀芝著的《西蜀方言》(1900)詳細記錄了120年前四川官話的語言面貌,學(xué)界對《西蜀方言》的基礎(chǔ)音系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將《西蜀方言》音系與艾約瑟《官話口語語法》(1857)記錄的成都方音作對比,并比較1940年代記錄的134個四川方言點材料,提出清代末期成都話很可能并行雅、俗兩套口語音系,《西蜀方言》反映文雅口語音,特點是入聲調(diào)獨立,聲母分平翹舌。尖團音分明,而通俗口語音則已經(jīng)入聲歸陽平、尖團合流了。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