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土壤環(huán)境、肥力變化,為改善土壤質(zhì)量、提高作物產(chǎn)量提供一定的依據(jù)?!痉椒ā恳宰匣ㄜ俎樵囼?yàn)材料,設(shè)置了4種不同的耕作方式,分別為平作不覆膜(TW)、平作覆膜(TM)、壟作不覆膜(RW)、壟作覆膜(RM),分析了4種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含水率的變化情況及其對紫花苜蓿生長狀況和產(chǎn)量的影響?!窘Y(jié)果】與TW耕作方式相比,TM、RW、RM耕作方式均能顯著提高土壤表層脲酶及堿性磷酸酶活性,并且對0~20 cm土壤酶活性影響最為明顯。4種耕作方式對土壤表層0~10 cm范圍內(nèi)的含水率影響顯著,與9月相比,7月4種耕作方式下的土壤含水率變化情況更大。4種耕作方式中壟作覆膜處理?xiàng)l件下紫花苜蓿平均株高最高,產(chǎn)量最大(7.42 kg/m^2)?!窘Y(jié)論】4種耕作方式中,RM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平均值最高,土壤肥力狀況最好,而在深度為0~60 cm范圍內(nèi),0~20 cm深度處土壤酶活性變化最為明顯;與耕作方式相比,季節(jié)性因素對土壤含水率的影響更大;RM處理?xiàng)l件下紫花苜蓿生長的更好。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