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精品69堂国产-97超级碰在线精品视频-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信息社會學范文

時間:2022-08-30 05:25:54

序論:在您撰寫信息社會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信息社會學

第1篇

關鍵詞:信息社會;信息社會學;社會學

信息社會學一方面是對信息的社會運動,相關資源開發(fā)運用和社會變化間的關系以及信息化社會結構模式來開展研究的一門學科,另外它還是針對信息學和社會學的關系進行深度研究的一門學科。信息社會學可以按照切入點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分為信息學信息社會學和社會學信息社會學兩種。所謂的信息社會學實際上就是站在信息學的角度來對信息社會學進行研究,而社會信息學則是站在社會學的教育來進行相關研究。正因為這兩種信息社會學的研究角度不一樣,所以他們確立的研究對象和選定的研究范圍以及學科屬性的建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區(qū)別,所以要想將信息社會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社會學,就必須要針對其社會學理論進行最基礎的討論研究,并將其當做確立信息社會學所要研究的對象、內容和該門學科的屬性的依據。

一、關于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無論是哪一個學科從發(fā)現(xiàn)到發(fā)展,都有著其獨特的研究對象與范圍。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關鍵也是明確其研究的對象是什么。國內的一些學者曾對其研究對象做過一些相應的敘述,但研究成果都沒有進行統(tǒng)一。就目前而言,我國信息社會學有以下幾種研究對象:第一種觀點認為社會中的信息現(xiàn)象就是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社會的分層、流動、結構、變遷等各種社會問題都是社會信息現(xiàn)象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探索信息化世界平衡進化的的首要條件是了解較為多樣化的世界信息發(fā)展。探索多元化的世界信息發(fā)展可以把至今為止的所有已經形成的社會學的理論全部都包括進來。第二種觀點認為信息社會的探所主體是信息社會學科。然而我們若是從社會學的研究出發(fā),確實信息社會學的探索主體為信息社會。將信息社會的產生和成長劃分為社會學的探索之下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第三種觀點認為信息化社會的特征與過程就是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第四種觀點認為信息社會學士在社會信息化和信息學以及社會學的基礎上研究信息社會的運動以及信息社會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并在信息化的廣闊前景中找到一個新型的學科可以將社會信息化整體操作與合理進化的前提和制度更深層次的快速發(fā)展。上面的各個觀點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但是這些觀點都強調了信息社會學應當關注的問題,例如信息社會的形成過程、信息社會的基本結構等。這些正是信息社會學所要研究的對基本的內容。根據以上所述的內容以及我們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可以將上述的觀點進行簡要的整理與歸納進而對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作出判斷。整理之后,我們將信息社會確定為信息社會學的重要研究對象,并站在社會學的角度上對其合理性進行了研究,研究如下:首先,信息社會學應該是一門關于一種信息社會的學問,應該區(qū)別于農業(yè)社會和工業(yè)社會,從而構建一種新的社會的社會學研究體系。其次,信息社會學的母體學科是社會學而不是信息學,盡管信息社會學的研究過程中需要用到許多信息學的內容與知識。最后,信息社會學應該是一門具有理論性與應用性量種特性相結合的學科。

二、關于信息社會學的內容范圍

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信息社會學的內容,在社會學的視野中,信息社會學的內容可以分為十個方面:信息社會學基本概念、信息社會基本特征、形成過程、形成基礎、結構形態(tài)、運行規(guī)律、社會生活、社會問題、社會管理以及信息社會學的相關內容等十個方面。

三、關于信息社會學的學科屬性

信息社會學的學科屬性的構成有兩個發(fā)面,一方面是信息社會學歸屬于哪個學科,另一方面就是信息社會學具體包含哪些學科特性。信息社會學的母體學科是什么的問題就是信息社會學歸屬于哪一個學科的問題,我國國內對這個問題有以下的兩種看法,一種看法是認為社會學就是信息社會學的母體學科另一種看法則認為信息社會學的母體學科是信息學。然而在我看來,信息社會學的母體學科就應當是社會學因為社會學分門別類有眾多科目,信息社會學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社會學本身的知識和探索方法外,也具有自身特點。同所有社會科目相同,信息社會學綜合了其他有關學科的知識內容的一門綜合新以及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從信息社會學的基本原理上講,信息社會學就應當是社會學范疇之內的。信息社會學的應用性極強,在信息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信息社會的層次輸出中表明了非常強大的實際操作性,從而也表明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包含了信息社會學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鄒志仁.試論信息社會學[J].情報學報,1997.

第2篇

趙保佑等認為信息社會學雖是一門交叉性的學科,但因其更多地涉及社會學的內容,又主要以信息與社會的關系相互相影響為研究對象,所以在學科的大類劃分中,信息社會學應屬于社會科學研究的范疇[6]。謝俊貴認為信息社會學是一門信息時代的社會學,它是對工業(yè)時代社會學的一種全面超越和整體發(fā)展。盡管信息學知識是信息社會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內容,但信息社會學的母體學科應當是社會學[5]。符福峘認為信息社會學這門新興學科是在已有分支學科的基礎上,為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要而發(fā)展起來的,是信息科學、社會學和行為科學等學科的交匯點,屬于社會學科體系,信息社會學屬于應用社會學的范疇[7]。魏秋玲則認為從目前科學的多元整合趨勢來看,信息社會學可歸屬信息科學和社會學兩大學科范疇。信息社會學是工業(yè)時代社會學向信息時代社會學轉變的前導,信息社會學承擔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三不管”地帶的大量課題[8]。信息社會學的學科性質已經較為明確,雖然這是一門具有交叉性質的學科,但眾多學者較為一致地認為其還是應該歸屬于社會學的范疇。

2關于研究意義

謝俊貴認為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種關系、某種特征,還需要研究信息社會的社會規(guī)劃、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管理問題。如果沒有這些研究,信息社會學就不能成為一門學科,而只能成為一項課題或一個問題[5]。胡昌平[3]認為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必將豐富信息、情報科學的研究內容,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會學及信息、情報科學領域;從發(fā)展觀點看,其意義已經超出了成果本身的價值。趙保佑等人則認為研究情報社會學的理論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則有助于豐富和發(fā)展社會學理論,二則為情報學研究的深入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情報社會學的實踐意義表現(xiàn)在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方面,對我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xiàn)實意義。研究情報社會學的教育意義在于情報是一種重要的智力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6]。無論是從社會學角度還是信息學角度來進行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人類社會運行和發(fā)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通過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近況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論而輕實踐、內容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等問題。這些都是信息社會學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3.1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3.1.1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速度加快

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向社會的傳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聯(lián)網已連接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各國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以公布、獲取和傳播信息,網上信息資源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在這種形勢下,信息社會化的理論研究將得到普及,社會信息意識普遍提高,從而把信息社會學的研究與發(fā)展推動到前所未有的階段,且這一浪潮還將繼續(xù)不斷地向前發(fā)展。

3.1.2信息社會學理論體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會的實質是高新技術社會,它的發(fā)展和成熟需要各個領域高新技術的協(xié)同支持。因此,信息技術革命將把全球高新技術的發(fā)展推向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并引發(fā)一場巨大的產業(yè)革命,有力地推動社會和生產力的發(fā)展。目前信息社會學正在總結社會信息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不斷升華為理性認識,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斷走向完善和成熟。

3.1.3信息社會學研究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向發(fā)展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是科學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會學理論作為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實踐中已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網絡化環(huán)境下,信息社會實踐正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從而確保信息社會實踐的科學性和方向性,不斷地推進信息社會學理論向著更加完善、系統(tǒng)和成熟的方向邁進,為人類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提供新的發(fā)展模式。

3.2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進展

3.2.1研究主體趨于成熟

目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存在著研究主體成分單一、結構松散、興趣不夠專一等缺憾。這些情況明顯制約著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深入開展。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在下一階段必將受到我國信息學界和社會學界的廣泛重視,信息社會學研究主體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將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體成分齊備化、研究主體單位組織化、研究主體成員逐步專業(yè)化等特點。

3.2.2研究內容趨于深化

盡管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取得了重要發(fā)展,但目前的研究內容仍不夠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信息社會學尚處于初建階段,且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對象尚不成熟。下一階段,我國信息社會學必將其研究內容的深化作為研究的主要任務,深化和務實研究將成為一種迫切的社會需要。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經過10多年的實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研究經驗,信息社會學研究已經有了深化發(fā)展的可能,務實性、具體性、實用性的研究將迅速增多。

3.2.3研究方法趨于多樣化

通過分析過去10多年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實踐發(fā)現(xiàn),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不無缺憾。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獻研究者多,實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觀理解者多,客觀解釋者少。這些缺憾必然嚴重影響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發(fā)展。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在下一階段必將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屆時,各種信息社會學基本方法將結合使用。

3.2.4研究進展趨于加速

第3篇

謝俊貴認為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種關系、某種特征,還需要研究信息社會的社會規(guī)劃、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管理問題。如果沒有這些研究,信息社會學就不能成為一門學科,而只能成為一項課題或一個問題[5]。胡昌平[3]認為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必將豐富信息、情報科學的研究內容,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會學及信息、情報科學領域;從發(fā)展觀點看,其意義已經超出了成果本身的價值。趙保佑等人則認為研究情報社會學的理論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則有助于豐富和發(fā)展社會學理論,二則為情報學研究的深入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情報社會學的實踐意義表現(xiàn)在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方面,對我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xiàn)實意義。研究情報社會學的教育意義在于情報是一種重要的智力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6]。無論是從社會學角度還是信息學角度來進行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人類社會運行和發(fā)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通過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近況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論而輕實踐、內容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等問題。這些都是信息社會學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1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1.1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速度加快

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向社會的傳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聯(lián)網已連接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各國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以公布、獲取和傳播信息,網上信息資源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在這種形勢下,信息社會化的理論研究將得到普及,社會信息意識普遍提高,從而把信息社會學的研究與發(fā)展推動到前所未有的階段,且這一浪潮還將繼續(xù)不斷地向前發(fā)展。

2信息社會學理論體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會的實質是高新技術社會,它的發(fā)展和成熟需要各個領域高新技術的協(xié)同支持。因此,信息技術革命將把全球高新技術的發(fā)展推向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并引發(fā)一場巨大的產業(yè)革命,有力地推動社會和生產力的發(fā)展。目前信息社會學正在總結社會信息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不斷升華為理性認識,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斷走向完善和成熟。

2.1信息社會學研究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向發(fā)展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是科學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會學理論作為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實踐中已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網絡化環(huán)境下,信息社會實踐正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從而確保信息社會實踐的科學性和方向性,不斷地推進信息社會學理論向著更加完善、系統(tǒng)和成熟的方向邁進,為人類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提供新的發(fā)展模式。

三、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進展

1研究主體趨于成熟

目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存在著研究主體成分單一、結構松散、興趣不夠專一等缺憾。這些情況明顯制約著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深入開展。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在下一階段必將受到我國信息學界和社會學界的廣泛重視,信息社會學研究主體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將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體成分齊備化、研究主體單位組織化、研究主體成員逐步專業(yè)化等特點。

2研究內容趨于深化

盡管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取得了重要發(fā)展,但目前的研究內容仍不夠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信息社會學尚處于初建階段,且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對象尚不成熟。下一階段,我國信息社會學必將其研究內容的深化作為研究的主要任務,深化和務實研究將成為一種迫切的社會需要。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經過10多年的實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研究經驗,信息社會學研究已經有了深化發(fā)展的可能,務實性、具體性、實用性的研究將迅速增多。

3研究方法趨于多樣化

通過分析過去10多年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實踐發(fā)現(xiàn),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不無缺憾。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獻研究者多,實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觀理解者多,客觀解釋者少。這些缺憾必然嚴重影響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發(fā)展。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在下一階段必將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屆時,各種信息社會學基本方法將結合使用。

4研究進展趨于加速

第4篇

    謝俊貴認為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種關系、某種特征,還需要研究信息社會的社會規(guī)劃、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管理問題。如果沒有這些研究,信息社會學就不能成為一門學科,而只能成為一項課題或一個問題[5]。胡昌平[3]認為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必將豐富信息、情報科學的研究內容,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會學及信息、情報科學領域;從發(fā)展觀點看,其意義已經超出了成果本身的價值。趙保佑等人則認為研究情報社會學的理論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則有助于豐富和發(fā)展社會學理論,二則為情報學研究的深入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情報社會學的實踐意義表現(xiàn)在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方面,對我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xiàn)實意義。研究情報社會學的教育意義在于情報是一種重要的智力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6]。無論是從社會學角度還是信息學角度來進行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人類社會運行和發(fā)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通過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近況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論而輕實踐、內容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等問題。這些都是信息社會學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1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1.1信息社會學的發(fā)展速度加快

    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向社會的傳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聯(lián)網已連接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各國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以公布、獲取和傳播信息,網上信息資源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在這種形勢下,信息社會化的理論研究將得到普及,社會信息意識普遍提高,從而把信息社會學的研究與發(fā)展推動到前所未有的階段,且這一浪潮還將繼續(xù)不斷地向前發(fā)展。

    2信息社會學理論體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會的實質是高新技術社會,它的發(fā)展和成熟需要各個領域高新技術的協(xié)同支持。因此,信息技術革命將把全球高新技術的發(fā)展推向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并引發(fā)一場巨大的產業(yè)革命,有力地推動社會和生產力的發(fā)展。目前信息社會學正在總結社會信息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不斷升華為理性認識,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斷走向完善和成熟。

    2.1信息社會學研究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向發(fā)展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是科學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會學理論作為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實踐中已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網絡化環(huán)境下,信息社會實踐正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從而確保信息社會實踐的科學性和方向性,不斷地推進信息社會學理論向著更加完善、系統(tǒng)和成熟的方向邁進,為人類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提供新的發(fā)展模式。

    三、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進展

    1研究主體趨于成熟

    目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存在著研究主體成分單一、結構松散、興趣不夠專一等缺憾。這些情況明顯制約著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深入開展。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在下一階段必將受到我國信息學界和社會學界的廣泛重視,信息社會學研究主體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將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體成分齊備化、研究主體單位組織化、研究主體成員逐步專業(yè)化等特點。

    2研究內容趨于深化

    盡管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取得了重要發(fā)展,但目前的研究內容仍不夠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信息社會學尚處于初建階段,且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對象尚不成熟。下一階段,我國信息社會學必將其研究內容的深化作為研究的主要任務,深化和務實研究將成為一種迫切的社會需要。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經過10多年的實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研究經驗,信息社會學研究已經有了深化發(fā)展的可能,務實性、具體性、實用性的研究將迅速增多。

    3研究方法趨于多樣化

    通過分析過去10多年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實踐發(fā)現(xiàn),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不無缺憾。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獻研究者多,實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觀理解者多,客觀解釋者少。這些缺憾必然嚴重影響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發(fā)展。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在下一階段必將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屆時,各種信息社會學基本方法將結合使用。

第5篇

關鍵詞: 教育信息化;概念內涵;社會學的視角

在信息社會來臨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對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響著人們的教育實踐。對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確厘定,實際上是在匡正我們的不當理念。所以對教育信息化進行科學的界定,對于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健康發(fā)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

一個技術化了的概念教育信息化這一概念來源于“信息化”,這里存在一個合理的邏輯是,教育系統(tǒng)只是整個社會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理所當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內。所以學界對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地受承于人們對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認為, 信息化一詞起源于20 世紀的日本[1 ] 。關于信息化,有許多不同定義,科技哲學專家魯品越等在《中國未來之路———信息化進程在中國》中認為:“中國把信息技術在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上的推廣應用,稱為‘信息化’?!盵2 ]這無疑表明在中國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術的使用這種觀點大有市場。對信息化過于技術化的界定深深地影響了人們對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會涉及許多具體的機器和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這也就使得人們多以機器論和技術論的范式來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為教育信息化就是實現(xiàn)CAI 學習、實現(xiàn)網上遠程學習,就是以專門機器取代老師授課,就是以電子教材取代紙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為評價教育信息化的標尺[3 ] 。學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術化傾向十分明顯,仿佛只要把信息技術加以使用就可以實現(xiàn)我們人類的目標。但是,我們不可否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推廣使用是信息化的發(fā)端,如果沒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我們何談信息化? 也就是說,信息技術對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術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內涵。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其終極追求是為人類社會的福祉服務的。怎樣發(fā)展和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服務,才能有利于人類文明的進步,這需要以社會學的視角來進行審視。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化界定與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為什么對教育信息化的界定會影響教育信息化的實踐呢? 這是一個并不難理解的問題。因為在每一種對教育信息化的解讀背后都有一種解讀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讀者把教育信息化認識為從物到人或從人到物的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在教育領域的變遷,那么她(他) 的這種理念就會使她(他) 在教育實踐中不會或只從某一方面孤立地從事教育信息化行為。相反地,過分技術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會使人們以為信息技術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術的實現(xiàn)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內容,以為信息技術提高所謂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終極目的所在。正是從理論上我們沒有能夠正確澄清,因而使我們的教育信息化實踐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術課程在學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講,青少年學生一般會對信息技術有濃厚的興趣,一方面因為信息技術對廣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新鮮事物,年輕人有著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術對學生應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個方面,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拓展了學生的認識空間,它不像傳統(tǒng)的紙本印刷教學材料,它能提供許多視頻和音頻以對學生產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墒窃诂F(xiàn)實的校園中,不管中小學,還是大專院校,信息技術課程學生不愿意學,老師不愿意教,這種現(xiàn)象已不罕見。個中原因是什么呢? 我們認為,這與我們對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關性很大。大多信息技術課程,教師以為教授給學生的只是信息技術,于是沒有注重對學生信息意識和感情的培養(yǎng)。學生沒有了對信息的出自內心的熱愛,于是在過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對信息技術這個冷冰冰的東西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疏遠感。

其次,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如果能夠正確使用,無疑信息技術能夠提高教學的持續(xù)的有效性??墒乾F(xiàn)實中,信息技術始終難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術永遠是傳統(tǒng)教學以外的另外一張皮。關于對信息技術的課堂整合,國內外有過許多的研究,可是對實踐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現(xiàn)了許多昂貴的信息技術設備購置后大量閑置的情況,老師不愿意用,學生也不喜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把教育信息化簡單地信息技術處理有關。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是一個涉及到教學雙方的心理、意識、情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不單是信息技術的先進與否的問題。

再從教育信息化制度層面來考慮。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為了建設的有效性,我們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給。但是,對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化理解使我們在這一方面供給不足。在一所學校里特別是在大學里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有各個部門的參與,需要整合各個部門的力量; 學校信息化(建設) 管理有高度的專業(yè)性,它不僅要懂信息技術,而且還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識??墒牵F(xiàn)在許多學校主管信息化建設的領導要么是技術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術;或者是別的什么情況,反正信息技術、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設主管是少之又少。這種情形下,就容易導致學校信息化建設過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性不強,甚至出現(xiàn)戰(zhàn)略規(guī)劃失誤,資源浪費嚴重等現(xiàn)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導致信息化項目建設的失敗。我們都知道,學校信息化建設由于與高科技信息技術密切相關,它涉及的資金往往不是小數目,動輒幾十萬甚至上千萬元人民幣。所以在我國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充裕的今天,這些巨大的浪費猶為觸目驚心。另外,信息化建設項目竣工后,一些學校由于種種原因致使許多設備閑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還有在項目建成后,設備維護管理上也常常出現(xiàn)不少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向國外信息化建設成功的高校學習,在制度安排上積極作為,在高校中設立CIO(CIO 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的縮寫,一般譯作首席信息官。美國權威的《CIO》雜志將其定義為:“CIO 是負責一個公司(或企業(yè)) 信息技術和系統(tǒng)的所有領域的高級官員。他們通過指導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來支持公司的目標。他們具備技術和業(yè)務過程兩方面的知識,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將組織的技術調配戰(zhàn)略與業(yè)務戰(zhàn)略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選。)體制。在信息化發(fā)展最好的美國已經有許多高校設立了CIO 職位和體制,以此來從總體上對學校的信息化建設負責,但在大部分中國高校內還沒有[4 ] 。為什么國內在高校中設立CIO 困難重重,這恐怕還得從人們對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化理解這里找原因。人們往往認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我們沒有設立CIO 體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給CIO 那么高的地位、權力和資源。

另外,在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過程中往往會在許多部門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OA) 過程中,需要高校中各個院系和部門的全力配合,這些配合包括各個院系和部門相關系統(tǒng)的數據輸入與經常性更新,各個院系和部門的OA 使用人員的系統(tǒng)培訓,各個院系和部門對OA 的積極使用等等。可以說各個院系和部門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 系統(tǒng)成功開發(fā)和有效推行的基礎??墒牵F(xiàn)實中這方面卻存在著很大的阻力。

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勵機制對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設本身也是一項改革,它必然會損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實,這些凸現(xiàn)的是兩種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闡釋) 與工業(yè)文化的沖突問題。為什么會有這兩種文化的沖突,我們認為這也與我們片面地技術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只重視技術層面有關,我們忽視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對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化解讀也影響了我們積極正確的信息行為的實施。上面所述的教師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疏離使信息設備的閑置,有關院系和部門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的不作為等等都是這方面影響的體現(xiàn)。

由上分析可知,對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響我們教育信息化的良好發(fā)展。我們需要用更廣的視角———社會學的視角來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個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類文明的第二次轉型與信息化的社會學界定

20 世紀中期,人類社會出現(xiàn)了一次大的轉型,這就是信息社會的到來。人類社會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推廣使用的影響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v觀歷史,在某種意義上人類社會存在著兩次重大的歷史轉型:第一次是從農業(yè)社會轉型到工業(yè)社會,第二次則是從工業(yè)社會轉型到信息社會。三種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對應著三種不同的文明:農業(yè)社會與農業(yè)文明;工業(yè)社會與工業(yè)文明;信息社會與信息文明。所以人類歷史上兩次社會形態(tài)轉型也就是兩次文明的轉型。

在上面所展現(xiàn)的社會轉型的社會學視野里,再來討論信息化的概念,我們認為,信息化指的是人類社會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發(fā)展,并最終形成信息文明、實現(xiàn)成熟信息社會的過程。

對于以上這個界定,需要有進一步的闡釋。首先,所謂信息文化,指的是“人們借助于信息、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從事信息活動(廣義) 所形成的文化形態(tài),它是信息社會特有的文化形態(tài),是信息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樣式”[5 ] 。其次,文化與文明是有著一定區(qū)分的兩個概念:文明是一個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它有兩種可能;文化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種文化,而文化則不一定會成為文明。第三,再來看看信息化與信息社會的關系: (1) 信息化是實現(xiàn)信息社會的手段,只有通過不斷地信息化,社會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會的實現(xiàn)程度才能提高。(2)實現(xiàn)(成熟的) 信息社會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這一過程的指向是(成熟的) 信息社會。正如上文所述,在20 世紀中葉人類社會就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但是,相比較而言,這個信息社會還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會,它是一個初級的信息社會,也就是說相對于人類社會將擁有的整個信息文明而言,這才是一個開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發(fā)展才剛剛開始,信息文明也還處于發(fā)展起步中。第四,為什么要站在人類社會文明轉型的高度來界定信息化這一概念? 因為信息化本來就是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一部分,而且從這一視角的界定會給我們一個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從社會學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內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鋪墊,教育信息化概念內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謂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統(tǒng)內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發(fā)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過程。

其實關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內涵的省思,國內學者已有一定的進展。這里我們仍要追問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內涵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的終極關懷是什么? 我們認為,教育系統(tǒng)信息技術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終極目的。我們一些研究認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tǒng)的應用,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這種界定及其理念對現(xiàn)實的不良影響在上文已有敘述。還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 當然教育信息化必然會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說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關于教育系統(tǒng)的效率問題,一方面是“公立學校對效率的不敏感”(這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比較教育研究所曾曉東博士在授課與講座中所使用的表達方式) ;另一方面,效率問題并不是教育系統(tǒng)所面臨問題的全部。與后一方面相關的論述請參閱:李猛. 大學改革與學術傳統(tǒng):現(xiàn)代中國大學的學術自主問題. 甘陽等編. 中國大學改革之道. 上海: 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1213 頁) 。)我們認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帶動教育系統(tǒng)內的各個方面的變動;借助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發(fā)展,來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術的使用本身,信息技術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為了什么呢? 為了人類福祉的最終實現(xiàn),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終極關懷。

我們再以發(fā)生學的方法來剖析教育信息化實現(xiàn)其終極目標的過程。其中存在著三個階段:首先是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tǒng)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與發(fā)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實現(xiàn)人類福祉。

根據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會學發(fā)生圖”,我們再來作進一步的分析。在作為社會子系統(tǒng)之一的教育系統(tǒng)的外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源頭。沒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從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到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tǒng)中的應用,這是一個技術社會化的過程。所謂技術社會化,指的是“在社會的整合與調適下,使技術成為社會相容技術的過程”[6 ] 。我們所追求的是對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tǒng)內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術的良性社會化。另外一個方面,信息技術對教育系統(tǒng)的影響是一個滲透過程。談到“滲透”,我們自然會提及“信息滲透理論”。加拿大GAMMA 小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滲透”定義為:“所有領域內的人類活動,包括農業(yè)、工業(yè)、商業(yè)和通信業(yè),越來越被高技術信息機器所滲透或取代的過程?!苯又?,他們對這個定義還有三點闡釋:第一,是他們認為最為重要的一點,信息滲透過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動;第二, “滲透”意味著信息技術以某種方式介入人類活動,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達到完全取代人類;第三,滲透活動須由信息技術或機器完成[7 ] 。對以上的界定和解釋,我們認為有一點必須在我們研究的基礎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謂的高技術信息機器,無論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對已有的人類活動有程度不同的滲透,而不會完全取代人類的作用。雖然在某些領域某些活動已經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類,但從總體上看,人類完全被信息技術取代是不可能的。還有,我們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系統(tǒng)之間,不只是信息技術對教育系統(tǒng)的滲透和影響,在另外一個方面,教育系統(tǒng)會反作用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育系統(tǒng)本來就是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研發(fā)基地,從這種意義上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會對信息技術產生直接的影響;另外,教育系統(tǒng)的文化與文明也會反作用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

第6篇

[關鍵詞] 信息化社會 ESL 網絡學習

基金項目:延安大學精品課程建設項目(YDJPKC11-17)。

信息化社會到來引發(fā)了教育全方位改革,計算機網絡作為信息社會的神經網絡系統(tǒng),在信息傳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全球化日益臨近,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學習成為人們與世界接軌的必要條件,對于ESL學習,由于學習者人數眾多,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學習者的要求。學習英語,主要就是營造一種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網絡上的“語言互動”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已經不再是一種“理想”而是現(xiàn)實存在,網絡學習這種新型學習方式得到了更多人認可。

ESL網絡學習人群調查

為了更充分了解ESL網絡學習人群,從2010年11月15日開始,我們在延安昂立英語學習網、延安大學《英語寫作》、《大學英語》精品課程網、英語學習論壇等與英語學習有關的網站,安裝了Baidu公司專業(yè)的網站流量分析工具,統(tǒng)計了1年以來網站被訪問情況。由于訪客受學習經歷、年齡、職業(yè)等因素影響而瀏覽不同的網站資源,依據Baidu統(tǒng)計系統(tǒng),至2011年11月15日,4個網站總共PV數為238065次,訪客年齡、學歷、職業(yè)分布等統(tǒng)計結果如圖1、圖2所示。

網絡學習者特征

根據圖1對網站訪問者年齡分析發(fā)現(xiàn),ESL的學習已經包括了各個年齡階段,對于不同年齡階段學習者都已經成為ESL網絡學習的參與者,但是總的來說,中小學年齡階段的ESL學習者帶有一定的被動因素,到了成人階段,積極的學習因素將成為主流支配著學生的學習,因為在這個階段人們認識到了英語學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據不同學習階段按年齡劃分,網絡學習可分為五個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特征。

3-6歲 此階段學習者為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是作為他(她)們的娛樂形式出現(xiàn),在網絡學習中,英語游戲是兒童訪問頻率最多的網絡學習資源。這些小的ESL學習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好奇心和計算機操作水平導致學習資源訪問跳出率數值較高。

7-15歲 此階段學習者為中小學生,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中小學已經比較普及,大部分學校已經具備了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硬件設施,可以較好地依托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學習活動。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者好奇心強,學習精力充沛,相應對英語學習的壓力較大,隨著對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對英語學習會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兩種學習態(tài)度,入門同學比較喜歡,不入門同學則十分焦慮,甚至有的同學對英語學習產生厭惡和抵觸情緒,即使注冊了網站會員,也很少訪問網站ESL網絡學習資源。

16-18歲 此階段學習者為高中階段學習者,這部分學習者即將面臨高考,英語作為必考的科目,在此階段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更是引起學生高度重視,此階段學習者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一定自我認知意識,已經開始主動進行英語學習活動。不過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這種學習活動還是很大部分上集中于應試方面,注冊會員喜歡訪問英語學習網站的考試試題。

18-22歲 此階段學習者可分為大學階段學習者和社會學習者兩部分。其中,大學生在此階段的學習主要集中在四六級等各種級別的英語考試和研究生考試,當然這其中由于國家對于四六級制度的修改,同學已不再單純?yōu)槟玫疆厴I(yè)證而學英語,而是處于自身對于未來工作需要、興趣需要進行自主學習。這部分學習者具備了較為良好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勇于嘗試新鮮的學習方式和途徑。其中還有一部分其他英語學習者,他們同樣能夠比較接受和樂于接受新鮮事物,而且由于工作的原因,更加樂于進行英語學習活動,在英語網站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

23-60歲 此階段學習者精力充沛,是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主力軍,信息知識的及時獲取將會成為其社會謀生的重要能力,其中英語作為一門國際交際技能,成為這部分人工作生活的必要工具,所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英語學習是此部分學習者的主要手段,他們的學習內容具有指向性和擴散性兩個方面,前者依存于工作生活的直接需要,后者則更多依存于自身的愛好興趣,前面提到的充電一族大部分出現(xiàn)在此年齡階段。

ESL網絡學習資源形式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利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活動的人群遍布各個年齡階段,ESL網絡學習已經成為當代信息社會新的學習趨勢。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ESL的學習活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空,從最早語音室的大規(guī)模的使用到CALL,再到多媒體CALL,再到以因特網為中介的交際(CMC)和網絡輔助教學(WELL)的興起,還有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的迅猛發(fā)展,移動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的結合——3G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移動網絡的速率),促進了移動學習概念的形成。面對眾多的學習方式,很有必要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來分析這些學習資源,從而為人們進行ESL網絡學習鋪平道路。

按照學習者的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學習方式,可以把ESL網絡學習資源劃分為有意識學習資源和無意識學習資源兩大部分。

1.有意識學習資源

第7篇

什么是信息社會?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認識。筆者認為,如果把信息的獲得視為對“不確定性”的消除〔1〕,那么,廣義概念的知識,包括事實、原理、思想觀念等,對于“預先不知道”〔2〕的人來說就是信息。據此,我們可以對信息社會的基本標志作如下定性描述:

1.知識的高速增長、高速傳播與高速轉化這是信息社會的第一個標志,也是社會信息化的基礎。我們面對的社會是否如此呢?回答是肯定的?,F(xiàn)在全世界發(fā)表科技論文的數量急劇增長,人類的科技知識每3至5年就增加1倍〔3〕。可見,知識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與此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及其網絡化的最新成就,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和擴散,人類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機遇大大增加了?!靶畔⒏咚俟贰钡奶岢鲋徊贿^是幾年前的事,轉眼之間,E-mail已走進許多家庭。由于生產水平特別是制造技術的提高,新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了,以致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層出不窮。其中,微電子領域的成就獨領,信息技術幾乎滲透到人們的社會活動和個人生活的一切領域;生命科學的發(fā)展成就也叫人目不暇接,特別是遺傳學的許多突破與克隆技術的問世,腦科學與生態(tài)學的最新成果,預示著生命科學一個一個高峰的來臨。這一切將把21世紀的人類生活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

2.知識的快速普及與學習社會的到來這是信息社會的第二個標志,也是社會信息化的必備條件。我們面對的社會是否如此呢?雖然發(fā)展程度很不相同,然而這一答案也是肯定的。我國正在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并穩(wěn)步發(fā)展高等教育;許多發(fā)達國家已經或正在實現(xiàn)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乃至普及化;克林頓第二次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在1997年2月1日的演說中便提出了讓每個18歲的學生必須能進入大專院校,每個成年美國人必須能夠終身學習的目標;1994年至1997年,世界已經召開了兩次終身學習會議,會議強調,“終身學習是21世紀人類的生存概念”〔4〕。這一切預示著一個學習社會的即將到來。人類已經強烈地感到了不學習的危機。把“終身學習”提到“生存概念”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是人類對信息社會的積極響應。這意味著學習觀念將作某種根本性的改變,要把學習從單純接受學歷教育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并從少數人的學習擴展到所有的人,從作為學習階段的學習擴展到終身。這是一場伴隨信息社會而來的學習革命。也就是說,學歷、文憑這些概念在學習社會中將有所淡化,而終身學習的概念則被強化。學習革命將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學習首先不是為了文憑,而是為了適應和駕馭未來的社會。信息社會推動著學習社會的形成,學習社會支撐著信息社會的運轉。

3.知識及人的素質在國民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中起決定作用這是信息社會的第三個標志,也是社會信息化的關鍵。我們面對的社會是否如此呢?雖然發(fā)展很不平衡,然而只要國際上一旦出現(xiàn)這種趨勢,只要國家處在開放之中,它就不分國界。這一標志最顯著的表現(xiàn)是:信息作為社會三大資源之一,與材料、能源相提并論;產業(yè)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知識、技術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yè)成為社會的主導;知識經濟迅速興起,且呈現(xiàn)巨大的發(fā)展勢頭。也就是說,在以往的社會里,知識、信息并不是一種獨立的資源,現(xiàn)在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正如李衍達所說:“在信息時代,知識將成為發(fā)展國民經濟的核心因素,智力資本將是企業(yè)最重要的資產?!薄?〕特別是知識經濟的興起,表明知識不再僅以無形資產的形式和某種經濟的附庸出現(xiàn),而是以一種有形資產的形式獨立地登上經濟舞臺,成為一種知識產業(yè)。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的微軟公司。這種產業(yè)的出現(xiàn)將波及許多方面,不僅帶來產業(yè)的重大變化,還將影響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分配方式。正是上述標志,構成了以知識信息為基礎的、快節(jié)奏運轉變化的信息社會。

二、面對信息社會的大學走向

面對這樣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信息社會,大學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社會已經信息化了,到處可以學到所要學到的東西,大學不再有它存在的價值,以所謂“虛擬學?!比《?;一是把信息社會作為發(fā)展自己、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前所未有的新機遇,讓大學進一步適應和引導社會,完成它在新時期應有的別的任何機構不可替代的使命。筆者認為,歷史的發(fā)展將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1.面對信息社會,大學將更加開放

這是大學發(fā)展自己的極好方式。長期以來,大學固守一隅,把自己封閉起來,視野變得愈來愈窄,胸懷變得愈來愈小,總以為自己是最高學府,不可一世,使大學成為一個小小的天地,成為少數人的棲息之所。這種觀念每到歷史發(fā)展的關鍵時刻,都要受到一次大的沖擊。然而,沖擊過后除了某些方面有所調整外,多數情況還是故態(tài)復萌。面對信息社會,大學將遇到前所未有的最大沖擊,繼續(xù)如此則難以為繼。因此,大學應當總結歷史教訓,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調整自己,向社會作更大程度的開放,向國際作更大程度的開放,向更多的人們開放。不是有信息網嗎?大學應主動進入網絡,成為信息網絡的中心:一方面承擔起研究的重任,作為信息源不斷向網絡提供新的信息;一方面承擔起大學選擇與傳遞文化的責任,有選擇地將網絡信息擴散出去。與此同時,大學還應不斷地清除網上垃圾,讓信息網健康地發(fā)展、運行。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大學既然能從社會的邊緣逐漸走向社會的中心,那么,在這以知識為基礎的信息社會里,大學將更加發(fā)揮其作用,讓社會的信息化成為大學發(fā)展的新機遇。

2.面對信息社會,大學將更加社會化

大學同人一樣,其成長也是一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本來,大學是應社會之所需而產生的,然而在它成長的道路上也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異化,成為遠離社會的“象牙塔”。面對信息社會,大學再不能如此孤芳自賞了。社會是比大學更大的學校,離開了社會,大學將失去營養(yǎng)。因此,信息社會下的大學必須“更加社會化”〔6〕,向實踐學習,向社會學習,向民眾學習,那種靠一本書、一個課堂、一位教師的“三中心”的教育思想應當從根本上加以改變。只有這樣,大學才能超越自己,改造自己。社會是大學具有無窮生命力的源泉。

3.面對信息社會,大學將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

社會之所以需要大學,固然是為了培養(yǎng)高級人才。但是,大學依靠什么培養(yǎng)高級人才呢?不僅靠它的學術,而且靠它的精神,靠它那種探究學術、追求理想、永不滿足的精神。正因為如此,才有學者薈萃,大師云集,學子向往,否則要大學干什么?然而,今日之大學,由于教育的職業(yè)化、學術的市場化、道德的物化,常常只剩下了技術,缺少了精神,以致使不少莘莘學子也埋頭于具體的知識而不能駕馭,迷戀于功利而難以自拔,缺乏激情,缺乏活力,缺乏理想。值得指出的是,大學一向以“精神殿堂”著稱于世,因此,精神的平庸乃大學之大忌。紐曼在其《大學的理想》中指出:大學并不滿于培養(yǎng)出評論家、科學實驗者、經濟學家或工程師,盡管大學需要培養(yǎng)這樣的人才;但是,大學訓練是達到一種偉大而平凡的目的的偉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會的思想格調,提高公眾的智力修養(yǎng),純潔國民的情趣,為大眾的熱情提供真正的原則,為大眾的志向提供確定的目標?!?〕面對信息社會,大學如果還想生存下去,它必須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這是大學生命力的象征。只有這樣,大學才能繼續(xù)引導社會,才能進一步云集天下大師,廣納天下英才。而這正是大學之所以為大學,立足任何社會包括信息社會的根本所在。

三、社會信息化趨勢下大學教育內容與方法的改革

在這么大量的知識面前,在這么快變的信息社會,大學教育內容與方法將怎樣變革呢?這是大學在更加開放、更加社會化、更加堅定自己理想的前提下進一步考慮的問題。基本的思路是:加強教學內容的基礎性,提高教學內容的起點,以知識的質的提高來應對知識的量的激增;拓寬學科的面向,注視知識的前沿,以擴大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駕馭知識的能力;活化教學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以激勵學生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這些并不是什么新東西,只是因為教學的慣性和改革的難度,至今沒有取得大的實質性的進展,而現(xiàn)在到了時不我待的地步。

1.加強基礎,更新內容——提高知識的質量

長期以來,我們也提加強基礎,然而這種加強是以過強、過窄的專業(yè)教育為前提的。也就是說,從本質上講,指導大學教育的根本是一種狹隘的教育觀。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專業(yè),淡化了基礎,特別是對一個人成長十分重要的通識基礎被忽視了;由此出發(fā),我們在課程的設計上,采取的是一種“倒推式”〔8〕的設計方法,即先專業(yè)課,后專業(yè)基礎課,最后是基礎課,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十分重要的基礎課成了后續(xù)課程的“輔助課程”〔9〕;即使在專業(yè)課教學上,我們也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重心,往往是教師講了不少,而基本內容卻未能被學生牢固掌握,如此等等。這在一種急用人才的社會背景下,在一個變化緩慢的社會里,還可以存在,其所造成的問題常常容易被掩蓋。但是,面對信息化的社會,由此引起的矛盾將十分突出。究竟如何提高知識的質量,讓學生學得好一些?究竟如何使學生所學內容內化為他們的身心品質?這一系列問題擺在了大學教育者的面前。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加以探討:

(1)加強基礎在現(xiàn)代社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其一,基礎知識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從知識的生成結構來分析,它包括源與流兩部分:源是根本的,相對穩(wěn)定,如同一棵樹的根;流是派生的,相對變化,如同一棵樹的枝葉。隨著知識的激增,新知識層出不窮,在科技領域顯得格外明顯。但是,相比之下,基礎的或帶根本性的知識卻并不是曇花一現(xiàn),轉瞬即逝。它們相對穩(wěn)定而持久,在知識體系中顯得特別厚重。

其二,基礎知識具有相對的重要性。從知識的功能結構來分析,知識常常分為基本的和非基本的兩部分:基本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相對重要,是知識體系的基本框架和思路;非基本的知識則是其基本內容的展開、發(fā)散或遷移。相比之下,前者顯得更為重要。當然,這里的基礎知識,不等同于基礎課,每一門學科都有一個基礎的問題。

其三,基礎知識具有相對的簡約性。從知識獲得的過程看,總是由簡到繁,由繁到簡的。然而,就其實質,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不論如何紛繁龐雜,其基礎的內容卻是簡約的。這是我們能夠從復雜的學科知識體系中抽象、提煉、升華的客觀基礎。

(2)在加強基礎的同時,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起點。

我們在強調基礎的重要性時,特別強調了這種重要性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在節(jié)奏變化如此之快的現(xiàn)代社會,更要注意這點。雖然我們多次進行教學改革,然而教學內容陳舊的狀況并沒有從整體上加以改善。相反,從課程體系到某些課程的內容都嚴重地存在著幾十年不變的狀況,即使改變也往往是修修補補的(當然,部分課程例外)。因此,我們的任務是雙重的:既要降低重心、加強基礎,又要提高起點、更新內容,要對我們的教學內容從總體上進行一次推陳出新的清理和重新的組合。

(3)這個基礎既包括做學問的基礎,又包括做人的基礎。

就知識體系而言,應包括通識基礎、專業(yè)基礎和“臨床”基礎,而將這些基礎適當擴展,其相應的教育則稱為通識教育、專業(yè)教育和“臨床”教育,這就是筆者曾經提出過的“普通教育—專業(yè)教育—‘臨床’教育”一體化模式〔10〕。正是上述基礎的相對穩(wěn)定性、重要性和簡約性,面對信息社會,需要降低重心,削枝強干,把基礎性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正是在加強基礎的同時提高教學的起點,才能適應變化多端的社會;正是把加強基礎的范圍從做學問擴大到做人,從專業(yè)基礎擴大到通識基礎與“臨床”基礎,我們才能把握加強基礎的實質。上述三方面的綜合,就知識體系而言,將在較大程度上提高知識選擇的質量;而就培養(yǎng)人而言,則從根本上進行著提高人的素質的教育。

2.拓寬面向,了解前沿——擴大學生的眼界

知識無疑是重要的,在大量知識面前,我們選擇了至關重要的基礎知識,并隨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提高這種選擇的起點。然而需要作兩點補充:一是知識只有內化后才能轉化為人的素質,這種內化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習,而且還要思考和實踐;二是知識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駕馭知識的能力。否則它們就會使你窒息。你的知識越多,負擔也就越重?!?1〕提高駕馭知識能力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要擴大眼界。人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就不會被僅有的知識所束縛。

(1)從前蘇聯(lián)的模式中真正跳出來。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前蘇聯(lián)模式并不是一無是處,我們引進這種模式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前蘇聯(lián)還有很多好的模式,我們并未予以重視。這里所要講的是,我們在相當長一個時期被所引進的蘇聯(lián)模式束縛住了,對其潛在的問題,沒有能及時調整。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注意到了這點,許多學者也不斷呼吁,然而,我們的動作仍然緩慢而艱難。這種模式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大學與科研機構分設的體制,文理工分家的大學設置,對口而狹窄的專業(yè)教育等?,F(xiàn)在,通過“共建、聯(lián)合、調整、合并”等措施,大學學科分割的現(xiàn)狀有所好轉;通過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與專業(yè)的調整,專業(yè)教育狹窄的狀況有所緩和;通過強調教學與科研的結合,大學與科研機構分設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這是好的一面。但問題在于,我們常常重形式而不太重內容。比如,專業(yè)雖然減少了,但換湯不換藥的狀況依然存在。又如,教學計劃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調整,而變動范圍卻是極其有限的。問題的實質在于慣性,在于舊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人。要把這一問題扭轉過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批新人來動作。所以,還需要時間。但是,無論如何,這一步必須真正地而不是口頭地跳出來。否則,我們難以做到拓寬學科的面向。

(2)改變知識傳播中過分“原子化”的狀態(tài)。

長期以來,我們所教的知識太細微、太零碎。要把教學過程中講述知識的這種“原子化”的狀態(tài)改變過來,必須提高所教知識的宏觀層次。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學時,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眼界,使之不被過于微觀的內容遮蓋了他們洞察更大問題的視線。我們改革中碰到的一個難點就是知識激增與學時有限的矛盾。也就是說,學海無涯,人生有涯。如果我們能有效地提高知識的宏觀層面,這一矛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一些緩和。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一是改變那種認為只有教師講了學生才學的觀念,事實上,如果我們轉變那種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書本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就可激勵學生的自學;二是提高教師本身的學術水平,這將有助于教師對宏觀問題的把握。

(3)讓學生對學科發(fā)展的前沿有所了解。

我們不僅要加強基礎,還應當讓學生對學科發(fā)展的前沿有所了解;當然重點在基礎。這個思想有點類似我們過去在思想工作中提出的“抓兩頭,帶中間”的意思。對學科前沿了解不了解,是大不相同的。學生視野的拓寬,有很多辦法,不外乎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就知識體系而言,一是看他具有的知識面,二是看他對知識的宏觀把握程度,三是看他對發(fā)展前沿的了解。我認為三者缺一不可?,F(xiàn)在,這三方面都一定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大大限制了學生的視野。當然要做到對學科前沿的了解,首先教師自己要了解。這就是為什么梅貽琦先生一再強調“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12〕的道理。在教師狀態(tài)未作根本改善之前,可采取這樣的辦法:邀請全國各大學的名師及研究院所的研究員前來作報告、指點,還可請教一些大企業(yè)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向他們了解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問題。當然,另一方面,就是向實踐學習,向民眾學習。實踐將使我們從不完全的書本知識中走出來,看到一片新的天地;民眾則是我們學校生活之外的向導,他們在生活中所感悟的真理有時候并非我們平常所面對的師生這個范圍在校園中所能獲得的??傊?,擴大學生的視野是十分重要的。莊子云:“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薄?3〕可見,要讓我們學生的眼界不致如井底之蛙,見識不致如鄉(xiāng)曲之士,在學校里盡量擴展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駕馭能力,是何等重要??!

3.活化教學,發(fā)展個性——激勵學生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

社會的信息化,不僅意味著信息量的加大,更意味著人類創(chuàng)造潛力的加速開發(fā)。因此,我們不僅要善于學習,而且要善于創(chuàng)造,否則,只能跟在別人后頭亦步亦趨。中華民族是一個聰明而又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然而在我們的教育中,這種精神常常體現(xiàn)不夠。本來,小孩就不乏創(chuàng)造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創(chuàng)造力卻被制約了。原因是:其一,來自心理的障礙,生怕做錯事讓人視為無知,因此,反而怕想怕說怕做;其二,來自社會的束縛,社會總是通過各種途徑規(guī)范人的行為,久而久之,使人們喪失了某種活力;其三,來自教育的負面效應,教育在給人們知識的同時,也給了人們創(chuàng)造力的某種程度的抑制,因為教育多半教人們已知,很少教人探究未知。中國教育更值得反省,因為,多少年來,整齊劃一的教育要求與呆板僵化的教育方法幾乎充斥著教育領域。這種要求和方法不利于智力的培養(yǎng)、動機的激發(fā)、思維的活躍和個性的發(fā)展。而創(chuàng)造恰恰與這些因素相關極大。就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我們也常常重視嚴密的、邏輯的、理性的思維,而輕發(fā)散的、形象的、非理性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不利于全面開發(fā)人腦的功能,特別不利于開發(fā)右腦的功能。為此,我們的教育應當從觀念到要求以至方法上作相應的改革,下面幾點更為迫切。

(1)改變過重知識而忽視全面素質提高的教育觀,讓學生從考試、分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大學生們雖然掙脫了高考的壓力,然而應試和追求高分的心理卻由另一些導向而時起時伏??荚嚠吘故菍崿F(xiàn)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而我們卻一直強化,以致使手段變成了目標。這樣,人們學習知識常停留于知識的表層,智力的培養(yǎng)和全面素質的提高成了第二位的目標,甚至可有可無。此種狀況若不改變,高水準的創(chuàng)造成果將失去應有的基礎。改變?yōu)榭荚嚩逃膶?,還可進一步解放學生的思想,讓他們馳騁于更大的自由空間,師生共同探究學術的風氣也將進一步濃厚起來。這正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土壤。

(2)鼓勵不同的教學風格,促進師生個性的發(fā)展與特色的發(fā)揚。

也許這樣,多注入、少啟發(fā)的課堂狀況會有所好轉,求異的思維、好奇的動機與離奇的幻想將從學生的思維天地中產生。創(chuàng)造過程本是一個原發(fā)過程、繼發(fā)過程及兩者完美匹配的過程,是一個潛意識思維、有意識思維及美感升華的過程。對不同教學風格的鼓勵,對個性特色的尊重將有利于這種過程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