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精品69堂国产-97超级碰在线精品视频-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參與式教學法論文范文

時間:2022-06-18 17:22:34

序論:在您撰寫參與式教學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參與式教學法論文

第1篇

在西方,所謂“參與式”教學又稱“合作式”教學或“協(xié)助式”教學,其核心問題在于感性、主體性、身體、對話、日常生活。早在古希臘時期,教育家蘇格拉底用“助產術”的引導方式教育青年,即為通過平等對話提出問題,使人陷入思考、參與、反思和探求之中,最終積極主動地在合作的基礎上使問題得以解決。柏拉圖對話的寫作方式及論著可謂為參與式教學法的最初成果。1779年,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提出大學要進行課程改革、實行選課制,這成為學生參與課程體系設置的新舉措。1795年,德國美學家席勒《審美教育書簡》提出“游戲說”,即是對學生進行參與式教學的美育原則,因為游戲體驗本身就有主體的參與價值,“只有當人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時,他才游戲;而只有當人在游戲時,他才是完整的人?!痹趨⑴c式教學法中,教學活動即是游戲,由此可見,旅游美學就是這樣一門“游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更適合參與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推廣。20世紀以來,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指出參與重于說教。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發(fā)展了情境教學法,最終目在于引導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教育教學情境中去。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興趣的秘密何在》中強調人人希望成為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其中,人是具象的、實體的、存在的,“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泵绹逃冶说?#8226;克萊恩將學習分為接觸、綜合分析與實際參與等三大要素。20世紀50年代,參與式教學法正式源自英國。21世紀至今,英國劍橋教育集團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中大衛(wèi)•斯茂菲爾德《學習環(huán)境的變革》推崇“為孩子建設學?!钡慕逃砟?。英國彼得•泰勒《如何設計教師培訓課程———參與式課程開發(fā)指南》側重于參與式教學法的教師培訓。美國學者布魯克斯《建構主義課堂教學案例》號召現代教師應該成為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吸引學生參與的建構主義教師。美國坎貝爾《多元智力教與學的策略》及拉澤爾《多元智能教學的藝術———八種教學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美國蘭格、科爾頓與戈夫《學生學習合作分析:促進教學相長》建構教學中的參與、合作、探究文化。

二、參與式教學法理念的哲學界定

目前,參與式教學方法是國際上普遍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廣泛應用于教學、培訓和研討中。參與式教學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起源于20世紀50-60年代的英國,“參與式”是英國社會學家在國外開展國際援研究時總結出來的一套社會學理論,即只有當地的人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援助項目中,援助項目才能取得成功。此理論爭相被教育工作者引進教育教學領域中,逐漸形成參與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強調學習者的廣泛參與,實踐與他人平等對話、交往、合作及創(chuàng)造,特別強調在“主動學”、“做中學”、“體驗中學”、“學中合作與創(chuàng)造”。從詞源學上講,名詞“參與”(Participatory)的詞源是由動詞“參與”(participate)+名詞后綴-ory組成,1833年開始通用?!皡⑴c式民主”(Participatorydemocracy)1965年被證實開始使用,這個術語來自學生的抗議。因此,“參與”(participate)成為人的自由、平等與和諧的表征。參與式教學法首先涉及人的問題。參與式教學法是學生感性認知、主動合作、交流和對話、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教學理念,“一旦他們進行了合作,他們的目標也就與別人的目標一致起來?!眳⑴c式教學法要求教者以人本主義的生命平等觀,引導學者發(fā)現成功的途徑,提高學者的批判意識,發(fā)展學者的自主堅強能力,幫助學者實現自我價值;學者在平等的合作豐富個人日常生活體驗,產生新思想。此外,參與式教學法還給學者帶來與他人交流的愉悅,引發(fā)他們對他人的關愛和關注,促進其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凡是能夠最大限度讓參與者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來,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可視作參與式教學方法。

三、參與式教學法的哲學基本問題

參與就是教與學的主體主動地走入、介入、投入、融入在交往、行動、思考、體驗與創(chuàng)造的狀態(tài)之中,參與始終滲透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因此,參與式教學法涵蓋的哲學基本問題主要有五個層面。

1.感性問題。

感性即感性的人的活動,表示知覺到和感覺到。德國哲學家康德將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階段,馬克思認為人是感性的存在,在感性的活動中確證自己的存在,學習就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所以,教學的起點始于人的感性活動,最終達成改造世界的目的?,F行教學方法大多有些本末倒置,參與式教學方法就是要將“倒立”的教學理念再“倒立”回去。

2.主體性問題。

現代哲學回歸到人本身,關注人的身體與生活世界,尋求人生存的價值和意義。主體性原本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用語,所指的是“具有堅強的主體性格的自由自在的(盡管只是形式地)個性,”其形式是獨立自足的,這種獨立自足只能實現在個性與普遍性的統(tǒng)一之中。因此,主體性問題即包括個體,也包括群體。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僅指涉教師,更指向學生??v觀中國教育史,從最初以學生群體為重心,到教師的個體淹沒了學生的個體,不僅是教育的失敗,而且是人性的回落,即包括教育如何關注師生關系的問題,又包括教師怎樣看待學生的問題,是否將學生看作是與教師一樣的、平等的、自自的人的問題。無可質疑,學生與教師都是教育教學的主體。

3.身體的實踐問題。

人本主義注重人的發(fā)展,強調人的身體也是學習的載體,學習不僅需要大腦思考,首先需要身體的參與。因此,參與式教學法首先關注的是教育主體的身體問題,保證自由平等的實踐活動得以真正展開,“真正的教育絕不容許死記硬背,也不奢望每個人都成為有真知灼見、深謀遠慮的思想家。教育的過程是讓受教育者在實踐中自我練習、自我學習和成長,而實踐的特性是自由游戲和不斷嘗試。”積極的身體參與能夠給學習者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讓他們主動探索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不是像中國傳統(tǒng)教學那樣完全忽視學習者的身體,將學習者的所有時間和空間都填滿,最終使學習者成為“北京烤鴨”。

4.對話問題。

參與式教學中,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往和對話關系應存在于教學活動的一切方面,使教與學筑成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而不是對立、強權的關系,主要涉及對話與交往的合法有效性問題。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將教育分為經院式、師徒式與蘇格拉底式,“從教育的意義上看,教師和學生處于一個平等地位。教學雙方均自由地思索,沒有固定的教育方式,只能通過無止境的追問而感到自己對絕對真理竟一無所知。因此,教師激發(fā)學生對探索求知的責任感,并加強這種責任感。這是蘇格拉底的‘催產式’的教育原則?!边@種教育原則的前提源于對話,只有在對話交往中真正的學習才會發(fā)生,“人生于社會之中,這是人的宿命?,F在,人們之間的交往,除了主人與奴隸的關系外,更主要的是基于一切人的利益考慮。平等主體間的交往只能基于這樣的理解:平等地關注所有人的利益?!?/p>

5.日常生活問題。

第2篇

在新課改實施后,在繼傳統(tǒng)單純由教師授課學生的教學模式后,提出了由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參與式教學理念由此而生。參與式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為輔學生為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指導作用,學生起主要作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這種教學理念,不僅幫助了學生,迎合他們的需要,也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滿足社會的需求。

2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點,順應新課標改革的需求。我國新課標改革中要求每個學科之間要相互融合,不再是傳統(tǒng)的各個學科單獨學習的局面,而這樣對教師而言是一大挑戰(zhàn),因為這樣很大程度上,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艱難,這就需要教師拋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因而參與式教學方法勢在必行。第二點,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當代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的思想,這也是為什么諾貝爾物理以及化學獎沒有中國人的原因,因而在新課標的改革中我們拋開了傳統(tǒng)的方法,選擇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參與其中,學會創(chuàng)新。第三點,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生物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學好生物知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自然了解我們自身,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生物的奧秘,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參與式教學法的使用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可以說成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不停的講,而學生只是作為接收者,甚至在某些時期,不允許學生提出質疑,教師成為了主體,學生像是在“打醬油”。完全顛倒了主次關系。不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參與式教學是學生為主體,積極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與老師溝通交流,根據教師的引導,自主的去學習去探索。(2)參與式教學要兼顧全體學生,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自古以來,作為教師都喜歡優(yōu)秀的學生,而且教師的主觀意識太強,她們可以選擇對自己喜歡的學生多點關注,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少點關心。而新課標改革則要求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消除主觀意識,學會兼顧全體學生,幫助他們全方面的發(fā)展。(3)合理運用啟發(fā)性、循序漸進性進行教學,促進參與式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學會啟發(fā)學生更好地學習,就像在寫作過程中設置懸念,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讀者會帶著好奇心繼續(xù)閱讀,教學中也是一樣的,教師要學會丟給學生思考的問題,不會過難也不會過于簡單,恰好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解決問題,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要端正態(tài)度,不會因為學生不同的見解而訓斥學生,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初中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是很明確,學習的決心也不是很堅定,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提醒。當然過程不會很順利,但也要循序漸進的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4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方法與手段

(1)運用游戲,使學生主動參與。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初中的學生年齡相對還較小,正是愛玩的年紀,做游戲幫助他們學習無疑是最好的方法。提起做游戲首先學生的參與度會大大的提高,學習熱情也會大大的提升。其次,游戲所提供的氛圍本來就是輕松愉悅的,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可以更好地學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教師在一旁輔助。這樣能夠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索,去思考,去交流,去分享。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可以讓學生非常積極的參與到其中,甚至開始對生物課有了期待,對這門課的興趣有很大的提升。(2)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參與氛圍。參與式教學法需要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與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好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就像孟母三遷也是有一定地道理的,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像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帶一個顯微鏡和細胞片進入教室,瞬間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迫不及待的參與其中。因而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的學習。(3)根據學習目標,開展討論性學習。作為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目標,有時候是要達到多高的成績,有時候是要考取哪個學校,或者達到什么名次,甚至有時就只是為了超越一個人。這時學生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會努力的積極的學習,此時作為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比如在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這節(jié)課的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們自主進行學習,分組培養(yǎng)一個小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并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4)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生物新課標的改革中,要求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在現在這個社會的大背景下,只會學習是不行的,還要學會動手,學會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了解社會的變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在這個社會是不適用的。同時,對于生物來說,生物教學在注重邏輯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教學應該注重實踐教學,在生物課上運用一定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了解也會事半功倍。

5結語

第3篇

開放包容是參與式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是引導者,也是參與者,教師將自己置于與學生平等的地位,成為集體討論中的一員,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隨時歡迎學生提問,在與學生的共同探討中讓學生掌握知識,不斷進步。

二、參與式教學在《財經法規(guī)與會計職業(yè)道德》教學中的應用

自廣西從2009年會計從業(yè)資格實行無紙化考試以來,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通過率都遠未達到理想,2012年下半年廣西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的通過率為10.81%,2013年上半年通過率為16.46%,《財經法規(guī)與會計職業(yè)道德》單科的通過率比平均通過率稍低一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財經法規(guī)與會計職業(yè)道德》的科目特點以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最終影響了學生的考試通過率,因而針對目前的教學狀況,可以采用參與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轉變教師角色,教師成為參與者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人,上課就像作報告,學生就像聽報告,這一做法造成的結果就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惰性,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課,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因而課堂效率低下。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轉變師生觀念,教師要更多的做好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的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要作為與學生平等的一員,參與其中,這樣一來,學生就獲得了受尊重的感覺,有了學習的內在需求,敢于、樂于在課堂上展現自我。

(二)鼓勵參與,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傳統(tǒng)的《財經法規(guī)與會計職業(yè)道德》教學課堂氣氛沉悶,究其原因,是緣于學生參與的缺失。因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的全程參與,對于課堂效果的提升將大有幫助。這一參與可以從備課開始,讓學生參與備課過程,充分了解學生的真正需要。在課堂上,則鼓勵學生質疑,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后,也還要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活動,以刺激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習能力。

(三)采用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興趣

激勵機制是人們產生動力的原因之一,對于學生更是如此。激勵機制的實施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分組競賽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而在課外,還可以通過舉辦財經法規(guī)知識搶答賽等方式進行。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激勵,有了自我實現的感覺,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要,必將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投身到學習中去。

(四)提倡合作型學習,促進互相幫助

由于學生個體擁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學習背景以及不同的智力因素,導致了學生學習情況上的差異。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提倡合作型學習,讓學生組成學習團體,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抓差補缺,共同參與學習,以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五)學生參與評價,激發(fā)學習動力

傳統(tǒng)的學業(yè)評價在評價主體上往往采用教師一元評價,評價主體單一,不能客觀的看到學生的短期進步,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解決的方法之一是可以讓學生參與學業(yè)評價,由于學生來自于同一團體,他們更能了解彼此的情況,因而更能關注到學生的點滴進步,將能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激勵,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結語

第4篇

1.課堂即興討論。《合同法》是一門來源于現實生活并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一些既緊扣教學內容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現實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堂即興討論。在目前開放式教學難以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的情況下,課堂即興討論既不需要擠占理論教學過多的時間,也不受學生人數的限制,可以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是參與式教學的一種很好的常規(guī)實施方式。

2.專題討論。專題討論與課堂即興討論不同,需要有相對完整的一段時間加以保證,一般一個專題的討論至少需要1節(jié)課或者更長的時間。專題討論一般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合同法》相關的熱點問題或者典型案例,要求學生圍繞該問題在課后完成資料收集,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小組代表闡述己方觀點并接受其他組同學的提問,由小組成員進行回答。相比于短時間的課堂即興討論,專題討論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參與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不僅授予學生理論知識,更教會其學習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專題討論的重要意義。

3.課堂辯論。課堂辯論可以以多種方式展開,模擬法庭、角色扮演都是可供選擇的方法。辯論是法學學科的特色所在,法學的魅力可以在辯論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合同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設置幾次課堂辯論,允許學生自由表達意志。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分小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成員根據老師給定的案例,課后查閱資料、查找論據。課堂上可以分飾各個角色,進行辯論。與專題討論不同,在課堂辯論中,學生主要通過對抗式的交流方式力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通過辯論,使模糊的問題清晰化,活躍了課堂氣氛,加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了小組成員間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參與式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的瓶頸問題

參與式教學固然有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但是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筆者將以《合同法》課堂教學為例,談談該教學模式在運行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首先,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參與式教學無法真正全面展開。長期以來,雖然教育界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師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教學方式的改革,但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主導地位還是未曾改變。與之相適應的一系列教學計劃、教學資料、教學場地、課堂規(guī)模以及師資力量都限制了參與式教學的真正全面開展。清華大學過增元教授曾將參與式教學的特點總結為以下四點:(1)開放式的教學內容;(2)提問式的授課方法;(3)無標準答案的習題;(4)論文形式的考試。以此為標準,反觀我們現行的教學,教學內容受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的限制,內容與過程基本固定化。授課方式受課時安排、課堂規(guī)模的限制,傳授式的教學還是占有主導地位。在評價標準方面,基本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卷面考試為主,期末成績在整個評分體系中還是占了過半的比例。筆者在《合同法》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標準等各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受主客觀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離參與式教學的全面實現還有一定的距離。其次,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缺乏學習的參與熱情。筆者在《合同法》的講課過程中,經常穿插相關案例與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但是真正能熱情參與討論的學生并不多。部分學生只是靜等老師公布答案。另外,筆者也發(fā)現在參與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搭便車”的現象比較常見。參與式教學對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要求比較高,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往往由學生分組自主學習,查找整理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最后的成果,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種方式就給部分自主學習熱情不高的學生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付出努力,最后卻分享了其他小組成員努力的成果。不僅自己學不到相關知識,也造成了評價結果的不公。最后,開展參與式教學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參與式教學中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扮演了學習管理者、課堂組織者和知識創(chuàng)新者的角色。通過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合同法》課程中的運用實施,筆者認為,要組織一個成功的課堂,教師應具有以下能力:較強的管理能力和嫻熟的管理技巧,這是組織一個成功的參與式教學課堂的基礎;良好的溝通技能和應變能力。教師作為課堂的管理者和組織者,需要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包括對語言的駕馭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應變分析能力;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設計能力。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設計者,如何設計一個高效、知情意和諧統(tǒng)一的課堂是對教師能力的一個很大挑戰(zhàn)。

三、提高參與式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1.學校應該賦予教師更廣泛的自,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每一門課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性,教師在開放式課堂的建設過程中往往受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等限制,無法真正根據其意志來實現課堂的建設。以《合同法》為例,合同的案例往往來源于實際生活,隨著生活的不斷發(fā)展,案例也在不斷更新,因此教學內容的設定及各部分內容需要的時間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但是由于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的限制,教師的調整權限很小。在評價機制上,雖然學校也在逐步調整平時和期末的評分比例,重視學生的平時表現,但多數課程還是以期末成績?yōu)橹?。筆者認為,學校應該在教學與評價方面賦予教師更廣泛的自,這將有助于更好地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氛圍。當然,筆者所主張的自的放開并非完全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放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限、逐步的放開。

2.教師應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明晰教學中的角色定位。參與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和學習策略,主要貢獻在于把教學的中心從教師向學生轉變。參與式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在明確自身角色定位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與教學能力。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是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是教學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最親密的伙伴與朋友。教師應該將課堂設置成為一個開放、寬容的討論場所,以引導的方式代替布道式的教學,以平等友好的交流代替說教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定要以一個研究者、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慢慢探索,慢慢發(fā)現。同時,老師在課堂上要不惜贊美之詞,當學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時候,不論結論是否正確,均要發(fā)掘其觀點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與贊揚,這種肯定和贊美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3.課堂主題的設計要具有科學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設置一個開放、寬容的討論環(huán)境是參與式教學成功開展的基礎。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主題則是其開展的關鍵。教師設計的主題既要緊扣課程內容,又要結合于實踐,同時具有一定的可探討性。如筆者在《合同法》的教學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主題,大意為某家電商店售貨員由于粗心大意漏看數字,將價值2897元的商品錯標成了897元,購買者見價格便宜,購買兩臺,導致商場損失4000元。由于買方是信用卡付款的,商店找到買方后要求其補交4000元或者退貨。但買方認為買賣關系已經成立,而且錯標價格是商店的行為,自己沒有過錯,所以堅持合同成立并生效,商店不能反悔。對于這個案例,既緊扣了合同效力部分的理論內容,又來源于實際,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筆者把學生分成兩方,一方代表賣家利益,一方代表買家利益,雙方展開了爭論。當時,多數學生傾向于買方的觀點,認為是商店營業(yè)員標錯價格,與買方無關,因此賣方不能反悔。但是隨著辯論的展開,加上老師適時的引導,最后學生明白了這是一個由于賣方營業(yè)員對自己的行為發(fā)生重大誤解而產生的合同,重大誤解在我國合同法中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因此,商場主張買方補交4000元或者退貨是能夠得到法律支持的。案例最后的結論改變了學生對該類事項慣常的認識,學生普遍反映這次的課堂討論非常有意思,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參與熱情。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在這個案例的講解過程中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當多數學生接受了筆者對該案例的分析結果時,有一位學生卻始終堅持“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單方面的過錯承擔責任”的觀點。認為既然損失是由于賣方營業(yè)員錯標價格所致,那么損失理應由賣方(最終由賣方營業(yè)員)承擔,與買方無關。對此,筆者沒有以教師的身份,以“法律就是這樣規(guī)定的”要論來壓制學生。而是首先贊賞了學生的質疑精神,承認了他觀點中的合理部分,但同時也分析了我國法律之所以如此規(guī)定的理由:假設我們把案例的金額放大,這次錯標價格的損失不是4000元,而是4萬元甚至更多,那么營業(yè)員是否就應該為自己的一個疏忽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呢?這樣的結果是否公平呢?這位學生在認真思考了筆者的提問后,意識到了是自己考慮不周,接受了筆者的解釋。

第5篇

1.課堂即興討論。

在目前開放式教學難以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的情況下,課堂即興討論既不需要擠占理論教學過多的時間,也不受學生人數的限制,可以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是參與式教學的一種很好的常規(guī)實施方式。

2.專題討論。

專題討論與課堂即興討論不同,需要有相對完整的一段時間加以保證,一般一個專題的討論至少需要1節(jié)課或者更長的時間。專題討論一般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合同法》相關的熱點問題或者典型案例,要求學生圍繞該問題在課后完成資料收集,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小組代表闡述己方觀點并接受其他組同學的提問,由小組成員進行回答。相比于短時間的課堂即興討論,專題討論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參與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不僅授予學生理論知識,更教會其學習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專題討論的重要意義。

3.課堂辯論。

課堂辯論可以以多種方式展開,模擬法庭、角色扮演都是可供選擇的方法。辯論是法學學科的特色所在,法學的魅力可以在辯論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合同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設置幾次課堂辯論,允許學生自由表達意志。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分小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成員根據老師給定的案例,課后查閱資料、查找論據。課堂上可以分飾各個角色,進行辯論。與專題討論不同,在課堂辯論中,學生主要通過對抗式的交流方式力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通過辯論,使模糊的問題清晰化,活躍了課堂氣氛,加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了小組成員間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參與式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的瓶頸問題

長期以來,雖然教育界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師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教學方式的改革,但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主導地位還是未曾改變。與之相適應的一系列教學計劃、教學資料、教學場地、課堂規(guī)模以及師資力量都限制了參與式教學的真正全面開展。清華大學過增元教授曾將參與式教學的特點總結為以下四點:(1)開放式的教學內容;(2)提問式的授課方法;(3)無標準答案的習題;(4)論文形式的考試。以此為標準,反觀我們現行的教學,教學內容受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的限制,內容與過程基本固定化。授課方式受課時安排、課堂規(guī)模的限制,傳授式的教學還是占有主導地位。在評價標準方面,基本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卷面考試為主,期末成績在整個評分體系中還是占了過半的比例。筆者在《合同法》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標準等各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受主客觀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離參與式教學的全面實現還有一定的距離。其次,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缺乏學習的參與熱情。筆者在《合同法》的講課過程中,經常穿插相關案例與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但是真正能熱情參與討論的學生并不多。部分學生只是靜等老師公布答案。另外,筆者也發(fā)現在參與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搭便車”的現象比較常見。參與式教學對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要求比較高,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往往由學生分組自主學習,查找整理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最后的成果,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種方式就給部分自主學習熱情不高的學生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付出努力,最后卻分享了其他小組成員努力的成果。不僅自己學不到相關知識,也造成了評價結果的不公。最后,開展參與式教學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參與式教學中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扮演了學習管理者、課堂組織者和知識創(chuàng)新者的角色。通過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合同法》課程中的運用實施,筆者認為,要組織一個成功的課堂,教師應具有以下能力:較強的管理能力和嫻熟的管理技巧,這是組織一個成功的參與式教學課堂的基礎;良好的溝通技能和應變能力。教師作為課堂的管理者和組織者,需要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包括對語言的駕馭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應變分析能力;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設計能力。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設計者,如何設計一個高效、知情意和諧統(tǒng)一的課堂是對教師能力的一個很大挑戰(zhàn)。

三、提高參與式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1.學校應該賦予教師更廣泛的自,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

每一門課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性,教師在開放式課堂的建設過程中往往受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等限制,無法真正根據其意志來實現課堂的建設。以《合同法》為例,合同的案例往往來源于實際生活,隨著生活的不斷發(fā)展,案例也在不斷更新,因此教學內容的設定及各部分內容需要的時間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但是由于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的限制,教師的調整權限很小。在評價機制上,雖然學校也在逐步調整平時和期末的評分比例,重視學生的平時表現,但多數課程還是以期末成績?yōu)橹?。筆者認為,學校應該在教學與評價方面賦予教師更廣泛的自,這將有助于更好地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氛圍。當然,筆者所主張的自的放開并非完全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放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限、逐步的放開。

2.教師應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明晰教學中的角色定位。

參與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和學習策略,主要貢獻在于把教學的中心從教師向學生轉變。參與式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在明確自身角色定位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與教學能力。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是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是教學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最親密的伙伴與朋友。教師應該將課堂設置成為一個開放、寬容的討論場所,以引導的方式代替布道式的教學,以平等友好的交流代替說教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定要以一個研究者、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慢慢探索,慢慢發(fā)現。同時,老師在課堂上要不惜贊美之詞,當學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時候,不論結論是否正確,均要發(fā)掘其觀點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與贊揚,這種肯定和贊美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3.課堂主題的設計要具有科學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設置一個開放、寬容的討論環(huán)境是參與式教學成功開展的基礎。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主題則是其開展的關鍵。教師設計的主題既要緊扣課程內容,又要結合于實踐,同時具有一定的可探討性。如筆者在《合同法》的教學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主題,大意為某家電商店售貨員由于粗心大意漏看數字,將價值2897元的商品錯標成了897元,購買者見價格便宜,購買兩臺,導致商場損失4000元。由于買方是信用卡付款的,商店找到買方后要求其補交4000元或者退貨。但買方認為買賣關系已經成立,而且錯標價格是商店的行為,自己沒有過錯,所以堅持合同成立并生效,商店不能反悔。對于這個案例,既緊扣了合同效力部分的理論內容,又來源于實際,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筆者把學生分成兩方,一方代表賣家利益,一方代表買家利益,雙方展開了爭論。當時,多數學生傾向于買方的觀點,認為是商店營業(yè)員標錯價格,與買方無關,因此賣方不能反悔。但是隨著辯論的展開,加上老師適時的引導,最后學生明白了這是一個由于賣方營業(yè)員對自己的行為發(fā)生重大誤解而產生的合同,重大誤解在我國合同法中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因此,商場主張買方補交4000元或者退貨是能夠得到法律支持的。案例最后的結論改變了學生對該類事項慣常的認識,學生普遍反映這次的課堂討論非常有意思,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參與熱情。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在這個案例的講解過程中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當多數學生接受了筆者對該案例的分析結果時,有一位學生卻始終堅持“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單方面的過錯承擔責任”的觀點。認為既然損失是由于賣方營業(yè)員錯標價格所致,那么損失理應由賣方(最終由賣方營業(yè)員)承擔,與買方無關。對此,筆者沒有以教師的身份,以“法律就是這樣規(guī)定的”要論來壓制學生。而是首先贊賞了學生的質疑精神,承認了他觀點中的合理部分,但同時也分析了我國法律之所以如此規(guī)定的理由:假設我們把案例的金額放大,這次錯標價格的損失不是4000元,而是4萬元甚至更多,那么營業(yè)員是否就應該為自己的一個疏忽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呢?這樣的結果是否公平呢?這位學生在認真思考了筆者的提問后,意識到了是自己考慮不周,接受了筆者的解釋。

4.評價機制要合理性,強調多維度評價。

第6篇

【關鍵詞】素質教育 語文教學 參與 主體性

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為目標,已成為教學改革的大趨勢。初中語文是參與性極強的課程,但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性相對較小。首先,受升學壓力的影響,“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和應試教育的思想觀念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導致教學價值觀主體性缺失和學生主體性缺失。其次,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法常常壓抑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個性發(fā)展,學生缺乏參與性,難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參與式教學法正好為實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新理念找到了實踐突破口。

一、構建和諧課堂,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tài)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p>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一定程度的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和發(fā)展自身主動性的過程。它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皇帝的新裝》時,為避免“學生說說笑笑,課堂熱熱鬧鬧,要問學生有哪些收獲,則茫茫然”的現象,我事先在學生中組織了兩個備課小組,不給任何資料,完全由學生去理解;為把握課堂真實情況,確保課堂紀律,還安排了4個學生進行記錄(其中包括兩個好動的學生)。從同學的記錄、課后作業(yè)、學生“老師”的反映以及學習心得交流的情況來看,這一堂課非常成功,學生們不僅自主解決了字詞,正確理解了課文的主題(做人不能虛偽,要誠實),了解了安徒生的一生,而且對課文進行了延伸,由文本走入了現實,就“騙子為何能行騙成功”“皇帝為什么要穿‘衣服’游行”“當時你若在場,你會怎么辦”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并講了歷史上的一些以假為真的故事。

二、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以己為尊,先入為主地引導學生被動接受預設中對課文的確定解釋。這種“以己為尊”的教學導向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必然會禁錮學生的思維,甚至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還給學生,營造生機勃勃的教學氛圍,就能提高教學效率。語文合作學習能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促進學生更加生動活潑的學習;語文合作學習以寬容的心態(tài)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使學生身心愉悅,主動、積極地參加教學活動;語文合作學習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讓不同層次的學習都能得到發(fā)展;語文合作學習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互相激勵,集思廣益,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形成認知沖突,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矛盾是激發(fā)一個人興趣的最好載體,有了矛盾就有了明確的辨別方向,也就有了思考的明確目標。教師在課堂中要好好利用學生觀點的矛盾之處,提出引起學生爭論的問題,就能點燃學生思考的火花,這樣既可以“迫使”學生熟悉課文,形成看法,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又利于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行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及獨立地發(fā)現問題、操作、調查、搜集與處理資料、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來獲得發(fā)展的一種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在探究學習中,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研讀教材,積極思考,發(fā)現問題,研究學習,提出自己的見解。另一方面還可以引導學生走入社會,調查研究,學會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如學生可結合生活實際,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深入調查,搜集資料,開展調查研究。

通過探究學習,使學生更好、更有效地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通過學生自己親身參與和實踐,獲得豐富的體驗,形成正確、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促進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四、開展參與式的課內外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7篇

關鍵詞:項目驅動式教學法 循證醫(yī)學 中醫(yī)藥研究生;科研能力

1研究方法

1 .1 問題分解

采用循證醫(yī)學標志性的PICOS5 要素分解本研究的研究問題。(1)P(participants,研究對象):江西中醫(yī)藥大學2016 和2017 級中醫(yī)藥專業(yè)研究生。(2)I(intervention,教改措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法。(3)C(control,對照措施):傳統(tǒng)教學法。(4)O(outcomes,結果評價指標):論文報告質量、成績綜合評定。(5)S(studydesign,研究設計):縱向對比研究。

1 .2 研究對象

教改班為選修循證醫(yī)學課程的2017 級研究生,1 個班級共49 人。對照班為選修循證醫(yī)學課程的2016 級研究生,1 個班級共33 人。教改班和對照班的師資力量完全相同,由3 名教師主講,分別講授循證醫(yī)學概論和基本方法、文獻檢索與管理以及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制作方法3 個部分。

1 .3 教改實施步驟

(1)學生分組。由于制作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需團隊配合,故將全班分為4 ~6 人為1 組,小組成員盡量為相同或相似專業(yè)。每組通過自薦或推選方式選出1 名組長,有一定科研經歷、科研熱情較強者優(yōu)先。(2)項目擬定。研究生循證醫(yī)學課程總共32 課時。首先通過9 個課時的理論授課,讓學生熟悉、理解和夯實循證醫(yī)學基礎理論知識。然后,各小組通過組內討論擬定一個項目主題。項目擬定方式為學生自擬,教師協(xié)助確定。題目要求:① 研究問題有創(chuàng)新性;② 具備可行性,即預期工作量適中;③ 與中醫(yī)藥專業(yè)相關,最好與組內學生的研究方向相關。(3)項目實踐。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的核心實踐環(huán)節(jié)包括:文獻檢索、文獻篩選、數據提取、質量評價、數據分析、論文撰寫,對應第10 ~32 課時理論課程。項目驅動式教學要求包括:① 學生在學習理論課前需預習授課內容,帶著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遇問題聽課并思考解決方案;② 教師在課堂講授時深度剖析中醫(yī)藥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項目實例《溫針灸與其他針灸方法治療原發(fā)性肥胖癥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讓學生逐步結合理論熟悉實踐過程;③ 每次理論課后,學生開始進行當前課程內容對應的項目實踐,由組長牽頭,小組分工協(xié)作。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通過主動分析、組內討論、組間協(xié)作等方式尋找解決方案;④ 每次課程設置10 ~20min提問時間,學生可提出實踐過程中所遇問題,教師即時答疑解惑;⑤ 設立每周課后答疑時間,教師集中解答課堂上未完全解決的疑難問題。上述步驟隨理論課程循環(huán)循序推進,直至完成論文撰寫。(4)對照班教學方法。對照班級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在理論課程中穿插講授相同的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實例,并分組布置項目任務。但不實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法,不要求學生隨理論課程推進實踐項目,學生一般在課程全部結束后完成項目。

1 .4 結果評價指標

(1)論文報告質量。用國際公認的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報告規(guī)范PRISMA(PreferredReportingI-temsforSystematicReviewsandMeta-Analyses)評定項目論文的撰寫質量。該清單包含27 個條目,去除2 個本研究不涉及的條目“計劃書發(fā)表情況的報告”和“利益沖突的報告”后剩余25 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報告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兩方面進行評分:最低0 分,最高4 分,滿分100 分。分數越高表明論文報告質量越符合PRISMA規(guī)范要求,教學效果越好。(2)學生成績綜合評定。學生成績依據個人負責部分的論文報告質量結合平時表現綜合評定,滿分為100 分:① 個人部分論文報告質量:本研究要求小組內每名學生均需主要負責項目中的一部分(如:文獻檢索、文獻篩選、數據提取、質量評價、數據分析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實際評分根據難度系數加權),該部分相應的報告質量評分在綜合評定中占比60%;② 平時表現:根據項目參與積極性和團隊貢獻,采用教師評價、自評互評等評價方式,在綜合評定中占比40%。在該評定方法中,某篇論文整體報告質量高并不意味著組內某名學生的課程成績一定好,反之亦然。

1 .5 統(tǒng)計分析

縱向對比分析教改班和對照班的PRISMA報告規(guī)范評價結果。本研究的結果評價指標均為數值型資料,故采用均數和標準差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對比;組間差異采用均數差(meandifference,MD)及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interval,CI)表示。采用亞組分析檢驗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yè)學生(臨床醫(yī)學類vs非臨床醫(yī)學類)對成績綜合評定得分的影響。檢驗水準取α=0 .05 。統(tǒng)計分析軟件采用R3 .6 .0 。

2結果

2 .1 學生基本資料

本次教改實踐歷時2 年,教改班和對照班的每個小組均完成1 篇系統(tǒng)評價/meta論文的寫作。教改班共49 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25 人;臨床專業(yè)19 人,非臨床專業(yè)30 人。對照班33 人,其中男生15 人,女生18 人;臨床專業(yè)12 人,非臨床專業(yè)21 人。兩班學生的性別(P=0 .754)和專業(yè)(P=0 .825)構成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比性較好。

2 .2PRISMA報告質量得分

教改班和對照班分別完成了9 篇和8 篇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論文。根據PRISMA報告規(guī)范評價,兩班論文報告質量總分分別為(58 .0 ±12 .7)分和(41 .1 ±7 .8)分。組間比較結果顯示:教改班的論文報告質量總分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各分項得分的比較結果顯示:教改班的研究方法和討論與結論兩部分得分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討論與結論部分教改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結果部分得分絕對值高于對照班,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班標題與摘要部分得分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3 成績綜合評定

綜合考慮學生個人負責部分的論文報告質量和項目參與度進行成績綜合評定,教改班得分為(85 .6 ±5 .7)分,對照班為(81 .0 ±4 .1)分。兩班比較結果顯示:教改班的綜合評定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按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yè)進行亞組分析,結果均顯示教改班綜合評定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班。亞組差異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yè)的成績綜合評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