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9 05:47:55
序論:在您撰寫金色的魚鉤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斑白、嚴厲、收斂、疙瘩、粗糙、抽噎、紅銹、宿營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熱氣騰騰、無邊無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展現(xiàn)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孩子們,在草地上歷盡了千難萬險,茫茫草地上留下了太多戰(zhàn)士的生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過草地有關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交流感受
老班長為了照顧別人而犧牲了,這多么令我們感動啊。下面就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多讀幾遍,并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1、誰先來分享你的感動之處?
(1)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
(生讀句子并陳述感受:老班長讓我們吃魚,自己卻吃草根魚骨,讓我非常感動)
這個句子中,哪些詞語讓你最為動容?(皺緊??硬咽??我體會到非常難吃)
誰能把這種難以下咽的感覺送到朗讀中去?(生讀
你的重讀讓我體會到了難受)
誰再來讀?(你讓我的體會更加深刻了)一起讀:
這是對老班長的什么描寫?(神態(tài)描寫)文章中這樣感人的神態(tài)描寫還有很多,有誰還找到了?
(2)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
這情況是什么情況?——我們不吃魚
老班長可能在想什么?——你們不吃,怎么能走出草地呢?
即使只有一丁點魚,老班長想到的也是別人,擔心的也是別人,而絲毫沒有他自己。所以,當我們吃下魚后,老班長的表情再一次發(fā)生了變化:
(3)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這里作者為什么不寫哈哈大笑,而是一絲笑意呢?
——因為東西實在是太少了,即使我們吃下去,老班長仍然擔心我們的身體。
是啊,老班長時時處處想到的都是別人,沒有自己,你想到了哪個詞?
總結:作者寫文章時真是句句掂量,字字斟酌,從這幾處神態(tài)描寫中,我們就能知道人物內心的豐富感受。我們在刻畫人物,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的時候,也可以從人物的神態(tài)入手。
2、除了神態(tài)描寫,課文中還有哪些讓你感動的地方?
(1)老班長猛抬起頭,看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吹酵肜镞€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
這是對老班長的語言描寫,當我發(fā)現(xiàn)老班長吃魚骨頭時,老班長還想撒謊掩飾。
“支吾”是什么意思?——說話含混躲閃。這是老班長撒的第一個謊嗎?不是。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說:“吃過了。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
結合這兩處,你覺得老班長為什么要撒謊?——為了讓我們心安理得地吃魚。
是啊,老班長多么用心良苦啊。
(2)還有哪些語言讓你感動?
“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人交給我,他臨走的時候說:‘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么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p>
老班長牢記指導員的囑托,牢記黨交給他的任務。(說的真好)
看大屏幕:上級、保姆、勤務員分別擔任著什么責任?
也就是說,一路上,老班長既要起領導帶頭的作用,又要竭盡全力照顧三個傷病員,來,讓我們一起記住指導員的囑托!齊讀。
結合老班長的表現(xiàn),你覺得他做到了嗎?
可以說,老班長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3)你還找到了哪些地方?
“小梁,說真的,弄點吃的不容易??!有時候等了半夜,也不見魚上鉤。為了弄一點魚餌,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條蚯蚓……還有,我的眼睛壞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從這句話中,我覺得老班長找吃的太不容易了,甚至自己的眼睛壞了也不顧惜。
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蹲下摸野菜的情景,咱們一起來讀這個句子:
(4)雖然不易,老班長還是帶著我們走到了草地的邊緣,可是就在看得見希望的地方,老班長卻倒下了。當我端著救命的魚湯送到老班長的嘴邊的時候,他卻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此時的老班長奄奄一息,想到的卻還是別人,再讀:
一路上,老班長像父親一樣的關心照顧我們,如果你是此時的小梁,你會怎么想?
(無論如何也要救活老班長!求求你,快喝了這碗魚湯吧?。?/p>
把你的焦急、你的擔心讀給老班長聽:“老班長,你吃??!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guī)缀跻蕹鰜砹恕?/p>
可老班長還是拒絕了:“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能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你們都瘦的……”
老班長的手垂了下去。此時的我們會怎樣呼喊?——學生喊
這聲聲呼喚包含著我們的不舍,飽含著我們無限的感激,讓我們一起呼喚他,希望他能聽到我們渴望他醒來的聲音——齊讀
可老班長再也聽不到了!這段簡短的對話充滿了深情,字字入目,句句揪心,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了老班長高尚的品質!讓我們飽含深情地再一次朗讀,男生讀老班長,女士讀小戰(zhàn)士!
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往往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這些外部表現(xiàn)體現(xiàn)的。我們在寫人時,也可以用這個方法。
三、品味“金色”
老班長永遠地離開了,留下的只有那長滿了紅銹的魚鉤,為什么作者要說“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呢?
“魚鉤”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精神永垂不朽。
這是途中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枚珍貴的魚鉤現(xiàn)在珍藏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今天老師把它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帶到了這里,面對魚鉤,你想說些什么?把你想說的話寫在卡片上。
四、課堂總結
這魚鉤,是是一種深深地懷念,更是一份革命的力量,老師也寫了一段話來寄托感情:魚鉤雖小真情在,困難化作信心源。青山處處有忠魂,精神代代記心間!
已經(jīng)過去,感人的故事還在一代代地延續(xù),老班長那種舍己為人、對黨對同志高度的責任感的精神也會代代傳承!
讓我們一起銘記,讀:歷史不僅只被陳列,精神應當代代傳承!
五、布置作業(yè)
1、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你的父母聽。
2、從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中選取兩種來寫一個你熟悉的人。
六、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神態(tài)
舍己為人
動作
老班長高度的責任心
語言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368-01
新時期教育要求教師不能是教書匠,要成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教育是一種困難的事業(yè).要想在教育領域有所作為,不僅僅把它當成事業(yè)來完成,還要把他當成藝術事業(yè)來追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進行了深入的探索,運用生動的語言,滿懷真摯的情感。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大大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下面以語文教學為例,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探尋語言藝術。形成個性風格
語言是教師的專業(yè).特別是語文教師必須要具備高超的語言技能?!币粋€能夠動聽的、明晰的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便該像油一樣進入學生的心田,并把知識一道帶進去?!保涿兰~斯語)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在教學中根據(jù)不同類型課文,精心設計教學語言,使導語、結語、講述、點拔、小結等都力爭達到準確明晰、富于啟發(fā)、富于情感。
教師要轉變觀念,端正教學思想,要充分認識質疑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學生的潛能。如教學《金色的魚鉤》時,初讀課文,學生提出了“收劍,奄奄一息”及“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等不懂的詞句。細讀課文時,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老班長為什么悄悄吃剩下的魚骨頭?老班長為什么不吃魚?老班長為什么不讓“我”把吃魚骨頭的事告訴另外兩個病號?老班長奄奄一息時為什么仍然不肯喝魚湯?可以說,學生能提出這些問題,已對課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最后在全文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回顧反思,提出問題,把問題及時地在課內解決。
教學《曼谷的小象》一課.在講述”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場面”時,我先指導學生討論作者怎樣選擇動詞來表達小象動作的靈巧,同時抓住了”阿玲的微笑”聯(lián)系課文體會其含義。然后再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作了這樣的小結:”阿玲的笑表達丁她心地善良.同時也表達了中泰兩國人民之之間的友好情誼?!苯處熢O計優(yōu)美精彩的小結,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處于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染氣氛中,有利于他們感之豐富多彩的語美,提高學生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
有的課文可以結合板書設計,有的照應導語設計,有的應扣準文題設計,有的根據(jù)寫作特點或訓練要求設計,有的應抓住中心設計?!渡降馈芬徽n,通過山里人對考入城里上學的娃子的無私幫助,反映了山里人尊重知識、渴望人才。根據(jù)中心我設計了結語:”同學們建設祖國的重任又將落在你們這一代人的身上,希望你們在這金色的年華發(fā)奮學習,掌握知識和本領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宏偉壯麗!課雖結束了,但情猶未盡,意猶未已,留下了韻味無窮的藝術空間。
二、探尋情感體會,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在語文教學中,不是教給學生語文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語文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中。情感的教學是主要的。老師教課人”情”學生讀書才能人”境”,老師講課總要帶著一股激情,才能使學生的感情萌動。課堂上我不僅注意啟發(fā)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著力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課堂上力求達到學生、教師、作者的情感相通。要想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教師備課時,首先要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方設法深化自己的理解。
我在備《山道》一課時,首先閱瀆了矛盾的《白楊禮贊》,的《松樹的風格》等借物喻人的文章,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大加贊賞山里人的目的是歌頌山里人無論在怎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能保持著正直、質樸、豪爽、熱情的品格,歌頌他們不屈不撓的向上的精神。逐句逐段地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才動筆寫了教案。講課時,我利用導言把作者與學生的思想感情溝通起來。課堂上,我?guī)е@種真摯的感情去講課,引導學生著重體會這種感情,于是,教師、學生、作者的情感共通共融,使學生完全人情人境。在講”山道上得到司機無私幫助”這一段時。我抓住描寫司機表情的詞語”熱情、爽朗”指導學生反復體會其含義后,便作了如下小結:”這普普通通的山里司機給遇到困難的他帶來了安慰和喜悅,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此時,山道仿佛在現(xiàn)于課堂,學生猶如置身于坎坷的山道上,緊接著我提出:”誰能用詞概括出司機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就是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學生甲:”正直?!睂W生乙:”無私?!睂W生丙:’’樸實?!薄?/p>
課堂師生人情人境,思想感情與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從心里欽佩那些不講條件,樸實的山里人。此時,我要求學生分角色
三、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培養(yǎng)個性化學習
為了使學生在愉快中探求知識.在博學廣識中提高能力,課堂上應當充分發(fā)揚民主,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造成一種輕松、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要形成這樣一種教學情境.教師必須尊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與大膽發(fā)言,自由爭辯.才能促發(fā)兒童的學習靈感誰他們進射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當學生一旦認識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種由衷的喜悅所煥發(fā)出來自信心,以及由此誘發(fā)出來的智慧潛力。往往是超出教師意料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只有這樣做.學生才能無拘無束的思維、想象、表達,才能學得懂學的活。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遠程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為我們的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動,帶來了豐富而廣闊的學習空間,不僅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特點,而且給教師的備課和教學提供了方便,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下面我來談談自己運用遠程教育資源的幾點體會:
1.服務于教學,博采眾長,省時省力。平時,需要查閱很多資料,各種各樣的書籍擺了一桌子,寫的時候很費勁也很費時,而遠程教育資源網(wǎng)上有很多現(xiàn)成的教學備課資料,比如作者簡介、教案、素材、課件等等,我們可以打開先瀏覽一遍,覺得挺好,就下載下來,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修改。記得我在講授《草原》一課時,我把資源網(wǎng)上的教案和課件都下載下來,但是,根據(jù)我對文章的理解,覺得課件需要加以調整和修改。我通過各網(wǎng)站搜集了草原的風光圖片,課件中的字詞不太全面,我又加了一些辨析字詞,而且,課件中也沒有原文,我覺得原文不長,配上圖片顯示出來效果會更好,用起來就得心應手了。通過這樣的增補、修改,學生在課堂上情緒高漲,學得輕松愉快。
2.服務于學生,激發(fā)興趣,滲透情感。遠程教育資源網(wǎng)上的許多課件都因圖片精彩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侗秤啊愤@一課是資源最豐富的,在長長的課文背景圖上有古樸簡陋的侯車室,有窄小的列車休息室,有父親佝僂的背影,還有父親爬月臺時候的背影。這么多圖片學生一看就很感動,更能感受到當時的社會氣息和風貌,這樣,文章樸實無華的文字加上古樸簡約的線條圖片,讓學生學習這篇散文就容易多了,而且更能挖掘出他們對作者寫作本文的情感的理解,那種深沉而細膩、不善用語言表達的父愛一點一點地滲透進了學生的心靈。
3.服務于創(chuàng)新,突破難點,化難為易。每個人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需求,小學生的成長尤為突出,當表現(xiàn)成功時,越發(fā)激起再表現(xiàn)的欲望。教學中,利用遠程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氛圍,把學生的自真正交給學生,打破常規(guī)思維束縛,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不同途徑、不同角度去積極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我們在講課時,有很多難點難以在短時間內向同學們闡釋清楚,遠程教育資源網(wǎng)上的很多資料可以讓我們突破這個難點。比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這課時,了解小艇特點是課文的重點,我就利用了遠程教育資源網(wǎng)上搜集的圖片資料讓學生觀察,學生一下就掌握了其特點。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朗讀;智慧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9―0081―01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有些教師無視教材中的生成因素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生成狀態(tài),死抱教案,控制課堂,不敢或不愿直面學生的“節(jié)外生枝”,讓學生按既定“路線”被動學習;或對價值判斷不分主次、疲于應付;或聽之任之、無所作為。這些現(xiàn)象都是與新課改精神不相符的。時代呼喚新的語文課堂,學生需要新的語文課堂,為此,筆者將多年探究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的四方面策略與大家分享,企望共勉共進。
一、自讀自悟促生成
在一次上《金色的魚鉤》的公開課時,筆者嘗試“抓住核心問題”長文短講。開課伊始,給學生觀看了幾個過草地的影視片斷,讓學生“盡情讀四次吃魚湯的文段,感悟老班長的所做所為”。十幾分鐘后,筆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學生交流,沒想到學生不僅找出了感人的句子,還讀出了涌動的情感,交流中,更是對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贊嘆不已。這堂課讓筆者受益匪淺,其實教師可以拋卻一切束縛讓學生自讀自悟,給學生自主表達的空間,使課堂呈現(xiàn)出自由陳述的濃濃氛圍,聽到耳目一新的獨特見解。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課堂展現(xiàn)生命的色彩,這難道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課堂嗎?
二、馳騁思維促生成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過程,只要我們在課文問題設計上摒棄 “答案惟一性”,多設置一些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學生自然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閱讀期待”,對課文產(chǎn)生認同、共鳴,或進行質疑、批判。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設計:“從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這個富有彈性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認識和體驗,可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作出闡述。有的認為,應該像落花生那樣做個埋頭苦干、默默無聞的人;有的卻提出:現(xiàn)在是市場經(jīng)濟,一個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銷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就沒有個性,適應不了社會的發(fā)展。因此,該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時候,就要踏實工作,不炫耀,不張揚,像落花生一樣;該要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華的時候,就得有蘋果、桃子、石榴那樣的勇氣。這里,學生之所以能萌發(fā)如此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濃厚的個性色彩、答案迥異的見解,完全是因為開放性問題情境的設置。它猶如一方強勁的催化劑,有力地催生著個性的種子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三、朗讀體驗促生成
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生活(學習)經(jīng)驗和親身經(jīng)歷來感受語言文字,在真切的感受活動中獲取信息,受到啟迪。
1.有聲朗讀體驗。對于一些情感性和美感性很強的課文,筆者常借助情境朗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走入情境,走進文本,從而獲得真切的體驗。如,在教學《荷花》一文中描寫荷花姿態(tài)的一段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引領學生賞圖聽文――配音范讀――配音朗讀――朗讀評比――賞圖品讀,在這樣一個激情朗讀的過程之后,學生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2.角色朗讀體驗。對于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與其重復繁講,不如改變學生的閱讀角色,讓學生以文中主人公的身份,進入到角色所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真切體驗。
四、智慧引領促生成
朗讀;智慧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9―0081―01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有些教師無視教材中的生成因素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生成狀態(tài),死抱教案,控制課堂,不敢或不愿直面學生的“節(jié)外生枝”,讓學生按既定“路線”被動學習;或對價值判斷不分主次、疲于應付;或聽之任之、無所作為。這些現(xiàn)象都是與新課改精神不相符的。時代呼喚新的語文課堂,學生需要新的語文課堂,為此,筆者將多年探究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的四方面策略與大家分享,企望共勉共進。
一、自讀自悟促生成
在一次上《金色的魚鉤》的公開課時,筆者嘗試“抓住核心問題”長文短講。開課伊始,給學生觀看了幾個過草地的影視片斷,讓學生“盡情讀四次吃魚湯的文段,感悟老班長的所做所為”。十幾分鐘后,筆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學生交流,沒想到學生不僅找出了感人的句子,還讀出了涌動的情感,交流中,更是對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贊嘆不已。這堂課讓筆者受益匪淺,其實教師可以拋卻一切束縛讓學生自讀自悟,給學生自主表達的空間,使課堂呈現(xiàn)出自由陳述的濃濃氛圍,聽到耳目一新的獨特見解。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課堂展現(xiàn)生命的色彩,這難道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課堂嗎?
二、馳騁思維促生成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過程,只要我們在課文問題設計上摒棄 “答案惟一性”,多設置一些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學生自然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閱讀期待”,對課文產(chǎn)生認同、共鳴,或進行質疑、批判。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設計:“從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這個富有彈性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認識和體驗,可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作出闡述。有的認為,應該像落花生那樣做個埋頭苦干、默默無聞的人;有的卻提出:現(xiàn)在是市場經(jīng)濟,一個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銷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就沒有個性,適應不了社會的發(fā)展。因此,該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時候,就要踏實工作,不炫耀,不張揚,像落花生一樣;該要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華的時候,就得有蘋果、桃子、石榴那樣的勇氣。這里,學生之所以能萌發(fā)如此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濃厚的個性色彩、答案迥異的見解,完全是因為開放性問題情境的設置。它猶如一方強勁的催化劑,有力地催生著個性的種子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三、朗讀體驗促生成
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生活(學習)經(jīng)驗和親身經(jīng)歷來感受語言文字,在真切的感受活動中獲取信息,受到啟迪。
1.有聲朗讀體驗。對于一些情感性和美感性很強的課文,筆者常借助情境朗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走入情境,走進文本,從而獲得真切的體驗。如,在教學《荷花》一文中描寫荷花姿態(tài)的一段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引領學生賞圖聽文――配音范讀――配音朗讀――朗讀評比――賞圖品讀,在這樣一個激情朗讀的過程之后,學生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2.角色朗讀體驗。對于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與其重復繁講,不如改變學生的閱讀角色,讓學生以文中主人公的身份,進入到角色所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真切體驗。
四、智慧引領促生成
關鍵詞:生成性;核心素養(yǎng);質疑;意外生成;個性閱讀;閱讀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4-0283-02
著名的教育家葉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語文課堂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師要不斷捕捉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的各種信息,然后進行判斷、甄別、整合,順學而導,順學施教,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全面發(fā)展,通過積極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突破預設的目標、計劃的限制,因勢誘導,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目標。課堂是教學的主戰(zhàn)場,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關注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在課堂中有意識地抓住“意外的通道”,捕捉“美麗的風景”,運用教學睿智,采取科學策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課堂充滿活力。那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呢?
一、在質疑中生“景”
疑是一切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的奠基石,也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質疑是學生主動求知、主動學習的生動體現(xiàn),一般說來,可分為:表層質疑、深層次質疑和聯(lián)想質疑。
表層質疑,較為膚淺,簡單,最能激發(fā)整體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學《金色的魚鉤》一文時,我根據(jù)課題引導學生質疑:“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個課題會提出哪些疑問呢?”學生稍加思索,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疑問:有的說,魚鉤為什么閃著“金色”?有的說,文章不會是寫魚鉤而是寫人物吧?有的說,魚鉤上一定有感人的故事吧?……我根據(jù)學生的質疑情況對學生說:“你們一定最想知道的是魚鉤上感人的故事!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蓖ㄟ^這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從課題開始設疑,讓學生有了懸念,再去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學生的“生成”就有了目標。
深層質疑,它與讀者的能力和感悟程度有關。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在學生深刻感悟課文第2、3自然段“總―分”特點后,學生質疑:為什么標題叫《桂林山水》應該是先寫山后寫水,而在課文中則先寫水?我引導學生思考:作者這次游覽如果乘車去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乘船呢?最后通過討論得出結論:來觀賞時作者是坐船來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水,所以先寫水,后寫山。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深層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聯(lián)想質疑是將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區(qū)別、遷移,從而產(chǎn)生的質疑,它憑借文本又高于文本。在執(zhí)教《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教者在學生讀完全文后質疑:假如小女孩生活在我們中間會是怎樣的呢?同學們議論紛紛,踴躍回答,通過這樣的質疑讓學生感知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學貴有疑”,在教學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會疑、愛疑,教師要鼓勵學生超越課堂,超越文本,超越教師,標新立異,獨劈蹊徑,反常規(guī)地質疑,要重視學生的質疑問難,善于把握學生的提問,在學生的質疑中捕捉到課堂生成點。
二、在意外中生“景”
教師要尊重學生,傾聽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捕捉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學生在課堂的不同表現(xiàn),甚至一個意外,一個惡作劇……都是課堂的生成性資源,教師要關注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研究學生,促使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在教學《掌聲》一課時,學了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部分內容后,一名學生陰陽怪氣地說:“英子好沒禮貌喲,連聲‘謝謝’都不說,就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同學們聽了先是一愣,然后就像炸開了鍋。見此情景,我一點兒也沒有責備他,稍加思索,趁熱打鐵抓住這一意外的生成點,讓學生拓展想象:假如你是英子,會說些什么?教室里馬上舉起了許多小手,有的說:“英子會說,‘謝謝你們,是你們的掌聲拯救了我,讓我重樹了理想’。”有的說:“英子會說,‘謝謝你們,是你們的掌聲給了我信心和力量’?!庇械恼f:“英子會說,‘感謝同學們,是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成功和快樂’!”……個個發(fā)言都有禮,接著我又說:“假如你是英子班上的同學,會對她說些什么呢?”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有的說:“我會對英子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有的說:“我會送給她一副對聯(lián):‘信心、決心、恒心,心想事成;朝氣、勇氣、靈氣,氣貫長虹’!”有的說:“我會對英子說,‘遇上困難,決不屈服’!”……學生們的想象如此豐富,還恰當?shù)剡\用了對聯(lián)、名言,感悟多么深!
這些通過積極的師生、生生互動,在合作探究中產(chǎn)生的超出教師教案設計的新問題、新情況,表現(xiàn)出的“節(jié)外生枝”,教師是隨時可遇的,如果能準確、及時、合理地利用這些生成資源,課堂就會出現(xiàn)亮麗的風景。
三、在個性朗讀中生“景”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崩首x教學歷久彌新,個性化朗讀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讀,不同理解的朗讀,融入自己的體驗,通過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從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義。重視個性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fā)個性張揚,促進主體發(fā)揮,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在小學語文教材中,90%以上的課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感知―理解―共鳴―內化”,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情感與態(tài)度的關注。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個性化朗讀占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再見了,親人》,我先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都寫了哪些“親人”?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他們是“親人”?如果只把目光集中在朝鮮人民為志愿軍做的事情上,學生很容易理解朝鮮人民是志愿軍的親人。其實,作者一個重要的用意是告訴讀者,志愿軍為了朝鮮人民獻出了鮮血和生命,是朝鮮人民的親人。這一層意思,老師要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并結合相關資料來體會。如,“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傷員在您家休養(yǎng)”,“偵察員老王到敵占區(qū)去偵察,被敵人抓住了”……大嫂冒著危險去挖野菜,是因為志愿軍長期吃不上蔬菜。……最后同學們很有感慨地說:“志愿軍叔叔為朝鮮人民獻出了鮮血和生命,是朝鮮人民的親人;大娘、大嫂、小金花為志愿軍付出了那么多,是志愿軍叔叔的親人!”最后,我讓學生帶著親人離別時的那種感情讀文,很多同學流出了眼淚。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沉浸在感人的意境中,意猶未已。課堂上的朗讀給予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熱望。在閱讀教學中,要多讀細讀,讀出個性化,讀出“語文味”,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在閱讀體驗中生“景”
所謂“體驗”,指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绑w驗教育”就是教育對象在實踐中認知、明理和發(fā)展,包括兩個層面,即行為體驗和內心體驗。行為體驗是一種實踐行為,是親身經(jīng)歷的動態(tài)過程,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內心體驗則是在行為體驗的基礎上所發(fā)生的內化、升華的心理過程。兩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對促進少年兒童的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在整個體驗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都要積極參與提問、調查、實驗、質疑、解決問題、承擔責任和構建意義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茖W家研究表明:當我們用眼睛看,我們只能記憶10%;當我們用耳朵聽,我們只能記憶30%;當我們身體經(jīng)歷,我們就能記憶80%。可見,體驗比看、聽效果更好?!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體驗中對文章所述內容等留下深刻印象,從而產(chǎn)生認識的突破、情感的升華和價值觀的提升。體驗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特別是讀寫訓練教學時運用甚廣。教學《秋天》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秋天的魅力,首先把孩子們帶領到秋天的原野上游玩、欣賞。回到教室后,教師讓他們談出各自的體會,這時,學生的話匣子便一下子打開了。有的說,看到了漲紅了臉的高粱,笑彎了腰的稻子;有的說,看到了果園里瓜果遍地;還有的說,聞到了香氣宜人的桂花味;有的說,看到人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搶著說自己的感受,課堂聲情并茂,十分精彩。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出相應的變動?!苯虒W是動態(tài)的,具有生成性,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活的生命體的相互碰撞中不斷生成新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乃至新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準確、及時把握住這些生成資源,利用好這些生成資源,靈活駕馭課堂,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實現(xiàn)課程目標,使課堂呈現(xiàn)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張靜.小學語文閱讀“一主兩翼”教學模式研究――以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D].延邊大學,2014-04-20.
[2]鄒木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痼疾種種――以海南省??谑胁糠中W調查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0-11-25.
[3]謝玉梅.基于素質教育背景探究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建設,2013-10-21.
一、對教材要做到成竹在胸
教師走上講臺之前,首先要明確的就是對即將講授的課是否已經(jīng)準備得胸有成竹?這就像指揮員組織一場戰(zhàn)役前精思細想的運籌,像手術師進行一次大手術前對方案的反復推敲,像工程師開始一項重點工程前條分縷析的論證,來不得半點馬虎。
教材是一張帆。作為舵手的教師,得熟知它的特色,把握這張帆的每一個微小的性能,懂得怎樣做方能使這張帆揚得遒勁,嫻熟地駕馭它飛速駛至預計的港口。學生是被帶的士兵。作為帶兵的教師,對每一個教育對象的心力、智能、性情、短長要一清二楚如數(shù)家珍,方能指揮他們通過各自艱苦卓越的跋涉,先后到達指定的峰巒集合。
教材,教學的原材;課本,授課的根本。我們常說要吃透教材,就是要對這知識的母源有追本溯源的探究,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著名特級教師斯霞備《小青蛙》一課時,對小蝌蚪“先后長出四條腿”才“慢慢丟了長尾巴”的說法不甚了了,便幾次向生物學專家請教,直到弄明白青蛙是先長出兩條后腿,后長出兩條前腿,尾巴慢慢縮進,而不是真丟了,這才感到胸有成竹了。
講課一分鐘,備課數(shù)年工。備課不僅僅是研究教材、大綱,閱讀有關資料,寫出完整的教案,還是一項無止境的博采厚積活動。教師要始終堅持讀報刊,關注學術動態(tài),搜集教育資料,廣泛觀察實驗,擁抱整個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的創(chuàng)造,廣為攝取,大海淘金。蘇霍姆林斯基講到有一位教師上了一堂“使聽課教師們都著了迷,甚至連記錄也忘了寫”的課。課后問這位教師花了多長時間準備,教師回答說:“我準備了一輩子?!币痪浯鹪?,敞開了一扇奧秘的窗口。潺潺小溪,貴在終年不息。汩汩山泉,功歸歲歲奔涌。當今個別教師以為駕輕就熟就不必備課,數(shù)年一貫制的教案照本宣科,實在是教壇的一種自我窒息。
二、多思與多練同步進行
“練”對于學生來說,如同雛燕試飛、幼兒學步一樣要緊。把知識印在記憶的心屏上,再化作推動能力之車的動力,全憑“練”來鋪路搭橋。
提高教學的實效性離不開練的環(huán)節(jié)。語文課的朗讀、默記、聽寫、練筆、作文,數(shù)學課的口算、解題,體、音、美課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發(fā)展美的訓練……扎扎實實地練,方方面面地練,千變萬化地練,人才之樹的根、干、枝、葉方能一起發(fā)育,茁壯成長。不練,記憶力的倉庫不豐不實,觀察力的鏡子不清不亮,思維力的鉆頭不銳不快,想象力的翅膀不張不振……練,為思考增添了風火輪,多思與多練要同步而行;練,為講授安上了飛毛腿,精講和精練是一對好兄弟。
(一)練求多
沒有一定數(shù)量的突破,就不會有質量的飛躍。多練才能由懂到熟,熟能生巧,巧能升華,知識的潛能方可轉化成能力的動能。
一位教師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他的孩子原在農(nóng)村小學讀書,每每考試都是把著頭旗不放。想不到,一轉到市內,孩子一下子黯然無光了。作為教師,他對孩子循循善誘,細細詢問后得出結論:這是村小課堂演練少、教學密度小所致。于是,他擔起家庭教師,訓練快速應答,每晚向孩子拋百余道智力口答題;練習緊迫書寫,周末搞一次大題量語文、數(shù)學測試,認真記錄下孩子在哪思維打誤,書寫遲疑,之后再專練哪兒。兩個月后的考試,奇跡出現(xiàn)了:孩子反應之快,令教師和同學震驚,總分居全班第二……這個事例似一面鏡子,映透出多練、苦練、反復練的內功。
(二)練求精
精,指練的內容典型。筆者認為,類型是路標。練透了一種種類型,就等于找到了解題的一個個路標,那就不愁山重水復無路可走了。如果教師都能做到“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精練,就會極大造福于學生。北京特級教師寧鴻斌精心設計練習題。他只選“他什么都會”5個字做標點練習。先把5張字卡依次擺在板槽里,讓學生填標點。“他都會什么”――學生填上問號。“他什么都會”――填上句號?!笆裁此紩报D―填上嘆號?!笆裁?他都會”填上問號、嘆號兩種標點符號。這樣的精練,哪個學生不受益呢?
(三)練求早
智力的早期開發(fā),說到底是人的能力寶藏的早期開發(fā)。一旦錯過了最佳開發(fā)期,再強化的訓練也難免落入“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的窘境。
小學階段正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奠基時期。良好品德的形成、智力的開發(fā)、身心素質、審美素質等,都要在這一黃金時期打下基礎。早期的訓練能撥動起趣味的童心,早期的收獲透露著稚嫩的捷報。我國古今大家學者,如12歲寫就《滕王閣序》的王勃、16歲推出《離離原上草》的白居易、19歲捧出《女神》的郭沫若,無一不得益于早練之力。在知識更新迅猛的今天,要把學生知識的“五線譜”轉化為能力的“琴音”,“練”的琴弦一時一刻都不能停。
三、教師要增強隨機應變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有了這種品質,教師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時此地的情況的特點,從而找到適當?shù)氖侄尾⒄_地加以運用?!苯虒W對象的獨特性,決定了教師須有一定的隨機應變的能力。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具有個體思維的人,這就導致了每一個課堂都不可能是完全根據(jù)教師的預計完成的。
筆者曾觀摩一堂語文課《金色的魚鉤》。女教師感情悲切,學生淚光閃閃。突然,一位學生大聲問道:“老師,老班長怎么不吃巧克力啊?”氣氛一下子變了,有輕笑的,有低語的。只見女教師微微含笑說:“她提的問題很有趣兒,那老師就先說說巧克力。它屬于西班牙,英文音譯,西方以可可豆為主要原料精制的高級營養(yǎng)糖,含脂肪多,有濃郁的可可香味。我國解放后才引進制造,老班長能吃過它嗎?”“不能!”“對,老班長和戰(zhàn)士當年吃的是草根樹皮,才換來我們今天吃巧克力,為此,我們能忘記這些烈士嗎?”“不能!”豐富的知識,信手拈來;氣氛的收攏,天衣無縫;感情的起伏,經(jīng)兩度激問贏得深層次的升華。在場的老師無不暗稱其妙……
急中生智,隨機應變,靈活巧妙,是教師一種必備的智力品質,像綠葉必備光合作用、花兒必備授粉功能一樣。因此,你能為教材科學地設計授課方案,你是否能為眾多有差異的學生設計準確的學習方案?你能科學地編排知識傳授程序,你是否能準確地編排如潮起伏的思維程序?你能嫻熟地過濾你的教學思路,你是否能洞察受種種作用制約的變化無窮的學生心路?即或你講授的是多年來幾次講過的同一個內容,課上新變化也會如細雨過后林中的鮮蘑那般層出不窮,需要你不斷調整方位。面對瞬息之變,你只有一條路:以變應變!以淵博的學識為依托,以經(jīng)多見廣的磨礪為前導,以敏銳機靈的悟性為翅膀。
總之,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提高課堂的實效性,需要我們去探索,去總結,在實踐中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讓課堂充滿活力,增強實效。追求無止境,探索無窮期,讓我們一起作教壇不懈的探索者吧!
[參 考 文 獻]
[1]崔允.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