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精品69堂国产-97超级碰在线精品视频-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三物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2-07-01 09:45:38

序論:在您撰寫高三物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高三物理論文

第1篇

1 高考物理與宇宙航天和天文地理聯(lián)系

這類問題一直都是高考的熱點問題,在物理高考中幾乎年年出現(xiàn),因題目較多,這里僅舉一例。

例1 日前歐洲航天局由衛(wèi)星觀測到位于銀河系的中心存在一個超大型黑洞,命名為MCG6-30-15。根據天文學理論,恒星晚期核燃料耗盡時,其質量大過奧本海默極限(約2-3個太陽質量),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抵擋住強大的引力,恒星的收縮將猛烈地進行,形成“坍縮”,其全部質量被壓縮到一個臨界半徑以內,引力將大到使它本身發(fā)出的光子也擺脫不了其引力的束縛,發(fā)射不出來,同樣,到達其周圍的其它物質將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掉進其引力場內而消失掉。若MCG6-30-15星體可視為一均勻球體,它的質量為3×1036kg,則它演變成黑洞時的臨界半徑約為多少?(萬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

解析 黑洞是指光子無法脫離其引力,因而在地球上不能接收到它發(fā)射的光子。設黑洞質量為M,光子的質量m=hν /c2,質量為m的光子在黑洞表面的引力為F引 =GMm/R2。光子以光速c作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a=c2/R。當萬有引力大于向心力時光子不會外溢,即F引 >ma 。解上述各式得R

2 高考物理與體育和運動聯(lián)系

這類問題關鍵要求考生結合實際,建立物理模型,然后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

例2 一跳水運動員從離水面10m高的平臺上向上躍起,舉雙臂直體離開臺面,此時其重心位于從手到腳全長的中點。躍起后重心升高0.45m達到最高點。落水時身體豎直,手先入水(在此過程中運動員水平方向的運動忽略不計)。從離開跳臺到手觸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動作的時間是多少?(計算時,可以把運動員看作全部質量集中在重心的一個質點。g為10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分析 本題就是以跳水運動員高臺跳水為背景的試題。運動員的高臺跳水動作極其復雜,既有身體的彎曲與伸直、雙臂的張開與收攏、身體前后的翻轉以及以身體為軸線的轉體運動等。也就是說,要精確地研究運動員的高臺跳水動作,就不能當作質點處理。但本題為了簡化,明確告訴我們“計算時,可以把運動員看作全部質量集中在重心的一個質點”,并且在題目中還有這樣的敘述:“舉雙臂直體離開臺面,此時其重心位于從手到腳全長的中點”,“躍起后重心升高0.45m達到最高點”,“落水時身體豎直,手先入水”,“在此過程中運動員水平方向的運動忽略不計”,這就完全把問題簡化了。我們可以把這位運動員看成一個質點,起跳時位于跳臺上方 h0處(h0等于運動員伸直手臂后從手到腳長度的一半),而手觸水面時,其重心離水面的距離也是h0,這樣h0的大小就與本題無關.運動員的重心的運動軌跡(只看豎直方向運動)就是先向上移動0.45m,再向下移動共10.45m,這個運動是豎直上拋運動,即先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再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都是g)。

解析 運動員跳起達到最高點的時間

人從最高點至水面的高度是10+0.45=10.45m,下落可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時間為t2

3 高考物理與交通運輸聯(lián)系

近年來物理高考也常常聯(lián)系交通知識和運輸工具,對于這類問題,首先也要求讀懂題目的信息,從而能建立好物理模型,運用物理知識解決。

例3 如圖所示,一風景區(qū)的峭壁上安裝了一套小型索道車系統(tǒng),可將乘客送上和送下80m長的山坡,峭壁頂離地面車站的垂直高度為40m,整個系統(tǒng)由一上一下兩個車廂組成,每個車廂質量為9 000kg,它們通過山頂上一個巨大的滑輪由鋼索相連,滑輪由電動機驅動,每個車廂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為6000N。

(1)某次行程中有20位乘客在車廂x中下坡,另有8位乘客在車廂y中上坡,每位乘客的平均質量為70kg,電動機必須在整個行程中運行。

①空載情況下為什么車廂x失去的勢能不足以將車廂y提升到山頂?

②整個車廂系統(tǒng)在這次行程中的勢能變化多少?

③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④如果整個行程用了30s時間,試計算電動機的平均輸出功率。

(2)與上升車廂相連的鋼索中的拉力,在車廂由坡底至坡頂過程中是如何變化的?為什么?

解析 (1)①因為有摩擦力做功,機械能有損失。

(2)不變;因為車廂做勻速運動。

例4 新型轎車前排都安有安全氣囊。氣囊內儲有某種物質,一受到沖擊就立即分解成大量氣體,使氣囊迅速膨脹,填補在乘員與擋風玻璃、方向盤之間,防止乘員受傷。某次實驗中汽車速度為144km/h,駕駛員沖向氣囊后經0.2s停止運動。人沖向氣囊部分的質量為40kg,頭部和胸部作用在氣囊上的面積為700cm2,在這種情況下,人的頭部和胸部受到的平均壓強是多大?

解析 v=144km/h=40m/s,由Ft=mv和P=F/S得:P=1.1×105Pa。大約相當于一個大氣壓,所以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4 高考物理聯(lián)系人體和人類日常生活

物理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近幾年高考物理也出現(xiàn)了與人體和人類生活常識的聯(lián)系。

例5 神經系統(tǒng)中,把神經纖維分為有髓鞘與無髓鞘兩大類?,F(xiàn)代生物學認為,髓鞘是由多層(幾層到幾百層不等)類脂物質――髓質積累而成的,具有很大的電阻。

⑴已知蛙的有髓鞘神經,髓鞘的厚度只有2μm,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產生的電阻卻高達1.6×105Ω。若不計髓質片層間的接觸電阻,計算髓質的電阻率ρ。

⑵某生物體可看作高20cm,半徑為4cm的圓柱體,視作由髓質組成,在其兩端加上電壓,當電壓增加到100V時,該有機體發(fā)生蠕動。問:引起神經纖維產生感覺的最小電流I是多少?

例6 如圖所示為一種調溫型電熱毯的電路圖,其額定電壓為220V。這種電熱毯是利用兩組相同的電熱絲,采用平行相隔的布線方式縫置在底布上,通過開關改變電熱絲的連接方式,從而改變功率達到調溫的目的。圖中虛線框內是三刀五位滑動式功率轉換開關,三個滑片只能同時位于圖中“1”、“2”、“3”、“4”、“5”中的某一位置。求:

(1)若開關位于“2”時,電熱毯的額定功率為220W,則每組電熱絲的電阻是多大?

(2)開關位于位置幾時,電熱毯通電發(fā)熱功率最???其值是多少?

(3)當開關位于位置“3”時,電熱毯工作5分鐘產生的熱量是多少?

解析 (1)當開關位于“2”時,將電路圖中未通電流部分線路去掉,可知電路中R1、R2是并聯(lián)關系,

(2)由于電路電壓不變,要使通電時發(fā)熱功率最小,只有它們通電電阻最大,故只有R1、R2串聯(lián)接在電路時,即開關位于“4”時,功率最小,此時R=R1+R2。P=U2R=50W。

(3)當開關位于“3”時,只有R2通電,且P2=100W,電流做功轉化為內能,故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Q=W=Pt=100×300=3×104J

例7 如果電熨斗的溫度調節(jié)器置于“錦綸”位置,則熨斗的通電時間為t1=10s,斷電時間t2=40s。在這種情況下,熨斗表面溫度達到T1=100℃。如果溫度調節(jié)器放在“棉布”位置,則熨斗的通電時間t′1=20s,斷電時間t′2=30s。求:溫度調節(jié)器在“棉布”位置時,熨斗表面的穩(wěn)定溫度T2?如果溫度調節(jié)器損壞,通電的熨斗將加熱至多高的溫度?假設熱損耗正比于熨斗和周圍空氣的溫差。室溫T0=20℃。

解析 當電熨斗表面溫度穩(wěn)定時,說明消耗的電功與向周圍散發(fā)的熱量相等。設P為電功率,t1時間內消耗的電能為:W1=Pt1

而在t1+t2時間內熨斗向周圍散發(fā)的能量為W2,由題意假設熱損耗正比于熨斗和周圍空氣的溫差。設比例系數(shù)為α,則

W2=α(T1-T0)(t1+t2)

穩(wěn)定時,有 W1=W2

即 Pt1=α(T1-T0)(t1+t2)

同理,在“棉布”位置時:

Pt1'=α(T2-T0)(t1'+t2')

得T2=180℃

若溫度調節(jié)器損壞,設通電的熨斗將升為T3,則有以下關系式:

P(t1'+t2')=α(T3-T0)(t1'+t2')

得T3=420℃

5 高考物理聯(lián)系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技術

物理學與科技是密切聯(lián)系的,近年來高考物理試題中,也有一類與科學技術和理論相聯(lián)系的問題. 在這類問題中,常常給出大量的信息,解題的關鍵是通過仔細閱讀題目信息,找到有用信息解題,但千萬不要被大量的題目信息嚇倒。

例8 風能是一種環(huán)保型能源。目前全球風力發(fā)電的總功率已達7000MW,我國約為100MW。據勘測我國的風力資源至少有2.53×105MW。所以風力發(fā)電是很有前途的一種能源。

⑴風力發(fā)電是將風的動能轉化為電能。設空氣的密度為ρ,水平風速為v,風力發(fā)電機每個葉片長為L,風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為η,那么該風力發(fā)電機發(fā)出的電功率P是多大?

⑵假設江蘇如東洋口港平均風速為v=9m/s,所用風力發(fā)電機的葉片長L=3m,空氣密度ρ=1.3kg/m3,效率為η=25%,每天平均發(fā)電20小時,每戶居民平均每天用電1.5度,那么這臺風力發(fā)電機能供多少戶居民日常用電?

解析 (1)葉片旋轉所形成的圓的面積為S=πL2,t秒內流過該面積的空氣的質量為

m=ρSvt,

又12mv2?η=pt

得發(fā)出的電功率為

P=3.35×103W=3.35kW。每天發(fā)電E=Pt=3.35×20=67kW?h=67度??晒?7÷1.5=45戶居民使用。

這五類問題雖然分類沒有一定的科學標準,但基本能包括最近幾年高考物理試題中所有聯(lián)系的實際問題。通過上面的分類和解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解決這類問題關鍵是要運用題目信息,要結合實際,建立物理模型或獲取有用的實際知識,然后運用所學的物理和數(shù)學知識解答問題。因而學生學習要多聯(lián)系實際,多關心社會生活和科技時事,不能死學。

第2篇

關鍵詞高考試題知識點能力

一、試題的特點

今年新疆區(qū)理綜的物理試題部分、總體能較好體現(xiàn)高考考試說明的各項基本要求;穩(wěn)中有變、變化不大,其中難度較近幾年有所增加,試題類型向中擋類型回籠明確;應用性靈活性則明顯提高,對能力的要求也逐漸升高,考試時間比較合理。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考察。如力與運動的關系是力學的基礎內容,能量的觀點是物理學的最基本方法,是人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說每年必考,且不余遺力。力學試題所占比例超過50%以上。體現(xiàn)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2、堅持對非重點部分知識的考察。如:熱學中的分子動理論,宏觀能量變化規(guī)律以及實際氣體問題分析。光學中的光電效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電磁的輻射。原子物理中原子模型,能級的躍遷,軌道半徑規(guī)律,衰變規(guī)律,質量虧損,結合能等知識點都循環(huán)出現(xiàn),切不可偏廢或遺漏該部分的復習工作。

3、堅持突出學科內的綜合性。如:帶電粒子在電磁場的加速和偏轉的綜合;牛頓運動定律和動量、能量觀點的綜合;電磁學部分的內部規(guī)律的綜合;電磁學部分的規(guī)律和力學部分的規(guī)律的結合等都是物理試卷的最經典所在,魅力所在。這部分的難易性也就決定整個試卷的難易程度。但一般控制嚴謹,能夠被高中接受.

4、堅持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如:微觀粒子間的碰撞用相互作用的模型彈性碰撞的方法靈活的處理。又如光通過光學元件起偏,檢偏,通光及結果的考問。以實際問題為背景,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從實際問題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從物理模型的過程特點找到所遵從的物理規(guī)律,最后將物理規(guī)律轉化成數(shù)學問題使問題得到解決。

5、堅持注重物理實驗操作、實驗方法和實驗原理的考察沒有變。如:基本儀器的使用,讀數(shù),記錄。測量數(shù)據的處理方法檢測,如列表法,平均法,圖象法等。電學實驗器材選擇,電路導線的連接,測量電路和控制電路的原理設計等。體現(xiàn)了實驗方法是物理學之根本的方法。

6、堅持考察應用數(shù)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居高不下。如:三道大題中不等式應用,二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幾何關系與代數(shù)公式的聯(lián)系等。只懂得物理概念、規(guī)律,不能應用數(shù)學方法,學不好物理;具備數(shù)學基礎,而物理知識匱乏也無法學好物理。堅持數(shù)、理一家,物理離不開數(shù)學的思想觀點,也是今后發(fā)展物理不可或卻的基礎條件。學生在這些方面是極其薄弱,急需得到補充加強和提高。

7、堅持考察場的觀點和波的方法。如:電磁波中的光波的偏振問題,場的矢量性疊加原理,波動的圖象都是每年查考熱點。其一波動方法和場的方法在高中階段相對獨特,其二它是今后學習普通物理的基礎。

8、試題的設問具有開放性。許多試題的內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過程對于學生而言是熟悉的但設問的角度新穎,這種設問角度的變化是針對中學教學“重結論、輕過程、重計算、輕分析;重定量、輕定性”等教學薄弱點而來的。

二、我們的高三物理復習策略

依據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鑒于物理高考的新特點,總體上做到通曉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熟悉掌握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對物理規(guī)律的認識和解決物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1、做好總體復習計劃方案,克服工作隨意性。

(1)復習時間計劃:劃分三個階段:8.5~3.30基礎知識系統(tǒng)復習、4.1~5.10方法能力專題講座、5.11~6.5綜合模擬練習,分步實施。

(2)明確各階段復習內容及要務的計劃。第一輪復習以知識梳理,整理結構、理清體系關系,建構結構框架,尋找章節(jié)線索,攻克本章重難點問題,梳理知識點為主。把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研究方法,五種能力全面系統(tǒng)展開“點、線、面、體”形成一體。應當穩(wěn)扎穩(wěn)打,不要過快,過深,以知識復習為主。

第二輪復習以總結方法,歸納思路,重點、難點、深度的深化和能力提升為主。實施專題講座形式,既典型習題類型的處理及求解;相互滲透的綜合問題的處理及求解;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為核心。

第三輪復習以強化訓練全面提升,迎接備考為宗旨。既以查漏補缺知識點,提高解熟練程度,洞察高考動向,調整學生狀態(tài)。以精講多練為主。實施三個階段,達到三個目標“懂、透、化”。

(3)選擇確定復習資料計劃。資料不夠萬萬不行,如單元復習的、章節(jié)檢測的、綜合提高的、模擬訓練的。復習資料要視學生情況而選,過多、過雜、既經濟浪費又消耗學生精力,實際效果并不好。關鍵是資料的質量,教師要認真篩選,嚴格把關。其次是資料的使用也要分階段分時間,它的時效性極強,不可提前或滯后,否則影響效能。資料的備選一定要提前,教師手上可多些,以供參考。

2、加強基礎立足基本是中學物理的教學復習的首要任務

(1)識記、理解概念的定義,單位、字符、標矢性,物理含義,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沖量、動量、功能等

(2)理解掌握公式規(guī)律中的量的含義,公式含義,成立條件,使用范圍。如F=ma,(3)落實基本方法的使用技巧,如: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的常用方式,受力分析的原則,受力分析的步驟,受力分析的圖示畫法。又如運動學部分的復習:物體運動分類方法(軌跡上直線、曲線;受力上平衡態(tài)、非平衡態(tài);大小上宏觀的、微觀的;繁簡上典型的、復合的等),常見基本運動形式(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曲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簡諧運動與波動),判定物體運動形式方法(分析物體受力,確定該時刻的速度以及力與速度的夾角),描述運動形式常見方法(文字敘述、數(shù)值列表、代數(shù)公式、幾何圖象、物理實驗、矢量圖示)物體運動的特點(獨立性、等效性、等時性、矢量性、和相對性),解決復雜運動的一般方法(化曲為直等效代替、改變物體的參照系、抓住物體運動的特點及運動的關聯(lián)性條件,如時間、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4)從建構知識體系弄清相互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提高綜合效能。如: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各自的任務、特點、地位以及相互關系;又如力學內部的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三大觀點的比較與分析。它們的根本區(qū)別是力的作用方式引起的原因,(即力的瞬時性效果、力的時間積累性效果、和力的空間積累性效果)以及對應的狀態(tài)變化的不同,(既速度變化、動量變化、和能量的變化)。它們的共性聯(lián)系即宏觀的機械運動、物體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均涉及力和速度。它們的應用范圍的不同(恒力變力、直線曲線、研究對象多少等)、使用的優(yōu)劣程度等的不同(矢量性、標量性;物理過程多少等)。通過比較分析,深化力學的核心,解決了力學的重點難點。

(5)規(guī)范強調必要的學習習慣如畫圖,單位換算,符號的含義,公式的標矢性等。

開始老師可以做些示范,引導同學盡快適應這種模式,以后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點撥為輔,這個階段復習時間較長,需要循序漸進。力學復習越扎實,物理的基礎就越牢固,將來其他部分的復習遷移就容易,耽誤的時間可以彌補,好比就象滾雪球。

3、時時處處突出重點,克服難點。

(1)注意重點難點的變化性。如:新課的重點難點,復習課的重點難點不同。力學、電磁學的重點、難點。知識上的、方法上的、能力上的重點難點的差異。

(2)注意重點難點的相對性。如:知識點復習中的重點難點和方法歸類中的重點難點相對不同。如:高中物理的核心問題所在即求解各種性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解各種性質力的沖量的大小和方向,求解個種性質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負;高中物理的解題特點一類是運動和力的關系,另一類則是做功與能量變化的關系;高中物理問題的思維類型,一是從時間上尋找量間規(guī)律,另一類從空間上尋找量間規(guī)律,這些問題都是較高層次的重點難點。學生在這些方面存在極大的問題,有時需要老師反復講理論,反復在習題中深化,方能得到解決。

(3)注意重點難點在試卷中的把握和處理。如:計算題中多個知識點組合問題;復雜物理情景的分析問題;應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難點是不同。務必使學生對此有個清楚的理解和認識,自己處于什么階段,那個層次。教師應根據不同階段,不同的個人靈活處理。

4、做到全面性與深刻性的兼顧。第一輪復習提倡全面性,第二輪復習強調深刻性,第三輪復習突出針對性。內容多,時間緊,如何兼顧,也是對教師的考驗。如:復習熱學部分、光學部分和原子物理部分,必須復習到位,但無須過深;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也要到位,尤其是物理實驗部分是學生的死穴,電學實驗的復習定當具有深刻性;代數(shù)公式與幾何圖象方法都要兼顧;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也要注意兼顧。而象牛頓運動定律,動量、能量問題的各式各樣解法就必須要花大力,做到深刻性透徹性。

此外習題類型要全面性,類型規(guī)律要深刻性,形式要多樣,難易程度要適中,盡可能的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練習要有效,檢測要同步,總結要及時,講評提倡效率。

5、能力培養(yǎng)要滲透在復習之中,能力的訓練要結合知識,發(fā)展能力要循序漸進。我們都知道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考試則以能力高底定勝負,為此培養(yǎng)學生能力就成為高三復習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

能力,通俗的講就是知識+方法+技巧;高考對能力的要求很具體,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要結合知識點而展開,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如:力的概念,牛頓第二定律內容,動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等是培養(yǎng)理解能力的有利時機;又如:天體的運動部分,=mg的幾組公式變化應用,則是開展推理能力的好地方;力學三大規(guī)律的應用選擇判定使用,就是培養(yǎng)鍛煉分析能力的最佳場所;實驗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也是如此,不再敘述。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核心,但不能急功近利,發(fā)展能力要循序漸進,一定要遵循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引起質的升華。

三、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視

1、解答物理習題的思維操作規(guī)范

2、解答物理習題的書寫操作規(guī)范

3、物理考題的應試技巧與策略

第3篇

關鍵詞高考試題知識點能力

一、試題的特點

今年新疆區(qū)理綜的物理試題部分、總體能較好體現(xiàn)高考考試說明的各項基本要求;穩(wěn)中有變、變化不大,其中難度較近幾年有所增加,試題類型向中擋類型回籠明確;應用性靈活性則明顯提高,對能力的要求也逐漸升高,考試時間比較合理。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考察。如力與運動的關系是力學的基礎內容,能量的觀點是物理學的最基本方法,是人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說每年必考,且不余遺力。力學試題所占比例超過50%以上。體現(xiàn)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2、堅持對非重點部分知識的考察。如:熱學中的分子動理論,宏觀能量變化規(guī)律以及實際氣體問題分析。光學中的光電效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電磁的輻射。原子物理中原子模型,能級的躍遷,軌道半徑規(guī)律,衰變規(guī)律,質量虧損,結合能等知識點都循環(huán)出現(xiàn),切不可偏廢或遺漏該部分的復習工作。

3、堅持突出學科內的綜合性。如:帶電粒子在電磁場的加速和偏轉的綜合;牛頓運動定律和動量、能量觀點的綜合;電磁學部分的內部規(guī)律的綜合;電磁學部分的規(guī)律和力學部分的規(guī)律的結合等都是物理試卷的最經典所在,魅力所在。這部分的難易性也就決定整個試卷的難易程度。但一般控制嚴謹,能夠被高中接受.

4、堅持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如:微觀粒子間的碰撞用相互作用的模型彈性碰撞的方法靈活的處理。又如光通過光學元件起偏,檢偏,通光及結果的考問。以實際問題為背景,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從實際問題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從物理模型的過程特點找到所遵從的物理規(guī)律,最后將物理規(guī)律轉化成數(shù)學問題使問題得到解決。

5、堅持注重物理實驗操作、實驗方法和實驗原理的考察沒有變。如:基本儀器的使用,讀數(shù),記錄。測量數(shù)據的處理方法檢測,如列表法,平均法,圖象法等。電學實驗器材選擇,電路導線的連接,測量電路和控制電路的原理設計等。體現(xiàn)了實驗方法是物理學之根本的方法。

6、堅持考察應用數(shù)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居高不下。如:三道大題中不等式應用,二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幾何關系與代數(shù)公式的聯(lián)系等。只懂得物理概念、規(guī)律,不能應用數(shù)學方法,學不好物理;具備數(shù)學基礎,而物理知識匱乏也無法學好物理。堅持數(shù)、理一家,物理離不開數(shù)學的思想觀點,也是今后發(fā)展物理不可或卻的基礎條件。學生在這些方面是極其薄弱,急需得到補充加強和提高。

7、堅持考察場的觀點和波的方法。如:電磁波中的光波的偏振問題,場的矢量性疊加原理,波動的圖象都是每年查考熱點。其一波動方法和場的方法在高中階段相對獨特,其二它是今后學習普通物理的基礎。

8、試題的設問具有開放性。許多試題的內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過程對于學生而言是熟悉的但設問的角度新穎,這種設問角度的變化是針對中學教學“重結論、輕過程、重計算、輕分析;重定量、輕定性”等教學薄弱點而來的。

二、我們的高三物理復習策略

依據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鑒于物理高考的新特點,總體上做到通曉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熟悉掌握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對物理規(guī)律的認識和解決物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1、做好總體復習計劃方案,克服工作隨意性。

(1)復習時間計劃:劃分三個階段:8.5~3.30基礎知識系統(tǒng)復習、4.1~5.10方法能力專題講座、5.11~6.5綜合模擬練習,分步實施。

(2)明確各階段復習內容及要務的計劃。第一輪復習以知識梳理,整理結構、理清體系關系,建構結構框架,尋找章節(jié)線索,攻克本章重難點問題,梳理知識點為主。把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研究方法,五種能力全面系統(tǒng)展開“點、線、面、體”形成一體。應當穩(wěn)扎穩(wěn)打,不要過快,過深,以知識復習為主。

第二輪復習以總結方法,歸納思路,重點、難點、深度的深化和能力提升為主。實施專題講座形式,既典型習題類型的處理及求解;相互滲透的綜合問題的處理及求解;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為核心。

第三輪復習以強化訓練全面提升,迎接備考為宗旨。既以查漏補缺知識點,提高解熟練程度,洞察高考動向,調整學生狀態(tài)。以精講多練為主。實施三個階段,達到三個目標“懂、透、化”。

(3)選擇確定復習資料計劃。資料不夠萬萬不行,如單元復習的、章節(jié)檢測的、綜合提高的、模擬訓練的。復習資料要視學生情況而選,過多、過雜、既經濟浪費又消耗學生精力,實際效果并不好。關鍵是資料的質量,教師要認真篩選,嚴格把關。其次是資料的使用也要分階段分時間,它的時效性極強,不可提前或滯后,否則影響效能。資料的備選一定要提前,教師手上可多些,以供參考。

2、加強基礎立足基本是中學物理的教學復習的首要任務

(1)識記、理解概念的定義,單位、字符、標矢性,物理含義,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沖量、動量、功能等

(2)理解掌握公式規(guī)律中的量的含義,公式含義,成立條件,使用范圍。如F=ma,(3)落實基本方法的使用技巧,如: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的常用方式,受力分析的原則,受力分析的步驟,受力分析的圖示畫法。又如運動學部分的復習:物體運動分類方法(軌跡上直線、曲線;受力上平衡態(tài)、非平衡態(tài);大小上宏觀的、微觀的;繁簡上典型的、復合的等),常見基本運動形式(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曲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簡諧運動與波動),判定物體運動形式方法(分析物體受力,確定該時刻的速度以及力與速度的夾角),描述運動形式常見方法(文字敘述、數(shù)值列表、代數(shù)公式、幾何圖象、物理實驗、矢量圖示)物體運動的特點(獨立性、等效性、等時性、矢量性、和相對性),解決復雜運動的一般方法(化曲為直等效代替、改變物體的參照系、抓住物體運動的特點及運動的關聯(lián)性條件,如時間、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4)從建構知識體系弄清相互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提高綜合效能。如: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各自的任務、特點、地位以及相互關系;又如力學內部的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三大觀點的比較與分析。它們的根本區(qū)別是力的作用方式引起的原因,(即力的瞬時性效果、力的時間積累性效果、和力的空間積累性效果)以及對應的狀態(tài)變化的不同,(既速度變化、動量變化、和能量的變化)。它們的共性聯(lián)系即宏觀的機械運動、物體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均涉及力和速度。它們的應用范圍的不同(恒力變力、直線曲線、研究對象多少等)、使用的優(yōu)劣程度等的不同(矢量性、標量性;物理過程多少等)。通過比較分析,深化力學的核心,解決了力學的重點難點。

(5)規(guī)范強調必要的學習習慣如畫圖,單位換算,符號的含義,公式的標矢性等。

開始老師可以做些示范,引導同學盡快適應這種模式,以后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點撥為輔,這個階段復習時間較長,需要循序漸進。力學復習越扎實,物理的基礎就越牢固,將來其他部分的復習遷移就容易,耽誤的時間可以彌補,好比就象滾雪球。

3、時時處處突出重點,克服難點。

(1)注意重點難點的變化性。如:新課的重點難點,復習課的重點難點不同。力學、電磁學的重點、難點。知識上的、方法上的、能力上的重點難點的差異。

(2)注意重點難點的相對性。如:知識點復習中的重點難點和方法歸類中的重點難點相對不同。如:高中物理的核心問題所在即求解各種性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解各種性質力的沖量的大小和方向,求解個種性質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負;高中物理的解題特點一類是運動和力的關系,另一類則是做功與能量變化的關系;高中物理問題的思維類型,一是從時間上尋找量間規(guī)律,另一類從空間上尋找量間規(guī)律,這些問題都是較高層次的重點難點。學生在這些方面存在極大的問題,有時需要老師反復講理論,反復在習題中深化,方能得到解決。

(3)注意重點難點在試卷中的把握和處理。如:計算題中多個知識點組合問題;復雜物理情景的分析問題;應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難點是不同。務必使學生對此有個清楚的理解和認識,自己處于什么階段,那個層次。教師應根據不同階段,不同的個人靈活處理。

4、做到全面性與深刻性的兼顧。第一輪復習提倡全面性,第二輪復習強調深刻性,第三輪復習突出針對性。內容多,時間緊,如何兼顧,也是對教師的考驗。如:復習熱學部分、光學部分和原子物理部分,必須復習到位,但無須過深;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也要到位,尤其是物理實驗部分是學生的死穴,電學實驗的復習定當具有深刻性;代數(shù)公式與幾何圖象方法都要兼顧;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也要注意兼顧。而象牛頓運動定律,動量、能量問題的各式各樣解法就必須要花大力,做到深刻性透徹性。

此外習題類型要全面性,類型規(guī)律要深刻性,形式要多樣,難易程度要適中,盡可能的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練習要有效,檢測要同步,總結要及時,講評提倡效率。

5、能力培養(yǎng)要滲透在復習之中,能力的訓練要結合知識,發(fā)展能力要循序漸進。我們都知道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考試則以能力高底定勝負,為此培養(yǎng)學生能力就成為高三復習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

能力,通俗的講就是知識+方法+技巧;高考對能力的要求很具體,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要結合知識點而展開,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如:力的概念,牛頓第二定律內容,動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等是培養(yǎng)理解能力的有利時機;又如:天體的運動部分,=mg的幾組公式變化應用,則是開展推理能力的好地方;力學三大規(guī)律的應用選擇判定使用,就是培養(yǎng)鍛煉分析能力的最佳場所;實驗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也是如此,不再敘述。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核心,但不能急功近利,發(fā)展能力要循序漸進,一定要遵循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引起質的升華。

三、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視

1、解答物理習題的思維操作規(guī)范

2、解答物理習題的書寫操作規(guī)范

3、物理考題的應試技巧與策略

第4篇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高中新課程標準和改版后的新物理教材的學習和培訓;市研訓和校本教研有機結合,各學段、各年級階段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的研究.注重研訓實效,進行多種研訓方式實踐,繼續(xù)在初中進行“小班化教學”授課研究.繼續(xù)進行提高“常態(tài)物理課”教學效益的研究,開展城鄉(xiāng)及校際的物理教學交流,總結推廣學校物理組校本教研的成功經驗,組建高中新的高一和高二備課中心組、組建高三物理教學指導小組并切實有效開展活動,對教學的難點課題和新增的教學內容進行示范教學,組織參加市舉行初、高中中青年教師優(yōu)秀課評選活動,繼續(xù)對新教師進行跟蹤聽課.提高初中片物理教研活動的實效.幫助學校物理課題研究活動開展,繼續(xù)把“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有機融合到初、高中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去.繼續(xù)辦好初中物理課改網.做好年度各項論文的征集評選工作.

一.繼續(xù)進行高、初中新課程標準及有關文件學習,繼續(xù)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研究高、初中新物理教材.繼續(xù)更新教育觀念,推進素質教育.

1.繼續(xù)進行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確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確立科學的全面的人才觀,把握好物理學科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實施新課程教學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2.密切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學習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和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以及修訂部分,結合初、高中新課標教材的修改做好培訓工作,各片、各校物理組教研活動中聯(lián)系教學實際,進行學習交流,按新的理念和要求開展各項教研活動.

3.注意學習和交流外地教育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成功經驗,繼續(xù)對初中和高中研究性學習和自主學習進行探索和實踐.

4.學習、研究和探索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物理評價體系和作業(yè)體系.在高、初中進行新的教學評價實踐.

5.學習經典的教育學、心理學,研究目前初高中學生的心智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探索對學生個體的學業(yè)和發(fā)展方向進行的指導經驗.

6.組織好初高中老師赴省、市參加新課程和新教材的培訓,利用網絡和各種活動進行推介和交流,擴大培訓效益.

二.做好常規(guī)教研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發(fā)揮物理學科教育功能

1.深入到初、高中各年級課堂,了解教與學的真實情況,協(xié)助老師掌握學情,了解學生學習的困難和需求,為學生設計好學習“臺階”,從教學細節(jié)入手,提高“常態(tài)課”的課堂教學效益.

2.學習和研讀新物理教材,剖析教學過程,貫徹落實《物理課堂教學建議》.提高片教研活動和學校物理各項教研活動的活動質量,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新教材、新教法的交流.

3.在起始年級進行物理概念教學和滲透物理方法教學的研究,進行學生學法指導,發(fā)掘實驗教學和科學探究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

4.組建高中新的高一和高二備課中心組、組建高三物理教學指導小組并切實有效開展活動.制定和實施初高中各年級階段教學目標,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新問題和對突破教學難點進行探索,取得的經驗向各校推廣.

5.改革常規(guī)的教研活動模式,在初中進行“小班化教學”授課研究,高中繼續(xù)進行常態(tài)課教學研究.

6.繼續(xù)進行送課下鄉(xiāng)活動,促進物理教學的城區(qū)校際交流和城鄉(xiāng)交流,協(xié)助有關初、高中學校辦好展示課、對外公開課,在高中進行市優(yōu)秀課的展示活動.

7.組織好高三物理復習教學的各項教學研究活動,研究提高不同學校和不同類型學生復習教學質量的辦法,協(xié)助省華中和市一中完成重點中學物理研討會分攤任務,及時傳達重點中學物理會議精神,交流方方面面信息.

三.繼續(xù)進行課題研究,在新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新的課題

1.繼續(xù)推進初中研訓物理子課題的研究活動,幫助學校的物理課題研究正常實施.

2.繼續(xù)進行初中和高中研究性學習進行探索和實踐,繼續(xù)開展初、高中科普知識講座.

3.繼續(xù)維護好物理課改網,結合教學進程,進行初、高中教學資料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使網站內容更貼切物理教學.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結合教學實踐,提高師資教育教學能力

1.發(fā)揮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的優(yōu)勢,同時注重不斷學習,充實有助于物理教學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以適應新的教育形勢需要.

2.對青年教師,結合《物理課堂教學建議》的學習和實施,從教學細節(jié)入手,鉆研物理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練好教學基本功,養(yǎng)成良好的教育教學工作習慣,引導他們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具體做法,引導他們研究學生學情,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3.對新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開展師徒結對活動,進行跟蹤聽課,通過多種途徑幫助他們熟悉疏通教材,把握好教學的重點、難點,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多為他們提供觀摩學習的機會.

4.組織參加市舉行初中和高中中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

5.組織青年教師參加課題研究,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6.注意發(fā)揮各校教研組、年級備課組的作用,在教學教研活動中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形成良好的教學教研風氣.

7.對部分青年教師教學情況進行抽測.對部分初、高中學生學習狀況進行抽測和進行問卷調查.

五.其他工作

第5篇

我叫xx,今年30歲,xx年畢業(yè)于xx師范學院教育專業(yè),6月被擇優(yōu)直接分配到xx學校工作,至今已有10年時間,在這十年的時間里一直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并長期擔任班主任,xx年被聘任為中學一級教師。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現(xiàn)任高三年級主任兼高三理科班實驗班班主任。

一:現(xiàn)實表現(xiàn)

本人自參加工作以來,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落實黨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各項教育法規(guī),做到依法治教。平時能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政治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在教學工作中服從學校安排,從不挑剔,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能以大局為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用實際行動服務于學生,做到讓學校放心,家長滿意。

二:學識水平

xx年我畢業(yè)于xx師范學院xx教育專業(yè),因在大學期間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和實習成績優(yōu)秀,當年被評為“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并成為直接分配到省重點中學任教的青年教師,參加工作以后,由于別人的幫助,本人的踏實肯干和虛心學習,很快就適應了高中物理循環(huán)教學,特別是任現(xiàn)職以來連續(xù)兩年高考成績顯著,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現(xiàn)擔任高三年級主任同時兼任高三實驗班班主任,組織本年級的教學、管理工作。在這10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時刻牢記“一桶水與一碗水”的關系,長期堅持邊工作邊學習,還經常利用節(jié)假日的時間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以極大的熱情參加了中小學繼續(xù)教育的學習;多次參加班主任工作的業(yè)務培訓;去年暑假還參加了新教材的業(yè)務培訓;為了適應新時期教師業(yè)務能力發(fā)展的需要,長期自學計算機有關知識并把它應用到在教學中去,能輕松地用相應的軟件制作物理課件,服務于物理教學,并在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取得了《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高級證書;此外還參加了普通話的培訓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地拿到了普通話考試的合格證書。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我深知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教師這項職業(yè)的特殊性,今后我會在此基礎上更加努力學習,充實自我。

另外在業(yè)余時間還主動加強了本專業(yè)的業(yè)務學習,長期訂閱《物理教學參考》、《中學物理》等教學期刊,進行了認真的閱讀和研究,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經常上網了解全國各地的教學動態(tài)和一些新的變化;學校組織的各項業(yè)務學習活動也積極主動參加,經常撰寫心得體會?!敖K身學習”,“培養(yǎng)學習型人才”是對全社會每一個人的號召,這也更是我們從事的職業(yè)的基本要求,并且比其它行業(yè)體現(xiàn)得尤為重要,知識的更新,教育思想的革新,教學方法的轉變,更需要我們處處留心,向身邊的所有人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有清醒的頭腦,正確的方向,淵博的知識,從容地應對學生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

三:教育業(yè)務能力

1.教學能力

在教學工作中,我首先把好課堂教學關,為了上好每堂課,自己總是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精心備課,對教學重點、難點了如指掌,經常虛心向別人請教,潛心研究教材教法,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所授的課堂知識,我非常注重根據教學內容尋找教學方法,如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認真分析物理概念形成的過程,降低概念難度,易于學生理解;如有時候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來模擬一些物理情景,展示實驗所難以演示的物理過程。因為我長期從事新的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嘗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長期有同行老師跟班聽課,曾多次為本校教師及外校來訪教師上公開課、示范課。

其次,注重對學生的課余輔導,強調基礎,強調基本知識的落實,不論是任教哪個年級,我都能夠既注重尖子學生的培養(yǎng),又能面向全體,從不歧視后進學生,上課自習時間都注重效率的提高,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嚴格,特別是專心聽講和課堂作業(yè)這兩個方面,當然我也會耐心細致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指出他們的錯誤,分析錯誤的原因,所以一直都能得到學生的好評。

教學能力的提高還得益于在實踐中學習,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已經有了十年的時間,教學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我的追求,并且始終不渝地堅持向別人學習,包括向剛剛分配工作的年輕人學習,他們有充沛的精力,有活躍的思想,這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還經常性的聽課,學有經驗的老師對重點的把握和難點的突破,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技巧。邊學習,邊摸索,邊體會,邊創(chuàng)新,邊鞏固,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

通過自己長期的摸索與學習,教學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特別是任現(xiàn)職以來,每年的教學效果都較為突出:xx年度擔任高二班主任,任教xx班的物理,所教班級物理成績在期末學校評比中名列前茅,所帶班級被學校評為“先進班集體”,被教育局評為“xx縣中小學優(yōu)秀班級”,本人被教育局評為“縣優(yōu)秀班主任”;xx年度擔任高三xx班班主任,高考一、二本上線人數(shù)均居年級前列,超額完成學校制定的任務,理綜成績綜合評價年級第一名;xx年度擔任高三xx班班主任,任教xx班物理,高考中理綜成績綜合評價年級第一名;所帶班級一、二本上線人數(shù)居年級之首,個人被學校評為首屆“十佳班主任”、“市級骨干班主任”;xx年度擔任高一奧賽班xx班班主任,被學校評為“十佳教育工作者”;xx年度擔任高二奧賽班xx班班主任,任教物理,在每次期考成績無論合格率還是優(yōu)秀率都是同類班級前列,本人被縣教育局評為“縣優(yōu)秀班主任”。

2.教育能力

進入xx以來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工作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首先是常規(guī)管理工作主動,牢牢樹立“班主任工作無小事,事事都育人”的觀念,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教育的細節(jié)和機會,包括:到校、就寢、自習、?;?、就餐、儀容儀表……,各個方面都作為一個教育的機會,全面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做事,待人接物,教育的任務本身就不是單方面學習成績的提高,而是全面的發(fā)展,由于狠抓常規(guī)管理,所帶班級都有良好的學風和班風,學習成績每次都處于年級前列,每學期均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班集體”。

認真把握重大活動的機會,做到活動中育人,學校組織活動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某次活動,而是通過活動培養(yǎng)人、教育人,我緊扣這一宗旨,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受到教育,比如每年的運動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和集體主義,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許多學生的組織和策劃能力,在每年的運動會上都能通過學生的努力取得“精神文明班集體”的稱號;通過活動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認真總結反思,經常撰寫心得體會,也促進了我教育能力的迅速提高,對學生科布置的“經驗”“計劃”“總結”從不打折扣,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反思、整理、提高的過程,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有利于指導今后的工作,并積極參加了學生科主持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提高實效性方式的研究》課題研究。

3.教研能力

“質量立校,教研興?!笔俏倚C鞔_的宗旨,并且已經把教研擺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說明教學研究是每一個教師提高業(yè)務水平的重要性,這些年來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并利用教研活動的平臺,虛心向別人學習,充實自我;積極參與各項公開課,有時候以身示范,有時候向別人學習,并同時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一直以來都堅持每一個學期上一堂公開課,供大家研究。

長期從事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我結合教學經驗和體會,寫了多篇教學論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轉變》在xx年物理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獲一等獎,《高中物理現(xiàn)象如何觀察》在xx年度中學物理優(yōu)秀論文評比中獲二等獎,論文《如何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在市教科所論文評選的活動中獲獎。班主任經驗論文《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在學?!兜掠诰€》上發(fā)表,論文《中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思考》在市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秀論文評選中獲獎。

積極投入競賽輔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xx年的物理競賽中有多人獲得市級以上獎勵,其中xx同學取得了省級一等獎的好成績?,F(xiàn)在任教實驗班物理,估計在高三這一學年里只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一定也會有豐厚的回報。

積極參加課題研究,首先是校本課題的研究,參與校本教材的編寫,已經有三個課題被教務科采用,即:《xx電視臺電視節(jié)目的發(fā)送與接收原理》,《xx電網的現(xiàn)狀》,《常見通信設備的工作原理》。還參加了學生科主持的立項德育研究課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提高實效性方式的研究》

4.教輔能力

本人在提高自己專業(yè)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的同時,積極幫助和指導新分配和新調入本校的教師,參與了學校組織的“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年輕教師長期跟班聽課,經常聽他們上課,指導他們上課,指導他們備課,使他們的教學水平迅速提高。

在一年里,我參加了到xx中學的支教活動,除了給他們的學生們上課之外,經常與xx中學的物理老師共同探討物理教學,多次開展教研活動,給他們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受到了同行們的好評。

第6篇

本學期物理教研工作將圍繞深入推進中學物理課程改革這個中心,進一步完善教研方式,在認真學習物理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以《武進區(qū)普通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改革指導意見》為抓手,著力研究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積極探索物理教學規(guī)律,引導并幫助教師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對課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我區(qū)物理教學的質量和品位.

二、工作重點

1.本學期將引導教師深入學習和研究教育教學理論,通過案例分析和觀摩活動,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要求教師在充分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時間結構、認知結構、反饋結構、智能結構、訓練結構”。

2.加強對高考復習教學的研究和指導。組織高三復習教學研究活動,探討和研究20xx屆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應的教學策略,探討和交流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方法和經驗,及時通報有關20xx屆省高考方案的信息和收集交流有關資料。

3.加強對中考復習教學的研究和指導。組織初三復習教學研究活動,探討和研究省物理中考統(tǒng)一命題的改革思路及相應的教學策略,探討和交流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處理信息和科學探究能力的方法和經驗。

三、主要活動

二月:

1、高三物理教學調研,探討和交流20xx屆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應的教學策略,研究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方法。

2、高二物理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重點研討江蘇省高考方案調整后的課堂教學策略。參加對象:高二物理備課組長。時間:2月下旬。

三月:

1、組織高三教師參加常州市復習教學經驗交流和相關信息通報會議。

2、召開物理青年骨干教師重點指導對象座談會,確定專業(yè)發(fā)展目標和學習研究內容,以及具體活動安排和指導策略。時間:3月上旬。

3、做好高三一模考試的閱卷工作和試卷分析工作。

四月:

1、高一物理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重點研討高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的設計和應用。參加對象:高一物理備課組長。時間:4月上旬。

2、協(xié)助各教研協(xié)作片組織開展初三物理復習教學研討活動。

五月:

1、做好第26屆(20xx年)全國中學生(高中)物理競賽的組織報名工作。

2、做好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后的試卷分析工作,同時收集最新高考信息,以書面形式印發(fā)各校。

3、組織高中教學指導小組成員到有關學校研究高三復習教學工作。

4、組織初中學生實驗的考查工作。

5、召開本學科區(qū)級以上教科研課題組組長會議,交流課題研究中的經驗和成果。

六月:

1、做好初中畢業(yè)暨升學考試的有關工作。

第7篇

95年全國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級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其中往屆生物理平均分名列全縣第一,應屆生除贛中名列全縣第三;在95年10月召開的96屆高三物理研討會上我作了《關于高三物理復習方法》專題發(fā)言,受到與會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98年高考,我任教的兩個班級物理單科平均分除贛中外名列全縣第一,比第二名高5分,在全市重點中學中排名也僅次于贛中,是全縣農村完中應屆理科中唯一超縣平均的學科,其中高三(3)班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分;98~9年度第一學期全縣統(tǒng)考,我所教的班級物理平均分名列全縣第二,第二學期全市統(tǒng)考,我所教的班級物理平均分名列全縣第二。

在輔導學生競賽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93年全國中學生力學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李至兵獲市三等獎;94年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獲市三等獎;96年中學生物理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董紅獲市三等獎;97年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閆至浩獲市三等獎;陸繼通獲縣二等獎;2000年高中物理競賽中,我輔導的學生徐大建獲市三等獎。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其中《關于風箏最大上升力的討論》發(fā)表在中學物理教學參考上(93、6),98年我撰寫的《補償法與逆向法應用》刊登在《高中物理復習新思路》上,1998年8月我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榮獲而等獎。

擔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受到學校領導的好評,95年6月我所帶的班被評為縣級先進班集體,98年高考,我所帶班有9人達本科線,98年6月高三(3)班團支部被評為縣級先進團支部。

工作之余積極參加各類進修學習,繼續(xù)教育每年均達到優(yōu)秀標準,先后獲得了中學教師基本功考核、語言修養(yǎng)考核、省英語水平(中級)考試、中學班主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考核等合格證書。不但勝任高中物理教學,而且有教高的指導青年教師的能力,在我的指導下,吉淑琴老師在縣基本功比賽中榮獲二等獎,97年10月與張利平老師簽訂了幫教合同,在我的指導下,他很快站穩(wěn)講臺,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