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4 10:21:16
序論:在您撰寫數學多媒體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小學數學課堂策略
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
的幾種課堂策略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手段。多媒體教學直觀、多變、省時的優(yōu)勢,可激發(fā)學習興趣,加大課堂容量,有利于教師控制上課進程,非常適合小學階段數學的教學。如何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改革進人一個嶄新的階段?通過幾年多媒體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中教師主要精力應放在如何發(fā)揮主導作用、啟發(fā)學生思維上,適應個別化教學需要,采取不同的課堂策略,因材施教,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把課堂空間真正還給學生。
一、巧設導語,預伏誘因,激發(fā)求知欲
小學生年齡小,對學生的直接興趣始終是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穩(wěn)定組成部分。在開始正式教學內容前,通過多媒體課件設置一些場景導入教學內容,可以調動學生的各種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如教學“100以內加減法的整理和復習”一課,上課伊始,我們設計屏幕上出現一些零亂散落的珍珠,教師問道:“為了便于珍藏這些珍珠,你有什么辦法?”學生們各抒己見,當一位學生說用線把珍珠穿起來,不僅便于保存,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美麗時,電腦動態(tài)呈現用一根線穿珠的過程,一串晶瑩剔透的珍珠出現在大屏幕上,教師順勢說:“我們所學的知識就像這些散落的珍珠,只有經過及時整理,應用起來才很方便。”這一導入不僅為本課先羅列知識點,再由點串線,最后形成知識網絡的復習方法打下伏筆,而且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誘發(fā)了學生感情行為上的參與意識,學生強烈的復習欲望油然而生。
二、圍繞重點,展示過程,提高認識技能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因此教學中的重點應放在圍繞教學重點,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要在通過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掌握其內在規(guī)律,完成知識構建。如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對于推導過程,特別是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的道理難以理解。用多媒體演示: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個從圓中“飛出來”(還剩下一個虛線圓)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通過對比,直觀地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化靜為動的顯示,步步引導,環(huán)環(huán)推進,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化圓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實現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轉化,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求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每個人都有自我表現的要求,小學生成長尤為突出,當表現成功時,越發(fā)激起再表現的欲望。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要抓住教材中所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創(chuàng)設富有變化、能激發(fā)新異感的學習情境,把學生的自真正交給學生,打破常規(guī)思維束縛,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從不同途徑、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某小學的操場長70米,寬55米,為滿足學生活動需要,操場的長增加50米,寬增加25米,求操場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在解題時容易出現這樣錯誤解法:50×25=1250(平方米),如果我們按題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長70米,寬55米長方形,再延長長方形的長和寬,成為擴大后的長方形,并把面積擴大的部分涂色。從圖上直觀地看出長50米、寬25米的長方形不是操場所增加的面積,再讓學生看圖思考:增加的面積應該怎樣求?在可視圖形的幫助下,學生可以用多種方法解答。
對小學生而言,興趣是他們從事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學生只有對數學教學知識的內容和數學教學思維的方法產生了濃厚興趣,學習的積極性才會長久。如果教師能抓住教材中所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運用現代化多媒體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現力,直觀生動地刺激學生的學習需求,激起學生學習情感,創(chuàng)設富有變化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去研究問題,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會孕育而生。例如,在“對稱圖形”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蝴蝶、挺拔的雪松、火紅的楓葉、精美的窗花等,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各種軸對稱圖形的重疊過程,在學生專注的目光中,他們深刻領悟了軸對稱圖形的含義。這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表現出了渴望學習的熱情,學生情緒高昂,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得到了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直觀的電教形式,把書本上靜止的圖形變成動態(tài)的圖形,有利于溝通知識之間、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的求知欲,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從而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學、愛學。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化靜為動,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相關的軟件,如PPT、Flash、幾何畫板等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可以把抽象難理解的問題直觀化,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同時還可調動起學生各種感官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解決平時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真正實現少講、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小學數學教學知識的教學,尤其是幾何知識的教學,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教師不能用嚴謹、科學的推理講解清楚,必須通過學生自己去感知體會,因此,有些知識的理解學生還是比較困難,容易產生思維障礙。這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等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使抽象的數學教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把數學教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一步一步演示出來,不僅降低了知識的難度,還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使學生樂于接受。例如,我在講解“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時,運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把一個圓進行平均分割,分割的數量從4份、8份、16份、32份到任意份,每次分割后計算機便很快把它們拼合起來,并在屏幕上展現出相應的近似長方形,通過對這幾個近似長方形的分割、拼合演示的觀察、比較,學生不但直觀地感受到,而且也深刻地理解到分割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形狀就越近似于一個長方形,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還發(fā)現了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寬與圓半徑、周長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教學將一個復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通過分割、拼合展現出來,減緩了學生思辨、推理的難度,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也為學生實現由具體感知到抽象思維的飛躍開設了通道。
三、運用多媒體進行優(yōu)化練習、鞏固新知
經過課堂教學,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中,究竟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我們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得以檢驗。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練習、總結過程中,學生經過大半節(jié)課的緊張學習,都比較疲勞,這時如果利用多媒體出示有趣味性、層次性、針對性的練習,既可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再配上輕松的音樂和畫面,又可以抑制學習中的疲勞,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總結新知識。
(一)問卷的編制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學段目標,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等四個方面具體展開調查。根據課程的這4個總體目標編制調查問卷,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必要的調整與改進,形成最終的問卷調查表。調查問卷共設置了21個問題,除了一共18題是單選題以外,17、20、21題是多選題。其中第1~7題是關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般問題;第8~11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數與代數方面的問題;第12~14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圖形與空間方面的問題;第15~16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統(tǒng)計與概率方面的問題;第17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綜合與實踐方面的問題;第18~21題是小學數學四大部分內容哪個部分的內容學喜歡用多媒體上。
(二)被試者的選取與正式測試選取A、B、C三所烏魯木齊市維吾爾族普通雙語小學五、六年級各兩個組作為研究對象。其中A校的5年級組記為A5,共有30人;6年級組記為A6,共有32人;B校的5年級組記為B5,共有36人;6年級組記為B6(1),共有27個人;6年級組記為B6(2),共有26個人;C校的5年級組記為C5,共有40人;6年級組記為C6,共有35人。統(tǒng)一由研究人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測試后收回。共發(fā)放問卷220份,回收215份,經整理有效問卷為204份,其中五、六年級分別是94、110份。
二、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根據調查,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影響師生的互動情況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62.5%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61%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73.3%的學生認為,在數學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情況跟傳統(tǒng)教學差不多,B所學校的5.1%的學生認為比以前減少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影響了師生互動情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學關系已不是傳統(tǒng)的“教材—教師—學生”三元關系,但如果把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轉變?yōu)椤叭藱C”關系,那是錯誤的。
(二)影響知識的掌握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58.9%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61%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63.3%的學生認為,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上數學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跟傳統(tǒng)教學差不多,還有少部分學生認為知識的掌握比以前減少了。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得知:好的課件他們很喜歡,但有些課件根本不美;由老師講解、演算會更詳細;有些內容跟書本上的內容一樣;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反而讓他們不理解內容。老師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依賴性強。
(三)忽略板書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53.6%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45.6%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56.7%的學生認為,有時候不理解計算方法、公式推導,少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在計算過程演示上起負作用。造成這樣的現狀,訪談得知:課件運算過程中,速度太快,并且不能長時間將演算過程作為范例,瞬時的記憶,難以加深影響,在練習過程中就會產生“懂”但“不會”的現象。老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忽略板書的作用,導致學生在計算題中出現不太理解的現象。多媒體課件用于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只見步驟,不見過程。這樣的課件重在展示現象,忽視揭示知識形成和發(fā)展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導”和學生的“學”。
(四)忽略多媒體教學妥當的使用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56.7%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45.8%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39.3%的學生認為,使用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根據具體內容來決定。有時候教師忽略了多媒體教學的妥當使用。學生都希望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但是不希望頻繁使用,而是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整合后使用。
三、結論
學生對課堂知識難以理解,一方面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難以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較好的克服了這一弊端,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為突破傳統(tǒng)的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投入到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克服了許多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從而表現出極大的優(yōu)越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科、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的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此外,教師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在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學中時,應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主動探索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多媒體教學是指將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能夠較好的把圖表、聲音、視頻、圖片等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使學生更易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同時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發(fā)現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更注重學生的發(fā)展。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它已成為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過程中的必備武器。要改變職業(yè)學校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科學合理的將多媒體教學投入到數學教學中去已成為當前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
2目前職業(yè)學校數學學科的教學現狀
相關調查發(fā)現,就當前發(fā)展現狀而言,我國職業(yè)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并不理想,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首先,教師教學觀念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只是為完成學習任務一味的被動接受,教師始終處于課堂主體地位,學生自身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長期下來,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很難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同時也嚴重制約著職業(yè)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難以符合高效課堂的要求和標準。此外,教師對實用的教學技術了解甚少,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教學內容的講授。其次,教學任務多、內容難,課時少,教師講課不細化,大部分都是匆匆掠過,學生真正掌握的知識太少。再次,教師教學方法落后,不符合時展的需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傳統(tǒng)的課堂板書教學早已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只能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課堂效率低下。
3多媒體教學在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學上的積極意義
3.1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的教育方式有了突破性變化。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聲、像、圖文并茂的特點,使教學難點得到了分解,多角度、多側面呈現教學內容,使學生易于理解,使課堂充滿了活力,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3.2教學方式形象生動,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數學教師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學生對異面直線及其夾角的概念不容易建立起來,為了加深對此問題的理解,老師們作了教具,雖然有直觀的效果,但由于學生的三維空間想象力尚未確立,因此理解起來仍感覺很抽象,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應用多媒體教學,教師針對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開發(fā)出該課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該軟件通過以豐富的色彩和形象的動畫來表示其點、線、面與夾角之間的關系,形象生動,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學生們很快理解并且印象深刻。
3.3在教學中起到了輔助和促進作用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的、有經驗的教師的潛力,將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反映到教學中,學校開發(fā)的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都是文化課和專業(yè)課教師與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共同合作開發(fā)的,文化課和專業(yè)課教師對本學科教學熟悉,對本學科教材了解,同時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而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對計算機專業(yè)知識熟練,又經過了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fā)的培訓,不斷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改善教學效果。
3.4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促進教學難點的突破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特別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把復雜抽象的問題簡單化,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單調古板的形式。
4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帶來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實踐中已顯示了強大的優(yōu)勢。但在應用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信息安全和保密,課室的清潔管理,課桌文化的問題,設備的維修等。
4.1多媒體教學淡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盡管多媒體的影像活靈活現,然而作為優(yōu)秀教師的活性是任何圖像都無法取代的,由于教師大多時間不能同學生“面對面”,上課只能是人機互動,學生有時只能聽見教師的聲音,觀察不到教師的表情,使教師的職能很容易成為放映機的操作者,而不是“講授者”和“引導者”。對于層次較低,素質較差的學生,豐富多彩的圖形,圖表,不斷變幻的畫面不但不能啟發(fā)其思維,反而使其變得煩燥不安。
4.2多媒體教學極易引發(fā)學生的“疲勞”
長時間的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有說話,思想開小差的愿望,由于在多媒體課室光線受限制,整個課室的環(huán)境沒有平時光亮,時間長后,眼睛疲勞、頭腦疲勞,使教學效果大受影響。
4.3多媒體教學容易流于呆板僵化
現在教師制作的教學課件或出版的教學軟件,大多是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方正奧思等軟件制作的,教學軟件的開發(fā)還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即使經過教師長時間的研究制作,而成型的東西往往時間一長就易流于僵化呆板。
5結束語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現代化教育技術;興趣
將教育信息資源轉化為數字化模式,將多媒體技術設備應用于教學實踐,并以信息資源管理的方式實現溝通和傳播,不僅能夠為課前、課中、課后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管理,還能夠全面發(fā)揮多媒體設備等教學硬件的實質功能,進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做合一”的素質教育目標。下文將圍繞多媒體設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展開論述。
1善用多媒體場景重現功能,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識
多媒體技術以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媒介為載體,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聲形并茂,使得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新穎,突出了數學教學中的動態(tài)啟發(fā),改善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有助于學生豐富感性認識,展開深度思考。例如,在講授“時間單位秒數”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選擇“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倒數”為素材設計課件,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主持人迎新倒數時段的場景,帶著學生跟隨主持人一起數“10、9、8、7……3、2、1”,由此將抽象、無形的時間單位,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場景,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數學概念,體會數學元素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又如,在學習“圓形”一節(jié)內容時,也可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構建動態(tài)場景,深刻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小婷準備騎單車去找小強玩耍,但她面前有三輛單車,她先選了一輛輪子是方形的單車,但踩不動;于是,小婷選了一輛輪子是橢圓形的單車,終于踩得動了,但很顛簸;最后,小婷選了輪子是圓形的單車,踩得飛快……課件播放完時進行追問:“同學們,為什么方形、橢圓形、圓形的輪胎有著不同的效果呢?”“為什么只有圓形輪子的單車才能轉動自如呢?”如此引導,加上之前的多媒體場景演示,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帶動學生思考,使其產生“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深刻學生對不同數學圖形的認識和理解。
2靈活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擴大課堂容量,活躍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是一門注重理性思維和空間感的學科,很多知識點的講解單憑口述很難切中重點,學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結合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靈活特性進行講授,則能夠在視覺、聽覺上雙管齊下,在節(jié)約課堂講解時間之余,還增加了課堂容量,加快了教學速度。比如,在分析圖形“角”時,課件的設計中可加入亮點閃爍工具,將“角”的頂點和兩條“邊”添加“閃爍”,以此強化“角”的組成;同時,再將一條“邊”固定,另一條“邊”繞頂點左右移動,形成各種不同的“角”,由此讓學生直觀感受抽象圖形概念和知識,深刻理解“角的大小與邊長短”的緊密聯(lián)系。這種動態(tài)的展示,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抽象的知識,讓思維活躍起來。又如,在分析“軸對稱圖形”一節(jié)時,教材上僅例舉了“楓葉、天秤、蜻蜓”等平面圖形,單憑這些來進行抽象圖形教學,效果顯然不好。對此,教師可事先搜索“軸對稱圖形”相關圖片插入課件中以豐富教學內容,同時還可另行搜索更多的“非對稱圖形”、“對稱圖形”來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不同圖形的概念認識。此外,還可以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例舉生活中的相關圖形,進行思維拓展訓練。
3善于創(chuàng)設不同教學情境,形象地傳遞抽象的數學理論
通常情況下,小學生對于直觀事物的接受程度較高,但數學屬于概括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則恰好中和兩者,既能形象、生動地實現直觀教學,又能以趣味性帶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改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大有裨益。比如,在分析“相遇問題”相關知識點時,對于“用速度和乘以兩物體共同運動的時間,來求路程和”的概念較抽象,小學生很難明白其中意味,更別說代入推理計算。此時,運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出貼合題意的教學情境,則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具體地說,首先,可用多媒體演示“小明和小華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四分鐘后相遇的畫面;接著,展示一幅線段圖,表示兩人走的路程總和;再用顏色區(qū)分兩人每分鐘走的路程,將它們合并成一條小線段,即速度總和。如此,兩人走了四分鐘,就有四個小線段,而線段總長度也就是兩人所走路程的和。在多媒體情境演示的過程中,多媒體設備生動呈現了這一知識點的主要內容,使得難以用言語表述清晰的概念、內涵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眼前,既能吸引學生注意,畫面又富有啟示,能讓學生在不經意間理解概念公式,顯著降低了抽象思維障礙所帶來的學習壓力。反之,學生在這樣的情境教學中還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多媒體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我們有必要利用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使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
一、信息技術和教學有機結合可以化無形為有形,為師生架起一座新的橋梁
人類的思維空間是三維的,然而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卻幾乎局限在一維言語空間上,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就只能在抽象的、呆板的、靜止的、缺乏情趣的言語世界里進行了,這樣必然會導致忽略了數學領域中超越邏輯思維的東西,如直覺、美感和單純的樂趣。
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往往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什么也沒學到,使學生的認識與教師的教學間產生了一條鴻溝。信息技術就能恰到好處的在這條鴻溝上架起一座橋梁,給枯燥無味的課堂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開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
二、信息技術與課堂的整合可以化靜止為運動,化抽象為直觀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夠將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一呈現出來,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如其境,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數學的重點和難點,極大的支持了學生對邏輯推理、問題解答和數學觀念的尋求與研究。尤其是在引導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動態(tài)演示,可以形象地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借助觀察和比較,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在《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我設計了找角、摸角、折角、畫角、玩角五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從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掌握所學的幾何圖形。其中在畫角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老師不示范畫角的步驟,而是設計了一個動畫:先出示一點,閃爍幾下,出現“頂點”兩字;然后動畫演示兩條邊的畫法,邊再閃爍兩下,出現“邊”字;接著,我讓學生自己畫一個角,這樣效果會好很多。再如,我在講正方體、長方體、球、圓柱圖形的認識時,除借助學具讓學生認識這些形體以外,還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讓學生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形體。特別是讓學生在看圖數圖形的個數時,大部分同學都因為缺乏空間想象力而漏數。對此,我借助多媒體把圖形分解開,變抽象為直觀,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再數別的圖形時就能比較準確的數出來了。
三、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整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意義;限度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痹诙嗄甑慕虒W實踐中,筆者確實感受到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筆者也對如何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進行了思考。
1多媒體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
1.1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數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數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初中絕大多數孩子不喜歡這門學科,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初中每個數學教師最擔心的問題,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快樂,是我們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追求的目標。然而興趣和動機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來滿足學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借助多媒體的動態(tài)感知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例如,在課件《生活中的軸對稱》的制作中,我利用網絡展示了生活中的大量的軸對稱圖形,又利用蝴蝶飛舞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將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為平面圖形。在講授多面體的展開圖時,我利用《幾何畫板》做了個正方體,給六個面涂不同顏色并標上不同的字母且可視,再結合實物教學,這一過程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源自生活,抽象于實踐,創(chuàng)設了數學教學的良好情境,構建了較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更能很好的,自然地接受數學概念,同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助于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
1.2多媒體的動態(tài)性有利于幫助學生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
計算機輔助教學進人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tài)的演示,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tài)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為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在學習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于一點時,傳統(tǒng)教學方式都是讓學生作圖、觀察、得出結論,但學生在作圖中容易出現誤差,導致三條線沒有相交于一點,即使交于一點,也會心存疑惑:是否是個別現象?使得學生很難領會數學內容的本質。但利用信息技術就不同了,在幾何畫板或"Z+z”智能教學平臺里,只要畫出一個三角形,用菜單命令畫出相應的三條線,就能觀察到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然后任意拖動三角形的頂點,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發(fā)現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總是不會改變的。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比較,在本節(jié)教學中,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之后,起到了生動、直觀的作用,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幾何圖形虛構模式,使抽象知識變得易于理解。
1.3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欲望
筆者在數學教學中發(fā)現,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就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fā)現過程,讓學生在知識的發(fā)生階段上猜想結論,合作發(fā)現結論,從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講“勾股定理”的發(fā)現過程時,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動態(tài)演示:①在ABC中,∠A,∠B,∠C所對邊分別為a,b,c,使ABC運動起來,始終保持∠ABC=90°,拖動A點或B點改變a,b的長度來改變ABC。②在以上過程中,不斷測算,各取以上典型運動的某一狀態(tài)的測算值(約7-8個)列成表格,讓學生觀察三個數之間有何數量關系,驗證結論是否成立。③改變∠ABC的大小,分別使∠ABC﹤90°或∠ABC﹥90°。重復①、②過程。由于提供了足夠充分的典型材料---形狀、大小、位置發(fā)生變化的各種直角三角形,并通過與銳角、鈍角三角形的對比,不僅很容易發(fā)現了勾股定理,而且強調了勾股定理應用的條件,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和理解數學規(guī)律。通過動畫演示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有利于幫助學生揭示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
1.4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時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現代信息技術不但能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在課下輔導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時下比較流行微信,我與學生之間建立了微信群,當學生在家學習時遇到問題,可以通過群向我提問,我就可以把這個題講解的全過程拍攝下來,做成小微課,傳到群上,大家可以在家聽課,這種形式給學生帶來了方便,遇到的難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
2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限度
多媒體教學對數學課堂帶來的正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能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tài)化,真正優(yōu)化了數學課堂教學,加大了課堂教學密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但作為教師來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把握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度”,要根據教學實際來運用多媒體。
2.1適當使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防止多媒體的濫用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無論講授復習課,還是新課,都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授課。將飽受詬病的“滿堂灌”變成了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特征的“多媒體灌”,久而久之,也會使學生變得“審美疲勞”,難以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特征。難以突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的教學理念,將數學課堂變成了以信息技術為本的教學場所。事實上,數學作為以公式計算為主的學科,并不需要每節(jié)課都使用多媒體來講授,或者說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只在某個知識點的講解上出現,而不是整堂課都要使用。
2.2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要繁簡適度,防止面面俱到
自從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以后,在教師群體中出現過念“PPT”的現象,即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將所有內容都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上課時就像讀書一樣,看著課件讀給學生聽。這樣的多媒體教學不僅讓學生乏味,也會使老師在備課時養(yǎng)成“偷懶”的習慣,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在多媒體課件的內容上也要有個適度標準,即易于理解之處簡化,重難點之處做到詳細、突出。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必須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結構特點,服務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原則,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才會得到充分發(fā)揮,才能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和探索。
作者:崔晶 單位:遼寧省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池巖.利用多媒體,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中學生數理化,2016(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