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6:23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心理課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1.2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
《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課程卷中將課程設計定義為:“課程設計是課程的組織形式或組織結構。它取決于在兩種不同的編制水平上的決策:一種是概括水平,在這一水平上要做出價值選擇;另一種水平是具體水平,在這一水平上涉及有關課程因素的技術設計和實施問題”。施良方在《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一書中提出課程設計包括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課程目標有行為目標、展開性目標和表現(xiàn)性目標三種取向,課程內容包含教材、學習活動和學習經驗。廖哲勛教授認為:“課程內容是一系列比較系統(tǒng)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總和。課程內容是根據(jù)課程目標從人類的經驗體系中選擇出來,并按照一定的邏輯序列組織編排而成的知識和經驗體系。”
1.3心理素質拓展課程設計的相關研究
心理拓展訓練的理論基礎是體驗式教育。杜威所倡導的“從做中學”的思想對后期的體驗式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體驗式教育的理論代表還有皮亞杰、庫伯等。皮亞杰的學習和認知發(fā)展模式把學習看作是同化和順應之間的辯證過程,即經驗被同化于概念之中,同時概念也要對經驗做出順應。庫伯通過對杜威、勒溫、皮亞杰的學習模式的回顧,把學習描述為一個起源于體驗并在體驗下不斷修正并獲得觀念的連續(xù)過程。但學校的“素質拓展訓練”在形式和內涵上又有了新的豐富和延生。學校心理拓展訓練從最初的“團康模式”向“綜合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已經不斷的完善并豐富?!皥F康模式”最初是針對企業(yè)的不同需求所產生的一種培訓模式,是一種旨在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快樂開心的培訓方式。“團康模式”的最大特點是開心、刺激、好玩、新奇和驚險。它通過簡單的活動,營造快樂、活躍的現(xiàn)場氣氛,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坝柧毮J健笔侵竿ㄟ^有挑戰(zhàn)性、趣味性、震撼性的訓練項目來達到學員體能上的鍛煉、精神上的震撼,同時考驗學生的應變及團隊的協(xié)作、組織領導、危機處理等能力。目前很多社會上的拓展訓練學校多半是采用“訓練模式”?!罢J知模式”實質上是指通過項目的體驗實現(xiàn)有意義的教育,教育模式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有用的知識或者啟發(fā)學生的情感?!熬C合模式”是學校心理拓展訓練的教學模式在經歷了一要素論、二要素論、三要素論之后所出現(xiàn)的多元要素構成的教學模式。
2.1課程目標設計
20世紀初課程開發(fā)科學化運動的開展強調了對課程目標的重視。有學者認為目標是課程開發(fā)的基礎和核心。以圍繞課程目標的確立、實現(xiàn)及評價而進行的課程開發(fā)模式被定義為目標模式,其經典形式為“泰勒原理”,即通過目標的確定、經驗的選擇、經驗的組織及結果的評價的回答,構建課程設計的模式。美國課程理論專家蔡斯(RobertS.Zais)將課程目標劃分為課程的總體目標,學科的課程目標和課程目標三個層次。其中第三層次上的課程目標是指課堂教學的最近成果。本文采用第三層次的課程目標,并將課程目標理解為“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預期學習結果”。
2.2課程內容與結構設計
課程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四類:基礎類項目、破冰類項目、激發(fā)類項目和升華類項目。課程的結構設計主要是根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以及每次課程的具體目標選擇適當?shù)捻椖窟M行組合,以實現(xiàn)心理素質拓展課程的有效性和系統(tǒng)性。
3大學生心理素質拓展課程實例分析
大一新生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群體。他們帶著期望來到一個新的陌生環(huán)境中,彼此渴望交流,但是常常不知如何邁出第一步。相對與中學的課程,大學的課堂相對松散,沒有固定的教室和時間讓同學之間有更多頻繁的交流,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有助于讓班級同學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有更好的歸屬感和安全感。本文以針對大一新生開設的心理素質拓展課程為例,就課程目標、班級規(guī)模、課程內容與結構設計、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分析。
課程目標:從個人層面上,提高新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從團隊層面上,增強班級同學熟悉度、集體凝聚力、提升團隊意識。課程班級規(guī)模:30—60人。
課程內容與結構設計: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主要選擇破冰類和基礎類的項目,項目的選擇遵循有的放矢、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教學方法:本課程采用“體驗學習”的方式,動靜結合,訓練體會與思考領悟相結合,從身體到心理,從感受到認知,由外而內提升人際交往能力,達到課程目標。
隨著前些年高校擴招,高校畢業(yè)生也逐年增多,隨之而來的就業(yè)壓力和社會適應問題顯著增加。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生轉變的階段,也是由心理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重要,對其人生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助于引導和調整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軌跡,使其能通過大學的學習逐漸適應社會,逐步走向心理成熟。
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學教育的課程,并設為公共必修課或選修課,這對于大學生心理的成長和成熟起到了很好地引導作用。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難點
2.1 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多屬于選修課,部分高校即便開設為必修課,也屬于綜合素質類課程,因此在大部分高校實行學分制的背景下,學生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做一個重要的科目來學習。
另外高校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時設置較短,往往只有幾周課時或者只是其他必修課課時的一半,使學生從心理上認為本門課程不重要。而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因為心理問題而引發(fā)的惡性事件逐漸增多,學生卻沒有將這些事件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聯(lián)系起來,學校和教師也缺乏必要的引導,沒有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性。
2.2 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教材
由于多數(shù)高校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選修課來開設,因此很多高校并沒有指定教材,教師上課往往自備課程教材,或者直接從網絡課件中選取需要教授的內容,自己制作課件。這就造成了每個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不一致,甚至同一學校不同班級的課程內容也不一致,使學生的學習不系統(tǒng)、不全面。任課老師往往根據(jù)自己的專長或自認為重要的內容給學生講解,教學內容不規(guī)范。
對于學生來說,本身對課程的重要性就認識不夠,再加上沒有規(guī)范的課程教材,使學生更加不注重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同時學習內容沒有形成體系,只是對心理健康有一個粗淺的認識,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2.3 缺乏有效的課程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所開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統(tǒng)一的課程考核方式,并且考核方式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很多學校采用考查的方式,讓學生在期末節(jié)課時上交考查論文,以此作為課程成績。有的學校即便采用考試的方式,也大多采用開卷考試,并且試卷考題不能很好地考查學生學習效果。
但不論考查還是考試,學生都沒有將學習內容有效的體現(xiàn)出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同于其他專業(yè)課程,也不同于心理學專業(yè)學生所學習的課程,學生要將日常所遇到的生活心理問題用專業(yè)知識加以解讀,從而解決自身或他人的一般心理問題,這才能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 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效果的對策
3.1 通過多手段提高大學生對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效果欠佳的最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學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大學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發(fā)生,但是僅僅依靠一門課程是很難達到這個目的的。在學生在校期間,甚至在學生剛入學開始,學校就可以通過輔導員案例講解、心理健康宣傳、心理方面的學生活動等多手段向學生灌輸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主導,其他多種方式為輔助的形式,最終達到保持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時也自然會提高學生對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
3.2 規(guī)范教學教材,提高教學系統(tǒng)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長期缺乏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教材,即便在許多知名大學也是如此,任課教師根據(jù)自己經驗和總結的材料案例給學生上課,這就造成了課程效果參差不齊。任課教師教學水平高,則上課效果較好;任課教師水平稍差,則上課效果較差。
各高校應規(guī)范訂制統(tǒng)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材,統(tǒng)一備課,提高教學水平的規(guī)范性,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依據(jù)教材鞏固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時也有章可依。學生依據(jù)教材學習理論知識,教師在課上除了理論講授外,更多的是依靠教材理論利用案例等形式引導學生,這就讓學生在學習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3.3 提高考核方式的多樣性和有效性
考核方式是反映教學效果的直接途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考核方式不能單純用考試分數(shù)或結課分數(shù)來衡量。綜合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的教學方式來看,注重平時的考查分數(shù)并綜合期末考試成績分數(shù)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在學生平時上課時階段性的運用案例分析或結合自身情況撰寫小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查,以鞏固學生平時上課所學知識;期末再以考試方式綜合考核學生對于整個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平時考查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綜合得出學生的課業(yè)成績,以此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目前,嶺南師范學院擔任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師全部由二級學院的輔導員擔任。年輕的輔導員們幾乎都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心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的培訓,多數(shù)輔導員并不是在與自身專業(yè)相關的學院工作。以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為例,四個輔導員都是文科出身,其中兩位輔導員剛就職,對學院各個專業(yè)在學習、培訓和就業(yè)等方面的情況了解不深,在給學生授課的時候尤其針對“學習”這一講的時候,未能很好地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給予學生指導。剛剛入職的輔導員由于工作經驗不足,課堂上缺乏對學生熟悉的案例的切入及分析,不能很好地結合與同學們相近的例子來闡釋相關的理論知識。
(二)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夠,缺乏吸引力
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新生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最關心的內容有:克服自卑及建立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完善自我、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戀愛與性等方面。目前,嶺南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自我認識、人際關系、學習、戀愛與性心理。這些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的需求,而且由于這一門課只有8學時,因此每一講內容只有2學時,有些內容只能粗略提及,無法深入詳盡地進行分析,有些問題只能點到即止,如戀愛與性心理。
(三)授課對象不分類,無法進行差異性教學
根據(jù)調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不同性別、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嶺南師范學院一般都是以專業(yè)為單位的大班授課,無法根據(jù)學生的年級、性別、家庭背景等的差異進行教學。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有其獨特性,若能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展開授課,因材施教,效果會更加明顯。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fā)展。
下面筆者將以嶺南師范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2015級大學新生為例,探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當中使用的可行性。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該年級新生的基本情況為:2015級的大一新生一共有504人,男生315人,女生189人,男女比例為17:10;其中農村孩子353人,城鎮(zhèn)學生為151人,農村與城鎮(zhèn)的比例為7:3,總而言之,該年級學生男生居多、農村孩子居多。以近幾年授課結束后學生提交的心理課程論文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課程論文都是抄襲應付了事,較少學生能在課程結束后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認真完成相關論文,這既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更能直接體現(xiàn)這門課是否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生能否在該門課程中獲得實質性的指導。因此,作為授課老師,應該以積極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課程,如何讓學生愛上課,如何上好課,都是值得反復斟酌的。
二、改革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大學生心理是否健康,對其大學生涯的學習生活是否能順利開展有著極大的關系。作為一名大學新生,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會有各種困惑,如果能得到老師的專業(yè)指導,將會極大地減少在新環(huán)境中的心理障礙。因此,學校應當重視對相關教師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輔導員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定期召開相應的備課會,促進各位授課老師的交流,了長補短,也能讓剛入職的輔導員學習更多。此外,輔導員自身也應積極主動地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并根據(jù)所從事的學科屬性主動了解各專業(yè)學生的不同情況,以便能在給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講授時給予學生更好的指導,平時要注意積累相關的案例,用最貼近學生的案例使課堂教育的效果更加實用。
(二)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當輻射整個大學生涯
前面已經提到,根據(jù)調查,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這一課程主要在大學新生入學后、中段考試前給予授課??偟膩碚f,該課程開展及時,有利于大學新生在懵懂階段及時調適自己,適應大學生生活。但是這雖然能及時解決大一的“迷茫”,可大學生接下來還會面臨大二的“彷徨”、大三的“瘋狂”、大四的“絕望”,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沒有輻射整個大學生涯,非常不利于學校對其后續(xù)的大學生活進行追蹤和指導,大大削弱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在大學生涯里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當輻射整個大學生涯,契合學生不同階段心理的發(fā)展需求,滿足同學們的心理訴求,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三) 根據(jù)性別開設男女特色班
踏入象牙塔大門的青年們,如放飛的小鳥,想著能在自由的大學殿堂里自由飛翔。大學,也是戀愛的黃金時期,由于傳統(tǒng)教育的局限性,學子們被禁錮的戀望在大學里得到釋放,但如果沒有適時的、適當?shù)闹笇?,學子們的戀愛之花不一定能開得健康燦爛,在戀愛中令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大學新生入學之時就開設,這對大學生的戀愛行為能及時地加以引導。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和女性各顯示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果能分別針對男女生開展區(qū)別教育,效果會更加明顯。目前我院是按照以行政班或者專業(yè)為一個班級來進行授課的,男女比例懸殊。如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男女比例為11:1。因這門課本來存在課時短的局限性,教師根本無法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未能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如戀愛與性心理這一講,如果能針對性地開展對男生的責任教育與對女生的自愛教育,相信教育效果會立竿見影。因此,開設男生心理健康特色班和女生心理健康特色班,讓大學生在屬于自己性別的課堂上更好地認識自己,讓男生和女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特性去揚長避短,讓男生更謙遜更陽光,更有責任與擔當,讓女生更自信更樂觀更自愛,讓教育達到真正的目的。
(四)開設農村生源、貧困生心理健康指導班
嶺南師范學院的生源以廣東省為主,其中又以粵西地區(qū)為主,絕大部分是農村生源,貧困生又占為數(shù)不少的比例。根據(jù)筆者的經驗,農村學生較城鎮(zhèn)的學生更加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美國精神分析家哈內認為: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是由于對環(huán)境的適應不良而引起的,如果人原有的心理定式不能隨著外界的改變而改變,比如當人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意志等因素來不及協(xié)調時,個體就會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就會與別人發(fā)生矛盾和沖突,當這種矛盾和沖突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個體就會產生迷茫、空虛、焦慮、壓抑、緊張等不良情緒。當踏入大學之門的農村大學生(尤其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差的)面對跟自己之前生活不同的人與事物,更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
因此,筆者建議,專門針對農村生源及貧困生開展心理健康課,在自我認識、學習、人際交往、戀愛與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給予他們及時的指導,會大大降低他們在大學最初的日子里的不適應及盲從,早日平衡自我、實現(xiàn)自我。除了學生本人受益,學校更是因能在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問題出現(xiàn)之前就給予及時的引導,從而減少了這類學生今后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概率,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更加有效率、有效果。
為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康人格,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設置理應從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教學模式也應從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心理特點出發(fā),使大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來,現(xiàn)今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文章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理論實踐與思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對現(xiàn)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路徑作進一步思考。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
據(jù)最近一項研究調查表明,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認為最迫切想解決的問題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優(yōu)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緒”等方面的問題,調查結果進一步明確了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課程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他們現(xiàn)存的心理不健康問題。目前,現(xiàn)存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教材編排上側重于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及理論知識方面的學習,與高校大學生平時學習生活明顯脫節(jié),與大學生實際心理需求產生錯位。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往往存在“脫鉤”,教學內容實用性不強、內容陳舊等問題逐步凸顯。
1.2課程設置單一化
課程設置單一化,即是指眾多大學只在大一新生班級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而在其他年級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則未設置、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從而導致整個大學的心理健康知識在大一已經全部講授完。然而,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卻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有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大一新生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完成的首要任務是尋找自我和調節(jié)心態(tài);大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適應社會”;大三學生教學目標更多的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求職心理、就業(yè)壓力等,然而現(xiàn)今大部分高校僅在大一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立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年級特點、學生的實際需要,目標設置不具體、不明確。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不能針對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級分別設立針對性、具體化的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課程內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泛”而“空”,不具體不明確。
1.3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
通過作者對長沙理工大學、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等眾多高校的現(xiàn)場實地調研,并結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學經驗,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講授法,而講授法受學生的歡迎程度卻比較低,因此常常出現(xiàn)學生厭學、逃學、“隱性逃課”等問題,導致教學效果極不理想。從目前的課堂情況來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授課形式主要是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方式過于傳統(tǒng),為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聽課注意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緊迫。
1.4課程考核單一化
通過作者對長沙理工大學等五所高校現(xiàn)場實地調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考核方式,其中開卷考試、撰寫主題論文是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考核采納的主要方法,雖然有平時成績如作業(yè)提交、考勤、到課率、曠課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對實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維度地評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頸。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2.1課程設置多元化
高校領導和心理健康教師應高度重,根據(jù)學生的年級特點和不同心理需求,對課程設置實施全面改革,可實施“對癥下藥、量身定制”課程設置,實施課程設置多元化,教學目標具體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大學生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在針對大一新生開設的基礎上,還應針對不同年級的心理需求作為公共選修課“對癥下藥、量身定制”開設一些心理健康課程,采取“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的課程設置模式。公共必修課應涉及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基本教學目標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選修課則針對大二、大三、大四學生開設不同主題或不同類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分年級、分主題進行,設置系列化的課程,如學習心理學、戀愛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工作心理學、異常心理學、團體心理輔導等,為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選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每個年級的需求不同“對癥下藥”、“量身定制”課程,針對性、具體性解決大學生每個年級階段的心理問題,推動課程設置多元化、教學目標具體化,避免一次課堂教學目標“泛”而“空”,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注意力,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2.2教學內容實用性
針對心理健康課程的教材及教學內容、章節(jié)的選擇,高校與心理健康教師團隊應通過眾多本科、高職院校實地調研,在遵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實地學情分析,通過問卷、調研、訪談等形式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調研、問卷與實地訪談與調查,了解大學生針對心理健康教學目標以及大學生現(xiàn)存的問題,喜歡教師“講什么、怎么講、如何講、什么方式講”等問題,然后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對癥下藥”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強調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與實用性的統(tǒng)一。有調查研究顯示,60.5%的大學生不喜歡老師講復雜難懂、理論性高的教學內容,這進一步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傳授、選擇應避免復雜難懂,應考慮到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實際接受的程度,應遵循“量體裁衣、對癥下藥”的法則,教學內容強調實用性,能解決孩子們的實際問題。
2.3教學方法多元化
針對心理健康教師課堂上教學方法單一、方式過于傳統(tǒng)、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體驗活動、小組討論、行為訓練等形式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參與度、體驗度,引導同學們進行積極的師生互動。學習心理學理論提出:成人學習80%是由于自身體驗而獲得成長的。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由傳統(tǒng)的“我講你聽”的教學方法改為“你做我聽”,引入互動體驗式教學,教與學形成一種積極地互動,通過互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統(tǒng)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是一門填鴨式的灌輸課,而是一門體驗性、參與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體驗課程。在課堂上,教師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并重視大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增強課堂授課形式的靈活性,強化授課方式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
2.4課程考核方式多樣化
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評估大學生的課程教學效果和大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考核方式在設有撰寫課程主題論文、開卷考試、問題解答的基礎上,應采取活動展現(xiàn)、案例討論、比賽答疑等多種考核方式,對全面、綜合性地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奠定基礎。
2.5注重優(yōu)秀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與選拔
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的主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師要建設一支以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為骨干,專兼結合、相對穩(wěn)定、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應堅持少量、精干的原則,在按比例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專職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基礎上,高校還應鼓勵、積極推薦高水平的、有豐富實戰(zhàn)經驗心理學理論背景的教師參與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去。另外,學校應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方法討論,參加心理健康學術講座、學術研討以及教育教學培訓等活動,全方位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師資隊伍水平,為保證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健美操課;女大學生;心理素質
1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學生處于學校與社會接軌的特殊階段,他們即將面臨工作的挑選、社會的考驗或更高學歷的深造,這無疑使他們的身體與心理承受了巨大壓力。近年來,我國高校學生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頻發(fā)。心理問題成為大學生休學或退學的主要原因,跳樓、自殺等極端現(xiàn)象時常見諸報端,這類情況多發(fā)生在女生身上。隨著新時期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社會也賦予了女大學生更高的期望,如何幫助女大學生健康健全心理成為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在各大高校,健美操課作為深受女大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在我校開設十分普及。它在健身的同時又能健美、健心,具有多重功能。鑒于我校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十分有限的情況,本研究擬從一個方面充分調查我校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既健美操課對其的影響。為我校健美操課的發(fā)展及女生心理素質現(xiàn)狀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大一、大二年級女大學生,年齡:20±2歲,人數(shù):200人(公選150人,專選5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本文通過查閱了多篇有關于心理素質影響的學術論文及期刊,收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了解了我國女大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健美操課程開展的現(xiàn)狀,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視野。2.2.2問卷調查法通過向女大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女大學生對于健美操課的直觀感受,本次調查進行的時間為2015年11月第一次發(fā)放問卷,2016年2月第二次發(fā)放問卷,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94份,有效率97%。2.2.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根據(jù)學生返回的問卷調查的結果,統(tǒng)計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并且用工具excel整理數(shù)據(jù)。2.2.4訪談法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對相關老師和參與調查的女大學生進行訪談,深入了解健美操課對改善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原因,使本次調查研究的可信度較大提高。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健美操課開展現(xiàn)狀
3.1.1健美操課開設情況湖北工程學院作為一所綜合類的高等院校,從我校的男女人數(shù)比例來看,再從健美操自身的功能及特點來看,它更適用于女生,所以這與我從專業(yè)老師那里了解到的選修健美操課的學生大多以女生為主的情況基本符合。從女學生選擇健美操課的目的來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對健美操課學習興趣的驅動;第二是增強體質,健美的同時減肥;第三是調節(jié)心理,培養(yǎng)意志品質。3.1.2健美操訓練與比賽情況健美操作為一項新興推廣便迅速普及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高校發(fā)展較為普遍,也是我國目前重點發(fā)展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僅可以健身健體,還能調節(jié)心理、休閑娛樂,它特有的表演競賽性更是成為女大學生熱烈追捧的重要成因。調查過程中得知:健美操專選班有固定的訓練時間,她們的訓練時間為每周3次早操,每周3次專項課,每次1.5小時。如果有比賽,會在節(jié)假日及周末增加訓練。3.1.3女大學生參與課余健美操鍛煉的情況在被調查的女大學生中,36人會每天堅持健美操鍛煉,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18%;偶爾在課余時間進行健美操鍛煉的占48%;還有34%的女生從未參與其中(如表1所示)。由此可見,健美操運動在我校被大多數(shù)女生接受并主動在課余時間進行鍛煉。3.1.4女大學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從女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可以看出,減肥健美是對女生參加健美操課影響最大的,占有29%的比例;愛美是每個女生的天性。影響學生選擇健美操課的因素中,興趣愛好占23%的較大比重。還有一部分女生希望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來調節(jié)心理(如表2所示)。雖然學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不一樣,但是可以看出健美操課在我校還是深受學生歡迎的。
3.2女大學生對學習健美操課興趣的結果分析
3.2.1健美操專選學生學習興趣的結果分析從調查得知,大多數(shù)女生是出于對健美操的喜愛而選擇了這門課。同時調查中體現(xiàn)出68%的人認為專業(yè)老師對她們選擇健美操課的影響最大,可以看出對于健美操專選的學生來講,老師的專業(yè)技能對她們是否選擇這門課尤其重要。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85%的人在健美操課的學習過程中感覺心情愉悅暢快,有較少數(shù)學生感覺一般,心情沒有明顯起伏。3.2.2健美操公選學生學習興趣的結果分析從調查得知,喜歡健美操課的占60%,是被調查人數(shù)的大多數(shù),不喜歡的占40%,也占有較大的比例。26%的人認為專業(yè)老師對她們選擇健美操課有較大影響,而74%的人選擇健美操課是因為同學的影響,說明對于公選課的女生來說老師的專業(yè)素質并非特別重要,她們更加關注于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在健美操課的學習中是否感受過心情愉悅暢快,有57%的人持肯定態(tài)度,而將近一半的人認為心情一般,對自己沒有太大影響。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表:大多是被調查者都喜歡上健美操課并能從中獲益。
3.3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結果分析
3.3.1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能力及精神壓力的影響從表7可以看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93%的女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能力和精神壓力有明顯改善,只有7%的人認為變化不大。美國健康和人類服務中心的研究報告(1996)指出,體育活動對情緒狀態(tài)有改善作用,會減少焦慮和抑郁程度。通過與被調查者的訪談發(fā)現(xiàn),可能因為她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常常表現(xiàn)的很憂郁,還表現(xiàn)出不良情緒,又不知從何處發(fā)泄。健美操受廣大女大學生喜愛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健美操音樂強有力的節(jié)奏和熱情奔放的動作很能感染學生,使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和動作中去,將其注意力從煩惱的事情上轉移開,在鍛煉過程中充滿藝術享受的樂趣,有利于女大學生緩解精神壓力,調節(jié)學習生活中的緊張情緒,從而進一步改善心理狀態(tài)。3.3.2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意志力和性格的影響健美操是一項高強度與高負荷的體育運動項目,一套動作大概4、5分鐘,若成套動作完成下來會消耗學生極大體能,這就考驗了學生的意志力,很多學生堅持一兩分鐘便已精疲力竭。下表是健美操對女大學生意志力和性格影響的調查結果。由上表可以看出,70%的女大學生認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自身的意志力和性格明顯增強并趨于完善,健美操中有很多復雜的上下肢配合動作,還對動作的幅度、力度都有一定要求,持續(xù)時間也較長,特別是持續(xù)一個小時的有氧健身操,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身體負荷和心理負荷,磨練學生的耐力和意志力,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在強有力的音樂伴奏下,學生往往能忘卻疲勞,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30%的被調查者認為沒有明顯改善,在調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少數(shù)女生因為自身體能和動作難度有過放棄堅持的想法。這里30%的人可能是因為沒有堅持下來而得不到明顯改善。3.3.3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經調查得出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81%的人認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對自身自信心的培養(yǎng)有提高,健身健美操屬于表演娛樂性質,當進行健美操某一動作的展示時獲得良好的反響,會使表演者達到一個很滿足的狀態(tài),自信心也隨之形成。隨著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力的提高,心理狀態(tài)也更加穩(wěn)定,在初步建立心理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完成高質量動作的過程中,使她們更加增強了信心,更勇于表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如下表所示:另一方面,通過問卷調查第12題(在健美操課的學習中,你是否因為動作的難度或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有過挫折感)可以發(fā)現(xiàn)78%的女大學生都或多或少有過挫折感。這就警醒我們不僅要看到完成高質量動作的健美操給我們帶來的自信心的提高,更要重視因高難度動作給我們造成的挫折感,并努力克服,鍛煉好過硬的心理素質。為了更大程度的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教師應充分考慮在健美操課中強度、時間、頻率等綜合因素的控制,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并想出更好的解決對策才能使我校更多的女大學生從中獲益。3.3.4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社會適應力的影響由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90%的女大學生在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社會適應力有所增強,這表明健美操課對學生社會適應力的培養(yǎng)有較大作用。通過與一些女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她們對人際關系比較敏感,時常出現(xiàn)敵對與害怕心理,不愿與人深交。而健美操是一項團體運動項目,小到6人一組,大到12人一組,學生之間時常有著聯(lián)系,這就自然而然的為女大學生提供了滿往需要的機會和場所。使她們在團隊協(xié)作中克服孤獨感,逐漸產生對她人的親近感和信任感,進而學會以誠待人,互相幫助,擴大社交圈,從而提升社會適應力。3.3.5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由上表可以看出,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有87%的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有所提高,健美操課成績的認定是小組考核的形式,有助于將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提高學生興趣,讓更多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全組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能動性,創(chuàng)造新的動作與隊形,開發(fā)學生智力,體驗團隊精神。使團隊協(xié)作和自我創(chuàng)新精神在每個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進而對培養(yǎng)女大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4結論和建議
4.1結論
在我校,健美操課受到女大學生的熱烈追捧,此次研究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改善提升空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女大學生身體素質(協(xié)調性、柔韌性、靈敏性)得到了有效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加強;第二,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她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第三,我校健美操課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特別是公選課學生)得不到有效指導;第四,學校領導對健美操課不重視,資金投入少,場地器材缺乏;第五,學生自身投入不夠,對健美操課不太重視;第六,學校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重視,心理輔導工作流于形式。
4.2建議
4.2.1加強師資力量和資金的投入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較大部分學生對學校場地器材和師資力量的投入存在著疑問。場地器材的缺乏和師資力量的薄弱是限制我校健美操課發(fā)展的直接原因,這也說明了學校對健美操課甚至是體育教育的不重視,沒有過硬的師資力量與良好的場地器材,全校健美操的推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學校應該正視這一點,加大對體育教育這一塊的資金投入,修建合適的場地器材以供學生使用,發(fā)掘充足的優(yōu)秀教師資源給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指導,以此保證我校健美操課的順利發(fā)展以及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穩(wěn)步提高。4.2.2加強學校健美操課的組織工作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健美操課在我校的開展對我院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呈優(yōu)良態(tài)勢。在健美操課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是困擾較大多數(shù)學生的,就是大家會因為動作的難度和節(jié)奏的快慢而有挫折感,這便是因為我校健美操組織工作的薄弱。教師安排教學內容應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多照顧后進者的感受,再加上合適的音樂,考慮學生整體的素質,逐步發(fā)展。4.2.3加強學生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健美操課程在調查過程中,有較少部分人選修健美操課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興趣愛好,而是為了兩個學分。在意識上就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現(xiàn)如今,大學生體質令人擔憂,能有一門課既能鍛煉大學生的身體機能又能培養(yǎng)心理素質,就要倡導在校生(特別是女大學生)重視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珍惜已有的健美操課程,以己之力帶動身邊的同學都參加到健美操的鍛煉中來。4.2.4加強學校對心理輔導工作的監(jiān)督,重視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心理輔導老師和心理輔導辦公室,但這一工作流于形式,幾乎沒有學生知道心理輔導辦公室的具置。在此情形下,學校應狠抓心理輔導這一塊工作,加強對心理輔導工作的監(jiān)督,從根本上重視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讓我校的女大學生以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即將到來的社會上的考驗!
參考文獻:
[1]汪云.《健身健美操對甘肅省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和自信心的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2]姚杰.《健美操課程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3]朱妹.《高中女生健美操選項課程內容模塊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4]李孟璐.《高校健美操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分析》[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
[5]陳泉宇,徐振文,康華養(yǎng).《健美操運動對獨立學院女大學生心理影響因素的探析》[J].《運動》2012年第35期.
[6]張玉.《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社會性體格焦慮及身體自我概念的影響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7]田甜.《健美操課對我院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運動人體科學》2013年(第3卷)第26期.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高職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研究綜述
現(xiàn)代意義上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并逐漸在美、歐、中等國家發(fā)展起來。可以說,心理素質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的主潮流之一。筆者對目前現(xiàn)有資料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關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關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研究;二是關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而本課題“將項目化教學引用到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理論成果相對比較少。綜述如下:
一、關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研究
關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的研究,朱營周(2001)提出,應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途徑及方法等四個方面構建科學的教育體系。龍曉東(2003)提出構建以課程教學為主渠道,以多種活動方式為載體、以實證性調查和分析為依托,教學、咨詢、研究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性體系??傮w來看,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某一方面為對象進行的研究,深入、具體,操作指導性強,值得借鑒。
二、關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
近十多年來,我國學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數(shù)據(jù)庫”(1994-2012)中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題名,只檢索到115篇文獻,其中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文獻只有不足7篇。通過分析已查閱的有關文獻,我國學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層面:
理論研究層面:潘柳燕等(2007)從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原則入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進行了整體構建。楊民和楊立紅(2006)認為,當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應建立一種以“自我反思性評價”為核心的新的評價體系。學者們認為應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目標和內容,這是學者們的共識,但在課程體系構成以及課程內容選擇方面,學者們的觀點不盡相同。
實踐研究層面:段鑫星等(2004)總結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經驗,實踐1+5教學法,即“課堂教授+新概念作用+心理影片+心理調適+網上輔導+學年論文”;潘柳燕等(2007)認為,應圍繞“一個中心、三個特性、四個延伸、五個結合”教學模式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課;韓丹(2007)探討了團體咨詢在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從已查閱的國內有關文獻看,現(xiàn)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課程內容研究和課程實施模式探索與總結兩個方面,這反映出學者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但在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等重大問題上還未達成共識。
三、關于項目化教學引入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
將項目化教學的理念和方法運用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課題,目前有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運用項目教學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運用兩個方面。
(一)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研究
關于項目教學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的意義:倪海珍(2010)認為,將項目教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是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朱佳雯(2012)認為,項目教學的價值理念和方法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借鑒。
(二)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運用項目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關于項目教學法的運用,有人認為應根據(jù)項目教學法的類型,分別探討項目課程目標、內容和方法三個方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還有的學者認為應針對大學生各個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側重點的不同,運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活動。
綜上所述,關于項目教學法引入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是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課題,目前相關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對此進行深入研究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主要表現(xiàn)在:一、現(xiàn)有研究雖全面但不夠深入。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項目化教學理念和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論證比較多,但是關于具體方略運用的探討比較模糊和薄弱;二、研究成果雖豐富但不夠新。文獻檢索表明,已有的有限的相關研究成果重復嚴重,有些文章內容相近甚至大體相同,同一成果往往被多人引用;三、現(xiàn)有成果理論闡述多,而實證研究較少,特別是對于項目化教學在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運用的探索研究,較少有具體的實證研究。當然,盡管如此,這些研究成果還是為本文提供了研究資料和一定的理論借鑒,本課題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這一課題進行深入探討,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項目化教學在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倪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與探索[J].青春歲月,2012(1).
[2]孫福兵.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8).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考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8-0081-02
最近幾年,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建設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很多教育工作者從不同的方向對其展開了研究和討論,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據(jù)教育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功能定位在干預功能、發(fā)展功能以及預防功能,對這門課程的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等做出了相關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保證這門課程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增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但是部分學校只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而忽略了對這門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這門課程的考核形式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實際效果,課程考核評價標準也不具有科學性、客觀性。所以,對這門課程考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現(xiàn)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考核體系的現(xiàn)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考核制度以及教學效果評價一直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難點。絕大部分的教學工作者都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以及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改革方面,很少有研究學者涉及這門課程的考核方法和教學效果評價的研究,即使有研究學者指出,但僅僅是從理論層面進行分析、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標和評價體系,實踐操作無法跟上理論的研究。
1.實際教學和課程考核脫節(jié)
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考核方法主要采用卷面考試的形式對學生學習的結果進行檢驗和評價,把這種考核形式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很多教學工作者逐漸意識到,這種傳統(tǒng)的考核形式無法真實地反映出大學生的學習效果,更不能如實地反映出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隨著文明社會的不斷建設,很多教學工作者意識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如注入式、講授式已經無法滿足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對原有的教學模式做出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但是這些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對考核制度的改革。在對這門課程進行考核時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考核制度考核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導致實際教學和課程考核的脫節(jié)。
2.考核方式單一化
目前我國各大高??己诉@門課程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卷面考試,一種是期末論文,還有一種就是期末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合考核,其中應用最多的就是期末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合。但是期末考試也是采用傳統(tǒng)的考核方法,通過卷面測試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使用這種考核方法,學生基本通過考前的一周復習就可以通過考核,甚至還可以取得高分。而平時成績主要和學生的出勤情況以及課下作業(yè)有關,但是作業(yè)抄襲、點名幫答到的現(xiàn)象在大學已經屢見不鮮。這種形式的考核不僅過于簡單,也無法真實地反映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
3.考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
部分高校對這門課程的考核只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考核上,忽略了學生能否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學校對這門課程的考核基本上都是一次性考試,考試的成績就代表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學習這門課程的成長變化完全沒有注重,這使課程考核無法做到公平公正。
4.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評價標準
雖然絕大部分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一樣,都是通過期末考試和平時成績的結合,但是對于平時成績的考核,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嚴格、科學的評分標準。甚至有些學校的任課老師自行決定平時成績所占總成績的比重,這種考核制度既不能保證科學、公正,更不能反映出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實際效果。
二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考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1.明確考核的目標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它要求這門課程要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危機預防意識,完善大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自我認知能力,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根據(jù)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明確這門課程的考核目標。具體考核目標應該包括這些內容:(1)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自我心理保健意識的情況;(2)檢測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我心理調節(jié)的能力;(3)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狀況以及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狀況;(4)學生反饋的信息,促進教學工作者改進教學模式,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2.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首先,摒棄傳統(tǒng)單一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從多層次、多角度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情況。摒棄期末考試或者期末論文考核學生成績的考核方法,使用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其中過程性考核就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比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考核學生個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等等。然后定期進行小結考核,最后結合終結性考核,對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其次采用量性考核和質性考核有效結合的方法。量性考核是指通過學生在學習前后的心理素質變化和學生的考試成績對比,觀察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否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從而反映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質性考核就是通過記錄和文字描述,即通過讓學生記錄自己的成長情況,老師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生之間相互評價來完成考核。再次采用多種考核主體有效結合的方法,老師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可能過于片面,因此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其他任課老師、學生家長、同學的反饋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其中學生的自我評價尤為重要,它是學生對自己行為的一種反思,可以作為老師評價學生的重要依據(jù)。最后采用課內外表現(xiàn)有效結合的考核方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學習的知識對學生的影響,要觀察學生能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因此對學生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課堂的考核,應該把考核的重點向課外傾斜,考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
3.注重理論知識實際應用的考核
學校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體驗、感知、合作、分享,并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相結合。教育部明確指出,教學的評估不僅是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評估,也是對學生利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心理調適能力的評估。因此,不應把考核的重點都放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而應該注重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任課老師可以通過其他老師、同學以及家長對學生日常生活以及在社會實踐中的表現(xiàn)進行客觀的評價,并提升學生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的考核成績比例。
4.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明確評分的標準
課程考核應該由期末考核和平時考核組成,要求平時考核占到總成績的40%,主要考核學生課堂內外的表現(xiàn)和學生自我體驗,其中課堂表現(xiàn)主要考核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程度、學生的發(fā)言次數(shù)以及學生的聽課態(tài)度,老師要認真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科學合理客觀地給出學生在課堂的考核分數(shù),課外的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情緒管理、自我認知、社會生活適應等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并根據(jù)同學、家長和其他任課老師的反饋信息,科學地給出考核的分數(shù)。自我主觀體驗主要是學生對自我的分析總結,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考核學生的心理素質,并給出相應的考核分數(shù)。
三 結束語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不僅滿足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要求,同時還有助于促進這門課程的發(fā)展。對這門課程考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仍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完善和改進。
參考文獻
[1]陳龍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4(9):127~128
[2]徐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考核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