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4:08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科技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一)表達功能型文體表達型文本注重表情達意,包括:(1)嚴肅的文學作品;(2)權威性言論;(3)某些文學作品,如信件。紐馬克認為,對于表達型文本的翻譯應該采用語義翻譯策略,即以源語文本為中心,要求譯文接近原文的形式,在結構和詞序上力求接近原文。
(二)信息功能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強調的是信息的“真實性”,作者的語言是次要的。信息功能文本包括非文學作品、教科書、學術論文和報紙雜志文章等。紐馬克認為,對于信息型文本的翻譯應采用交際翻譯策略,即以譯語讀者為中心,傳達文本語境意義,注重信息傳遞效果。
(三)呼喚功能型文本農(nóng)業(yè)科技文本旨在向讀者受眾傳達農(nóng)業(yè)科技知識,強調信息的真實性。所以通常屬于信息型功能文本,可采用交際翻譯策略,力求選詞用字準確專業(yè)、措辭精準嚴謹、邏輯清晰、行文通暢。要達到這個要求,必須先了解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特點。
二、農(nóng)業(yè)科技
文本的文本特征農(nóng)業(yè)科技文本是指有關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的專業(yè)類文本,其文本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詞匯和語法方面。(1)詞匯方面:農(nóng)業(yè)科學詞匯跨多個學科,普通詞語術語化。例如culture這個詞,通常指“文化”、在微生物學領域則表示“培養(yǎng)”,如bacterialculture指細菌培養(yǎng)。此外,農(nóng)科術語多派生詞與復合詞及縮略語。(2)語法方面:農(nóng)科英語廣泛使用名詞及名詞化結構、非限定動詞、被動語態(tài)以及長句。
三、翻譯策略
(一)直譯對于句式簡單、結構單一、詞匯意思明確的句段,為準確傳達原文信息,可采用直譯,使得譯文在形式內容上貼近原文,直觀易懂。原文:Guargrainsareasourceofguargumwhichhasmanyusesinfood,pa-permanufacturing,textileprinting,andharmaceuticalindustries.譯文:瓜爾豆膠源自瓜爾豆谷粒,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造紙、紡織印染和醫(yī)藥行業(yè)。原文講述的是瓜爾豆膠的作用以及最佳用途,主要運用主謂結構“Guargrainsare...”,后面是詳細的說明,同時套用了“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增加信息量。譯文采用直譯法,簡潔明了。
(二)意譯當直譯無法準確恰當?shù)乇磉_出原文意思或容易產(chǎn)生歧義時,可采用意譯。原文:六月下連陰,遍地出黃金。譯文:RainingalltheJunewillsurelybringabigharvest.原文傳達意為六月連陰雨可滋潤莊稼,確保大豐收。此處黃金指代豐收,非指實物黃金。因此譯文中可用“harvest”來點出“黃金”的真正含義以傳遞作者的真實意圖。
(三)套用對于中國特色詞匯,有約定俗成的譯法,為避免歧義可直接引用,使讀者更易接受。譬如菜籃子工程(VegetableBasketProject)、三夏(夏收、夏種、夏管)(threesummer)(summerharvest,summerplanting,sum-mermanagement)。
(四)長句處理可采用拆分、轉換、重組,旨在完整翻譯出原文信息,做到準確無誤。原文:Multi-spangreenhousecoversanareaofrelativelylargeareaandcanbeachieved0.5-3hectaresaccordingtotheproductionneeds,generallyequippedwithbetterheating,cooling,ventilation,shadingandir-rigationsystems,agriculturalproductioncanbecarriedoutthroughouttheyear;Solargreenhousegenerallylessthan0.13hectares,andthesupportingsystemisnotperfect譯文:連跨式溫室占地面積相對較大,可達0.5—3公頃,面積大小可視生產(chǎn)需要進行調整,通常配備了更好的供暖、制冷、通風、遮陽系統(tǒng)和灌溉系統(tǒng),可全年生產(chǎn);太陽能溫室面積一般小于0.13公頃,而且配套體系也不健全。原文僅一句話,但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對比介紹了Multi-spangreenhouse和Solargreenhouse,通過分號連接這兩個并列部分,分句中又嵌入并列成分和非謂語結構。譯文采用交際翻譯策略,對原文語序進行重組,將兩種greenhouse分開介紹,同時再將前后兩個分句分為幾個簡短的并列成分,用逗號和頓號隔開,使之符合漢語的表達,便于中國讀者接受。
(五)轉換譯法對于某些名詞化結構、被動句、非限定動詞、排比句等的處理須以譯文讀者為中心,進行靈活轉換,以準確傳達文本語境意義,達到良好的信息傳遞效果。原文:Facilityagricultureisartificially,constructedthroughtheuseoffacilities,tochangeitsinternalenvi-ronmentelement,asplanting,breedingandotheragri-culturalareasofproductionandtocreatefavorablecon-ditionstoimprovethequalityofagriculturalandlive-stockproductionandincreaseagriculturalproduction.譯文:設施農(nóng)業(yè)指通過使用配套設施,人為創(chuàng)造或改變其內部環(huán)境要素如種植、養(yǎng)殖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領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以提高農(nóng)畜產(chǎn)品質量與產(chǎn)量的農(nóng)業(yè)。原文包含非限定動詞“constructed”“tochange”,邏輯關系錯綜復雜,結構繁復。譯文打亂原來的語序,將表示方法手段的語義成分“through...”提前,同時將被動態(tài)的“constructed”轉化為漢語的主動表達“創(chuàng)造”,使得全文緊湊,結構清晰,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
(六)增減譯法對于某些重復出現(xiàn)或省略內容的翻譯處理,需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交際翻譯策略,以真實反映原文意思為宗旨。原文:However,itwasobservedthat(Cropwateruseefficiency)mightnotprovidemuchinformationaboutthecompetitiveoryieldadvantageofonepartic-ularspeciesoveranotherbecauseimprovedWUEmayactuallyrestrictgrowthwithrelativelysmallincrementsinyieldandstillWUE,asaratio,isimproved譯文:然而據(jù)觀察,作物水分利用率可能不會提供太多關于某一物種較另一物種的競爭優(yōu)勢或產(chǎn)量優(yōu)勢,因為改進后的作物水分利用率通過相對小幅增產(chǎn)可能實際上會限制作物生長。同時,作為一種比率,作物水分利用率仍有待改進。原文介紹作物水分利用率,用詞簡練,結構緊湊,語意連貫。譯文將被省略成分如another所指代的“species”譯出。同時,將某些成分如relativelysmallincrementsinyield譯為“相對小幅增產(chǎn)”以符合漢語表達習慣,便于讀者理解。
四、結語
關鍵詞:被動語態(tài);非限定動詞;名詞化;長句
一、廣泛使用被動語態(tài)
根據(jù)英國利茲大學John Swales的統(tǒng)計,英語科技論文中的謂語至少1/3是被動語態(tài)。這是因為英語科技論文側重敘事推理,強調客觀準確。第一、二人稱使用過多,會造成主觀臆斷的印象。因此盡量使用第三人稱敘述,采用被動語態(tài),例如:Electricity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nd daily life.(電被廣泛用于工業(yè)和日常生活中);Many alkaloids have been obtained by synthesis.(目前已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獲得許多生物堿)。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應當注意機器的工作溫度)。而很少說: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你們必須注意機器的工作溫度)。
二、非限定動詞應用多
如前所述,英語科技論文要求行文簡練,結構緊湊,為此,往往使用分詞短語代替定語從句或狀語從句,使用分詞獨立結構代替狀語從句或并列分句,使用不定式短語代替各種從句,介詞十動名詞短語代替定語從句或狀語從句。這樣可縮短句子,又比較醒目。
(一)動詞不定式
不定式雖然不能單獨做謂語,但它畢竟是動詞的一種形式,因而保留有動詞的某些特性。不定式有一般式、進行式、完成式和完成進行式四種。英語科技論文中一般式出現(xiàn)頻率最高,完成式次之,進行式和完成進行式出現(xiàn)較少。例如:Other 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those of moisture,air and warmth.(要解決的其他問題就是濕度、空氣和溫度);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age of the earth by study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salt in sea water.(通過測定海水中鹽的濃度,有可能估計出地球的年齡)。
(二)分詞
分詞和不定式一樣,雖然不能單獨作謂語,但仍然保留原有動詞的某些性質:可以用狀語來修飾;及物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可以有自己的賓語;有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變化。例如:A force acting on a body may change the motion of the body.(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可以改變該物體的運動);Having finished the test,they began to study the result(做完實驗后,他們開始研究實驗結果);This is a clear case of electricity being converted into heat.(這是電能轉化為熱能的明顯例證)。
三、大量使用名詞化結構
大量使用名詞化結構(Nominalization)是科技英語的特點之一。因為英語科技論文文體要求行文簡潔、表達客觀、內容確切、信息量大、強調存在的事實,而非某一行為。科技英語中名詞化句子可作主語、賓語、介詞賓語、表語、賓語補足語、定語、同位語和狀語等,換句話說,除了不能擔任謂語外,可以用作句子其它一切成分。例如: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地球繞軸自轉,引起晝夜的變化);The neutrons and protons form the core of the atom.(中子和質子構成原子核)。名詞化結構使復合句簡化成簡單句,而且使表達的概念更加確切嚴密。又如:Archimeds first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 of 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阿基米德最先發(fā)現(xiàn)固體排水的原理)。句中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系名詞化結構,一方面簡化了同位語從句,另一方強調displacement這一事實。
四、長句特殊作用
為了表述一個復雜概念,使之邏輯嚴密,結構緊湊,英語科技論文中往往出現(xiàn)許多長句。根據(jù)長句的結構特點大致可以將它們分為兩類:由于從句多而構成的長句和由于并列成分多或長而構成的長句。
(1)專業(yè)特色鮮明,表達準確電子科技詞匯翻譯中可以使用直譯、意譯、音譯等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專業(yè)特色鮮明,要求表達準確、精煉,體現(xiàn)電子專業(yè)詞匯特點。如Theinstrumentisnotworkingwell.假如按常規(guī)翻譯為“這臺儀器工作不好”,則沒有體現(xiàn)科技英語的特色,失去準確和科學性,正確翻譯應為“這臺儀器失靈了”。如Likechargesrepeleachotherwhileoppositechargesattracted.如果翻譯為“同樣的費用相互排斥,相反的費用相互吸引”則沒有準確理解charge這個專業(yè)術語的含義,正確翻譯應為“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如Forceisanypushorpullthattendstoproduceorpreventmotion.正確翻譯是力是能產(chǎn)生或阻止運動的任何形式的推或拉?!卞e誤翻譯是力是任何傾向于產(chǎn)生或阻止運動的形式的推或拉?!比绨袰onnecttheblackpigtailwiththedoghouse.翻譯為“把黑色的豬尾巴系在狗窩上”則是犯了理解性錯誤,正確翻譯應為“將黑色的引線接在高頻高壓電源屏罩上”。
(2)大量使用縮略語縮略語的大量使用是科技英語詞匯的另一特點。縮略語主要分三類:①首字母縮略語如VCD(VideoCompactDisk)、ADC(Analog-DigitalConverter);②將原來的單詞縮略一部分字母變成新詞如inf(oinformation)、lab(laboratory)、kil(okilogram);③將兩個詞合成縮略為一個詞,如transceive(rtransmitter+receiver)、positro(npositive+electron)。此外,科技英語詞匯有不少源于希臘語和拉丁語,使用詞根、詞綴如friction(摩擦力)、expansion(膨脹)、radiatio(n輻射)、combinatio(n組合)等。此外,還有不少新興詞匯,這些詞匯有的屬于新造詞,有的則為活用詞,如hyperon(s超子)、antimatte(r反物質)、cyberspac(e信息空間)等。理解縮略語的使用方法后,在翻譯科技文章時就會胸有成竹。
(3)需要時使用減詞和增詞英語與漢語在語言使用和表達方面有些不同,在翻譯中,為更好地消除語言差異,翻譯者應在準確理解和把握文章內涵的前提下,翻譯出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的內容,這樣有時勢必要使用到一些增減詞,才能使翻譯表達順暢、正確。只有增減都恰到好處,才不至于讓讀者摸不著頭腦或產(chǎn)生歧義。減詞翻譯法又稱省略法或省譯法,指在譯成漢語時,把原文中的某些詞不譯出來。常見的有代詞、冠詞、動詞、介詞、連詞的省略。例如Allofusknowthattheconductivityofsemiconductorschangeswithtemperature.翻譯為“眾所周知,半導體的導電性隨溫度而變化。”(省譯引導賓語從句的連詞that),如果不使用減詞翻譯法,則失去了中文句子表達的嚴謹和規(guī)范性,無法體現(xiàn)科技英語簡潔之美,甚至產(chǎn)生理解方面的歧義。增詞的翻譯是指譯者在英譯漢時,為了使譯文通順表達,在譯文中增加某些必要的詞,正確使用增詞法,能使譯文順暢、語義清晰。常見的增詞法有增加動詞、某些概括性的詞如inshort等。如TheletterIstandsforthecurrentinAmperes,Etheelectromotiveforceinvolts,andRtheresistanceinohms.字母I代表電流的安培數(shù),E代表電動勢的伏特數(shù),R代表電阻的歐姆數(shù)。(E和R后均省略了standsfor),這是增加原文中省略部分的翻譯法,如果不使用增詞法,則中文句子無法成句,意思無法準確理解。增譯和減譯都是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實用和重要的技巧。翻譯者唯有牢牢把握科技原文的風貌,對專業(yè)、英語、中文都有一定了解,才能做到熟練、準確地翻譯,才能真實展現(xiàn)科技英語的科學之美。
二、電子科技英語的語法特點與翻譯對策
(1)普遍使用被動語態(tài)電子科技英語作為工程技術類知識的載體,其語法特點之一是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頻率遠高于主動語態(tài)。原因是被動語態(tài)可以使科技人員在句子的開頭就引出最重要的信息,被動語態(tài)將主語放在句首,讀者可以第一時間關注到關鍵信息,而且使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tài)與使用第一、第二人稱主語的主動語態(tài)相比可使描述減少主觀色彩,更能體現(xiàn)科技論文側重推理和客觀準確的特點。如Threemachinescanbecontrolledbyasingleoperato“r.三臺機器能由一個操作者操縱。”、Electronicsclosertothenucleusareheldmoretightlythanthoseintheouterorbits.“靠近原子核的電子比外層軌道上的電子結合得緊?!?、Theelectricresistanceismeasuredinohms“.電阻以歐姆為測量單位?!?、Ithasbeenprovedthatamaterial’sdimensionisoneofthefactorsinfluencingitsabilitytoconductelectric.“據(jù)證明,材料的尺寸是影響其導電能力的因素之一?!痹诜g中如能準確把握各種時態(tài)的“be+V.過去分詞”的被動語態(tài)結構,加之一定的科技英語專業(yè)知識和中文素養(yǎng),那么就不難做到翻譯的“忠實、準確、通順”,也就是“信、達、雅”。
(2)廣泛使用名詞化結構名詞化結構指表示動作意義的“名詞+of+名詞+修飾語”的語法結構??萍加⒄Z經(jīng)常使用名詞化結構代替日常英語中用動詞表達的內容,能使文章更為簡潔明了并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承載更多的信息和內容。電子科技英語中也廣泛使用名詞化結構,使行文簡練、結構緊湊。對比以下兩種翻譯:原文:數(shù)字集成電路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譯文1:Theimpactof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onmodernsocietyhasbeenpervasive.譯文2:Itispervasivethat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hasimpactonmodernsocietygreatly.顯然,譯文1的名詞化結構要比譯文2的動詞結構要言簡意賅、淺顯易懂。英漢互譯時也要注意此點并將名詞化結構準確翻譯,不犯理解上的錯誤。
(3)大量使用定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結構電子科技英語闡述定義或描述現(xiàn)象時常常需要對一些核心詞匯進行限定修飾。采用定語從句進行修飾,可使被描述的定義或現(xiàn)象的適用范圍更準確,如Thefirststageisatunedradiofrequency(RF)amplifier,themainpurposeofwhichistoimprovesignal-tonoiseratioandtoprovideasufficientdegreeofselectivity.翻譯為“第一級為調諧高頻放大器,其主要作用是改進信噪比并提供足夠的選擇性”,通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對RF的作業(yè)進行修飾,使得句子更為簡潔,表達更為嚴謹精確。又如Theinductorisacoilofwirethatmayhaveanaircoreoranironcoretoincreaseitsinductance.翻譯為“電感器是一組線圈,有的電感器是空心的(空氣芯),有的線圈中有可增加其電感量的鐵芯”。通過限制式定語從句對核心名詞wire進行限定修飾,使inductor的定義更加清晰準確。動詞不定式是非謂語動詞的一種,可在句中起名詞、形容詞和副詞的作用,可擔任除謂語以外的其它任何成分,它使整體句子結構緊湊合理,指代關系更加明確、簡潔明了。如Theabilityofamaterialtoconductcurrentdependsuponthenumberoffreeelectronsinthematerial.“材料的導電能力取決于材料中自由電子的多寡”。Whenonewantstomeasuretheelectriccurrent,voltageandresistance,onehastouseelectricinstruments.“人們想要測量電流、電壓和電阻時需要使用電子儀器?!标P注科技英語中的非謂語動詞用法,有助于準確和順暢翻譯好英語句子和篇章。
(4)詞序表達與中文不一致科技英文篇章中,還時有詞序表達與中文不一致的情況,此時,應清楚區(qū)分中英文表達習慣的不同,不生搬硬套,而是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對語句加以結構重組,以達到次序調整,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如Themaindevicefailuremodeissecondarybreakdown.如果直接譯為“主要器件的實效模式是二次擊穿”就錯了,應調整語序翻譯為“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是二次擊穿”。Whileacurrentisflowingthroughawire,thelatterisbeingheated.錯誤譯法是“電流流過導線時,電流在后面發(fā)熱”,正確譯法應為“電流流過導線時,導線就發(fā)熱。”
三、結語
1.語言標準。為了準確地傳遞信息,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要求作者注重客觀的描述、事實或邏輯定義的判斷,避免使用含糊、無意義的詞語語言闡述事實。這與尋求格調高雅或宣泄個人情緒或作者傾向的文學語言不同。
2.客觀、嚴謹。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被用來闡述事實、概念和原理,并解釋自然現(xiàn)象。它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客觀性,一般用來描述科學的過程、特點和事物發(fā)展的原理、科研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成果。這樣的語言是科學推理和計算所需的結構。
二、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翻譯難點
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這些特點給它的翻譯帶來了很多困難,導致譯文含糊不清,甚至錯誤的現(xiàn)象很普遍。以前對其翻譯的研究多停留在句子和術語的翻譯上,認為只要把術語看懂了就能翻譯準確,而沒有去挖掘深層次的原因,從而使很多人認為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翻譯是一件很頭疼的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譯者的知識結構
在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翻譯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科技術語,雖然術語在整個文獻當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只占5%—10%左右,但這些術語的翻譯往往影響到整篇譯文的質量。因此,對原文文獻的理解可以幫助譯者節(jié)省時間,避免語言含糊不清而導致誤解。這就要求譯者最好是既有良好的語言功底又有全面的專業(yè)知識,而這樣的譯者目前仍然比較短缺。因此在翻譯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下面的問題。例如,Environmental-friendlyagriculture被譯成“對環(huán)境友好的農(nóng)業(yè)”,而實際意義是“生態(tài)農(nóng)業(yè)”。
(二)詞匯多重含義
英語詞匯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多義詞,從一個環(huán)境到另一個或上下文特定的術語,其含義各不相同。而很多詞匯在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技術文本中的意義往往和普通詞義有所不同。例如,“container”這個詞通常使用的含義是“盒子,瓶子等,其中一些被保留,等等”,可譯為“容器”,它在運輸貨物時則被翻譯為“集裝箱”,這就為翻譯造成了困難。
(三)詞匯空缺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語言反映了文化。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很多新鮮的詞匯。很多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的詞匯應用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一些表達獨特的民族特色的中國詞匯在其他語言無法找到其對應的單詞。例如,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問題的“三農(nóng)問題”。這些特征詞都很難找到適宜英文單詞。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這是很容易出現(xiàn)的詞匯間隙,增加了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翻譯的難度。
三、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翻譯技巧
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主要關注的是描述一個過程或現(xiàn)象、澄清的原理,或傳遞信息。此外,非語言表達,如圖形、符號和公式,往往用以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張迎梅,2011)因此,根據(jù)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這些特點,提出以下翻譯技巧。
(一)使用大量的被動句
使用被動語態(tài)是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寫作傳統(tǒng)。被動句通常比主動句更短,更簡潔。因為科學家們對行動和事實更感興趣而不是動作的發(fā)出者,動作的發(fā)出者大多數(shù)情況下被忽略。使用被動語態(tài),確保實現(xiàn)更清晰的意義和更簡潔的結構。采用被動語態(tài)傾向于傳達客觀的信息,而這種信息,可在開始的時候通過被動的方式引入。因此,基于漢英兩種語言的不同,在翻譯的時候通常可以采取幾種方式。
(二)名詞化
名詞化是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特色之一。名詞化即把形容詞、動詞等非名詞性的詞語轉換為名詞,但表達同樣的意思。名詞化后的詞語既可以起到名詞的作用,也可以表達原本謂語動詞或者形容詞要表達的內容,從而使表達更客觀化;更重要的是,其名詞化后可以在名詞之前或之后進一步加入定語修飾成分,從而可以使表達的信息更飽滿更豐富。因此在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文本中,名詞化的現(xiàn)象廣泛存在。作為一個名詞短語包括多個單詞的意思,翻譯起來很復雜,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結構。
(三)廣泛使用
一般現(xiàn)在時與文學作品的語言不同,農(nóng)業(yè)科技英語的文本通常是闡述科學發(fā)現(xiàn)、客觀事實、原理或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等,這就不需要用多種時態(tài)來表達,而多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達現(xiàn)在的事實和存在的問題用的是一般現(xiàn)在時,而要表達以前發(fā)生的事前則可以用一般過去時,不需要使用其他時態(tài)來描述。這樣顯得更客觀不包含感彩。
四、結語
對于美學研究,其主要體現(xiàn)的是人根據(jù)主觀意識對于美的事物的評價,同時可以根據(jù)人的感情以及價值觀進行美學的判斷。美學實際的發(fā)展是以藝術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探尋美的本質以及重要意義為研究課題的學科。美學也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藝術當中的美學問題,被譽為美的藝術哲學。很多學者對于翻譯的定義較為廣義,認為翻譯就是詞語的替換,為保證翻譯的準確性,體現(xiàn)的是句子與句子之間意義相同的特點,翻譯之后的意義與原文意義相同是翻譯的關鍵。在美學翻譯當中,不僅需要表達的詞語與原文的詞語意義相通,同時也需要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語言進行美化,達到與原文一樣的流暢程度,主要體現(xiàn)的是對于美的追求,重視翻譯的靈活程度。如:Dawnbreakingovertheislands,verybeautifulinasoftgreylightwithmanyclouds.Thereistransparencyaboutthelightwhichcannotbedescribedorpainted.原文翻譯為:“拂曉降臨小島,灰色的柔光,許多云彩,景象美極了。這里有透明的光線,他不能夠描寫與刻畫?!保?]通過對原文進行意義上的對照翻譯,會導致翻譯出的詞義缺乏生動性。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過程中,應該加入相應的描繪詞語。如“曙光之下的小島美極了,晨曦柔和美麗,彩云片片。美麗的光影無法通過描寫與描畫進行體現(xiàn)的?!边@樣的描述體現(xiàn)了美學翻譯在實際翻譯中的重要性。
二、科技英語概述
科技英語指的是對于自然科學以及工程技術方面的科學著作,是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用到的重要的學科。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使得科技英語逐漸地呈現(xiàn)出其重要性。同時在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進程中,國家也逐漸重視起美學的實際應用,并設立了相關的專業(yè)。在科技英語當中涉及到的詞匯,多數(shù)都具有半科技型的特點。英語詞匯會根據(jù)具體的情景表現(xiàn)出不同的含義,科技英語詞匯也是如此。例如:inventarobot翻譯成為“發(fā)明機器人”,inventacom-puter翻譯成為“發(fā)明電腦”。但是在其它的實用英語當中,inventlies不能夠被翻譯成為“發(fā)明謊言”而是被翻譯成為“編造謊言”。在實際的英語翻譯當中,應該重視具體情境的使用。
三、翻譯美學取向在科技英語中的具體應用
(一)科技英語翻譯中的精確特性在科技英語翻譯當中,同樣要重視翻譯的準確性。翻譯的準確性是體現(xiàn)原文具體含義的重要因素??萍加⒄Z翻譯應該重視挖掘詞語當中的深層含義,這會使得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語言的使用更加和諧優(yōu)美。此外,詞語的簡潔性也很重要。例如:dogclutch含義是爪型離合器;piggyback表示的是背負式運輸。科技英語具體概念的精準定義也是翻譯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重視詞語的辨析,才能夠針對具體的語境準確地定義詞匯表達的具體含義。通過對于整體句子的理解,明確其需要表達的正確含義,重視多義辨析以及詞語的引申含義。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體現(xiàn)精準度的控制,同時能夠達到簡潔優(yōu)美的表達效果。同時對于句子的翻譯工作,應該結合語境進行完善,防止執(zhí)行漢語的表達方式。如:“Photosensitizingeffectsofvitamins(orphotosensitiza-tion)onlylatertoRecognized.”原文直譯為“維生素感光在后來才確認的”,正確的翻譯為“維生素(或光敏)光敏效應知識后來才確認的”。
(二)科技英語翻譯中的邏輯推理特性科技英語翻譯應該重視邏輯推理性。邏輯推理性在具體的語言實施當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是體現(xiàn)語言優(yōu)美特點的重要因素。邏輯美學是科技英語翻譯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通過產(chǎn)生的因果關系進行科技英語翻譯,對于表達英語的重要特性有著重要意義,體現(xiàn)科技英語當中的內部關聯(lián)特性。在邏輯推理的使用中,應該明確文章的實際邏輯順序,通過正確的理解,體現(xiàn)語言美學的特點。如:“Themorehardrock,drillingmoredifficult.)Nevertheless.FewWhichtypeofrockafterblastingalsohassufficienthardness.Andnolongerneedtousestonesorconcreteliningup.”被翻譯為“更堅硬的巖石,鉆井更有難度。盡管如此,一些爆破后的巖石類型也有足夠的硬度。不再需要用石頭以及混凝土襯砌”。句子的邏輯順序,能夠有效地促進科技英語的翻譯準確度,并且體現(xiàn)出語言的邏輯美感。
(三)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條理特性條理性在英語翻譯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遵循條理性的原則,才能夠在實際的科技英語翻譯中保證翻譯的簡潔準確性原則。科技英語當中對于促會的構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混成法,例如“Lenovo”是“Le”與“novo”的混合模式;第二,詞綴法,如:調節(jié)“demodulation”的構成主要是以前綴以及詞根組成;第三,縮略法,如:不明飛行物UFO:UnidentifiedFlyingObject;第四,合成法,例如:下來“down”以及裝載“l(fā)oad”,合成起來就是“download”下載的含義。只有通過詞語之間的正確組合,并進行實際的分析,才能夠突出科技英語翻譯過程中存在的條理美感以及不同的韻味。
(四)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審美特性修辭手法是語言實際運用的重要體現(xiàn),在實際的語言描述當中,加入修辭手法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科技英語具有相對的嚴謹性,實際修辭手法的使用中包含比喻以及擬人兩種手法。比喻,通過對于科技英語的理解,運用本質不相同但是現(xiàn)象相同的方式來進行語言的翻譯工作,使得表達效果更加生動。例如“l(fā)ike”“as”“asthough”等的使用。擬人,擬人的手法是通過運用生動的形象和語言進行實際的表達,將事物賦予人格,擬人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實際的事物描述,使得理解更加直觀、自然,便于理解。例如:“Whendifficulttoreturnwhentheweatherbegantoslowlywar-ming,northernChinaswallowsuptheirmindsaroundtheMid-AutumnFestivalagainstthetide.camesouthtoset-tle.”譯文是“當南方天氣開始慢慢變暖的時候,我國北方地區(qū)的燕子在中秋節(jié)左右開始拿定主意進入反潮流,來到南方定居。”這里將燕子進行了擬人化的處理,實現(xiàn)了修辭手法的重要意義。
四、結語
一些常見的英文文章語言技巧
a)如何指出當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導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敘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來引導不足,比如
However,littleinformation..
littleattention...
littlework...
littledata
littleresearch
orfewstudies
fewinvestigations...
fewresearchers...
fewattempts...
orno
noneofthesestudies
has(have)beenless
doneon...
focusedon
attemptedto
conducted
investigated
studied
(withrespectto)
Previousresearch(studies,records)has(have)
failedto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to
overestimated,underestimated
misleaded
thus,thesepreviusresultsare
inconclisive,misleading,unsatisfactory,questionable,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discrepancies)stillexist...
這種引導一般提出一種新方法,或者一種新方向。如果研究的方法以及方向和前人一樣,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強調自己工作的作用:
However,dataisstillscarce
rare
lessaccurate
thereisstilldearthof
Weneedto
aimto
haveto
providemoredocuments
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thedataset
Furtherstudiesarestillnecessary...
essential...
為了強調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還要在However之前介紹自己研究問題的反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比如:
1)時間問題
如果你研究的問題時間上比較新,你就可以大量提及對時間較老的問題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說(However),對時間尺度比較新的問題研究不足
2)物性及研究手段問題
如果你要應用一種新手段或者研究方向,你可以提出當前比較流行的方法以及物質性質,然后說對你所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研究甚少。
3)研究區(qū)域問題
首先總結相鄰區(qū)域或者其它區(qū)域的研究,然后強調這一區(qū)域研究不足
4)不確定性
雖然前人對這一問題研究很多,但是目前有兩種或者更多種的觀點,這種uncertanties,ambiguities,值得進一步澄清
5)提出自己的假設來驗證
如果自己的研究完全是新的,沒有前人的工作進行對比,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自信地說,根據(jù)提出的過程,存在這種可能的結果,本文就是要證實這種結果。
Weaimtotestthefeasibility(reliability)ofthe...
Itishopedthatthequtestionwillberesolved(fallaway)withourproposed
method(approach).
提出自己的觀點
Weaimto
Thispaperreportson
providesresults
extendsthemethod..
focuson
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
Furthermore,Moreover,Inaddition,,wewillalsodiscuss...
c)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圍
前言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告訴讀者包括(reviewer)你的文章主要研究內容。如果處理不好,reviewer會提出嚴厲的建議,比如你沒有考慮某種可能性,某種研究手段等等。
為了減少這種爭論,在前言的結尾你就要明確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圍:
1)時間尺度問題
如果你的問題涉及比較長的時序,你可以明確地提出本文只關心這一時間范圍的問題。
Wepreliminarilyfocusontheolder(younger)...
或者有兩種時間尺度的問題(long-termandshortterm),你可以說兩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種
2)研究區(qū)域的問題
和時間問題一樣,明確提出你只關心這一地區(qū)
d)最后的原場
在前言的最后,還可以總結性地提出,這一研究對其它研究的幫助。
或者說,furtherstudieson...willbesummarizedinournext
study(orelsewhere)
總之,其目的就是讓讀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討論的問題上來。減少
爭論(arguments).
關于詞匯以及常用結構,要經(jīng)??偨Y,多讀多模仿才能融會貫通。
以上是常見的語言結構,不算抄襲。
怎樣提出觀點
在提出自己的觀點時,采取什么樣的策略很重要。
不合適的句子通常會遭到reviewer的置疑。
1)如果觀點不是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confirmthat...
2)對于自己很自信的觀點,可用
Webelievethat...
3)在更通常的情況下,由數(shù)據(jù)推斷出一定的結論,
用,Resultsindicate,infer,suggest,implythat...
4)在及其特別的情況才可以用Weputforward
(discover,observe..).."forthefirsttime".
來強調自己的創(chuàng)新。
5)如果自己對所提出的觀點不完全肯定,可用
Wetentativelyputforward(interrpretethisto..)
OrTheresultsmaybedueto(causedby)attributedto
rsultedfrom..
OrThisisprobablyaconsequenceof
Itseemsthat..canaccountfor(interpret)this..
OrItispisiblethatitstemfrom...
連接詞與邏輯
寫英文論文最常見的一個毛病就是文章的邏輯不清楚。解決的方法有:
1)句子上下要有連貫,不能讓句子之間獨立
常見的連接詞語有,However,also,inaddition,
consequently,afterwards,moreover,F(xiàn)urthermore,
further,although,unlike,incontrast,Similarly,
Unfortunately,alternatively,parallelresults,
Inorderto,despite,F(xiàn)orexample,Comparedwith
otherresults,thus,therefore...
用好這些連接詞,能夠使觀點表達得有層次,更加明確。
比如,如果敘述有時間順序的事件或者文獻,最早的文獻可用AAadvocateditforthefirsttime.
接下來,可用ThenBBfurtherdemonstratedthat..
再接下來,可用Afterwards,CC..
如果還有,可用MorerecentstudiesbyDD..
如果敘述兩種觀點,要把它們截然分開
AApputforwardthat...
Incontrast,BBbelieve
orUnlikeAA,BBsuggest
orOnthecontrary(表明前面的觀點錯誤,如果只是表明兩種對立的觀點,用incontrast),BB..
如果兩種觀點相近,可用
AAsuggest
Similarily,alternatively,BB..
OrAlso,BB
orBBallsodoes..
表示因果或者前后關系,可用Consequently,therefore,asaresult,
表明遞進關系,可用furthermore,further,moreover,inaddition,
當寫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檢查一下是否較好地應用了這些連接詞。
2)段落的整體邏輯
經(jīng)常我們要敘述一個問題的幾個方面。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注意邏輯結構。
首先第一段要明確告訴讀者你要討論幾個部份
...Therefore,therearethreeaspectsofthisproblenhaveto
beaddressed.
Thefirstquestuoninvolves...
Thesecondproblemrelatesto
Thethridaspectdealswith...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把觀點逐層敘述。
Or,可以直接用First,Second,Third...Finally,..
當然,F(xiàn)urthermore,inaddition等可以用來補充說明。
3)討論部份的整體結構
小標題是比較好的方法把要討論的問題分為幾個片段。
一般第一個片段指出文章最為重要的數(shù)據(jù)與結論。補充說明的部份可以放在最后一個片段。
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讀者會分為多個檔次。文章除了本專業(yè)的專業(yè)人士讀懂以外,一定要想辦法能讓更多的外專業(yè)人讀懂。
所以可以把討論部份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提出觀點,另一部份詳細介紹過程以及論述的依據(jù)。這樣專業(yè)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比較專業(yè)的討論他可以把它當成黑箱子,而這一部份本專業(yè)人士可以進一步研究。
為了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時,最好加以個括弧,給出較為詳細的解釋。
如果文章用了很多的Abbreviation,兩種方法加以解決
1)在文章最好加上個Appendix,把所有Abreviation列表
2)在不同的頁面上,不時地給出Abbreciation的含義,用來
提醒讀者。
總之,寫文章的目的是要讓讀者讀懂,讀得清晰,并且采取各種措施方便于讀者。
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來前人的結論完全不對。這是前人工作最起碼的尊重,英文叫做給別人的工作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現(xiàn)非常negative的評價,比如Theirresults
arewrong,veryquestionable,havenocommensence,etc.
遇到這類情況,可以婉轉地提出:
Theirstudiesmaybemorereasonableiftheyhad
consideredthissituation.
Theirresultscouldbebetterconvincedifthey...
OrTheirconclusionmayremainsomeuncertanties.
討論部份還包括什么內容?
1.主要數(shù)據(jù)特征的總結
2.主要結論以及與前人觀點的對比
3.本文的不足
第三點,在一般作者看來不可取。事實上給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護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隱藏文章的漏洞,覺得別人看不出來,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謂不足,包括以下內容:
1.研究的問題有點片面
討論時一定要說,
Itshouldbenotedthatthisstudyhasexaminedonly..
Weconcentrate(focus)ononly...
Wehavetopointoutthatwedonot..
Somelimitationsofthisstudyare...
2.結論有些不足
Theresultsdonotimply,
Theresultscannotbeusedtodetermine
betakenasevidenceof
Unfortunately,wecannotdetermienthisfromthisdata
Ourresultsarelackof...
但是,在指出這些不足之后,隨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強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來解決這些不足,為別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浮筆。
Notwithstadingitslimitation,thistudydoessuggest..
However,theseproblemsculdbesolvedifweconsdier
對于隱喻現(xiàn)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時期。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掀起了對隱喻現(xiàn)象進行跨學科研究的熱潮,從不同的角度解釋語言的起源、發(fā)展和使用,乃至人類認識和智能發(fā)展的奧秘。Halliday(1985)提出了語法隱喻的概念,將隱喻的研究與語言功能聯(lián)系起來。他認為,語言是一個由語義、詞匯語法和語音三個層次組成的系統(tǒng),它們之間從上至下依次存在著體現(xiàn)關系。隱喻是意義與表達式之間非一致性(incongruent)關系的表現(xiàn),隱喻現(xiàn)象不僅限于詞匯層面,還常常發(fā)生在語法層面。語法隱喻是對“一致式”(congruentform)的偏離(deviation)。例如:(1a)Alittleboywaswanderingalongthestreetondusk.(一致式)(1b)Dusksawalittleboywanderingalongthestreet.(隱喻式)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認為語法隱喻是詞匯語法層的一種突出特征。Halliday(1994)指出,語言表達的隱喻模式是所有成人語篇的特征,不同語篇的語場、語旨、語式和語義決定了語法隱喻出現(xiàn)的頻率和數(shù)量。語法隱喻被認為是科技語篇的突出特征,這是由科技語篇所在的特定語場、語旨、語式和其特定的語義促動的。
二、科技英語中的語法隱喻分析
科技英語是現(xiàn)代英語的一種非常正式的功能變體,其特點十分鮮明。在詞匯語法層面表現(xiàn)為:名詞化現(xiàn)象頻繁,被動語態(tài)使用頻率高,非謂語動詞形式增多等(張德祿,1998:299)。根據(jù)語言使用的三大純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Halliday(1994)將語法隱喻分為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后期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學派的其他一些學者如Thompson和Martin提出了語篇隱喻的概念。以下本文將從這三種隱喻形式的角度分析科技英語中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
1.概念隱喻
Halliday所說的概念功能包括經(jīng)驗功能和邏輯功能,其中經(jīng)驗功能主要由及物性和語態(tài)體現(xiàn)。及物性是一個語義系統(tǒng),它把人們在現(xiàn)實時間中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分成若干個過程,也就是將經(jīng)驗通過語法進行范疇化。Halliday把人類活動和自然界的過程區(qū)分為六個過程,即物質過程、心理過程、關系過程、行為過程、言語過程和存在過程。概念語法隱喻在科技英語中的表現(xiàn)之一是“及物性”,系統(tǒng)中的各個過程的隱喻化,一個過程可以隱喻為另一個過程,如心理過程可隱喻化為物質過程,關系過程可隱喻化為行為過程。在隱喻的過程中,與舊過程有關的參與者就可以省略,與動詞相關的語氣、情態(tài)、時間、所處等因素也常常省去,由動態(tài)轉為靜態(tài),給人不可爭辯的客觀印象,這樣更有利于表達客觀真理和客觀事實。例如:(2a)Itisessentialthatwetakethesepre-cautionsifourcrewsaretobesafe.(一致式)(2b)Theseprecau-tionsareessentialtothesafetyofourcrews.(隱喻式)在此例中,隱喻將a句原有的三個過程轉化為b句的一個過程,并把其中主觀性很強的人稱代詞we省掉,加強了該句的客觀性,令人更加信服。隨著過程的轉換,過程中的參與者、環(huán)境等功能角色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隨著功能角色的變化,它們在詞匯語法層的體現(xiàn)形式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萍加⒄Z在詞匯語法層最常見的隱喻化是“名詞化(nominalization)”。名詞化不僅出現(xiàn)在科技語篇的正文中,而且在標題和摘要中均有所體現(xiàn)。名詞化隱喻指用名詞或名詞詞組代替原來表示動作的動詞、動詞詞組或表示特性的形容詞、形容詞詞組,從而實現(xiàn)語法范疇或形式之間的轉換。Halliday(1994)認為通過這種方法,在一致式中作為過程的動詞和作為特征的形容詞被隱喻轉換為名詞;它們的作用不再是在小句中充當過程或屬性,而是以名詞詞組的形式表達“事物性”??萍加⒄Z借助抽象思維的邏輯性和概念性傳達客觀的知識和信息,這就要求它的語言表達形式簡練、準確和濃縮,這些都導致科技語篇中名詞化的大量存在。除此之外,名詞化使得主位的選擇更加多樣化。名詞化在小句信息結構中充當主位,調整了原有的信息結構分布,起到了強調的作用。另外,原本在一致式中的一個過程,在隱喻式中通過名詞化轉變成一個小句的語義起始點,從而成為一種十分有效的銜接手段。例如:(3a)Ifweaddorremoveheat,thestateofmattermaychange.(一致式)(3b)Theadditionorremoveofheatmaychangethestateofmatter.(隱喻式)在以上的例句中,隨著一致式a轉化為隱喻式b,概念功能詞匯語法層中表達經(jīng)驗意義的具有代表性的嵌入句(embeddedclause)轉移投射到了名詞形式的語法域,跨越到了名詞范疇,充當了b中的主位。
2.人際隱喻語言的人際功能
即表達說話人的身份、地位、態(tài)度、動機和他對事物的推斷、判斷和評價,主要通過語氣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體現(xiàn)出來。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人際意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情態(tài),即說話人對自己講的命題的成功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斷。比如:在提議中表達個人意愿,或在命令中要求對方承擔義務。說話人傳達的不僅是他對消息可靠度的看法,還包括他對聽話人的態(tài)度。情態(tài)系統(tǒng)正是實現(xiàn)人際意義這一部分內容的重要手段。Halliday(1994)將情態(tài)定義為位于“是”和“否”之間的意義范圍,即位于肯定歸一度(polarity)和否定歸一度之間的中間地帶所構建的語義空間。把情態(tài)系統(tǒng)劃分為情態(tài)(modalization)和意態(tài)(modulation)兩部分,其中情態(tài)是說話人對某一話語命題的可能性(probability)和經(jīng)常性(usuali-ty)做出的判斷;而意態(tài)是說話人對某一話語命題涵蓋的義務(obligation)和意愿(inclination)作出的判斷。情態(tài)意義大都是由情態(tài)動詞和情態(tài)副詞,以及謂語的延伸部分表達的,情態(tài)動詞的意義可以隱喻為其他的語法形式。例如:(4a)Henrymightknowit.(一致式)(4b)IthinkHenryknowsit.(隱喻式)此外,情態(tài)具有高/中/低三種量值,表示歸一度之間的不同程度,如:must,should,could,might,itisprobable,itispossi-ble,等等。作者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選擇使用不同量值的情態(tài),以此決定他對科技知識真實性的確定程度(為了避免武斷,有時需要從假定、猜測、建議甚至懷疑的角度出發(fā)進行闡述,以使表達更為客觀,不會產(chǎn)生誤導),以及他對聽話人的態(tài)度。情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意態(tài)意義表示義務和傾向性,可以用情態(tài)動詞must,should,will,may表現(xiàn),隱喻式的表達則可采用如:berequired/supposed/allowedtodo等,或bedetermined/willingtodo等,或bekeenondoing等;還可以隱喻化為beobligedtodo等句型??萍加⒄Z著重要求內容的客觀性,因此情態(tài)系統(tǒng)的語法隱喻在科技語篇中十分常見。
3.語篇隱喻語篇
功能是語言所具有的創(chuàng)造語篇,使其與語境—交際語境及前文相關聯(lián)的功能(Halliday,2001),具體表現(xiàn)為主位結構、信息結構,表示句子中的銜接和連貫??萍加⒄Z中的語篇隱喻主要體現(xiàn)在名詞化的語篇銜接功能上。名詞化隱喻在英語語篇中的銜接功能是通過建立“主位—述位”銜接而實現(xiàn)的,名詞化不僅有利于語言表達的簡練、信息的濃縮,反映科技內容的嚴肅性和客觀性,還在科技英語語篇的構建中起到重要的銜接和連貫作用。例如:Becauseheavierisotopestendtobeleftbehindwhenwaterevaporatesfromtheoceansurfaces,theremainingoceanwaterbecomesprogressivelyenrichedinoxygen.Thedegreeofenrichmentcanbedeterminedbyanalyzingoceansedimentsoftheperiod.該句中的“enriched”被名詞化為“enrich-ment”后充當后一句的主位(thedegreeofenrichment),使前句和后句之間建立起銜接。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