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09:11
序論:在您撰寫理論學習調查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醫(yī)學是神圣的,嚴謹?shù)?,高要求的,每一名醫(yī)生身上肩負著無數(shù)患者的生命和希望。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醫(yī)生,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臨床實踐技能。而醫(yī)學生正是一個需要勤奮學習理論知識,不斷積累實踐經(jīng)驗,從而逐步走向一名醫(yī)生的過程,因此這個過程對每一個醫(yī)學生來說都非常重要和珍貴。
1.醫(yī)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現(xiàn)狀調查
1.1理論學習現(xiàn)狀
現(xiàn)在大學生進入大學后,由于學習方式的改變、校園生活的豐富、學習壓力的減小和可自由支配時間充裕等眾多原因,很多學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抱著“60分萬歲”的思想對待學習。經(jīng)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33%的同學平常上課睡覺,玩手機,不復習老師所教授的內容,而是等到考試前幾天,通過熬夜、死記硬背來突擊,考試時作弊,抄襲同學答案來爭取及格。36%的同學也有上課睡覺、玩手機情況,但他們一星期至少三次晚自習來看書本知識,取得了一般成績。12%的同學平常上課也不認真聽講,但考前一兩個月會認真復習,最后取得較好成績。19%的同學上課認真聽講,認真晚自習,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取得了很好成績。然而考試成績不能完全說明醫(yī)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因為大部分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臨時的突擊和瞬時記憶過一段時間后便全部忘了,并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這種現(xiàn)象非常讓人擔憂,因為這樣,很多醫(yī)學生雖然順利畢業(yè),拿到了學位證書,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仍不牢固。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就不能做到融會貫通,不能形成自己對待疾病的思維和治療方式,等到走上工作崗位,則容易誤診、漏診,從而引發(fā)一系列醫(yī)療糾紛事件,給患者和醫(yī)院帶來嚴重影響。
1.2實踐能力現(xiàn)狀
由于課程負擔重,老師授課速度加快,對于醫(yī)學生來說,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太過抽象,我們不能完全的理解,因此,通過實踐來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是最好的方式了。學校根據(jù)相關課程開展了實驗課,希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散思維,然而卻沒有達到期望的效果。經(jīng)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16%的同學上實驗課時不參與實驗,而是看著搭檔做;73%的同學完全按照老師說的步驟進行實驗,沒有任何自己的思考;只有11%的同學會對實驗過程加以思考,提出問題。而對于實驗報告,有一半的同學是采取抄襲別人的結果,沒有做到認真分析不同實驗結果的原因,沒有重視實驗課程,沒有充分利用實驗課程的價值。此外,寒暑假,學校要求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經(jīng)調查,42%的同學根本沒有參與社會實踐,29%的學生參與了非醫(yī)學類實踐,4%的同學到醫(yī)院參與實踐,但徒有其表,沒有學到什么東西,只有35%的同學真正的有所收獲。其實,到醫(yī)院實踐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它讓我們提早感受醫(yī)院工作的氛圍,學習怎樣與病人交流,讓我們更實際的了解各種疾病,從而更容易理解書本上的知識。然而調查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
2.醫(yī)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現(xiàn)狀調查分析
2.1醫(yī)學生自身目標不明確
醫(yī)生服務的對象是病人,是每一個生命,醫(yī)生的診治決定,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危。這就要求醫(yī)學生都必須樹立“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職業(yè)目標。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之前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考上大學,經(jīng)過十余年的寒窗苦讀,參加高考,終于跨入了大學的校門,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讓很多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進入大學后沒有目標,沒有動力,沒有自信,從而變得迷?;虺撩杂诰W(wǎng)絡游戲,最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選擇學醫(yī)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父母之命,每天都渾渾噩噩,不曾想過自己將來要做什么,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有的學生除了學習之外不參與其他課外活動,只想著順利畢業(yè)就好,能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怎樣實現(xiàn)卻很模糊。此外,現(xiàn)代社會的功利性和拜金論,讓很多學生覺得知識的力量被削弱了,通過人脈謀到一份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由于這種心態(tài),很多學生覺得自身目標微不足道。
2.2醫(yī)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方式存在問題
醫(yī)學相對其他專業(yè)來說是個比較辛苦的,為此,醫(yī)學生要付出很多努力。有些學生對待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上課遲到早退,課下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考前臨時抱佛腳,考試作弊。然而有些學生,雖然學習很認真,比其他學生付出很多努力,可是學習成績總是不夠理想,根本原因是學習方式和方法存在問題。第一,看書細致程度不夠,走馬觀花的瀏覽一遍后腦子里只有淺淺的印象,過一兩天就全忘了;第二,不能抓住重點知識,該掌握的沒有掌握;第三,學習效率不高,自制力較差,看書時不能靜下心來,容易走神或玩手機;第四,不能融會貫通,醫(yī)學課程非常復雜繁瑣,需要理解和靈活運用,一味的埋頭死學,死記硬背,只能做無用功;第五,自主學習意識差,只是被動的聽老師講課,不能主動的去學習了解相關專業(yè)的知識來充實自己。
2.3醫(yī)學生對實踐能力認識不足
參與臨床實踐與實驗研究不僅幫助學生理解書本知識,更能鍛煉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思維,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在以后工作時,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療方案。但是,很多學生對實踐的意義認識不足,認為實踐能力就是指動手能力,在實踐中,缺乏自己獨立思考與探索的空間,完全以應付的方式來對待實驗課程和臨床實踐,從而沒有什么收獲,對實踐漸漸失去了興趣。對醫(yī)學生來說,實踐能力包括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醫(yī)患溝通能力,這些都必須在不斷的實踐中鍛煉出來。醫(yī)學生應正確認識實踐能力的意義,重視實踐過程,加強技能訓練,為成為一名合格的醫(yī)務人員做準備。
3.醫(yī)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調查結果思考
3.1醫(yī)學生自我規(guī)劃的重要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很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缺乏規(guī)劃,往往跟著感覺和興趣走,最后白白浪費了大學時光,什么收獲也沒有。沒有規(guī)劃的生活便會失去方向,事倍功半,大學生能否有效自我管理也是實現(xiàn)自己生涯規(guī)劃的重要保證。高爾基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fā)展得越快。”如果說高中里的目標比較單一、簡明,包含較多的個人幻想成分的話,那么大學里的目標就應該更深刻、長遠,包含更復雜的社會因素,應該更好地把個人愿望和社會需要統(tǒng)一在其中,大學階段新目標的確立,實際上是人生目標的確立。我們應該明白一個簡單道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不是什么知識和技能都有時間去學習,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因此,每位大學生都應清楚,和以往人生階段相比,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需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增強自我管理的能力,對自己的大學生涯進行必要及時的管理和規(guī)劃。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懷特海先生這樣說過:“在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在大學里,他需要站起來,四面觀望?!敝挥姓酒饋?,向社會、向歷史、向未來、向生活的各個方面放眼展望,才能把握住恰當?shù)哪繕?,促進自己全面發(fā)展,為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打基礎,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
3.2醫(y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學會生存》一書中說到:“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隨著21世紀高新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知識更新周期進一步縮短,僅僅憑借在學校課堂上的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尤其對我們醫(yī)學生來說,課堂上學的理論知識遠遠不能跟上臨床實踐的步伐,所以醫(yī)學生要持續(xù)不斷的學習和開發(fā)自己的潛能。然而學習不只是依賴于課堂,更多的是依靠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主要指學生自愿的、積極的進行學習,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制定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選擇學習策略和學習材料,對學習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對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修正。大學學習與高中學習相比,自由支配時間較多,學生的學習脫離了老師、家長的監(jiān)督,在這樣的情況下,充分合理的利用時間,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都依賴于大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大學學習不應拘泥于傳統(tǒng)的模式,而是一種多途徑、多元化的開放式學習,醫(yī)學生首先要轉變自己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在注重課堂的基礎上,注重課外學習,通過向老師請教、與同學討論、聽取學術報告、查閱資料等途徑,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在實踐中體會、加深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3.3教學模式的改革
作為醫(yī)學院校來說,現(xiàn)代大學的教育的重點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知識、掌握專業(yè)理論的能力,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從事實踐探索活動,在實踐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將高度抽象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只有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完美結合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可或缺,由于理論知識廣度和深度的大幅提高,教學速度快,學生很難接受,然而老師只重視課堂教學,忽視了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很少對學生的思想和思維方式進行引導。老師應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促進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學校應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4.醫(yī)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調查結論
通過對醫(yī)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調查數(shù)據(jù)反映醫(yī)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現(xiàn)狀不容樂觀。經(jīng)過對調查現(xiàn)狀的分析和深刻思考,希望引起學生和學校的重視,改善各自存在的問題。醫(yī)學生自身注重課堂理論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以后的職業(yè)生涯做準備;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引導,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醫(y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 韋鈺.聯(lián)合國教科組織叢書:學會生存.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
2. 黃大林.改革實驗教學,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創(chuàng)新能力.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 2003年03期
3. 李雪斌 、王潔、 黃瑞雅.改革臨床技能教學體系,切實提高醫(yī)學生實踐能力.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2年01期
4.潘若斯.人才培養(yǎng)與大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關系.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報,2008年06期
5.吳微、劉繼亮.大學生涯自我規(guī)劃的重要性.中國大學生就業(yè)網(wǎng).2008年
作者簡介:
一、成立中心學習小組,班子成員帶頭學習
始終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到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各項業(yè)務工作的首位,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堅持帶頭學習,及時督促指導各業(yè)務股室開展學習,有效促進和增強了全系統(tǒng)干部職工學習政治理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堅持把政治理論與財政專業(yè)知識學習相結合,與財政工作實際相結合,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一種學習政治理論、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風氣在全系統(tǒng)蔚然形成,干部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增強,政治理論和業(yè)務知識學習由過去的“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和氛圍。
二、健全完善學習制度,達到“四有三落實”
健全完善學習制度,設立了圖書室、制定理論學習計劃、靈活學習方法、加強學習的組織和實施,強化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和業(yè)務知識學習。修訂完善了《彬縣財政局學習制度》,把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和業(yè)務知識學習列入個人全年目標責任考核,作為評選先進、考察選拔的重要依據(jù),并將學習情況與個人津貼掛鉤,形成有效的學習激勵機制。
三、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提高理財水平
始終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方法,把政治理論學習與搞好財政工作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結合起來,用政治理論指導財政工作實踐,解決財政工作中的問題,努力提高理財水平。結合財政工作實際,大力推行財政改革,通過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方法,有效解決了財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卓有成效地提高了理財水平。
四、加強干部學習培訓,促進財政工作發(fā)展
【關鍵詞】 臨床;護理;教學; 建構主義;數(shù)據(jù)收集
(聲明:本站文章僅給需要的醫(yī)務工作者提供交流學習參考。翰林醫(yī)學免費提供。部分資源由工作人員網(wǎng)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哪部分資料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后臺工作人員聯(lián)系,我們將即時刪除??头q:88970242.后臺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了解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導向的本科護生臨床見習現(xiàn)狀。方法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自行設計問卷對342名本科護生的臨床見習現(xiàn)狀進行調查。問卷分為4個維度,調查護生見習中的老師、學生、組織和見習效果狀況。結果 總體均分為(3.37±0.40)分,老師維度均分(3.27±0.56)分,學生維度均分(3.52±0.51)分,組織維度均分(3.08±0.46)分,效果維度均分(3.58±0.46)分。不同性別、不同見習地點護生自評見習現(xiàn)狀均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01~3.161,f=8.071~28.049,q=3.64~9.88,p<0.05)。逐步回歸分析顯示,老師、學生、組織均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結論 臨床見習對護生知識的理解、累積、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見習的組織管理和老師的引導性是提高見習效果的關鍵。
【關鍵詞】 臨床;護理;教學; 建構主義;數(shù)據(jù)收集
an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learning of under graduate nurse students guided by constructivism li beibei, wang li (school of nursing,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survey 342 undergraduate nurs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 survey included four dimensions: teachers, students, organization and results. results the overall equipartition was 3.37±0.40; the dimension equipartition of teacher was 3.27±0.56; that of students, 3.52±0.51; that of organization, 3.08±0.46; and that of the result of clinical learning on the job, 3.58±0.46.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quipartition for different gender, and different places for train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501-3.161,f=8.071-28.049,q=3.64-4.12,p<0.01).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eachers, students and organization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of learning. conclusion learning on the job clinical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nurse students in apprehension, accumulation and intensify of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conduction of teachers are the key points of raising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constructivism; data collection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護理教育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臨床教育過程中[1]。臨床見習是護生接觸臨床的開始,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也是護生能夠順利融入職業(yè)角色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如何更好地組織臨床見習、提高見習質量成為護理教育不斷研究的課題之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高水平的護理人才需求量增加,護理院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使得醫(yī)療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病人維權意識提高,對見習的配合度呈下降趨勢,給見習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臨床帶教老師往往同時肩負大量臨床工作,時間和精力不足,以上原因使臨床見習教學工作受到一定影響。本文調查分析臨床見習對本科護生知識構建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見習教學提出建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9年6月, 對山東省3所醫(yī)學院校結束臨床專業(yè)課理論學習和臨床見習、尚未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的2005級護理本科生342人進行了調查,學生年齡21~25歲,平均23歲;男生15人,女生327人。其見習模式屬課間見習;見習醫(yī)院包括附屬醫(yī)院、教學醫(yī)院和其他醫(yī)療單位;帶教老師有護理學院老師、臨床護士和醫(yī)生。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及方法 經(jīng)參閱有關文獻、進行護生訪談和護理教育專家咨詢,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自行編制了護理本科生見習現(xiàn)狀調查問卷。問卷經(jīng)過專家教授函詢修改后進行預實驗,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α=0.902,重測信度r=0.797,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問卷分為4個維度:老師維度(包括老師
272青 島 大 學 醫(yī) 學 院 學 報46卷
的引導性與職責性),學生維度(包括學生的主動性與守紀性),組織維度(見習組織狀況:見習安排、教學方式、病人配合情況等),效果維度(見習對學生原有知識的理解、累積、深化情況,病情評估技能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職業(yè)情感的培養(yǎng)等)。問卷用likert等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劃分為5個等級,分別賦予1、2、3、4、5分。
1.2.2 資料收集與處理 發(fā)放調查問卷342份,收回有效問卷310份,有效率90.64%。資料整理將反向題目重新計分并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護生自評見習現(xiàn)狀
問卷總體均分(3.37±0.40)分,老師維度均分(3.27±0.56)分,學生維度均分(3.52±0.51)分,組織維度均分(3.08±0.46)分,效果維度均分(3.58±0.46)分。不同性別護生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01~3.161,p<0.01)。見表1。在附屬醫(yī)院見習186人,平均得分(3.44±0.48)分;教學醫(yī)院見習99人,平均得分(2.99±0.54)分;其他地點見習25人,平均得分(3.05±0.68)分;附屬醫(yī)院與教學醫(yī)院及其他醫(yī)院見習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7.181,q=5.00、9.88,p<0.01)。不同見習地點學生見習現(xiàn)狀層面中老師的職責性、主導性、學生的守紀性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f=8.071~28.049,q=3.64~4.12,p<0.01)。見表2。表1 不同性別的護生見習現(xiàn)狀得分比較表2 不同見習地點學生見習現(xiàn)狀層面分析(分,±s)見習地點n職責性引導性守紀性附屬醫(yī)院
2.2 各維度與效果的相關性
老師、學生、組織3個維度均與效果呈正相關(r=0.649、0.652、0.666,p<0.01)。
2.3 見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的老師、學生、組織各維度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平均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8.175+0.342x1+0.392x2+0.344x3,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245.276,p=0.000,回歸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調整r2=0.703。3個維度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0.703,即表中3個變量能聯(lián)合預測見習效果70.3%的變異量。其中以組織層面的預測效果最佳,其調整r2=0.442,解釋變異量為44.2%。見表3。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因素各維度中層面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11.328+0.363x1+0.246x2+0.338x3+0.203x4,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187.514,p=0.000,回歸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調整r2=0.707。4個層面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0.707,即表中4個變量能聯(lián)合預測見習效果70.7%的變異量。其中以老師維度引導性層面的預測力最佳,其調整r2=0.447,解釋變異量為44.7%。見表4。表3 護生見習效果維度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shù)表4 護生見習效果層面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shù)
3 討 論
3.1 護生見習現(xiàn)狀表現(xiàn)
本文的調查結果顯示,問卷所有條目總體得分(3.37±0.40)分,效果維度得分(3.58±0.46)分,是總問卷維度中得分最高者。說明護生對見習現(xiàn)狀和效果基本滿意。不同性別、不同見習地點的護生見習現(xiàn)狀平均得分差異有顯著性,男護生的見習現(xiàn)狀自我評價比女護生好,可能與男女生的性別心理差異有關。曹威麟等[2]的研究指出,女生的自我期望值及對老師的期望值都明顯高于男生,而實際履行師生心里契約責任的情況相對于較高期望值反不如男生,即期望值高而積極行為表現(xiàn)低。本文問卷調查結果與其一致。另一方面可能與男女生在自信心方面存在差異有關,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女大學生的自我估計分數(shù)往往低于男大學生[3]。
本文結果還顯示,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和學生的守紀性得分差異有顯著性,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方面附屬醫(yī)院的總體效果優(yōu)于其他教學醫(yī)院和機構;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yī)院得分較高。說明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教學準備與發(fā)揮狀況有所不同,附屬醫(yī)院教學意識強、教學氛圍好,老師帶教機會多、熟悉帶教過程和規(guī)律、有較豐富的帶教經(jīng)驗。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yī)院優(yōu)于附屬醫(yī)院,可能與教學醫(yī)院對學生管理較好有關。
3.2 見習效果影響因素
建構主義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形成于西方的一種認知理論,它是行為主義發(fā)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fā)展[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基礎、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最終達到知識的意義構建。見習教學與一般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見習教學中學生需要到醫(yī)院與病人進行初步接觸,對病房環(huán)境進行了解,可以看到病人的實際病況與治療、護理措施,具有比課堂教學更得天獨厚的知識意義構建條件。因為知識的意義構建并不可能憑空產生,它應當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載體[5]。在這種真實的病房環(huán)境中學生需要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理解和認識現(xiàn)實中的各種疾病,從而對原有的認識進行改造與重組,順應認知結構,完成新的知識的意義構建。利用好這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性思維和評估技能有重要意義。
3.2.1 見習組織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組織對見習效果的解釋變異量最大,為44.4%,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組織維度是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以外的因素,包括見習課時、人數(shù)安排、學習過程與方式、學院老師是否同時參與帶教、病人配合情況以及典型案例的準備等。它包括構建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情境因素,提示在當前見習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和見習醫(yī)院對見習課的組織安排、質量監(jiān)控是重要的。在組織維度中有關病人的配合程度的條目均分高于問卷總條目均分,說明雖然病人的維權意識增強,但同時老師在帶教準備過程中也更加注重了與病人關系的協(xié)調,取得了大多數(shù)病人的配合。但病人的配合在身體評估方面有較大的局限性。另外,在組織維度中有81.9%的學生認為“見習課時安排太少,應該增加”, 82.3%的學生認為“見習過程安排松散,效率低”,84.8%的學生認為“學院老師應同時參與見習課帶教”,還有50.6%的學生認為“根據(jù)課程需要應到相應機構如社區(qū)等見習”。以上結果表明,護生傾向于見習課時增加并提高效率。吳京玉等[6]在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中指出,有必要增加護理健康教育學課間見習的時間,同時改變課間見習方式及方法。學生傾向于學院老師參與帶教,這與王鳳英等[7]指出學生喜歡專人帶教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張麗莉[8]嘗試了新的見習帶教方法,采取護士輔助帶教老師帶教的方法,受到學生好評。
3.2.2 老師的引導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師維度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從層面上進行分析,老師的引導性對見習效果的解釋量最大,為44.7%,超過組織成為層面分析中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而老師的職責性并未進入回歸。說明:①在具體的見習教學實施中,老師引導性發(fā)揮的作用超過組織的作用。就是說老師良好的引導有可能彌補大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組織上的不足,從而改善見習的效果。②帶教老師僅僅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責是不夠的,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善于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是最重要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在于教學而是在于能激發(fā)學生自己去自主學習;好的老師也并非是把教學內容解釋清楚、闡述明白就足夠了,老師必須要讓學生自己研究知識,獨立思考[9]。老師發(fā)揮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老師應創(chuàng)設豐富的信息和多重觀點”,讓學生針對具體情景采用適當策略探索和整合知識,以形成自己對意義的建構[10]。只有老師發(fā)揮了引導作用,學生才不會盲目地進行學習,才能使見習指向正確的方向,從而達到見習目的。本次調查顯示,有關老師引導性條目的均分為3.41,大于總條目均分3.37,說明老師對于引導學生學習給予了很大的關注。
3.2.3 學生的守紀性與主動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學生的主動性是影響見習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老師的引導作用還是學校、醫(yī)院及老師的科學、嚴謹?shù)慕M織安排,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參與使之真正發(fā)揮主體作用,是學生獲得知識意義構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而學生的守紀性則是保證學習主動性的基本要素。在本次調查中,有關學生主動性的條目均分低于總條目均分。如“會向老師提出自己見習要求”得分為(2.84±1.09)分,“從不放棄問診病人機會”得分為(3.04±0.96)分。說明學生在主動與老師及病人溝通上仍存在問題。部分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實踐機會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仍停留在被動接受知識層面。其原因有可能與學生溝通技巧欠佳,或求知欲低、問診的興趣未激發(fā)起來等有關。
綜上所述,為提高本科護生臨床見習效果,應提高見習教學的組織管理力度,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infance m s. the conflicting roles of nurse and nurse educator[j]. nursing outlook, 1986,34(2): 9496.
[2]曹威麟,諸葛相麗,郭江平. 兩所高校師生心里契約學生性別差異的實證研究[j]. 高校探索, 2009(2):120126.
[3]李曉雯,李成. 論性別角色差異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影響[j].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7(3):107108.
[4]徐輝. 現(xiàn)代西方教育理論[m].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6:108.
[5]李劍萍. 大學教學論[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8:6162.
[6]吳京玉,滕月玲,吳美福,等. 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02,17(6):455456.
[7]王鳳英,陳勇,江露,等. 護理本科生婦產科見習效果分析[j]. 護理研究, 2007,21(2):552554.
[8]張麗莉. 護理本科生神經(jīng)外科見習帶教方法初探[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4,13(7):970.
[9]姜安麗. 護理教育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73.
【關鍵詞】 臨床;護理;教學; 建構主義;數(shù)據(jù)收集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survey 342 undergraduate nurs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 survey included four dimensions: teachers, students, organization and results. Results The overall equipartition was 3.37±0.40; the dimension equipartition of teacher was 3.27±0.56; that of students, 3.52±0.51; that of organization, 3.08±0.46; and that of the result of clinical learning on the job, 3.58±0.46.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quipartition for different gender, and different places for train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501-3.161,F(xiàn)=8.071-28.049,q=3.64-4.12,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constructivism; data collection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護理教育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臨床教育過程中[1]。臨床見習是護生接觸臨床的開始,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也是護生能夠順利融入職業(yè)角色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如何更好地組織臨床見習、提高見習質量成為護理教育不斷研究的課題之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高水平的護理人才需求量增加,護理院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使得醫(yī)療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病人維權意識提高,對見習的配合度呈下降趨勢,給見習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臨床帶教老師往往同時肩負大量臨床工作,時間和精力不足,以上原因使臨床見習教學工作受到一定影響。本文調查分析臨床見習對本科護生知識構建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見習教學提出建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9年6月, 對山東省3所醫(yī)學院校結束臨床專業(yè)課理論學習和臨床見習、尚未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的2005級護理本科生342人進行了調查,學生年齡21~25歲,平均23歲;男生15人,女生327人。其見習模式屬課間見習;見習醫(yī)院包括附屬醫(yī)院、教學醫(yī)院和其他醫(yī)療單位;帶教老師有護理學院老師、臨床護士和醫(yī)生。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及方法 經(jīng)參閱有關文獻、進行護生訪談和護理教育專家咨詢,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自行編制了護理本科生見習現(xiàn)狀調查問卷。問卷經(jīng)過專家教授函詢修改后進行預實驗,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α=0.902,重測信度r=0.797,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問卷分為4個維度:老師維度(包括老師
272青 島 大 學 醫(yī) 學 院 學 報46卷
的引導性與職責性),學生維度(包括學生的主動性與守紀性),組織維度(見習組織狀況:見習安排、教學方式、病人配合情況等),效果維度(見習對學生原有知識的理解、累積、深化情況,病情評估技能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職業(yè)情感的培養(yǎng)等)。問卷用LIKERT等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劃分為5個等級,分別賦予1、2、3、4、5分。
1.2.2 資料收集與處理 發(fā)放調查問卷342份,收回有效問卷310份,有效率90.64%。資料整理將反向題目重新計分并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護生自評見習現(xiàn)狀
問卷總體均分(3.37±0.40)分,老師維度均分(3.27±0.56)分,學生維度均分(3.52±0.51)分,組織維度均分(3.08±0.46)分,效果維度均分(3.58±0.46)分。不同性別護生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01~3.161,P
2.2 各維度與效果的相關性
老師、學生、組織3個維度均與效果呈正相關(r=0.649、0.652、0.666,P
2.3 見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的老師、學生、組織各維度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平均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8.175+0.342X1+0.392X2+0.344X3,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xiàn)=245.276,P=0.000,回歸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調整R2=0.703。3個維度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0.703,即表中3個變量能聯(lián)合預測見習效果70.3%的變異量。其中以組織層面的預測效果最佳,其調整R2=0.442,解釋變異量為44.2%。見表3。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因素各維度中層面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11.328+0.363X1+0.246X2+0.338X3+0.203X4,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xiàn)=187.514,P=0.000,回歸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調整R2=0.707。4個層面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0.707,即表中4個變量能聯(lián)合預測見習效果70.7%的變異量。其中以老師維度引導性層面的預測力最佳,其調整R2=0.447,解釋變異量為44.7%。見表4。表3 護生見習效果維度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shù)表4 護生見習效果層面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shù)
3 討 論
3.1 護生見習現(xiàn)狀表現(xiàn)
本文的調查結果顯示,問卷所有條目總體得分(3.37±0.40)分,效果維度得分(3.58±0.46)分,是總問卷維度中得分最高者。說明護生對見習現(xiàn)狀和效果基本滿意。不同性別、不同見習地點的護生見習現(xiàn)狀平均得分差異有顯著性,男護生的見習現(xiàn)狀自我評價比女護生好,可能與男女生的性別心理差異有關。曹威麟等[2]的研究指出,女生的自我期望值及對老師的期望值都明顯高于男生,而實際履行師生心里契約責任的情況相對于較高期望值反不如男生,即期望值高而積極行為表現(xiàn)低。本文問卷調查結果與其一致。另一方面可能與男女生在自信心方面存在差異有關,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女大學生的自我估計分數(shù)往往低于男大學生[3]。
本文結果還顯示,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和學生的守紀性得分差異有顯著性,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方面附屬醫(yī)院的總體效果優(yōu)于其他教學醫(yī)院和機構;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yī)院得分較高。說明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教學準備與發(fā)揮狀況有所不同,附屬醫(yī)院教學意識強、教學氛圍好,老師帶教機會多、熟悉帶教過程和規(guī)律、有較豐富的帶教經(jīng)驗。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yī)院優(yōu)于附屬醫(yī)院,可能與教學醫(yī)院對學生管理較好有關。
3.2 見習效果影響因素
建構主義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形成于西方的一種認知理論,它是行為主義發(fā)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fā)展[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基礎、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最終達到知識的意義構建。見習教學與一般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見習教學中學生需要到醫(yī)院與病人進行初步接觸,對病房環(huán)境進行了解,可以看到病人的實際病況與治療、護理措施,具有比課堂教學更得天獨厚的知識意義構建條件。因為知識的意義構建并不可能憑空產生,它應當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載體[5]。在這種真實的病房環(huán)境中學生需要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理解和認識現(xiàn)實中的各種疾病,從而對原有的認識進行改造與重組,順應認知結構,完成新的知識的意義構建。利用好這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性思維和評估技能有重要意義。
轉貼于
3.2.1 見習組織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組織對見習效果的解釋變異量最大,為44.4%,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組織維度是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以外的因素,包括見習課時、人數(shù)安排、學習過程與方式、學院老師是否同時參與帶教、病人配合情況以及典型案例的準備等。它包括構建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情境因素,提示在當前見習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和見習醫(yī)院對見習課的組織安排、質量監(jiān)控是重要的。在組織維度中有關病人的配合程度的條目均分高于問卷總條目均分,說明雖然病人的維權意識增強,但同時老師在帶教準備過程中也更加注重了與病人關系的協(xié)調,取得了大多數(shù)病人的配合。但病人的配合在身體評估方面有較大的局限性。另外,在組織維度中有81.9%的學生認為“見習課時安排太少,應該增加”, 82.3%的學生認為“見習過程安排松散,效率低”,84.8%的學生認為“學院老師應同時參與見習課帶教”,還有50.6%的學生認為“根據(jù)課程需要應到相應機構如社區(qū)等見習”。以上結果表明,護生傾向于見習課時增加并提高效率。吳京玉等[6]在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中指出,有必要增加護理健康教育學課間見習的時間,同時改變課間見習方式及方法。學生傾向于學院老師參與帶教,這與王鳳英等[7]指出學生喜歡專人帶教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張麗莉[8]嘗試了新的見習帶教方法,采取護士輔助帶教老師帶教的方法,受到學生好評。
3.2.2 老師的引導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師維度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從層面上進行分析,老師的引導性對見習效果的解釋量最大,為44.7%,超過組織成為層面分析中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而老師的職責性并未進入回歸。說明:①在具體的見習教學實施中,老師引導性發(fā)揮的作用超過組織的作用。就是說老師良好的引導有可能彌補大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組織上的不足,從而改善見習的效果。②帶教老師僅僅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責是不夠的,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善于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是最重要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在于教學而是在于能激發(fā)學生自己去自主學習;好的老師也并非是把教學內容解釋清楚、闡述明白就足夠了,老師必須要讓學生自己研究知識,獨立思考[9]。老師發(fā)揮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老師應創(chuàng)設豐富的信息和多重觀點”,讓學生針對具體情景采用適當策略探索和整合知識,以形成自己對意義的建構[10]。只有老師發(fā)揮了引導作用,學生才不會盲目地進行學習,才能使見習指向正確的方向,從而達到見習目的。本次調查顯示,有關老師引導性條目的均分為3.41,大于總條目均分3.37,說明老師對于引導學生學習給予了很大的關注。
3.2.3 學生的守紀性與主動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學生的主動性是影響見習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老師的引導作用還是學校、醫(yī)院及老師的科學、嚴謹?shù)慕M織安排,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參與使之真正發(fā)揮主體作用,是學生獲得知識意義構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而學生的守紀性則是保證學習主動性的基本要素。在本次調查中,有關學生主動性的條目均分低于總條目均分。如“會向老師提出自己見習要求”得分為(2.84±1.09)分,“從不放棄問診病人機會”得分為(3.04±0.96)分。說明學生在主動與老師及病人溝通上仍存在問題。部分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實踐機會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仍停留在被動接受知識層面。其原因有可能與學生溝通技巧欠佳,或求知欲低、問診的興趣未激發(fā)起來等有關。
綜上所述,為提高本科護生臨床見習效果,應提高見習教學的組織管理力度,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INFANCE M S. The conflicting roles of nurse and nurse educator[J]. Nursing Outlook, 1986,34(2): 9496.
[2]曹威麟,諸葛相麗,郭江平. 兩所高校師生心里契約學生性別差異的實證研究[J]. 高校探索, 2009(2):120126.
[3]李曉雯,李成. 論性別角色差異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影響[J].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7(3):107108.
[4]徐輝. 現(xiàn)代西方教育理論[M].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6:108.
[5]李劍萍. 大學教學論[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8:6162.
[6]吳京玉,滕月玲,吳美福,等. 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02,17(6):455456.
[7]王鳳英,陳勇,江露,等. 護理本科生婦產科見習效果分析[J]. 護理研究, 2007,21(2):552554.
[8]張麗莉. 護理本科生神經(jīng)外科見習帶教方法初探[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4,13(7):970.
[9]姜安麗. 護理教育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73.
論文摘要: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現(xiàn)狀,為提升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意識,實施相應的措施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了問卷調查和座談法對南華工商學院的8個專業(yè)291名在校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高職院校學生獲取或應用知識能力較差,學習方式在發(fā)生改變;高職院校學生實踐積極性高,計劃、協(xié)調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識強,部分學生溝通能力較弱;部分學生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較弱。結論: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積累與能力發(fā)展不協(xié)調,智力發(fā)展與·力發(fā)展不協(xié)調。為此,要求學校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學生要轉變學習觀念。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論和實踐內容不斷發(fā)展和豐富。大學生在面對經(jīng)濟傘球化、知識經(jīng)濟及信息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挑戰(zhàn)時,應關注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了解高職院校的終身學習能力現(xiàn)狀,我們對廣東南華商院291名在校生進行了終身學習能力問卷調查,并從終身學習的叫個維度進行分析,為提出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實旌策略奠定基礎。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目的和時間。通過了解在校大學的學習能力現(xiàn)狀,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給予指導:調的時間為2008年10月至12月。
2.調查對象。95%的置信度下,容許的抽樣誤差為5%,樣本量為370人。但回收的有效問卷數(shù)291份,容許的抽樣誤差約為6%,也可滿足研究需要。所以本次調查對象為該校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系、金融系、環(huán)境藝術系等8個專業(yè)291名在校學生。
3.調查方法。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和座談法。在確定調查對象時,采用了隨機抽樣方法。使用EXCEL軟件產生隨機數(shù)來確定調查對象。大學生終身學習能力調查表由項目組自行設計,由學生自填。問卷分為四部分: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共有32個單項選擇和一個開放型問題。問卷是經(jīng)過多次修改和試調查后確定下來的。同時,采用座談會形式對8名在校學生進行信息收集,詢問其對調查問卷的意見和對如何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看法。
4.統(tǒng)計方法。有效調查問卷回收后統(tǒng)一編碼、編號,使用SPSS15.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
1.一般情況。填寫問卷的291名大學生中,年齡在18到21歲之間.其中男生1l3人,女生174人(4人未填性別);大一生l14人,大二生95人,大三生81人見表l和表2。
2.學會認知。被調查的280名(11名未填)學生中,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綜合考核良好以上的占65.7%(161/280),合格的占29.6%(83/280)。59.2%的學生沒有獲得相關的資格證書。當問及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程度時,20%的學生明確表示經(jīng)常運用。經(jīng)常運用計算機和網(wǎng)絡查詢信息的學生占63.6%。另外,60.2%的學生每周去圖書館少于1次(包括1次);課余很少進行閱讀的學生占57.6%;遇到問題不去進行實際調查占9%,而不知道怎么處理的占31.4%。
從學生年級看,大一生中綜合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綜合考核合格以上的占95.1%,大二生為91.6%,大三生回答為100%;從資格證書的擁有量看大一生90%的沒有資格證書,大二生占46_3%,大三生為32.1%;大三學生中經(jīng)常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比例占25.9%,大一和大二學生的比例分別為18.6%和16.8%,低年級學生相差不大。經(jīng)常利用計算機和網(wǎng)絡在大一生中占52.6%,大二學生中占65.3%,大三學生中占77.8%。每周去圖書館的次數(shù)大一學生中少于1次(不含1次)的占17.9%,大二學生為27.4%,大三學生為50.6%。經(jīng)常進行課余閱讀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學生中分別占54.4%、38.3%和30.9%。
3.學會做事。85.2%的被調查學生,遇到困難能找出原因并可以制定出的措施,12.7%的學生找不出問題的原因或不能制定出可行的辦法,2.1%的學生不清楚。參加過實踐活動,單位給予優(yōu)秀或良好的學生占66%,沒有參加過實踐活動的學生占17.5%。79.4%的學生參與創(chuàng)業(yè)活動或策劃過主題活動或獲過技能競賽獎等,20.6%的學生沒有其中一項。87.9%的學生參加班集體或小組活動,l1.4%的學生較少參與。表示和其他同學或同事完成任務時,能愉快并較好配合他人工作的學生占92.4%,不愉快或沒想過的占7.6%。在參加集體活動時,88.3%的學生表示能影響他人或對別人的工作給予指導,總感到自己不能和其他人很好地溝通的學生占10.7%,自己常常被孤立,沒人信賴自己的占1%。另外,在生活或學習中制定過計期并能實施的學生占91.8%,制定計劃但沒實施或沒制定計劃的占8.2%。
從學生的年級統(tǒng)計看,對于困難能找出原因并制定措施大三生當中比例為91.4%,明顯高于大一、大二生的85%、81.1%。在大三學生中參加實踐活動被單位評價為很好或優(yōu)秀的占79%,也明顯高于大一生和大二生的58.8%和64.2%;沒有參與實踐活動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學生分別占26.3%、14.8%和8.6%。參加集體活動影響別人的情況見表3。
4.學會合作。90%的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但10%學生不能對自己的準確評價。能溝通能力方面91.7%的學生能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5.9%的學生表示要反復幾次對方才能明白表達的意思,2.4%的不清楚。81.4%的學生能熟練運用網(wǎng)絡、多媒體等溝通工具,但16.8%的學生表示不熟練,1.7%學生沒使用過。在承擔責任上,84.2%的學生敢于或能承擔應有的責任。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97.6%的學生能正確理解一般社會現(xiàn)象,僅有2.4%的學生不太理解大多數(shù)社會現(xiàn)象或不清楚。
在溝通能力上,大三學生中能準確表達自己思想的比例為96.3%,次之的依次是大二的為90.5%和大一的89.4%。大三、大二和大一學生中能熟練使用溝通工具的分別占88.9%、84.2%和73.7%,而9.9%大三學生不能熟練使用溝通工具。
5.學會生存。90.3%的學生表示對陌生環(huán)境適應較快,而有9.7%的學生表示適應環(huán)境能力還較弱。對生活或學習中出現(xiàn)的危機,87.8%的學生表示能較好應付。對于自救、逃生等生活常識,了解或知道的學生占97.2%.2,8%的學生表示一點都不知道。88.1%的學生表示在遇到重大的挫折時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緒,9.4%的學生表示嚴重影響自己的心情常常不能自拔,2.4%的不清楚。另外,對音樂、舞蹈、建筑、抒情詩、繪畫、雕塑、戲劇、小說等藝術形式,10.5%的學生表示不喜歡或僅喜歡其中的一項;93.7%的學生認為自己過得幸福,而6.3%的學生認為自己過得不幸福。
三、討論
1.高職院校學生獲取或應用知識能力較差,學習方式在發(fā)生改變。調查顯示.95.4%的學生都能在考核中通過,反映學生以被動式學習為主。但54.4%的學生表示對專業(yè)技能掌握得一般或比較差,61%的學生不會將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說明知識的增長與能力的提高并不協(xié)調,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并未在學生身上得體現(xiàn),學校的考核未能顯示出學生的實際水平。46.3%的大二生、32.1%的大三生未獲得過資格證書,這將為學生就業(yè)造成障礙。
同時,由于計算機網(wǎng)絡飛速發(fā)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對網(wǎng)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也認識到了網(wǎng)絡的重要性,而較少去圖書館,很少去課外閱讀。高年級的學生比低所級的學生更依賴于網(wǎng)絡,傾向于較少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和進行課外閱讀。那么比較多的學生是不是在上網(wǎng)學習?李明國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上網(wǎng)主要是了解信息和聊天。見表4。八成左右的學生選擇上網(wǎng)聊天或玩游戲,說明學生并未把網(wǎng)絡作為學習主要途徑。
綜合以上兩方面看,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方式比較被動,習慣填鴨式教學模式,主動學習能力差,沒有學會學習,不注重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不關注學習技巧和方法的提高。近九成的學生不會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四成的學生很少進行實際調查。
2.高職院校學生實踐積極性高,計劃、協(xié)調能力有待提高。作為青年學生,精力充沛,敢于實踐,多數(shù)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沒有參與實踐的學生占17.5%,但從學生所處的年級來看,大一學生沒參與實踐的學生比重較大為26.3%,可能由于大一學生剛來校參與實踐的機會有限,這不能說明他們積極性不高。綜合各項指標看,高職院校學生比較注重提高自身做事的能力,這與高職院校教育特點比較吻合。
但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計劃和協(xié)調能力比較弱,這將影響他們進一步的提高,這個比例為10%左右。80/20法則告訴我們,這部分人可能主要分布在后進生當中。但高年級的學生做事能力傾向于優(yōu)于低年級學生,說明學校教育起到了正面作用。
3.合作意識強,部分學生溝通能力較弱。80%以上的學生都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體現(xiàn)出學生注重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但溝通和表達能力應進一步提高。5.9%的學生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9.9%的大三學生不能熟練使用溝通工具。這可能受學校的設施及學生自信心影響有關。
另外,高年級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要優(yōu)于低年級。
4.部分學生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較弱。傅劍等調查發(fā)現(xiàn),未來企業(yè)需要的人才以本科(20.1%)和大專生(69.4%)為主,擴招后本科生找工作都很困難,所以高職學生就業(yè)壓力很大。對此,約有10%學生的回答令人擔憂。9.7%的學生適應環(huán)境能力還較弱,9.4%的學生情緒控制能力差,6.3%的學生認為自己過得不幸福。大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不僅是知識積累,還應是情感、意志的全面發(fā)展。
四、建議
高職院校教育應加強運用專業(y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在考核方式上應與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要求結合起來。在教學上應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適當增加網(wǎng)絡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有效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學會查閱資料。還應加強學生計劃、協(xié)調能力、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并強化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學會健康、愉快生活和學習。
學校教育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人力資源開發(fā)角度看,對學生的開發(fā)應主要從智力、心力和體力角度進行。大學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智力開發(fā),更應重視學生的內驅力、意志力、自評力和調控力(心力)的增強。學生的知識結構在人文、社會和科學學科上應合理搭配;學生不應只是知識的吸納,還應有智力的發(fā)展。對學生的需要、理想進行主動引導,升華學習目的,培養(yǎng)學習興趣;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鼓勵學生成就幸福生活。
加強實踐課程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國外高校實踐教學占總課時的35%,并且實踐課是獨立體系,與課堂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應開設各種實驗、技能性選修課、社會調查、畢業(yè)設計、勞動技術系列課程等。同時,創(chuàng)造多種實驗活動形式,把課堂教學、學科活動、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等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獨立操作和獨立創(chuàng)造的機會。
論文摘要:以問卷方式從教師自評和學生評價兩個維度對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現(xiàn)狀進行調查。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教師自評結果在年齡和學科因素上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在性別、畢業(yè)院校、教齡、職稱、學位因素上未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教師自評結果和學生評價結果相比較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教師自評結果明顯高于學生評價結果。
一般而言,大學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包含3個維度: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筆者認為關于大學教師的教學能力研究應包含以下5個方面:大學教師教學能力標準研究、大學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研究、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現(xiàn)狀研究、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策略、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實踐研究。對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的個案進行調查研究,可以了解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現(xiàn)狀,為進一步研制大學教師教學能力標準和評價體系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為制定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策略提供參考。
一、研究過程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某高校為例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教師問卷328份,回收問卷281份,有效問卷235份。接受調查的教師性別分布:男性124人(占53%),女性111人(占47%);年齡分布:30歲以下的有45人(占19%),31-40歲的有105人(占45%),41-50歲的有50人(占21%),51-60歲的有32人(占14%),60歲以上的有3人(占1%);教齡分布:5年以下的有75人(占32%),6-10年的有51人(占22%),11-15年的有34人(占14%),15年以上的75人(占32%);職稱分布:教授56人(占24%),副教授67人(占29%),講師95人(占40%),助教15人(占6%),沒有職稱的2人(占1%);學位分布:博士137人(占58%),碩士74人(占31%),學士20人(占9%),無學位4人(占2%);畢業(yè)學校分布:師范院校188人(占80%),非師范院校47人(占20%)。被調查者中文科學院84人(占36%),理科類學院119人(占51%),藝術類32人(占13%)a
發(fā)放學生問卷3268份,回收問卷2756份,有效問卷2671份,接受調查的學生男生739人(占28%),女生1832人(占72%)。其中,一年級學生769人(占29%),二年級877人(占33%),三年級683人(占25%),四年級342人(占1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行編制“大學教師教學能力”問卷。問卷包含:指導語、基本信息和教學能力評價三部分內容。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的評價內容相同,包含三個維度: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研究和反思能力。其中,教學設計能力包含6項評價指標,教學實施能力包含7項評價指標,教學研究和反思能力包含2項評價指標,每項指標分為5個評價等級,要求被試者在相應項目上做單項選擇。
(三)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利用SPSS11.5錄入與管理數(shù)據(jù)。研究中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共有巧項指標,每項指標分5個等級,分別賦值:5,4,3,2,1。通過對15項指標得分的累加形成總分(滿分75分),并計算平均分。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對教師自評結果在年齡、教齡、職稱、學位因素上和學生評價結果在年級因素上進行了差異性分析;利用獨立樣本T檢驗方法對教師性別因素、畢業(yè)院校因素、學生性別因素、教師和學生的總體評價結果及在各項指標的評價結果上進行差異性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教師自評結果分析
大學教師教學能力自我評價結果見表1。表1顯示: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評價在學科因素不同水平之間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理科與藝術學科、文科與藝術學科之間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而理科與文科之間都未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從平均成績上看,學科因素上自評成績從低到高依次是:文科、理科、藝術學科。
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評價在年齡因素不同水平之間未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但通過LSD多重分析結果顯示,在31-40歲和41-50歲兩組之間顯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31-40歲的自評成績明顯高于41-50歲的自評成績。從平均成績上看,不同年齡段教師的自評成績從低到高依次是:31-40歲、30歲以下、51-60歲、41-50歲。
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評價在不同性別、畢業(yè)院校、教齡、職稱、學位的不同水平上未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從平均成績上看,女性教師的自評成績略高于男性教師;師范院校畢業(yè)的教師略高于非師范畢業(yè)的教師;教齡因素上自評成績從低到高依次是:教齡1-5年、教齡11-15年、教齡巧年以上和教齡6-10年;職稱因素上自評成績從低到高依次是:講師、副教授、教授、助教;學位因素上自評成績從低到高依次是博士、學士和碩士。
(二)教師自評與學生評價差異性分析
大學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自評與學生的評價對比結果見表2。表2顯示:師生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在總體平均分和各項指標的平均分上均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評價的各項指標之和的平均成績和各項指標的平均成績均明顯高于學生。師生在各項指標上的平均成績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教師自評成績在1,4,5,6,''''7,8,9,10,11,12,13,14,15項得分基本相近,折線基本平緩,2(明確單元教學目標),3(分析教學內容,必要時進行選擇或調整)項得分較其他項得分偏高;學生評價成績波動較大,其中1(了解學生的有關特征),9(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和課堂氛圍),12(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13(及時評價學生學習效果),14(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項指標上的得分較其他項偏低;師生在4(根據(jù)需要選擇教學媒體),6(制作必要的電子教案及其他教學資源),11(熟練操作各種媒體)項的評價分數(shù)距離較小,1,8(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9,12,13,14,15(思考改進教學的途徑)評價分數(shù)距離較大。
(三)討論
1.影響教師自我評價結果的因素分析
對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的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畢業(yè)院校、教齡、職稱、學位的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自評均未顯現(xiàn)出顯著差異,只有年齡因素和學科因素對教師教學能力自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教齡并未對教師教學能力自評造成顯著差異,因而年齡因素上的差異很難用教學工作經(jīng)驗積累、以及相應的教學能力評價標準的演變來加以解釋。因此推斷:教師教學能力自評結果的年齡差異是教師作為一般的社會個體在成長中發(fā)生變化而影響其自我評價結果,與教師職業(yè)生涯中經(jīng)驗積累相關J性較小。學科因素對教師教學能力自評構成的影響,體現(xiàn)在藝術學科和文科、理科這兩個非藝術學科之間,文科和理科之間則沒有顯著差異。筆者認為:藝術學科與文科、理科相比,教師個人魅力(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個人特質)更容易得到充分展現(xiàn),教師性格方面也較文科和理科教師更加開朗、樂觀、活潑,可能導致藝術學科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更強。
一般而言,絕大多數(shù)職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其專業(yè)能力或職業(yè)能力總是要經(jīng)過一個逐步積累、提高、完善的發(fā)展過程。盡管從業(yè)者并不一定從一開始就能夠準確地評價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或職業(yè)能力,其自我評價也并不一定和從業(yè)時間、能力積累形成直線型的關系,但如果自我評價和從業(yè)時間、專業(yè)能力或職業(yè)能力提升無關,則需要作出解釋。筆者認為,對這種情況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該職業(yè)或專業(yè)原本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能力,只要是一般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的勞動者,都可以勝任該職業(yè)的工作,而且時間積累或進修提升等變化都不能使工作績效發(fā)生任何改善;其二,雖然職業(yè)本身需要一定的專業(yè)能力,但如果從業(yè)者不知道從事該職業(yè)應具備的能力標準,無法準確判定自身能力與能力標準之間的差異,僅憑借猜測和自信進行自我評價,也會導致能力自評與從業(yè)時間等因素無關的情況。顯然,教學工作不是機械的不需要專門能力、也不需要逐步積累和改善的簡單職業(yè),且本次調查中的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顯著低于教師的自評,表明調研的教師并非如自我評價結果顯示的那樣具備了較好的教學能力,因而只能解釋為:由于大學教師職業(yè)缺乏相應的能力標準供教師參照,加之教師在工作中未對教學能力給予足夠的關注與思考,因而自我評價中未能準確評價自身的教學能力,導致本調查中顯現(xiàn)的大學教師教學能力自評與教齡無關的情況。
2.影響師生評價結果的差異性因素分析
師生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出現(xiàn)顯著差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教師角度來看:其一,擴招以來,高校教師教學任務負擔沉重,他們在努力完成工作之后自然傾向于基于自己一個更為積極的評價,對自己的工作給予較高的認可;其二,部分高校教師沒有認識到自己在教學能力方面的欠缺,認為只要把學科知識內容說出來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因此傾向于給自己一個比較滿意的評價;其三,目前高校生師比較高,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內與課外交流,對學生的期望和訴求了解很少,進行自我評價時對學生的感受考慮不夠,也是教師自評高于學生評價的一個原因。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其一,擴招以來的高校生源整體在自我監(jiān)控和管理方面相對降低,部分學生未能及時充分適應大學學習方式,導致學生對大學教師的評價偏低;其二,在學習中學生更關注個人感受和教師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但由于當前高校往往很難貫徹落實助教制度,加之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缺乏與學生溝通與交流,這不但使教師不能根據(jù)學生情況調整教學,而且也使得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指導和情感上的關注,導致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偏低。這說明,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現(xiàn)狀認識不充分,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三、結束語
倫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導行為的觀念,是從概念角度上對道德現(xiàn)象的哲學思考。它不僅包含著對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關系處理中的行為規(guī)范,而且也深刻地蘊涵著依照一定原則來規(guī)范行為的深刻道理。而教師倫理,社會普遍認同它是“專門研究教師、學生、社會成員之間各種關系及如何正確處理這種關系的學問”。中國教育的先祖孔子開了教師倫理道德研究的先河,總結和概括出了以“仁”為最高準則的教師倫理道德。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教師倫理已發(fā)生改變。就目前形勢看來,教師倫理道德的高低與否直接關系到社會對教師的評價以及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綜合發(fā)展,基于此,我們做了關于小學教師倫理調查。
1 調查方法及對象
該項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運用自編問卷調查來自南通、蘇州等地的小學學生及學生家長,調查結果用spss等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共計發(fā)放并回收學生問卷135份,家長問卷78份。
2 調查結果與原因分析
2.1 調查結果
2.1.1 教師職業(yè)道德整體狀況良好
該項調查,發(fā)現(xiàn)我們調查的城市小學教師倫理的發(fā)展狀況總體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絕大多數(shù)家長對當今教師職業(yè)道德狀況表示滿意,而且也重點關心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90%以上的家長坦言與老師平時并無禮尚往來的情況,除卻平時逢年過節(jié)的短信問候。
2.1.2 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較好
從我們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shù)老師能夠對學生做到不偏不袒、一視同仁;老師們基本上能夠做到經(jīng)常關心學生的睡眠、閑暇等情況,87%的家長反映孩子的老師經(jīng)常關心學生的性格、脾氣等心理健康狀況;老師基本能夠做到很少公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排名,教師們做到尊重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
2.1.3 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良好
調查發(fā)現(xiàn),80%以上的家長表示自己愿意幫助老師做一些事情;同時,老師也重視學生家長的意見,經(jīng)常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時的表現(xiàn)狀況;對于教學課堂上的倫理狀況,超過70%的學生表示滿意;78%的學生表示老師在策劃班級集體活動時能夠以自己的意見為主,適當參考學生積極有效的意見;67%的學生表示老師們較少拖堂。
2.1.4 師生關系融洽
超過70%的同學表示自己所在班級的同學關系是比較融洽的;89%的學生認為老師還是很喜歡自己。我們對學生成績的好壞、學生擔任班干部以及不擔任班干部老師是否能夠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以及覺得老師對自己喜愛與否進行spss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并無太大差異。60%以上的學生在學校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師,其次是班級同學。
2.2 存在的問題
2.2.1 對學生在校外的情況關注不夠
在調查中,當問及“孩子的老師主動與自己溝通主要是因為哪種情況”時,89%的家長均表示老師是為了告知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僅有11%的老師是為了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而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否恰當,幾乎沒有老師告知。
2.2.2 “家長”型教師大量存在
66%的學生覺得自己的老師像家長,只有17%左右的學生把老師當成自己的朋友和兄弟姐妹;甚至還有10%學生認為自己的老師像領導。
2.2.3 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不夠
超過50%的同學表示在學校遇到困難時會向老師以及班級好友同學求助,但是還有比部分同學選擇誰都不說,體現(xiàn)出對教師的信任度還不夠。
2.2.4 不能穩(wěn)妥幫處理業(yè)余愛好與學習的關系
在分析擔任班干部學生與普通學生對“老師是否支持你的業(yè)余愛好”這一問題的結果時發(fā)現(xiàn):成績一般或者不好的學生基本上是“不確定”,而擔任班干部的同學對此回答則是“完全支持”或者是“比較支持”。
2.3 原因淺析
2.3.1 缺乏合理的教師倫理規(guī)范
中國傳統(tǒng)的教師倫理規(guī)范由于受到封建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影響,推崇的一直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教育倫理規(guī)范。作為一種非理性的存在,他要求學生對教師有一種說一不二的服從,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缺乏一定的教師倫理規(guī)范。
2.3.2 缺乏清晰的教師倫理知識
很多老師認為“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是自己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但顯然,老師僅僅用這樣的價值觀來規(guī)范自己的教學活動是不夠的。這些老師僅僅是關注到功利價值觀層面的東西,他們想當然的認為,只要動機是好的,那么一切都是有道德,都是符合教師倫理的。顯然這種觀念是不對的,教育學生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經(jīng)常聽到某某學校的學生被教師打傷了,某某學校學生自殺了之類的負面教育新聞,在這些事例中均體現(xiàn)了教師倫理確實有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