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精品69堂国产-97超级碰在线精品视频-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學基礎知識點范文

時間:2023-07-06 16:13:25

序論:在您撰寫化學基礎知識點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化學基礎知識點

第1篇

知識使人愚蠢,知識會使人們的敏感度遲鈍。知識會填塞他們、會變成他們身上的重擔、會強化他們的自我,卻不會給他們光明、不會為他們指出道路。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1常見物質的顏色

1、有色氣體單質:F2(淺黃綠色)、Cl2(黃綠色)?、O3(淡藍色)

2、其他有色單質:Br2(深紅色液體)、I2(紫黑色固體)、S(淡黃色固體)、Cu(紫紅色固體)、Au(金黃色固體)、P(白磷是白色固體,紅磷是赤紅色固體)、Si(灰黑色晶體)、C(黑色粉末)

3、無色氣體單質:N2、O2、H2、希有氣體單質

4、有色氣體化合物:NO2

5、黃色固體:S、FeS2(愚人金,金黃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體: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見的黑色粉末為MnO2和C)

7、紅色固體:Fe(OH)3、Fe2O3、Cu2O、Cu

8、藍色固體:五水合硫酸銅(膽礬或藍礬)化學式:

9、綠色固體:七水合硫酸亞鐵(綠礬)化學式:

10、紫黑色固體:KMnO4、碘單質。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離子(溶液)Cu2+(濃溶液為綠色,稀溶液為藍色)、Fe2+(淺綠色)、Fe3+(棕黃色)、MnO4-(紫紅色)、Fe(SCN)2+(血紅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黃色沉淀:S、AgBr、AgI

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2化學的基本守恒關系

質量守恒:

①在任何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②任何化學反應前后,各元素的種類和原子個數一定不改變。

化合價守恒:

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一定等于0

②任何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高總數和降低總數一定相等。

電子守恒:

①任何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總數一定相等。

②原電池和電解池的串聯電路中,通過各電極的電量一定相等(即各電極得失電子數一定相等)。

能量守恒:

任何化學反應在一個絕熱的環(huán)境中進行時,反應前后體系的總能量一定相等。

反應釋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總能量-反應物總能量

(為負則為放熱反應,為正則為吸熱反應)

電荷守恒:

①任何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一定等于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

②任何離子方程式中,等號兩邊正負電荷數值相等,符號相同。

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3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

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fā)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

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fā)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

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

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傊腆w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

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4常見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常見分子(或物質)的形狀及鍵角

(1)形狀:

V型:H2O、H2S

直線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錐型:NH3

正四面體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結構:C2H4、C6H6

(2)鍵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剛石:109°28′

CO2、CS2、C2H2:180°

常見粒子的飽和結構

①具有氦結構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結構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氬結構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電子總數為10的粒子:

陽離子:Na+、Mg2+、Al3+、NH4+、H3O+;

陰離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電子總數為18的粒子:

陽離子:K+、Ca 2+;

陰離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一些物質的組成特征:

(1)不含金屬元素的離子化合物:銨鹽

(2)含有金屬元素的陰離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陽離子不含陰離子的物質:金屬晶體

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5化學實驗中溫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以及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因此,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這種類型實驗,多用于測量物質的沸點,由于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

①實驗室蒸餾石油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第2篇

2、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tài)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tài)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huán)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酮、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fā)生水解的物質: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

(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

((c6h10o5)n)、

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置換出氫氣的物質:醇、酚、羧酸。

12、能發(fā)生縮聚反應的物質:苯酚(c6h5oh)與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與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與二元胺(h2nch2ch2nh2)、羥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熱的實驗: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樹脂(沸水浴)、銀鏡反應、醛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熱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

光照條件下能發(fā)生反應的:烷烴與鹵素的取代反應、苯與氯氣加成反應(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鐵催化下取代到苯環(huán)上)。

15、常用有機鑒別試劑: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銀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簡式為ch的有機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簡式為ch2o的有機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或與新制的cu(oh)2共熱產生紅色沉淀的):醛類(rcho)、葡萄糖、麥芽糖、甲酸(hcooh)、甲酸鹽(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見的官能團及名稱:—x(鹵原子:氯原子等)、—oh(羥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鍵)、c=c(碳碳雙鍵)、—c≡c—(碳碳叁鍵)、—nh2(氨基)、

—nh—co—(肽鍵)、—no2(硝基)

19、常見有機物的通式:烷烴:cnh2n+2;烯烴與環(huán)烷烴:cnh2n;炔烴與二烯烴: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飽和一元鹵代

烴:cnh2n+1x;飽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

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水:用無水cuso4——變藍

21、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含c=c雙鍵的有機物(如烯)

21、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是:乙醇(濃硫酸,170℃);鹵代烴(如ch3ch2br)

醇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條件:c—c—oh、鹵代烴發(fā)生消去的條件:c—c—x

hh

23、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是:醇和酸

24、燃燒產生大量黑煙的是:c2h2、c6h6

25、屬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油脂、麥芽糖、蔗糖不是)

26、屬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27、常用來造紙的原料:纖維素

28、常用來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發(fā)生皂化反應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質

31、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纖維素、麥芽糖

32、能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的有機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與na2co3反應而不能跟nahco3反應的有機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質是:甲醇(含在工業(yè)酒精中);nano2(亞硝酸鈉,工業(yè)用鹽)

35、能與na反應產生h2的是:含羥基的物質(如乙醇、苯酚)、與含羧基的物質(如乙酸)

36、能還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水果催熟劑的是:乙烯

39、能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志的是:乙烯的產量

40、通入過量的co2溶液變渾濁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單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環(huán)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膚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試管用熱堿液清洗;沾有銀鏡的試管用稀硝酸洗滌

44、醫(yī)用酒精的濃度是:75%

45、寫出下列有機反應類型:(1)甲烷與氯氣光照反應(2)從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從乙醇制乙烯(5)從乙醛制乙醇(6)從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與naoh溶液共熱

(8)油脂的硬化(9)從乙烯制乙醇(10)從乙醛制乙酸

46、加入濃溴水產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顯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質發(fā)生鹽析的兩種鹽:na2so4、(nh4)2so4

49、寫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俗名總結:

序號物質俗名序號物質俗名

1甲烷:沼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11na2co3純堿、蘇打

2乙炔:電石氣12nahco3小蘇打

3乙醇:酒精13cuso4?5h2o膽礬、藍礬

4丙三醇:甘油14sio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cao生石灰

6甲醛:蟻醛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

9nacl:食鹽19kal(so4)2?12h2o明礬

10naoh:燒堿、火堿、苛性鈉20co2固體干冰

實驗部分: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制取(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高考資源網水浴加熱,其優(yōu)點:溫度變化平穩(wěn),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

(2)、蒸餾

(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堿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酯、一氯烷烴。

9.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ks5u.com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數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堿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第3篇

(1)、銀鏡反應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制取

(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其優(yōu)點:溫度變化平穩(wěn),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

(2)、蒸餾

(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

(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

(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堿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酯、一氯烷烴。

9.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數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堿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第4篇

【關鍵詞】化學知識 記憶方法 教學方法 知識鞏固

作為化學教師的我們,在化學教學中,常常會聽到學生說:元素符號等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要領,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識,化學基本理論及其計算、實驗等,太多太難記,記住后也容易忘記。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呢?下面是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的幾點淺見。

一、改進教學方法

學生們已經不滿足于單純從老師講授中獲得知識,還愛獨立思考,自己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循循善誘,解難答疑,對提高記憶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1.加強實驗教學。生動直觀的實驗,對學生有很大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如講授“自燃”這一內容時,開始就演示實驗,把白磷溶液滴在濾紙上,一會兒濾紙就自己燃燒起來。這時提出問題:濾紙為什么自行燃燒?這個實驗及這個問題,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這時再引入新課。這樣,學習新知識成了學生的迫切要求,學生聽講有目的,對教材內容自然印象深刻。

2.應用直觀形象教學。初中化學的概念、理論涉及微觀粒子的結構、組成、運動和變化,它與宏觀形象或事實有質的不同,是更為抽象而難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有較深刻的記憶。在教學中,科學地把一些概念、理論形象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果。如講“電解質的電離”時,出示小黑板的圖像,學生會對電解質的離解及運動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3.分析對比,綜合歸納,簡化記憶。比較是確定現實現象異同的一種思維過程,從比較中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突出矛盾的特殊性。在教學中,應用分析對比、綜合歸納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簡化記憶。如硝酸的化學性質的教學,要求學生將已學過的有關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跟硝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比較。硝酸跟硫酸、鹽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為電離時可以生成氫離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濃硫酸相似而與鹽酸不同,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處于最高價態(tài),容易被還原成低價態(tài)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現在不論稀濃,在不同條件時,硝酸都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穩(wěn)定、極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學性質又和硫酸有不同之處。經過這樣的對比分析和歸納,簡化了學生的記憶,學生不僅能記住硝酸的特性,還能鞏固對硫酸和鹽酸化學性質的記憶,克服了學生靠死記硬背來學習化學的弊端。

5.幫助學生總結一些化學順口溜。有化學教師認為,化學課是一門半文半理的學科,這是有道理的。雖然化學課是典型的理科,但與物理和數學相比,化學課需要記憶的理論基礎知識則要多得多,這一點被很多教師和學生都忽略掉了,因此才會造成許多有興趣的學生學不好化學。比如,元素符號記不住,就寫不了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化合價記不住,就不能推知未知元素的化合價;實驗現象記不全,就做不了化學推導題和實驗探究題等等。那么是不是課本當中的理論基礎知識也需要像學習政史地那樣死板地機械記憶呢?當然不是。記是一定要記的,但要巧記、妙記。

二、教學生如何復習鞏固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現象做了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他的研究結果以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fā)展的一條規(guī)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此規(guī)律,教學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幫助學生與遺忘作斗爭。

1.組織有效的復習

(1)及時復習。教師要抓好新課前的復習提問。提問的目的首先是減少學生的遺忘,鞏固學生的記憶,是為新課掃平道路。學生平時不復習,臨考前“開夜車”和“加班加點”是不符合記憶規(guī)律的。

(2)分散復習。教學中要利用一切機會抓好平時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

(3)注意復習方法。復習要避免機械重復,每次復習都應給予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2.排除各種干擾因素。由于干擾而產生的臨時遺忘是常見的。如:學生考試時,因為緊張,本來記住的內容,一時怎么也回憶不起來,越急越想不起來,這是一種情緒干擾。為了排除一些干擾,平時要注意給學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臨場指導就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3.經常運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根據對遺忘規(guī)律的研究,已經貯存的知識信息若不反復運用,強化信息的痕跡將會自動喪失而使得到的知識流失。所以,在教學中經常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技能解決問題,如有代表性地讓學生做些上節(jié)、上章以至上冊的習題,增加一定數量的綜合題,可多次刺激,強化記憶,減少遺忘。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新課改;歷史基礎知識;記憶

紛繁復雜、涉及面之廣、內容之豐富的高中歷史知識令眾多學子“望史生畏”。在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知識是培養(yǎng)能力的基石”,歷史基礎知識是培養(yǎng)學生歷史人文素養(yǎng)的基本前提,準確記憶基礎知識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正是由于新課改對于歷史基礎知識的應用有了更高的要求,決定了在新課改條件下,歷史教師需要有更加扎實的學科素養(yǎng),運用積極、陽光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如沐春風、如淋春雨,充滿自信。

一、指導學生強化歷史基礎知識記憶現狀分析

高考,萬人擁擠的獨木橋。對于壓力本來就很大的莘莘學子,面對知識內容龐雜、記憶量過大的高中歷史共有的三本必修和六本選修教科書時,往往都會“望書興嘆",無從著手。即使把歷史基礎知識背得“滾瓜爛熟”的學生,也未必在考試中能一舉得勝。這就說明,高中歷史老師在指導學生強化歷史基礎知識記憶的方法上還有些欠佳。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行為隨處可見,老師只讓學生把需要記憶的重點知識勾畫下來,就讓學生死記硬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興趣。

二、高中歷史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歷史是一門知識性較強的科學,歷史課堂上教與學的優(yōu)劣。首先取決于對歷史知識的識記。沒有記憶就沒有知識,而知識又是能力的載體。沒有牢固的基礎知識,就談不上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關于指導學生強化歷史基礎知識記憶的幾點思考

俄國心理學家謝切諾夫說:“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記憶。記憶是整個心理活動的基本條件?!惫湃嗽疲骸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苯淌菫榱瞬唤?。但是在實際歷史教學中,由于很多原因,使我們的學生在記憶歷史基礎知識時,方法死板。不能舉一反三。就此,談談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共勉。

1 善于歸納知識點,強化記憶

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用辯證的觀點對歷史問題進行多角度、立體式的分析,抓住關鍵詞,理順知識點,對一些內容較多的問題,可將歷史知識條理化、要點化,每一知識可分解成幾個要點。并根據前后順序標上序號。對每一要點找出其中的一個關鍵詞語,這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就非常容易把握住歷史現象形成的因素、發(fā)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質、對社會發(fā)展產生的影響和歷史作用,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現象等。如“中國古代有哪幾個政治清明的統(tǒng)治時期?”“近代,中國人民是如何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的?”這樣的提問應多用于歸類復習或專題訓練,是學生建立知識結構的基礎,便于學生記住基礎知識。

2 有意識地講授一些歷史概念

當前,我們所用的教材沒有對歷史概念做出系統(tǒng)完整的解釋。這是一種缺憾,諸如“冷戰(zhàn)”“雅爾塔體系”“氏族公社”“社會主義陣營”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這些歷史概念進行歸納講授,彌補并提高教學的理論深度,進一步提高學生記憶歷史基礎知識和歷史思維的能力。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就得有一桶水。只有高中歷史教師專業(yè)基礎雄厚,每天更新知識,積累淵博的歷史知識,才會在課堂上運用自如。

3 加強重復記憶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強化學生復習、鞏固歷史基礎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平時要求學生用5到10分鐘的時間,有意識地進行復現,回憶今天課堂上學了哪些知識內容,老師分析了哪些重點和難點問題等等。對一些知識如果記憶模糊,一時回憶不起來,則翻開書本或課堂筆記,認真閱讀一下,強化記憶。此回憶復習的方法,可放到課間或者午休,甚至晚上睡覺前都可以,關鍵是必須去完成。如果學生每天都能堅持去做,花時很少,卻能收到十分顯著的效果。學完一個單元或一個章節(jié)后,就得從內容和知識結構整體上復習鞏固。這樣堅持下去,日積月累,就能清晰地掌握所學知識內容。

隨著新課改的有效實施,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也迎來了改革的春天。以教師講,學生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培養(yǎng)為特征的傳統(tǒng)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弊端重重,新課改需要歷史教師有較高的史學理論修養(yǎng),只有教師自己能夠深刻地理解并熟練地應用歷史基本理論和概念,才能真正教會學生,提高學生的能力。指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強化高中歷史基礎知識,這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張忠,認真摸索教學規(guī)律,改進中學歷史課教學[J],云夢學刊。1980(02).

第6篇

關鍵詞 電大 計算機應用基礎 職業(yè)生活化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而迅速發(fā)展的現代化信息為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所以,計算機已然成為現在的重要的必備工具。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素質、科學精神以及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加工、表達與交流信息的能力,為以后的專門化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來說,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電大教育教學中的必修課,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們在畢業(yè)前必須拿到計算機等級證書,這對就業(yè)有一定的幫助。電大的畢業(yè)生相對于本科生,本來在就業(yè)上就處于劣勢,如果在計算機實際能力的應用上沒有優(yōu)勢,那么在就業(yè)問題上就必然面臨更多麻煩。所以,電大對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應該比對別的課程更加著力。

2 計算機職業(yè)生活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育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

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建構一個在開放教育環(huán)境下的高效率的學習方式,最根本的目的是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管理模式、學習支持服務、監(jiān)督監(jiān)控機制等來支撐。

電大開辦的初期,在教學上基本是搬用普通高校的教材,錄像課的講授是“黑板加人頭、像”的黑板搬家;錄音課的講授也是“照本宣科”式課堂講授的機械模擬。電大的計算機應用教育創(chuàng)新缺乏,即使有些學校都開始開展職業(yè)化的生活化實踐活動,但僅僅是呆板的形式化,沒有真正讓學生增加實踐經驗,也沒有讓畢業(yè)生滿足未來崗位的需求。

2.2 產品教學存在誤區(qū)

計算機技術是當今科技界成長最快的技術之一,技術淘汰非??欤掠布O施和軟件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可以常常聽到學生的抱怨:“為什么學校的電腦不是Vista操作系統(tǒng),不是2007版本的Office辦公軟件?”“現在學的軟件,社會上已經淘汰不用,社會上用的軟件學校都不教?!睆募夹g層面看,學生的抱怨有一定道理,但是根據目前狀況,教學內容不可能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有較大改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應該逐漸從產品教學中走出,因為軟件教學僅僅是培養(yǎng)技能和素質的載體,教師傳授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技能以及對課程知識強烈的求知欲望。從內容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tǒng)、Word文字處理軟件、Excel電子表格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網絡基礎及Internet應用。

現今的電大一般把學生的實踐內容分成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部分是在校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是由教師制定的實踐活動。第二部分是畢業(yè)生的實習階段。在實習期間,用人單位一般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fā),把實習生當作廉價的勞動力,這樣一來,學生不但不能得到好的鍛煉,也很難達到實習的目的。

2.3 職業(yè)資格認定與實際能力脫鉤

現在的職業(yè)資格認定證書很大程度上已經與現實的能力相脫節(jié)??既∽C書主要是為了獲得某項職位和職業(yè)發(fā)展,所以考取何種證書要根據自己長期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而定的。但是很多考生因為缺乏長期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同時也缺乏對各種職業(yè)資格考試的性質和職業(yè)資格證書的作用的了解,從而導致盲目報考各種證書,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是對自身的發(fā)展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我國的各種職(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是由不同部門組織的,所以各種職(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的性質、作用和使用范圍是不同的,如有些職業(yè)資格證書是職稱,有些證書是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所以考生在報考前了解該證書的考試性質等內容是很重要的,不然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卻發(fā)現考到的證書含金量并不高。

3 實踐策略

3.1 轉變教學觀念

當今已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現代信息科學與技術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也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知識、新技能、新領域的不斷涌現,使得大家必須不間斷地進行學習,而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又使人們將遠程教育作為終身學習的首要選擇對象。現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充分表現了他的社會生存能力。因此,只有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將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改變成幫助學生學會自學的方式,才能讓學生參加工作后,順利掌握用人單位所需要的應用能力。所以,一定要改變以理論知識內容為主的教育教學思想模式,變成以實踐能力為主,理論知識為輔的教學理念。

3.2 建立獨立的教學實踐模式

教學實踐模式轉換是電大“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究項目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它牽涉到教育理念的變革,決定著人才培養(yǎng)能否成為關鍵問題。計算機和其他學科不同,它是一門逐漸推陳出新的學問,這就表明在電大計算機實踐課教學中,必須不斷加入鮮活的內容。盡可能減少演示性的展示、實驗性的展示,多增加一些與用人單位所需要的能力實踐內容,從而有針對性地讓電大學生素質達到社會的要求。

3.3 完善考試方式和手段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由實踐性、操作性所決定的,是以實踐動手為基礎的。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考試已經不是教學的目的,課程要求只是一個教學底線,學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輔導老師必須通過典型例子強化一般性問題。同時,也為了避免學生中大量存在“平時不學習,考試搞突擊”現象的發(fā)生,我們輔導老師十分注重對學生平時的考核。一般采用任務驅動的形式,結合所學知識點,定期給學生適當安排一個綜合的作業(yè)任務。

3.4 調動學生自主性學習積極性

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意味著,從傳統(tǒng)僵化轉向現代和開放,最終落腳點還在于服務學生、帶動學生自主性學習。此種模式是學生在知道學習任務的前提下,自覺、積極地進行學習,完全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一定要以學生自主性學習為出發(fā)點,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5 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

當今社會是一個全民浮燥的社會,作為一位老師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斷地研究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要懂得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也許教師的一句句鼓勵教誨就是一個個學生不斷進步的源泉,并且教師應積極進行探索,使傳統(tǒng)僵化的以“課堂、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皩W,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方法和途徑。

4 結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職業(yè)生活化實踐,作為電大教育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強實踐課程、努力完善實踐步驟、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內容、解決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求的計算機方面杰出人才。

參考文獻

[1] 文紀斌.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4).

[2] 秦昌平.“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武漢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2).

第7篇

關鍵詞 電大 計算機應用基礎 職業(yè)生活化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而迅速發(fā)展的現代化信息為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所以,計算機已然成為現在的重要的必備工具。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素質、科學精神以及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加工、表達與交流信息的能力,為以后的專門化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來說,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電大教育教學中的必修課,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學生們在畢業(yè)前必須拿到計算機等級證書,這對就業(yè)有一定的幫助。電大的畢業(yè)生相對于本科生,本來在就業(yè)上就處于劣勢,如果在計算機實際能力的應用上沒有優(yōu)勢,那么在就業(yè)問題上就必然面臨更多麻煩。所以,電大對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應該比對別的課程更加著力。

2 計算機職業(yè)生活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育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

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建構一個在開放教育環(huán)境下的高效率的學習方式,最根本的目的是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管理模式、學習支持服務、監(jiān)督監(jiān)控機制等來支撐。

電大開辦的初期,在教學上基本是搬用普通高校的教材,錄像課的講授是“黑板加人頭、像”的黑板搬家;錄音課的講授也是“照本宣科”式課堂講授的機械模擬。電大的計算機應用教育創(chuàng)新缺乏,即使有些學校都開始開展職業(yè)化的生活化實踐活動,但僅僅是呆板的形式化,沒有真正讓學生增加實踐經驗,也沒有讓畢業(yè)生滿足未來崗位的需求。

2.2 產品教學存在誤區(qū)

計算機技術是當今科技界成長最快的技術之一,技術淘汰非常快,新硬件設施和軟件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可以常常聽到學生的抱怨:“為什么學校的電腦不是Vista操作系統(tǒng),不是2007版本的Office辦公軟件?”“現在學的軟件,社會上已經淘汰不用,社會上用的軟件學校都不教?!睆募夹g層面看,學生的抱怨有一定道理,但是根據目前狀況,教學內容不可能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有較大改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應該逐漸從產品教學中走出,因為軟件教學僅僅是培養(yǎng)技能和素質的載體,教師傳授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技能以及對課程知識強烈的求知欲望。從內容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tǒng)、Word文字處理軟件、Excel電子表格軟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網絡基礎及Internet應用。

現今的電大一般把學生的實踐內容分成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部分是在校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是由教師制定的實踐活動。第二部分是畢業(yè)生的實習階段。在實習期間,用人單位一般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fā),把實習生當作廉價的勞動力,這樣一來,學生不但不能得到好的鍛煉,也很難達到實習的目的。

2.3 職業(yè)資格認定與實際能力脫鉤

現在的職業(yè)資格認定證書很大程度上已經與現實的能力相脫節(jié)??既∽C書主要是為了獲得某項職位和職業(yè)發(fā)展,所以考取何種證書要根據自己長期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而定的。但是很多考生因為缺乏長期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同時也缺乏對各種職業(yè)資格考試的性質和職業(yè)資格證書的作用的了解,從而導致盲目報考各種證書,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是對自身的發(fā)展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我國的各種職(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是由不同部門組織的,所以各種職(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的性質、作用和使用范圍是不同的,如有些職業(yè)資格證書是職稱,有些證書是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所以考生在報考前了解該證書的考試性質等內容是很重要的,不然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卻發(fā)現考到的證書含金量并不高。

3 實踐策略

3.1 轉變教學觀念

當今已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現代信息科學與技術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也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知識、新技能、新領域的不斷涌現,使得大家必須不間斷地進行學習,而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又使人們將遠程教育作為終身學習的首要選擇對象?,F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充分表現了他的社會生存能力。因此,只有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將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改變成幫助學生學會自學的方式,才能讓學生參加工作后,順利掌握用人單位所需要的應用能力。所以,一定要改變以理論知識內容為主的教育教學思想模式,變成以實踐能力為主,理論知識為輔的教學理念。

3.2 建立獨立的教學實踐模式

教學實踐模式轉換是電大“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究項目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它牽涉到教育理念的變革,決定著人才培養(yǎng)能否成為關鍵問題。計算機和其他學科不同,它是一門逐漸推陳出新的學問,這就表明在電大計算機實踐課教學中,必須不斷加入鮮活的內容。盡可能減少演示性的展示、實驗性的展示,多增加一些與用人單位所需要的能力實踐內容,從而有針對性地讓電大學生素質達到社會的要求。

3.3 完善考試方式和手段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由實踐性、操作性所決定的,是以實踐動手為基礎的。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考試已經不是教學的目的,課程要求只是一個教學底線,學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輔導老師必須通過典型例子強化一般性問題。同時,也為了避免學生中大量存在“平時不學習,考試搞突擊”現象的發(fā)生,我們輔導老師十分注重對學生平時的考核。一般采用任務驅動的形式,結合所學知識點,定期給學生適當安排一個綜合的作業(yè)任務。

3.4 調動學生自主性學習積極性

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意味著,從傳統(tǒng)僵化轉向現代和開放,最終落腳點還在于服務學生、帶動學生自主性學習。此種模式是學生在知道學習任務的前提下,自覺、積極地進行學習,完全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一定要以學生自主性學習為出發(fā)點,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5 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

當今社會是一個全民浮燥的社會,作為一位老師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斷地研究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要懂得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也許教師的一句句鼓勵教誨就是一個個學生不斷進步的源泉,并且教師應積極進行探索,使傳統(tǒng)僵化的以“課堂、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皩W,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方法和途徑。

4 結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職業(yè)生活化實踐,作為電大教育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強實踐課程、努力完善實踐步驟、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內容、解決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求的計算機方面杰出人才。

參考文獻

[1] 文紀斌.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4).

[2] 秦昌平.“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武漢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