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1:27:20
序論:在您撰寫社交焦慮治療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社交焦慮患者是影響人口非常多的一種神經癥,根據(jù)美國、加拿大、德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其終生患病率為10%~13%?;颊吖虉?zhí)地認為自己失態(tài)(臉紅,目光不端,緊張),而刻意去回避社會交往的場合,導致機會減少,生活質量下降?;颊哂泻軓姷膬仁∧芰Γ瑢ψ约涸谏缃粓龊暇o張和恐怖,一般都比較痛苦,有強烈的求治欲望。
ClarkDM等[1]建立了社交焦慮模型,用來解釋社交焦慮產生的過程。該模型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其中自我意識過剩,自我關注是社交焦慮患者比較核心的認知風格。見圖1。
社交焦慮者應對社交場景采取一種警惕―回避的態(tài)度,非常在意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對外界對自己的態(tài)度很敏感,能很知到他人的細微動作;但是卻無法進行更加深入的觀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導致形成錯誤的印象和判斷。這在臨床上屢見不鮮,有些社交焦慮患者對于別人吐痰、輕微的笑聲等都能夠注意到,卻無法判斷別人的行為是否是故意針對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EH等[2]在點探測任務中,分別以100ms、500ms、1250ms呈現(xiàn)不同高威脅(被毀壞的身體)和一般威脅刺激(帶小刀的人)的圖片。結果顯示高社交焦慮被試者在100ms、500ms對高威脅圖片有更強烈的警覺反應,在1250ms情況下,卻有更加強烈的回避反應。在中等威脅圖片下,高焦慮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脅圖片一樣的反應方式,而低焦慮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況下沒有對中等威脅圖片的警覺反應。表明無論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慮者都傾向于采取一種警惕的態(tài)度,容易受到威脅信息的影響,引發(fā)比較高的焦慮水平。而為了降低焦慮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導致無法正確地處理信息,對正常行為產生影響。眼動的研究給出了更加直接的證據(jù),GarnerMJ等[3]呈現(xiàn)不同面孔來觀察被試者的眼動,發(fā)現(xiàn)高社交焦慮者快速注意到情緒面孔,但是相對低焦慮患者,只能夠維持一個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慮個體在一個短暫的對情緒面孔警惕后,是長時期的回避。
軀體化是社交焦慮患者比較明顯的特征,HAMA焦慮量表有7項軀體癥狀項目,占總項目50%??梢酝茰y,社交焦慮患者回避對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轉向關注自身。MansellW等[4]通過比較被試者對外部刺激(呈現(xiàn)在屏幕的面孔)和內部刺激(手指頭上的顫動,被認為是代表了被試者的喚醒水平)的注意偏向,發(fā)現(xiàn)高演講焦慮個體在預期演講的情況下,將他們的注意從外部刺激轉移到內部刺激上來。而在非威脅情況下,沒有該效果。
自我關注,導致高焦慮患者把自己當成社會交往中的客體來對待,采取域內視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慮的個體在腦海中產生了一種他們在別人眼中是何種樣子的消極形象,好像第三者從外部觀察自己一樣,采用的是一種觀察者的視角。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域內視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過自己的眼睛身體去觀察周圍的情況。WellsA等[5]通過讓被試者回憶特定的情景,然后讓其判斷自己在回憶該場景的時候所采取的角度。結果發(fā)現(xiàn)社交焦慮患者在回憶容易引發(fā)焦慮的社會場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視角;而在非社會場景中采取的是域內視角。
而有研究表明類似域內視角的客體自我意識(objectiveself-awareness)經常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這樣容易產生一種實際的行為和自己期望的行為之間的落差,而當人自認為無能為力消除這種落差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JaneM等[6]通過讓被試者進行演講,演講前通過指導語的誘導讓被試者產生不同的視角。結果發(fā)現(xiàn),無論高焦慮被試者還是低焦慮被試者,在采取域外視角的情況下演講,都有比采取域內視角更加強烈的焦慮反應。說明域內視角這種認知方式容易產生和維持焦慮,而高焦慮患者比低焦慮患者更加容易采取這樣的方式。
總而言之,高社交焦慮者通過對自我的持續(xù)關注,導致和維持的焦慮的產生,而通過將其注意力轉移到外界或者任務上可以緩解其癥狀和焦慮。BgelsSM等[7]通過發(fā)展了一種新的任務導向的注意力訓練,患者通過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務和環(huán)境中,以降低對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紅臉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緊張和擔心。WellsA等[8]通過8例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暴露加注意外化實際上導致從域內視角朝域外視角的轉化,比單獨采取暴露療法,更加有效的減低了社交焦慮。焦慮障礙的認知特點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詢師客觀了解評測社交焦慮患者的心態(tài),應用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取得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ClarkDM,WellsA.Acognitivemodelofsocialphobia.InRGHeimberg,MRLiebowitz,DAHope,FRSchneier(Eds.),SocialPhobia:Diagnosis,assessment,andtreatment.NewYork:GuilfordPress,1995,69-93.
2KosterEH,VerschuereB,CrombezG,etal.Time-courseofattentionforthreateningpicturesinhighandlowtraitanxiety.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5,43(8):1087-1098.
3GarnerMJ,MoggK,BradleyBP.Orientingandmaintenanceofattentiontofacialexpressionsinsocialanxiety:Eyemovementstudy.Prague:theAnnualConferenceoftheEuropeanAssociationofBehaviouralandCognitivePsychotherapies,2003,200.
4MansellW,ClarkDM,EhlersA.Internalrersusexternalattentioninsocialanxiey:Aninvestigationusinganovelparadigm.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555-572.
5WellA,PapageorgiouC.Theobserverperspective:biasedimageryinsocialphobia,agoraphobia,andblood/injuryphobia.BehavResTher,1999,37(7):653-658.
6JaneM.Spurr,LusiaStopa.Theobserverperspective:effectsonsocialanxietyandperformance.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1009-1028.
[摘要]本文通過對社交焦慮患者注意特點的探討和有關文獻的回顧,揭示出社交焦慮患者的認知風格并指明治療方向。
[關鍵詞]社交焦慮;域內視角;自我關注
社交焦慮患者是影響人口非常多的一種神經癥,根據(jù)美國、加拿大、德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其終生患病率為10%~13%。患者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失態(tài)(臉紅,目光不端,緊張),而刻意去回避社會交往的場合,導致機會減少,生活質量下降?;颊哂泻軓姷膬仁∧芰?,對自己在社交場合緊張和恐怖,一般都比較痛苦,有強烈的求治欲望。
ClarkDM等[1]建立了社交焦慮模型,用來解釋社交焦慮產生的過程。該模型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其中自我意識過剩,自我關注是社交焦慮患者比較核心的認知風格。見圖1。
社交焦慮者應對社交場景采取一種警惕―回避的態(tài)度,非常在意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對外界對自己的態(tài)度很敏感,能很知到他人的細微動作;但是卻無法進行更加深入的觀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導致形成錯誤的印象和判斷。這在臨床上屢見不鮮,有些社交焦慮患者對于別人吐痰、輕微的笑聲等都能夠注意到,卻無法判斷別人的行為是否是故意針對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EH等[2]在點探測任務中,分別以100ms、500ms、1250ms呈現(xiàn)不同高威脅(被毀壞的身體)和一般威脅刺激(帶小刀的人)的圖片。結果顯示高社交焦慮被試者在100ms、500ms對高威脅圖片有更強烈的警覺反應,在1250ms情況下,卻有更加強烈的回避反應。在中等威脅圖片下,高焦慮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脅圖片一樣的反應方式,而低焦慮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況下沒有對中等威脅圖片的警覺反應。表明無論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慮者都傾向于采取一種警惕的態(tài)度,容易受到威脅信息的影響,引發(fā)比較高的焦慮水平。而為了降低焦慮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導致無法正確地處理信息,對正常行為產生影響。眼動的研究給出了更加直接的證據(jù),GarnerMJ等[3]呈現(xiàn)不同面孔來觀察被試者的眼動,發(fā)現(xiàn)高社交焦慮者快速注意到情緒面孔,但是相對低焦慮患者,只能夠維持一個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慮個體在一個短暫的對情緒面孔警惕后,是長時期的回避。
軀體化是社交焦慮患者比較明顯的特征,HAMA焦慮量表有7項軀體癥狀項目,占總項目50%??梢酝茰y,社交焦慮患者回避對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轉向關注自身。MansellW等[4]通過比較被試者對外部刺激(呈現(xiàn)在屏幕的面孔)和內部刺激(手指頭上的顫動,被認為是代表了被試者的喚醒水平)的注意偏向,發(fā)現(xiàn)高演講焦慮個體在預期演講的情況下,將他們的注意從外部刺激轉移到內部刺激上來。而在非威脅情況下,沒有該效果。
自我關注,導致高焦慮患者把自己當成社會交往中的客體來對待,采取域內視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慮的個體在腦海中產生了一種他們在別人眼中是何種樣子的消極形象,好像第三者從外部觀察自己一樣,采用的是一種觀察者的視角。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域內視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過自己的眼睛身體去觀察周圍的情況。WellsA等[5]通過讓被試者回憶特定的情景,然后讓其判斷自己在回憶該場景的時候所采取的角度。結果發(fā)現(xiàn)社交焦慮患者在回憶容易引發(fā)焦慮的社會場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視角;而在非社會場景中采取的是域內視角。
而有研究表明類似域內視角的客體自我意識(objectiveself-awareness)經常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這樣容易產生一種實際的行為和自己期望的行為之間的落差,而當人自認為無能為力消除這種落差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JaneM等[6]通過讓被試者進行演講,演講前通過指導語的誘導讓被試者產生不同的視角。結果發(fā)現(xiàn),無論高焦慮被試者還是低焦慮被試者,在采取域外視角的情況下演講,都有比采取域內視角更加強烈的焦慮反應。說明域內視角這種認知方式容易產生和維持焦慮,而高焦慮患者比低焦慮患者更加容易采取這樣的方式。
總而言之,高社交焦慮者通過對自我的持續(xù)關注,導致和維持的焦慮的產生,而通過將其注意力轉移到外界或者任務上可以緩解其癥狀和焦慮。BgelsSM等[7]通過發(fā)展了一種新的任務導向的注意力訓練,患者通過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務和環(huán)境中,以降低對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紅臉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緊張和擔心。WellsA等[8]通過8例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暴露加注意外化實際上導致從域內視角朝域外視角的轉化,比單獨采取暴露療法,更加有效的減低了社交焦慮。焦慮障礙的認知特點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詢師客觀了解評測社交焦慮患者的心態(tài),應用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取得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ClarkDM,WellsA.Acognitivemodelofsocialphobia.InRGHeimberg,MRLiebowitz,DAHope,FRSchneier(Eds.),SocialPhobia:Diagnosis,assessment,andtreatment.NewYork:GuilfordPress,1995,69-93.
2KosterEH,VerschuereB,CrombezG,etal.Time-courseofattentionforthreateningpicturesinhighandlowtraitanxiety.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5,43(8):1087-1098.
3GarnerMJ,MoggK,BradleyBP.Orientingandmaintenanceofattentiontofacialexpressionsinsocialanxiety:Eyemovementstudy.Prague:theAnnualConferenceoftheEuropeanAssociationofBehaviouralandCognitivePsychotherapies,2003,200.
4MansellW,ClarkDM,EhlersA.Internalrersusexternalattentioninsocialanxiey:Aninvestigationusinganovelparadigm.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555-572.
5WellA,PapageorgiouC.Theobserverperspective:biasedimageryinsocialphobia,agoraphobia,andblood/injuryphobia.BehavResTher,1999,37(7):653-658.
6JaneM.Spurr,LusiaStopa.Theobserverperspective:effectsonsocialanxietyandperformance.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1009-1028.
〔關鍵詞〕社交焦慮障礙;認知;行為治療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3)20-0004-04
一、前言
社交焦慮障礙指對社交場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顯著的、持續(xù)的擔憂或恐懼,是一種常見并具有潛在致殘性的精神疾病。社交隔絕和社交技巧貧乏可導致青春期的多種問題,其中包括抑郁、消極的自我評價以及孤獨(Rubin & Stewart,1996)。其他可能結果有物質濫用、持續(xù)的學習和就業(yè)困難,日漸貧乏的人際關系等。
社交焦慮障礙在兒童青少年中發(fā)病率高,危害大。但社交焦慮障礙通常會被誤認為是“害羞”問題而被忽視,再加上社交焦慮障礙者本身就具有回避陌生人和害羞這一特點,不能主動尋求幫助,從而導致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診斷治療被延誤。因此,對兒童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與治療進行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二、社交焦慮障礙的臨床特點及診斷
社交焦慮障礙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對社交場合存在持續(xù)恐懼,當患者暴露于公共場合時會感到極度焦慮;另一個是患者本人能夠認識到這種恐懼是不合理的,但是卻無法控制。一般說來,社交焦慮障礙患者在與自己認識的人相處時社交功能良好,但當他們與陌生人交往或處于自己認為會得到負面評價、會丟臉或困窘的場合中時,就會出現(xiàn)驚恐癥狀。如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兒童在有陌生人的場合會哭叫、發(fā)脾氣、發(fā)冷或退縮等[1]。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患有社交焦慮的兒童幾乎不能參與傳統(tǒng)的課堂和學?;顒?,在課堂上會拒絕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拒絕在同學面前講話,拒絕使用公共盥洗室以及在食堂吃飯;避免與同伴交談,拒絕與同學通電話,拒絕參加團體活動,也不愿意邀請朋友一起玩耍;患有社交焦慮的青少年則會拒絕與異性的約會、參加同齡人的社交活動,甚至不愿尋求工作[2-3]。社交焦慮通常有泛化和未泛化兩種形式。社交焦慮未泛化者只有經歷典型性情境時才會感到焦慮,通常只對操作性事件產生恐懼,如害怕或逃避在公眾前的演講等。而社交焦慮泛化者即使在獨處或未被他注視或評論時都會感到痛苦,如參加正常的聚會、維持交談等[4]。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Ⅳ)關于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為:(1)處于一種或多種社交或表演場合,如暴露于不熟悉的群體或者有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時,就會產生顯著而持續(xù)的恐懼,認為自己可能會做出一些使人難堪的行為,并為此感到害怕或顯示出焦慮癥狀;(2)處于特定的恐懼場合幾乎總能引起焦慮,可能表現(xiàn)為情境相關型或情境易感型恐懼發(fā)作;(3)求助者認識到這種恐懼是過分的或者不合理的;(4)求助者總是回避處于這些社交或者表演場合,如果無法回避則極度焦慮和苦惱;(5)對于這些社交或表演場合所表現(xiàn)出來的回避、焦慮和苦惱,顯著影響求助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社會關系,求助者為自己有這種恐懼癥而感到顯著痛苦和煩惱;(6)年齡小于18歲的求助者,病程持續(xù)時間至少六個月以上;(7)這種恐懼或回避的癥狀不是由于某種物質(如藥物濫用、藥物治療)或者某種一般性軀體情況所直接造成的生理作用,也不能歸結于其他精神障礙;(8)如果患有某種生理性疾病或另外一種精神障礙,那么(1)中所表述的恐懼癥狀與生理性疾病或這種精神障礙無關;如果是泛化型則需要滿足絕大部分的社交場合都會引發(fā)恐懼(同時可以考慮回避型人格障礙)的診斷。[5]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診斷標準(CCMD-3)認為,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為主的神經癥。病人明知沒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懼發(fā)作,恐懼發(fā)作時往往伴有顯著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癥狀。病人極力回避所害怕的客體或處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求助者常伴有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的特點。[6]
三、社交焦慮障礙的心理治療
社交焦慮障礙作為一種抑制兒童社會交往活動的精神障礙,會損害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社會功能。如果兒童在早期沒有對之進行有效的治療,會延續(xù)到成人期,對個體的身心發(fā)展造成很大的影響。目前認知治療技術、行為治療技術、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治療社交焦慮障礙。
(一)認知治療(CT)
認知治療理論認為認知抑制是社交焦慮的核心因素。社交焦慮癥患者常常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并且設想別人會給自己負面的評價。社交焦慮障礙患者這種特征在長期實踐中相對穩(wěn)定下來,形成了條件反射式的認知模式。通過認知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辨認并糾正頑固存在于頭腦中的錯誤的、非理性的思維模式,幫助患者建立交往信心、減輕對交往情境或交往對象的恐懼和擔憂。
1.理性情緒療法(REBT)
理性情緒療法的理論基礎是情緒ABC理論。治療師根據(jù)ABC理論對社交焦慮患者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找出其情緒困擾和行不適的具體表現(xiàn)(C),以及與這些反應相對應的誘發(fā)性事件(A),并對兩者之間的不合理的信念(B)進行初步分析。通過分析讓患者意識到自己社交焦慮的根源不在于社交情境或交往對象,而在于患者頭腦中對于社交情境或對象的非理性、不合理的認識。然后通過闡釋證明、引導領悟、與不合理信念辯論、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報告等技術,改變社交焦慮患者頭腦中歪曲的、不合理的認知,建立起較為正確的、合理的理性信念,從而調節(jié)和改善患者的交往行為。
2.貝克(Beck)的認知療法
貝克的認知療法認為,人們如何感覺和行動取決于他們如何感知和建構自己的經驗,要想理解某種具體的情緒體驗或困擾的實質,就必須關注個體對不良事件的想法、假設和信念。同時,他認為個體關于事件的認知是多層次的,存在“認知結構”,從表面到核心依次為自動思維、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
貝克認為改變功能失調的情緒和行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確的、功能失調的思維。咨詢師教給求助者如何通過一種評價過程來確認這些歪曲的、功能性的認知,尤其是那些消極的自動思維。然后治療師開始訓練他們用現(xiàn)實來檢驗這些自動思維,并評估和修正其自動思維及背后的中間與核心信念。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的注意力放在求助者沒有意識到的思維和信念體系的障礙性偏差上,通過矯正這些認知偏差來改變來訪者的情緒和行為。
后來貝克進一步提出了五種具體的認知治療技術:(1)識別自動化思維,這種思維往往是患者意識不到的、在出現(xiàn)不良情緒反應以前就存在的思想;(2)識別認知性錯誤,指患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錯誤,如任意的推斷、過分概括化、全或無思維等,這些錯誤比自動化思維更難識別;(3)真實性驗證,即將患者的自動性思維和錯誤觀念視為假設,然后鼓勵求助者在嚴格設計的行為模式或情境中對這些假設進行驗證,這一過程是認知療法的核心;(4)去中心化,咨詢師通過創(chuàng)設交往情境,引導和幫助患者記錄他人不良反應的次數(shù),通過客觀事實讓患者意識到自己并不是別人注意的中心;(5)憂郁或焦慮水平的監(jiān)控,鼓勵患者對自己的憂郁和焦慮情緒加以自我監(jiān)控,讓患者意識到情緒有一個開始、高峰和消退的過程,人的焦慮水平不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從而增強患者信心。[7]
3.自我指導訓練
梅臣鮑姆(Meichenbaum)認為個體的自我陳述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其行為,求助者必須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行動的以及自己對別人的影響,這是行為改變的先決條件。要發(fā)生改變,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為的刻板定勢,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評價自己的行為。梅臣鮑姆也認為痛苦的情緒通常來源于適應不良的想法,但是與REBT不同的是,自我指導訓練更注重幫助求助者察覺他們的自我談話。
自我指導訓練治療過程包括教會求助者進行自我表述以及訓練他們矯正自己的行為,從而使他們能更有效地應對所遇到的情境。自我指導訓練包括三個階段:第一,自我觀察,這一過程主要是求助者學習如何觀察自己的行為,尤其是適應不良的行為,要讓來訪者愿意和有能力自我傾聽。第二,開始新的內部對話,引導和幫助來訪者察覺他們的自我談話,鼓勵來訪者將他們的內部對話外化,然后改變這些內部對話對他們自己的指導作用。通過增加對適應性自我對話的應用,使社交焦慮患者消極的自我對話內容變得積極,能夠識別和處理對自己的負性判斷。第三,學習新的技能,教給求助者一些更有效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應用的技能,并且觀察和評估它們的結果。
此外,治療師還要鼓勵患者經常使用正性的自我表達和評價陳述,并使用積極的自我指導來促進自己的社交表現(xiàn)。
(二)行為療法
無論是經典條件作用原理還是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都認為,強烈恐懼和焦慮的過敏反應是求助者習得的結果。按照行為主義的解釋,求助者最初產生社交焦慮是因為在特定的社交場合對與人交往感到不能應付、不能控制時發(fā)生的。由于條件刺激的泛化作用,其他與最初社交刺激沒有明顯聯(lián)系的情境也能誘發(fā)社交焦慮,這就形成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8]。因此,個體可以通過學習來消除已習得的不良或不適應行為,也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行為。常見的行為療法有:暴露療法、社交技能訓練和應用性放松。
1.社交技能訓練(SST)
社交技能訓練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社交焦慮干預手段。其理論假設來自兩方面:一是兒童青少年之所以表現(xiàn)出社交焦慮,是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如果幫助兒童掌握這些技能,就可以有效改善社交焦慮(Greco & Morris,2001)。另外,也可能由于社交焦慮患者回避社會交往,從而缺乏社交技巧,這又反過來加重了對社會交往的恐懼,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通過進行社交技巧訓練,可以幫助患者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建立友誼,從而打破這種惡性循環(huán)。[9]
社交技能訓練主要是對言語、非言語溝通手段及情緒表現(xiàn)和識別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社交焦慮患者學習和掌握一些應對社交恐懼的基本社交技巧。具體內容包括如何積極傾聽,如何開始、繼續(xù)和結束談話,如何提出和回應他人的批評與拒絕及如何表達情感和觀點等。常用的社交技能訓練方法有示范、練習、指導、小組討論、反饋與強化等。社交技能訓練的具體內容和開展形式在不同研究中各不相同。但無論具體訓練程序如何,都要包含兩點:一是直接教授社會技能,并經常提供練習機會;二是當個體正確運用這些技能時,要給予及時強化(Christensen,Young & Marchant,2007)。
2.暴露療法
暴露療法是建立在行為理論基礎上的,是用來治療恐懼和其他負性情緒反應的一類行為方法。暴露療法認為條件性焦慮是社交焦慮癥的根源,是習得的反應,重復的暴露練習可以使個體逐漸適應或減輕對社交情境的焦慮程度。它通過嚴格的環(huán)境控制,引導求助者進入有助于問題解決的情境中,使之逐漸耐受并適應的治療方法。暴露療法的實施程序包括:首先,讓患者暴露于能引發(fā)其焦慮的社交情境中,讓患者不回避自己的痛苦而進入所恐懼的情境并堅持下來,以使其體驗到的焦慮自然緩解(習慣化);其次,暴露提供給患者一個機會,練習一些社交情境中所需要的行為技巧;最后,暴露可以讓患者檢驗他們的非理性信念是否真實。
(三)認知行為治療(CBT)
認知行為療法(CBT)被證明是用于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最好的心理治療方法,其療效優(yōu)于單獨的認知治療、教育支持治療和藥物安慰劑。它包括很多不同的技術,如應用性放松和社交技能訓練等。其理論假設焦慮中有認知、情緒和行為三個成分,認知過程決定著行為的產生,同時行為的改變也可以影響認知的改變。認知和行為相互作用的關系在一些人身上常表現(xiàn)出了惡性循環(huán),即錯誤的認知觀念會導致不適應的情緒和行為,而這些情緒和行為也會反過來影響認知過程,給原來的認知觀念提供證據(jù),使之更加鞏固和隱蔽,使問題越來越嚴重。[10]
認知行為療法的具體治療策略如下:(1)介紹社交焦慮認知行為模式和治療原理,讓患者認識到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體驗,是健康的反應;同時,還要幫助患者了解社交焦慮障礙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暴露練習的機制及其如何進行。(2)進行低生理喚醒和身體癥狀的放松訓練,如肌肉群、呼吸的調整和放松。(3)認知重組,幫助患者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問題源于自己的認知建構方式,學會用正確、理智的觀念來代替頭腦中不現(xiàn)實和非邏輯的認知。(4)針對社交回避行為進行系統(tǒng)的分級暴露訓練。通過讓社交恐懼癥患者暴露于引發(fā)焦慮反應的情境,使其運用已經學會的交往技能、放松技巧和認知策略。(5)進行在學校和家庭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社會技能訓練。(6)進行提高應激能力的意外事件管理訓練。(7)進行在家中和學校的鞏固訓練,制定詳實的防御計劃并將治療中習得的技能概念化形成系統(tǒng)的結構以應對未來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在治療結束之前,治療師還將采取一些措施,以幫助患者應對可能的復發(fā),包括再次評估患者癥狀,確定對于患者而言的“危險”情境,逐步減少指導,讓患者制定一份自助計劃。[11]
另外,諸多研究證明,家庭環(huán)境與社交焦慮的病因和癥狀的持續(xù)時間有很大關系,父母的一些做法和態(tài)度會導致兒童回避社交活動,父母的焦慮障礙會妨礙兒童社交焦慮治療的進展[12]。因此,在社交焦慮的心理治療過程中,父母的參與也很重要。治療師要鼓勵社交焦慮患者的父母改善自己的行為,并就如何引導兒童交往對父母進行培訓,以改善他們對孩子癥狀的不良影響。父母還要注意在兒童的成長早期用心照顧和撫養(yǎng)孩子,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尊重和關愛孩子,及時滿足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培養(yǎng)兒童對人際交往的信任、勇氣,以預防和減少社交焦慮障礙的產生。
參考文獻:
[1]卡尼.兒童行為障礙個案集[M].孟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20.
[2]Beidel D C,Turner SM,Morris T L.Psychopathology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J].J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9,6:643-650.
[3]La Creca AM & Lopez N.Social anxiety among adolescents:linkages with peer relationships and friendships[J].J Abnorm Child psychology.1998,2:83-94.
[4]鄭海燕,張姝.兒童社交恐懼癥的評估與治療[J].中國特殊教育,2005(12):75-78.
[5]BarlowD.H. & Durand,V.M..異常心理學[M].楊霞,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6.
[6]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分會.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7]郭念鋒.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93-95.
[8]江光榮.心理咨詢與治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11.
[9]李元吉,湯宜朗.社交焦慮障礙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1(15).
[10]許若蘭.論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研究與應用[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6,4(14):64.
[11]Kendall P C,Ellsas T E,Kane M T,et al.Anxietydisorders in youth: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s[M].Boston:Allyn & Bacon,1992:39-46
【關鍵詞】 帕羅西汀 社交焦慮癥
社交焦慮癥一詞最早由Leibowitz(1985)提出。是一種常見的、能力受損的精神衛(wèi)生問題,是繼抑郁癥、酒精依賴后第3種常見的精神障礙。社交焦慮癥即社交恐怖癥,是一種常見的損害社會功能的慢性疾病。但是估計不到四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正確的診斷和適當?shù)闹委?。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對于社交焦慮癥(SAD)有較好的療效,能改善病人社會交往中的焦慮情緒。因此,本研究通過帕羅西汀治療SAD 的臨床開放性研究,了解其對SAD的療效。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SAD患者入組標準:①符合DSM-IV社交焦慮癥的診斷標準。②2周內未使用三環(huán)類抗抑郁劑、苯二氮卓類、MAOIs類及其他SSRI類藥物。③排除有嚴重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酒精和藥物依賴、懷孕和哺乳期及心動過緩心律失常患者。隨機選擇2008年1月~2008年6月,本院心理科門診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18~45歲,平均25.6±2.8歲,病程5月~3年。
1.2 方法?、貯組受試者每日晨服帕羅西汀10mg,1周內加至20mg連服8周,不合用其他藥物。②療效評定:采用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LSAS)、社交恐怖和焦慮問卷(SPIN)。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2周、4周、6周、8周末各評定1次,以LSAS及SPIN減分率評定藥物臨床療效。減分率≥75%為臨床痊愈;50~75%為顯著進步;25~50%為好轉;
2 結果
2.1 療效 ①臨床療效:40例患者均完成8周治療。以LSAS在8周末減分率評定:臨床痊愈10例(25%)、顯著進步23例(57.5%)、好轉4例(10% )、無效3例(7.5%),顯效率82.5%。②LSAS、SPIN治療前后評分變化比較
2.2 副反應 帕羅西汀治療中發(fā)生惡心、食欲下降8例,口干15例,頭昏5例,便秘3例,性功能障礙4例,出汗2例。
3 討論
社交焦慮癥是一種慢性疾病,表現(xiàn)為在社交或職業(yè)場合感到強烈的焦慮和痛苦,并竭力回避,起病年齡在13~24歲,平均20 歲左右,25歲以后起病的比較少見。社交焦慮癥狀多數(shù)發(fā)生于兒童期,且是一個慢性的疾病過程,一般不能自我緩解,平均病程20年左右。近年來,病因學研究有愈來愈多的證據(jù)表明,SAD是腦的疾病,許多神經遞質,如:NE、5-HT、GABA等參與本組疾病的發(fā)病機理。苯二氮卓類藥物對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有效,但因需長期維持治療而產生依賴問題,故不宜作為一線藥物使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治療SAD亦有效,但其非選擇性不可逆性單胺氧化酶抑制的酪胺效應等不良反應也限制了其使用。本研究顯示,帕羅西汀對于SAD具有良好的作用,具有5-HT再攝取抑制作用,對M1、H1α1受體作用輕微,有起效快、不良反應少的特點。大多數(shù)患者在用藥第1周末,LSAS、SPIN評分開始下降,用藥第2周末焦慮、回避癥狀明顯減輕,LSAS評定用藥8周后顯效率為82.5%,有效率為93%。治療中帕羅西汀引起的副反應有惡心、食欲下降、口干、頭昏、便秘、性功能障礙、出汗等癥狀,但程度較輕,無需特殊處理,并且部分副反應可隨治療時間的延長而自行緩解。臨床上可以使用帕羅西汀治療SAD。
參 考 文 獻
社交焦慮障礙[1](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稱社交恐怖癥(social phobia),是指對社交場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顯著的、持續(xù)的擔憂或恐懼,擔心自己會面臨窘境,且一旦暴露于這些場合會不可避免地引起焦慮反應,從而妨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動。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IV)描述,SAD有兩個特征,其核心癥狀是對社交場合存在持續(xù)的恐懼,當暴露于公共場合時感到極度焦慮;另一個特點是患者本人認識到這種恐懼是不合理的。最近有研究[2]表明,該病在美國和德國青少年當中普遍存在,其終生患病率為5~15%,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盡管如此,這種障礙1985年以前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近年來,成人社交焦慮障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關注,并在其診斷、治療和流行病學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關于兒童社交焦慮障礙的研究相對較少,尤其是在治療方面,沒有考慮到青少年這一年齡階段的實際。到目前為止,國外已針對性進行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治療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而國內這類研究相對較少?;谶@一現(xiàn)實,本文針對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治療的相關研究進行回顧與介紹,尤其對各種治療方法及療效進行較詳盡的闡述,并提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對廣大臨床工作者有所借鑒與幫助,也為將來展開這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1 心理社會治療
1.1 各種心理社會療法的共同點 近年來,不少學者開始對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治療進行系統(tǒng)研究,回顧相關方面的文獻發(fā)現(xiàn),各種治療方法都有以下四個共同點:(1)各種治療方法幾乎都是行為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的變式,雖然也有些關于心理動力療法的報道,但沒有對其療效進行對照性研究,因此我們主要討論認知行為療法各種變式的療效;(2)對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治療方法本質上都是對成人社交焦慮干預措施的修改,但其理論基礎、基本原理及干預措施都基于青少年這一年齡階段的發(fā)展特征;(3)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shù)研究是針對那些符合SAD或回避性障礙診斷標準的患兒進行的,大部分的研究其被試都是幾種焦慮(如廣泛性焦慮、分離性焦慮及廣場恐怖癥等)并存的患兒,以下主要回顧文獻中關于前者的報道;(4)除兩個研究外[3,4],其它研究均為治療組與非隨機對照組而不是替代性治療組或安慰劑組進行的對照研究。以下主要回顧近年來針對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心理社會治療所展開的研究。
1.2 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心理社會治療方法簡介 到目前為止,有兩種針對兒童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干預措施,即兒童團體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adolescents:CBGTA)和兒童社會效果治療(socialeffectiveness therapy for children :SETC)。這兩種治療方法都是模仿成年人社交焦慮障礙的治療方案建立起來的,其共同點都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并且都需要對兒童進行社交技能的訓練,社交技能訓練在兩種治療方案里都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也是治療社交焦慮與其它焦慮的差別所在。
在CBGTA的治療方案里,社交技能訓練包括給兒童傳授一些細節(jié)性的社交技巧,例如,怎樣接受他人的表揚,怎樣提問,怎樣變得自信,怎樣識別合作者的情緒并做出適當?shù)姆磻鹊?。CBGTA社交技能訓練中的創(chuàng)新性成分是在每階段的訓練過程中使用"快餐打斷"(snack break)式進行"微量暴露練習"(miniexposure exercises),即不僅要求兒童暴露在其他人面前吃快餐,而且在吃快餐時還經常被打斷,通過這種方式來介紹與加強各種社交行為。
SETC是專門為青春前期的兒童設計的,社交技能訓練除了傳授一些類似于CBGTA社交技巧外,其創(chuàng)新性在于增加了一種"同伴共同參與計劃"(peer generalization programming)的活動,即在同一個社區(qū)里的社交技能好的同伴也和社交焦慮障礙兒童一樣參與計劃好的活動,這就給患兒提供了一個模仿適宜行為的機會,并且學會友好地對待同組的成員。在每次社交訓練結束后,接下來讓其在自然情境中通過進行有趣的小組活動如打保齡球、釣魚等,使他們有機會與內心羨慕但又回避與之交往的兒童進行交往,從而使他們逐漸社會化。
1.3 有關兒童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和社會效果治療療效的研究 Albano(1995)等[5]對5名患兒進行治療,年齡為13~17a,治療以小組形式進行,共16次,其中4次有選擇性地安排一些家庭成員參與,前2次主要是給兒童與父母講解社交焦慮障礙的性質、維持其癥狀的因素及治療過程;在第8次治療中,兒童與父母都參與一次關于家庭因素在維持SAD中的作用的交流訓練;第15次治療中,父母觀察兒童在暴露任務中的表現(xiàn),并且交流他們對治療的期望及在本次治療中的收獲。治療后,雖然沒有臨床資料顯示其療效,但是,經3mo的治療,80%的SAD患兒癥狀顯著減輕;1a后,所有兒童不再符合SAD診斷標準,1名兒童癥狀明顯改善;并且,父母與兒童本人也報道其積極情感增加,人際關系質量提高,經過治療后全部被試的身體健康狀況均有所改善。
Hayward(2000)等[6]以35名符合SAD診斷標準的女性青少年為被試,把她們隨機安排到治療組(12名)與非治療組(23名)。結果發(fā)現(xiàn),通過兒童與父母診斷問卷調查表明,治療組與非治療組相比,治療組45%的兒童不再符合SAD的診斷標準,而在非治療組只有5%。并且在單相重型抑郁癥的治療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結果,治療組只有18%的兒童符合重型抑郁癥的診斷標準,非治療組卻有41%。雖然研究結果表明CBGTA是很有前景的方法,但1a后,治療組與非治療組符合SAD診斷標準的人數(shù)卻沒有顯著性差異(40%和56%),用成人社交恐怖癥、焦慮癥調查表(SPAIA)評定其平均得分分別是96.4與99.2。
以上兩個研究表明,CBGTA對治療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是有效的,不但使SAD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而且情緒障礙、其它焦慮障礙以及所有被試的身體健康狀況都有明顯改善。但是療效的維持只有在Albano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因此,在CBGTA的治療方案里必須注重加強療效的鞏固方案,有研究者也正在進行相關的工作。
Beidel[7]等人進行了對照性研究,比較了SETC組和其它治療組的療效,他們以67名8~12a的兒童為被試,這些兒童均符合SAD的診斷標準,把他們隨機安排到SETC組或其他治療組,其他治療組在會談次數(shù)及時間、治療師的接觸、社會暴露任務等方面與SETC組基本匹配,不同的是SETC組進行的是個性化治療(the inpidualized nature of SETC)。結果發(fā)現(xiàn),在SETC組,67%的兒童不再符合SAD的診斷標準,但在其他治療組卻只有5%。并且用兒童社交恐怖癥、焦慮癥調查表(SPAIC)評定,兩者的差異也非常顯著(53%和5%)。在進行6mo的治療后,SETC組85%的兒童不再符合SAD的臨床標準,且兒童本人、父母及其他評定者都認為患兒的社交表現(xiàn)明顯提高。
以上的研究表明,SETC的療效不僅是長期的、顯著的,而且該研究還排除了其它非特定因素的干擾,其結果是可信的。因此,對青春前期的社交焦慮障礙兒童而言,SETC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但是,僅僅由一個研究得出的結論畢竟是有限的,我們還應該進一步進行相關的研究。
1.4 研究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 通過廣大研究者的努力,對兒童青少年社交焦慮的心理治療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相關的研究還很少,得出的結論也有限,對于將來的研究應著重強調以下幾個方面:(1)團體治療方式與個別治療方式進行對照研究,以便確定最理想的治療模式;(2)通過研究確定治療以多少次為最佳;(3)各種治療方法中的治療要素對療效的影響因素;(4)同伴共同參與計劃的治療方法有較好的療效,其優(yōu)點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相關的研究。
另外,在以上所報道的研究中,對療效的評估還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創(chuàng)新:(1)在模棱兩可的社會情境中評估兒童、父母及家庭成員的問題解決策略;(2)讓兒童寫兩周有關自然情境中社交活動情況的日記;(3)對兒童的自信與親社會行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評估。通過以上多種方法對治療效果進行綜合評估,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SAD的干預措施能否推廣。
最后,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還可以嘗試采用以下手段對療效進行評估:采取經驗取樣法(如電子日記)對社交活動、消極或積極的情緒的趨勢進行定性定量評估;采用實驗室實驗法評估某些社交技能,如笑、自我揭示的互惠等;把評估納入"積極心理學"體系中,構建諸如幸福、善良、勤奮等人格特質。
2 心理藥物治療
目前尚缺乏針對兒童或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進行藥物治療療效的總結性研究。Birmaher(1994)等人[8] 的開放性試驗表明,SSRI對治療有多種焦慮障礙的兒童方面有較好的療效,但是因其結果不是針對特定的焦慮障礙的,因此對青少年來說是否有同樣的結果不能從資料中得以證實。Mancini(1999)等[9]報道7例有廣泛性社交障礙的兒童(7~18a)應用帕羅西汀進行治療,收到了較好的療效??傊?,這些結果指出,SSRIs對于兒童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療效還應通過雙盲試驗、安慰劑試驗等對照研究來進行證實。
由于沒有對照性研究來證明藥物治療對兒童青少年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的療效,對許多兒童病例,兒童精神學家只能求助于成人的標準來進行推斷,因此以往研究的意義也很有限。對成人社交焦慮障礙的研究提示,MAOI類、氟西汀和其它SSRIs類藥物治療成年人社交焦慮障礙有效。尤其是SSRIs類藥物是治療成年人社交焦慮障礙較有效的第一線藥物。盡管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藥物治療兒童社交焦慮障礙時還是必須謹慎,主要基于以下理由:首先,Kearney(1998)等[10]發(fā)現(xiàn),在對有各種焦慮障礙兒童(主要是強迫癥與厭學癥)進行藥物治療的回顧中,大部分的研究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使用心理治療作為輔助治療,由于各種障礙與各種治療方法交叉在一起,所以得出的結論是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共同效果;其次,對成年人進行精神病學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在何程度上可以推廣到兒童青少年,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均未知。因此,一般認為,藥物治療不應被用作兒童焦慮障礙的唯一干預措施,而是作為心理治療的輔助。但是,還沒有研究比較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這兩種聯(lián)合治療中究竟哪種治療方法對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更有效。Heimberg(1998)[11]等最近以有社交焦慮障礙成年人為研究對象,比較了苯乙肼與安慰劑,認知行為治療與"安慰劑"(支持性心理治療)的療效,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12w后,通過多種評估工具的測量,兩個治療組均有同等的作用,均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組。這些研究都在探討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及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
3 結語
盡管目前對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的認識和理解仍然是初步的,所進行的研究也很有限,但畢竟已經引起人們的研究,嘗試深入了解這種障礙的病因學、癥狀學、流行病學,試圖提高診斷及評估的正確性,從而開展有效的治療。以后應進一步進行各種方法、療效的對照研究,采取各種評估方式對治療結果進行評估等,這將有助于對青少年社交焦慮的進一步理解和更有效的治療,從而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 李元吉,湯宜朗,蔡焯基.社交焦慮研究進展[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3):184
[2] Heimberg R G, Stein M B,Hiripi E,et al.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social phobia in the United States:A synthetic cohort analysis of changes over four decades[J].European Psychiatry,2000,(15):29
[3] Beidel D C,Turner S M,Morris T L,et al .Psychopathology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9,(38):643
[4] Silverman W K,Kurtines W M,Ginsburg G S,et al .Treating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67):995
[5] Albano A M,Marten P A,Holt C S,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reatment for social phobia in adolescents:A preliminary study[J].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95,(183):649
[6] Hayward C, Varady S,&Albano A M,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social phobia in female adolescents: Results of a pilot sth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0,(39):1
[7] Beidel D C,Turner S M, Morris T L.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1,(22):205
[8] Birmaher B,Waterman G S,Ryan N, et al.Fluoxetine for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4,(33):993
[9] Mancin C,Oakman J m,Boyle M,et al.,Serotonergic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case seris[J].Deprssion and Anxiety,1999,(10):33
[摘要] 本文通過對社交焦慮患者注意特點的探討和有關文獻的回顧,揭示出社交焦慮患者的認知風格并指明治療方向。
[關鍵詞] 社交焦慮;域內視角;自我關注
社交焦慮患者是影響人口非常多的一種神經癥,根據(jù)美國、加拿大、德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其終生患病率為10%~13%?;颊吖虉?zhí)地認為自己失態(tài)(臉紅,目光不端,緊張),而刻意去回避社會交往的場合,導致機會減少,生活質量下降?;颊哂泻軓姷膬仁∧芰Γ瑢ψ约涸谏缃粓龊暇o張和恐怖,一般都比較痛苦,有強烈的求治欲望。
Clark DM等[1]建立了社交焦慮模型,用來解釋社交焦慮產生的過程。該模型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其中自我意識過剩,自我關注是社交焦慮患者比較核心的認知風格。見圖1。
社交焦慮者應對社交場景采取一種警惕―回避的態(tài)度,非常在意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對外界對自己的態(tài)度很敏感,能很知到他人的細微動作;但是卻無法進行更加深入的觀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導致形成錯誤的印象和判斷。這在臨床上屢見不鮮,有些社交焦慮患者對于別人吐痰、輕微的笑聲等都能夠注意到,卻無法判斷別人的行為是否是故意針對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 EH等[2]在點探測任務中,分別以100ms、500ms、1250ms呈現(xiàn)不同高威脅(被毀壞的身體)和一般威脅刺激(帶小刀的人)的圖片。結果顯示高社交焦慮被試者在100ms、500ms對高威脅圖片有更強烈的警覺反應,在1250ms情況下,卻有更加強烈的回避反應。在中等威脅圖片下,高焦慮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脅圖片一樣的反應方式,而低焦慮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況下沒有對中等威脅圖片的警覺反應。表明無論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慮者都傾向于采取一種警惕的態(tài)度,容易受到威脅信息的影響,引發(fā)比較高的焦慮水平。而為了降低焦慮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導致無法正確地處理信息,對正常行為產生影響。眼動的研究給出了更加直接的證據(jù),Garner MJ等[3]呈現(xiàn)不同面孔來觀察被試者的眼動,發(fā)現(xiàn)高社交焦慮者快速注意到情緒面孔,但是相對低焦慮患者,只能夠維持一個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慮個體在一個短暫的對情緒面孔警惕后,是長時期的回避。
軀體化是社交焦慮患者比較明顯的特征,HAMA焦慮量表有7項軀體癥狀項目,占總項目50%??梢酝茰y,社交焦慮患者回避對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轉向關注自身。Mansell W等[4]通過比較被試者對外部刺激(呈現(xiàn)在屏幕的面孔)和內部刺激(手指頭上的顫動,被認為是代表了被試者的喚醒水平)的注意偏向,發(fā)現(xiàn)高演講焦慮個體在預期演講的情況下,將他們的注意從外部刺激轉移到內部刺激上來。而在非威脅情況下,沒有該效果。
自我關注,導致高焦慮患者把自己當成社會交往中的客體來對待,采取域內視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慮的個體在腦海中產生了一種他們在別人眼中是何種樣子的消極形象,好像第三者從外部觀察自己一樣,采用的是一種觀察者的視角。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域內視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過自己的眼睛身體去觀察周圍的情況。Wells A等[5]通過讓被試者回憶特定的情景,然后讓其判斷自己在回憶該場景的時候所采取的角度。結果發(fā)現(xiàn)社交焦慮患者在回憶容易引發(fā)焦慮的社會場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視角;而在非社會場景中采取的是域內視角。
而有研究表明類似域內視角的客體自我意識(objective self-awareness)經常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這樣容易產生一種實際的行為和自己期望的行為之間的落差,而當人自認為無能為力消除這種落差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Jane M等[6]通過讓被試者進行演講,演講前通過指導語的誘導讓被試者產生不同的視角。結果發(fā)現(xiàn),無論高焦慮被試者還是低焦慮被試者,在采取域外視角的情況下演講,都有比采取域內視角更加強烈的焦慮反應。說明域內視角這種認知方式容易產生和維持焦慮,而高焦慮患者比低焦慮患者更加容易采取這樣的方式。
總而言之,高社交焦慮者通過對自我的持續(xù)關注,導致和維持的焦慮的產生,而通過將其注意力轉移到外界或者任務上可以緩解其癥狀和焦慮。Bgels SM等[7]通過發(fā)展了一種新的任務導向的注意力訓練,患者通過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務和環(huán)境中,以降低對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紅臉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緊張和擔心。Wells A等[8]通過8例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暴露加注意外化實際上導致從域內視角朝域外視角的轉化,比單獨采取暴露療法,更加有效的減低了社交焦慮。焦慮障礙的認知特點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詢師客觀了解評測社交焦慮患者的心態(tài),應用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取得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Clark DM,Wells A.A cognitive model of social phobia.In RG Heimberg, MR Liebowitz, DA Hope,FR Schneier (Eds.), Social Phobia:Diagnosis,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5,69-93.
2 Koster EH,Verschuere B,Crombez G,et al.Time-course of attention for threatening pictures in high and low trait anxiety.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5,43(8):1087-1098.
關鍵詞:社交焦慮癥;帕羅西汀;臨床療效
社交焦慮癥(social anxiety,SAD)是指對任何社交或公共場合而感到強烈的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此類患者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在可能被仔細觀察的表演場合,有一種持久的恐懼,由于緊張或者害羞而引起的難堪等。據(jù)數(shù)據(jù)的不完全統(tǒng)計[1],社交焦慮癥的發(fā)病率高達2.6%~6.5%,臨床中常利用選擇性5- 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治療社交焦慮癥患者,并取得顯著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來收治的48例(男29例,女19例)社交焦慮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DSM-IV關于社交焦慮癥的診斷標準。年齡21~49歲,平均(35±14)歲,病程0.5~3年,平均(1.75±1.25)年。在2w內均未使用苯二氮卓類、三環(huán)類抗抑郁劑及其他SSRI類藥物,排除有嚴重藥物依賴者、哺乳期者、妊娠者及軀體疾病者。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帕羅西汀,晨起餐后服用,起始劑量10mg/d,2w內可加至20~35mg/d,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酌情加減藥物劑量,禁止與其他藥物合用,連續(xù)用藥8w。
1.3療效評定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LSAS、HAMA評分,對治療后2、4、6及8w的LSAS、HAMA評分進行記錄,根據(jù)兩組評分對藥物的臨床療效進行判定。分為痊愈、顯效、好轉及無效。痊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減分率超過75%;顯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減分率為50%~75%;好轉: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減分率為25%~5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減分率小于25%。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均采用軟件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治療前后LSAS總分、HAMA總分均采用x±s表示,用t檢驗,臨床療效率、不良反應率均采用%表示,用χ2檢驗,當P
2 結果
2.1 48例患者治療前后的LSAS、HAMA評分情況 48例患者治療后的LSAS、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其評分越來越低,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48例患者臨床療效 48例患者中痊愈12例,占25.00%;顯效20例,占41.67%;好轉13例,占27.08%;無效3例,占6.25%,總有效率93.75%(45/48)。
2.3 48例患者不良反應 48例患者有3例發(fā)生不良反應,占6.25%,其中1例表現(xiàn)為頭昏、1例為便秘、1例為惡心,檢查其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監(jiān)測無異常。
3 討論
社交焦慮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的損害社會功能慢性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過分害怕在公共場合及他人面前進行社交活動,若暴露在公共場合極易恐懼及害怕等[2]。近幾年來,眾多醫(yī)學者紛紛對其進行了相關研究,表明:社交焦慮癥是腦的疾病,5-HT、NE等神經質均參與到該病的發(fā)病機理。學者袁麗品[3]等選取41例社交焦慮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帕羅西汀治療,臨床治愈率為49%,顯效率達83%,其不良反應較輕,得出帕羅西汀治療社交焦慮癥具有顯著療效。
帕羅西汀能夠選擇性的抑制中樞神經元對5-HT的攝取,促進其傳遞,對毒蕈堿受體具有較小的親和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血壓等,無明顯的抑制作用。在本研究中,48例社交抑郁癥患者采用帕羅西汀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3.75%,不良反應率僅僅為6.25%,與相關文獻報道相一致[4-5]。
綜上所述,社交焦慮癥患者采用帕羅西汀治療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湯瑜,張梓剛,范濤,等.帕羅西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慮癥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13):66-67.
[2]張宏耕,張雪花,程明,等.九味鎮(zhèn)心顆粒和帕羅西汀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2,22(12):37-40.
[3]袁麗品,馬建軍,李學,等.帕羅西汀治療社交焦慮癥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