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5 17:27:45
序論:在您撰寫美育與中學語文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美學;中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8-257-01
美學作為以審美經(jīng)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科學影響和指導著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影響和指導著文藝的發(fā)展、文學批評的方向以及人們的文藝創(chuàng)作,影響和指導著教育的方方面面,將美學原則滲透于各科教學后形成美學教育。
一、美學的作用決定著中學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
美學首先是以藝術為中心研究人對現(xiàn)實的審美關系的科學,這就決定著作為一個個體的人及社會一員的人必將與現(xiàn)實產(chǎn)生種種關系,而人與現(xiàn)實的關系又以需要為前提、為根據(jù)。仰韶遺跡中的鹿紋彩陶盆、蛙紋彩陶盆、人面魚紋彩陶盆,無論是盆本身還是盆上的各種紋飾,與原始社會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彩陶盆上形態(tài)各異的魚、奔馳的狗、爬行的蜥蜴、拙鈍的鳥和蛙以及人面含魚的形象,既讓人清晰的感覺到當時生活的生動、活潑、純樸、天真,也明顯具有巫術禮儀的圖騰崇拜意味,這種藝術風貌和審美意識已然脫離了單純的物質需求,而與人們的宗教藝術需要緊密結合。因而我們在追尋美的足跡的時候要認識到青銅藝術中的嚴重的命運氣氛和神秘的獰厲風格,以及這種毫不掩飾的神秘獰厲中蕩漾出的一種不可復現(xiàn)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氣派的美麗。我們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結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來認識我們與美關。物質需要是一種使用關系,體現(xiàn)的是利之美。精神需要又可以分為三種: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倫理需要。這三種需要分別對應著我們對真美善的需要。美學指導著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認識到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與人生的對應關系,更重要的是直接指導著學生的審美體驗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
二、文藝發(fā)展與美學的密切關系決定著中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
隨著美學觀在不同社會狀況下發(fā)生的變化,這種變化也會反映在文藝的發(fā)展過程和結果之中,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美學觀念的發(fā)展變化會影響文藝的發(fā)展。文藝的研究對象既涉及文藝作品和其他文藝現(xiàn)象,這是有關文藝的一般問題和觀點,也涉及有關文藝的問題和觀點,這是有關文藝的美學問題和觀點。美學的研究范圍決定著文藝與美學的密切關系,也決定著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文藝創(chuàng)作離不開美學觀念。藝術以人的心理感受為中介,把掩蓋在生活中的美之條件揭示出來和組織起來,這就給了這條件以美之生命。與其說藝術創(chuàng)造美,不如說藝術創(chuàng)造了美的條件。因為,如果藝術作品引起讀者的美感,那么這美不是在藝術家的勞動過程中,而是在讀者受到感動的時候產(chǎn)生出來的。
藝術成為審美關系就在于藝術就是專門滿足人的審美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是審美關系的集中體現(xiàn)。無論是龍飛鳳舞的遠古圖騰,還是饕餮獰厲的殷商青銅;無論是儒道互補的先秦理性精神,還是騷賦耀目的楚漢浪漫主義;它們在凝聚著中華民族審美趣味、藝術風格的同時感染了當時代的人,也與我們今天的審美愛好相吻合,使我們產(chǎn)生著親切之感。中學語文教學中要本著審美的需求,去體悟文藝的博大精深和美妙深刻。緊扣文藝發(fā)展的脈搏,去感受血液涌動的美的律動。
美育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是形式美育向實質美育的跨越。美育的對象涵蓋了我們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些又以藝術的形式伴隨著我們的生活。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大地,是我們美育的對象。山川風光,自然形勝是美的源泉。美育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使學生在掌握字、詞、句、章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去領會祖國山川的壯美,四季自然的風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
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方方面面有著美。社會之美包含人物之美、人體之美、服飾之美、語言之美、行為之美、社會環(huán)境之美、斗爭之美、勞動之美等。如果你有能感受美的眼睛和耳朵,那么,美就“客觀地”在你的周圍。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語言美、環(huán)境美、行為美、斗爭美、勞動美、服飾美,都有倡導和弘揚。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讓我們感受到老北京的胡同之沒的特殊文化滄桑,這何嘗不是一種環(huán)境之美?《詩經(jīng)》有大量歌頌勞動之美的篇章,這何嘗不是人們對勞動的歌頌?《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孟子》等課文之中語言的智慧和精彩,這何嘗不是語言美的展現(xiàn)?
作為自然美、社會美集中體現(xiàn)的藝術美,是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因素的主要內(nèi)容。藝術美覆蓋著我們精神生活的始終,藝術美凝聚著人的情感和觀點,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反映在許多方面。我們的“審美情感”來源于“有意味的形式”,這些“形式”積淀了社會內(nèi)容的自然形式,既在形式又不只是形式。就語文教學的特點來看,藝術美包括題材、思想、主題、情節(jié)美,即文藝作品的內(nèi)容美,也包括語言、結構、藝術手法、風格美,即文藝作品的形式美。中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把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將美育與語文有機結合,再現(xiàn)作品所創(chuàng)造的審美意境,讓其感受美,體驗美,鑒賞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操,進而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把審美教育貫穿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能力和智力的發(fā)展。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語文教材中豐富的美育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關鍵詞 審美教育 中學語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568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無論從教育形式或是教學方法上,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轉變。尤其在現(xiàn)階段的中學語文教學中,逐步將審美教育融入教學之中,這使得作為美學載體的語文學科,不僅能更加精確的展現(xiàn)出文學形態(tài)之美,還能對教學形態(tài)做出完善的審美表現(xiàn)。對于此種審美教育,中學語文教師應當通過語文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審美教育資源,將學生引入美學與美育的環(huán)境之中,此種做法既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又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而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也能夠使語文課程的審美價值得到進一步體現(xiàn),進而對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審美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就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1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意義
首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能夠使中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通常情況下,作為中學教學中的工具課程,語文課程所涵蓋的知識面極為豐富,在此種現(xiàn)象中,將審美教育融入到中學語文教學之中,不僅能使語文教學的知識更加的生動和形象,還能使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得以達成??梢哉f,審美教育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一方面,中學語文教學中所涉及到的課文內(nèi)容,均代表不同時代、不同作者所面對的不同環(huán)境,這使得各個作者間對于審美或藝術的領悟能力各不相同,而對于不同的審美能力,均會因教師的集中講解,而使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整體性的提升,這便會使語文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通過審美教育,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學生通過對語文課文或文學作品的審美鑒賞和審美感知,能夠清晰的了解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境,這便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審美的理解逐步加深,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學習和探索文學美感的興趣與熱忱。同時,通過此種學習方式,還能使學生逐步培養(yǎng)出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既豐富了學生的多樣化情感體驗,又使學生在語文課文或文學作品中,對語言的魅力做出深刻的感受,進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創(chuàng)新措施
2.1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習慣
在中學語文教學之中,審美教育即是采用分析語文知識內(nèi)容及其語言,使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課文內(nèi)容或文學作品所要展現(xiàn)出的思想與內(nèi)涵。并通過美的感知,使課文或文學作品展示出的思想與內(nèi)涵,以美的理解去定義和傳達,從而切身體會到語文課文內(nèi)容之中包含的美感。并且,隨著學生對語文課文美的感知逐漸深入,教師應教授學生對語言、文字等進行美的自我發(fā)掘與自我領悟能力,使學生將語文課文閱讀,或文學作品閱讀,當作是自主型行為,此種做法,不僅能夠使學生的閱讀實踐能力得到加強,更能使學生對審美有更加深入的自我理解和w會。同時,通過此種方式,還能使學生對文學作品所體現(xiàn)出的內(nèi)涵做明確的感知,進而使學生的審美主體心理得到有效的激發(fā),且通過這一途徑,也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習慣,在面對語文課文或文學作品時,便能對其做出美的判斷。
2.2提升對審美的鑒賞能力
對于中學生而言,其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甚至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感知程度也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這使得他們在對審美的鑒賞能力上,也會存在不同的觀點或對于審美感知有著高低的差異。對此,教師可通過對學生進行語文課文的教學講解,使學生對于普遍審美及特殊審美做出準確的判斷,并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審美的鑒賞能力。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是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觀察、體會、以及領悟等過程,逐漸感知到的,隨著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與向往,使得學生的審美情趣得以產(chǎn)生。而對于學生感知能力與審美情趣的提升,教師應進一步激發(fā)出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審美情趣的進一步延伸。在此種環(huán)境下,審美情趣的激發(fā)與審美鑒賞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通過自身能力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予以達成,如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影音設備的應用等,將學生逐步引入到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的氛圍之中,從而使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得到進一步提升。
2.3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通過教師的講解、引導、以及激發(fā)等手段,使審美教育在語文課堂中予以達成。這也能使學生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審美辨別意識與審美鑒賞能力,而此種意識與能力,正是為美育的根本目的――使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美而服務的。這便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起學生對美的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進行散文的學習和講解后,教師可對文中知識進行中心思想與內(nèi)涵的審美總結與歸納,并使學生闡述出通過課文的學習,自身對此篇散文的審美角度理解,隨后,還可以此篇散文為基礎,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學生自身認為帶有美感的詞匯及語句,進行小篇幅的美文寫作。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審美的多樣性,更能使學生逐步學會如何通過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儲備,更好地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這也是在現(xiàn)階段中學語文新課標環(huán)境下,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審美方面內(nèi)容。
3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更能使美育為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做出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對于中學教師而言,若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內(nèi)容以審美的方式感受,并使學生掌握審美方法,則需要中學教師隊伍立足自身,從自身角度出發(fā),在語文備課過程以及日常生活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對美好詞匯、語句等的美好想象,情感的美好表達,以及更加感性的美學領悟。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逐步培養(yǎng)出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 溫秀曼.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學周刊,2012(16):46-47.
【摘 要】職業(yè)中學的教育主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可以說是具有綜合性質的職業(yè)能力。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設置和普通中學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是一樣的,在所有課程的設置過程中,最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是語文教學,它是非常重要的、最基礎的課程,它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作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 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最基本的任務是用美的相關思想,對人的心靈進行培養(yǎng),促使受教育者從自身思想到行為,都得到美的熏陶,并在過程中學會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語文教學過程,就是要通過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知識上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其積極向上的情操,從而培養(yǎng)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的優(yōu)秀人才。對此,本文將對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系列探討。
一、實行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般來說,審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對語文的豐富內(nèi)涵進行闡述,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所本應具有的系列的語文能力,讓他們可以將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到實際的生活中,從而更好地發(fā)現(xiàn)并表達美,對世間萬物所表現(xiàn)出的美進行感情上的描述。
審美教育曾在早前和美感教育統(tǒng)稱為美育,在美學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學生審美修養(yǎng)如何,不僅直接影響著能否得到全面發(fā)展,而且將對社會主義的文明建設產(chǎn)生著直接的影響。同時,美育還對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給學生思想上的影響,幫助他們提高政治覺悟,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美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形象性與感染性兩大特征,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也有利于語文教學本身其他任務的完成。由于語文又是最基本的課程之一,是學生學習其它學科所必須的基本工具,所以,從職中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應該采取切實措施對學生的審美教育進行加強,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語文教學大綱曾明確規(guī)定課本的選材標準應該主要注重教學思想上的健康性能,還要適合本校的教學目標,特別是語文教材所具有的美育因素,更是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性的表現(xiàn)出那種強烈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對美的系列觀點。因此,必須清楚的知道,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審美教育是語文教學本身不可忽視的任務。針對這一情況,本人認為實行審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應該有以下幾點。
1.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審美。學校教育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職業(yè)中學中的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抓住課堂教學,從而挖掘出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上的相關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在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漢字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書法所形成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書法家的思想感情,從而顯示出一種獨特的美感。課堂中就應該讓學生學習和欣賞我國這些傳統(tǒng)的書法藝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素養(yǎng)。
讀詩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是抒情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一般來說,它所抒發(fā)出的感情相較于小說、戲劇等敘事性的文學樣式而言更加強烈、集中,因此,在進行詩歌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反復有感情的對其進行朗讀,使學生充分體會出內(nèi)在的情感和所想要表現(xiàn)出的意境美。同時,職業(yè)中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將學到的文字和語言轉化為一定的實踐能力,還應該讓學生以作文的形式進行不同種類文體種類的創(chuàng)作性練習,相較于那種比較孤立的造句,這樣的方法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開辟第二課堂進行審美教育。為了能夠更加全面的對學生進行審美上的教育,應該根據(jù)本校教學條件,適當?shù)拈_展第二課堂,從而更好地為語文教學中所沒有表現(xiàn)出的美育進行補充,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開辟過程中應該結合職業(yè)中學教學的特點,例如:組織學生閱讀與專業(yè)課有關的課外知識,對學生進行社會美的相關教育;此外,還可以組織各種興趣小組,組織學生觀看與專業(yè)相關的電影并進行分析。
3.加強自身修養(yǎng)。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不僅僅是需要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配合,還需要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也能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yǎng)。
職業(yè)中學語文學科的語文教師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責任,只有教師具有一定程度上美學修養(yǎng),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更快的成為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對此,本人認為職業(yè)中學教師的美學修養(yǎng)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基本知識應該掌握好。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掌握了基本的教學知識,才能傳授理論知識,才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進行審美教育。因此,應該首先學習有關美學的論述,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學生對美學的學習和自身的修養(yǎng),因此,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學習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向學習進行知識的傳授。
成為學生的表率。教師是學生的啟蒙者和引導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言傳身教,成為學生學習的表率,這也是教師美學修養(yǎng)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人的美分為內(nèi)在美和外在美,職業(yè)中學的語文教師在這兩個方面要積極成為學生的表率,教師的個人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教師在學生的心中,不僅僅是教育者,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對學生產(chǎn)生著重大的影響,所以,職中語文教師不能只是單方面要求學識淵博,更要重視對學生有著直接影響的外在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和形態(tài),是課堂教學氛圍中最富有審美意味的主要因素,過程中的優(yōu)美語言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給學生帶來愉快,從而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記憶。
結語:
通過本文上述所講的系列內(nèi)容,可以看出審美教育對學生的作用,當然,上述所講并不是很全面,具有措施還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者們對其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從而更好地為審美教育提供科學依據(jù)。
參考文獻
[1]何鳳偉.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必要性[J].時代教育,2012(16)
[2]陳林山.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8(02)
[3]袁義星.開發(fā)整合美育資源有效實施素質教育——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5)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 審美教育 教育方法
美存在于日常的方方面面,它一方面是具體、形象的,另一方面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美主要以訴諸人的情感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能夠使人感受到快樂和喜悅,并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人的意志。就像人們說的那樣,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喚起的奇妙的感覺,是類似我們在親愛的人面前洋溢在心中的那種愉悅。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需要“美”的熏陶
隨著中學語文新課改的深入,人們對學生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語文在中學所有學科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學語文需要“美”的熏陶,需要用“美”來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奧妙,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中學語文課本是由名家名篇匯聚而成的,所選的內(nèi)容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其中包含非常多的“美”的文學。比如有語言精美、涵義深遠的散文,描寫惟妙惟肖、引人入勝、想入非非的小說,語言精簡、抑揚頓挫的詩歌,等等,這些文章都充滿美,人們在閱讀這些文章時,仿佛遨游在優(yōu)美的畫面中一樣,令人向往。因此,有中學語文教師說,中學語文就像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用來播種知識的種子,使學生能夠在希望的田野上健康成長。所以,中學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中“美”的教育,這對正處成長關鍵期的青少年非常重要。通過閱讀大量優(yōu)美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社會、認識生活,從而健康成長,學生在中學語文“美”的熏陶下,可以使心靈變得更美、更善良,形成健康的人格。比如朱自清寫的《背影》這篇散文,在描寫父親買橘子的背影圖時,運用了一種白描式的手法,“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了下來”。這種非常平常的描法,將父親的愛完美展現(xiàn)出來,突出了父愛的偉大,教師在講這篇課文時,要從情感入手,使學生受到很好的“美”的熏陶。
其次,中學語文對于中學生來說,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主要作用:一是教會學生掌握現(xiàn)實中需要的識字寫字的基本技能、閱讀文章的能力及與人交流的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和審美情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幫助中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也就是說,中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中學生情感教育和人生價值觀方面的培養(yǎng),從而使中學生能夠在思想上和性格上得到全面發(fā)展。比如中學語文教學可以加強對中學生的詩詞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這是由于詩詞所包含的“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視野的開闊、情操的陶冶,并且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傊?,多多閱讀我國優(yōu)秀的詩詞,非常有利于學生吸取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能夠讓學生從心底里感受到漢語言的華美和偉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興趣,以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塑造出優(yōu)美的靈魂。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的重要意義
第一,感之以形。任何存在于世界上的美,其具體形象都是調動人的美感的直接因素,審美對象就是依賴于某一具體形象的,具體形象是審美賴以生存的基礎,基于美的這一特征,形象教育就成了審美教育的首要內(nèi)容,首先讓學生開展審美活動,教育者借助形象對其產(chǎn)生思想上的影響,構成審美教育過程。在語文教育中,學生翻開教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課本中眾多的文字,而不是顯而易見的形象,所以審美形象在語文教育中又具間接性這一特點,要想使學生受到課本文字的感染,就要讓他們首先理解文字的含義,然后通過發(fā)揮其想象力在腦海中繪出一幅幅具體形象。換句話說,語文課本中的審美形象無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以語言作為中介,通過人們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及對藝術的修養(yǎng),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腦海中的繪制感受其中的美。
第二,動之以情。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意義主要體現(xiàn)為教師在課堂上充分體會了作者的思想及感情,并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將其教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作者在寫文章時的感情的流露及情緒的波動,讓學生隨教師的動情在領悟的同時又能激發(fā)出高尚純潔的情感。例如在講解的《沁園春?雪》這篇課文時,教師應該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描繪出來,通過宏偉壯觀的遍地白雪,描寫出作者內(nèi)心的激情,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和情感。
三、結語
中學語文中“美”的教育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美、崇尚美、追求美,按美的標準和規(guī)律塑造心靈,實現(xiàn)學生審美能力的不斷提高,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學語文;美育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審美教育的簡稱是美育,美育的含義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能力,如審美活動和審美實踐等,讓人們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的教育方式。在中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進行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的現(xiàn)狀
(一)教育未落到實處
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多體現(xiàn)的還是應試教育,沒有更好地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教師和學生更加關注的還是語文考試的分數(shù),就談不上加強美育教育了。
(二)美育教育未受到重視
近些年來國家和地方加強了中學的教育經(jīng)費投入,強調加強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美”這方面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三)缺乏美育教育的教師資源
中學生在成長階段正處于青春期時代,大多數(shù)學生會產(chǎn)生叛逆的思想。這就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可以進行美育教育的教師又為數(shù)不多,給中學開展美育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四)美育教育缺乏方法
在中學進行美育教育是一個新課題,這方面的教育方法不多,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總結和探討,這就給開展美育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的對策
在中學語文的課文中,文學作品中的散文、小說和詩歌都是進行美育教育的良好載體。應在中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的途徑將美育教育滲透在整個語文教學的過程中。
(一)語文教學的導語中以自然美、藝術美來感染學生的審美熱情
在初中語文的教材中,詩歌是最不好講授的一種文體,它篇幅較短,多是抒情,只有課堂的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完成詩歌的教學,尤其是在導語中通過美育知識感染學生的審美熱情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講授《梅嶺三章》時,導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梅嶺三章》導語中通過詩化的句子,形式非常優(yōu)美,節(jié)奏非常鮮明,聲調慷慨激昂,把學生一下子帶入充滿正義的詩歌的意境中,給文章的后續(xù)教學帶來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和社會美
朗讀課文對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抑揚頓挫、聲調起伏的朗讀聲調可以把課文朗讀得像唱歌一樣動聽。課文朗讀是對整篇課文的理解,讓學生產(chǎn)生對課文的聯(lián)想,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意境中,帶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課文的社會美。例如在講授《岳陽樓記》時,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課文傳遞的情感,再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可以這樣進行:第一段的朗讀充滿莊重的感情,第二段激情高聲地朗讀,第三段聲調降低,感情悲傷,第四段高亢喜悅,第五段充滿豪邁和樂觀的情懷。通過不同感彩的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大文學家、政治家胸懷天下的情懷,體現(xiàn)社會美。
(三)通過對課文的品讀,體會作者的寫法,理解形式美
文學作品中的語言、結構、音韻、節(jié)奏、聯(lián)想、映襯、象征等寫法的恰當運用,可以讓文學作品變得有聲有色,體現(xiàn)文學作品的形式美。例如《紫藤蘿瀑布》中,通過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眼前盛開的紫藤蘿花聯(lián)想到十年前衰敗的花。通過花的對比體現(xiàn)了主題,人和花是一樣的,都是起起落落,各有不幸,但是生命是無止境的。通過課文的形式美體現(xiàn)了動人的藝術美。例如課文《珍珠鳥》通過兩條線索進行寫作:第一是珍珠鳥由害怕人到信賴人的過程,第二是“我”對珍珠鳥的關愛過程。通過這兩條線索的寫作,讓學生體會到通過相互理解和相互寬容可以很好地建立信任的關系,這樣充分體現(xiàn)了形式美,也讓社會美得到了彰顯,讓藝術美更加生動。
(四)通過拓展課外活動滲透藝術美
新課標中明確要求教師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建設開發(fā)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梢酝ㄟ^發(fā)散性的思維閱讀讓學生走出語文學習的課堂,走到語文實踐的天地中去,這個發(fā)散性的思維閱讀形式可以通過拓展課外活動來實現(xiàn)。
拓展延伸的主要方式包括:主題性延伸閱讀——感悟主體、升華情感、深化主題;相關性延伸閱讀——寫法遷移、拓展積累、續(xù)編故事、比較材料、生活實踐等,如《記承天寺夜游》里蘇軾體現(xiàn)的曠達胸襟,對后人影響巨大,使許多身處逆境的人找到心理平衡,平穩(wěn)走出人生低谷。與之相反,《濟南的冬天》的作者、人民藝術家老舍,“”中因不堪侮辱投湖自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主題性延伸閱讀,教育了讀者,也展示了作品深刻的社會美。另外,板書設計講究簡潔、對稱的布局美、色彩美、形象美,教師的語言美、形象美,都能滲透美育。
關鍵詞:職業(yè)中學;語文;美感教育
1、在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中加強美的教育。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學應注重美感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審美情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曾經(jīng)一度被忽視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視。在全國教育會議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強調。美感教育,內(nèi)容廣泛,它包括主體審美感受能力、審美認識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也包括主體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問題。美育和德育、智育、體育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質,語文文學藝術是美的聚合物,語文教學本身也包含了美感教育,兩者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增強學生對語文美感教育特性的認識,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試圖探究語文美感教育的特性及針對這些特性,我們在教學中應作的相應的調節(jié)。尤其在課改形勢下,語文教學中的美感教育地位更為凸顯,加強語文美感教育,正是適應了當前語文課改的精神內(nèi)容核心。我們相信語文美感教學的可行性和生命,因為它牢固地立足于語文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
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工作,近年來,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發(fā)現(xiàn)語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中社會美的素材非常豐富,我們所提倡的“五講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從中找到例證,在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中完全可以加強“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靈美,而社會美的核心也是心靈美。心靈美是相對于人的外在美(儀表美)而言的,現(xiàn)在的職業(yè)中學生普遍比較注重儀表美。人固然應該講究儀表美,但更重要的還是內(nèi)在美即心靈美。心靈美是語言美、行為美、環(huán)境美的基礎,它借助于語言美、行為美、環(huán)境美表現(xiàn)出來。反過來,通過語言美、行為美、環(huán)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靈。
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應強調語言美的特色。語言美包括形式和內(nèi)容兩個方面。從形式美來說,語音、語調、語法、句法正確,速度適中,就是美的,否則就是不美的;從內(nèi)容來說,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內(nèi)容就是語言美的體現(xiàn),比如說戴望舒的《雨巷》中的第一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鑒于以上所述,可以說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行為美素材,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材料的教學,以及布置適當?shù)幕顒?,對學生進行行為美的教育。
2、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與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對于社會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兩種:一種是未經(jīng)人類加工改造過的,如湖南的張家界、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九寨溝;一種是經(jīng)過人類加工改造過的,如山川綠化、江河治理、園林景觀?!拔逯v四美”中的“環(huán)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環(huán)境美,尤其是經(jīng)過人工改造過的自然環(huán)境美。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環(huán)境美的材料。如職業(yè)中學語文第一冊的《山的那一邊》,內(nèi)容是通過對大山的思考,提出了對于動物的保護這一主題。在教學中,就可以滲透這一主題,從而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保護自然環(huán)境,同時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改造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再如職業(yè)中學語文第六冊中的《科學是美麗的》一文,這篇短論宣傳科學中的美;通過本文的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了解科學美麗的一面,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3、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與藝術美的教育
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來進行藝術教育的資源。教師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可以開展以下活動。
(1)自制語文教學掛圖??赡苡腥藭J為教學掛圖僅限于英語等學科,其實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場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圖的方式反映出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這些插圖放大、加工成彩色掛圖,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以圖畫的方式將課文內(nèi)容描繪出來。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排演短劇。職業(yè)中學語文教材中幾乎每冊中都有由多個角色可組成的文章,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改編成短劇,自己演出,比如說《雷雨》、《竇娥冤》等。
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復述課文,將課文內(nèi)容加工、改編成故事,講述出來。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述活動都可以在學生中開展競賽活動。
4、美育與職業(yè)中學語文教學“相長。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審美教育
由于中學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教師應該充分地挖掘這些資源來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在學生審美的過程中陶冶他們的性情,本文就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美育意識
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對受教育者施以積極影響的一種有計劃的美感教育活動,它要通過對人們的不斷啟發(fā)和長期的訓練、熏陶的教育過程使之逐漸獲得美感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從各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不論是語言、行為,還是交際都應該要求學生做到儀表端莊,在學生運用語言的時候教師要注重他們的表達藝術,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和學生一起朗誦詩詞,在獲得美文陶冶的同時體味詩詞的美,雖然每堂課具體“切入點”有所不同,但都有助于學生更形象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有效地調動學習興趣,拓展知識視野。
二、著力于文本挖掘,激發(fā)審美情趣
在中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挖掘教材中美的人、美的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語文是一門具備濃厚情感色彩的學科,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應該聲情并茂地把學生帶入到美的意境
中,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文本中的美,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熏陶。教師要在審美教育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學活動來把無聲的文字轉變成為有趣的語言,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開發(fā),并且感受到審美對象的美,領悟文本中人物的美。審美情趣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并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對比、推敲的方式來使學生領悟到文本中的美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披文以入情,設疑啟迪是關鍵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帶著感情來學習,并從中體會到文本中的美。但是想要啟迪學生的思維,作為中學語文教師要巧妙地設置疑問,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要及時地鼓勵和表揚,要盡可能地把課文中的審美因素和教學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要適當?shù)厝谌雽W生的生活當中,只有勾起學生的回憶才可以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有效的激發(fā)。語文教師要擅長用濃重的語言去提高課文的感染力,而且語言要優(yōu)美動聽,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不斷的語文學習中獲得審美的愉悅感。
四、引導學生鑒賞課文中人物的形象美
美的事物是由其屬性決定的,因此,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鑒賞課文中的人物美,體現(xiàn)文本中的內(nèi)在本質。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鐘人卡西莫多,雖然他的外貌丑,但是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他不會因為自己丑而感到自卑,而是以自己的生命去捍衛(wèi)美。在這篇課文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去了解文本中人物的內(nèi)心,使學生在理解課文中人物形象美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不斷地審美過程中完善自身美的人格,幫助學生去追求健康的美和高尚的美。
五、走進自然,投身社會,接觸豐富的審美對象
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帶領學生接觸豐富的審美對象。只有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喚起學生的審美感知,使學生獲取精神的愉悅感,才可以使學生的審美情感不斷豐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善于從平凡無奇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
美,感受美。實踐證明,學生如果對所參與的事物缺乏相應積極的感情參與,并且認識活動,就不可能從中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來。因此,教師只有在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以后開展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由此可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自然,投身社會,善于誘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去挑戰(zhàn)美,使學生了解一個人的美并不是靠外表,而最重要的是心靈美,只有這樣才可以挖掘學生審美意識的根基,使學生成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和健康的審美能力的新型創(chuàng)新人才。
綜上所述,想要做好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作為中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美育意識,著力于文本挖掘,激發(fā)審美情趣,并且要巧妙地設置疑問,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鑒賞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美,培養(yǎng)學生善于從平凡無奇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季子鑒.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
[2]賈艷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4).
[3]徐進霞.審美教育落實語文課堂的有效途徑[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