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精品69堂国产-97超级碰在线精品视频-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范文

時間:2023-10-11 16:14:39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初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

第1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策略;自主探究

一、倡導生活化教學

不論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是區(qū)域地理,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脫離了生活的地理教學活動是沒有意義的,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將地理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實施生活化教學。

例如,學習“節(jié)約與保護水資源”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數據,告訴學生我國可用的淡水資源非常缺乏,且分布非常不均衡。學生很少能體驗到缺水的情況,因此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xiàn)狀后,并沒有太多感觸。這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向學生提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會用到水呢?學生:洗衣、做飯、澆花、打掃衛(wèi)生等。教師:是的,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離開了水,我們就無法生存,離開了水,工農業(yè)生產將無法進行。接下來教師出示干旱地區(qū)地面龜裂、禾苗干枯的圖片,以及“干旱的西北”視頻。讓學生感受一下西北地區(qū)嚴重缺水的情境,理解“半夜出門去翻山,翻過一山又一山。雞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陽快落山”這首民謠,它訴說了山區(qū)百姓的無奈,也道出了西北山區(qū)人民飲水的艱辛。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用水便捷,只需用手輕輕一觸,就可獲得干凈的水,看到視頻后,學生也感覺不可思議,中國還有這樣的地方,這就引起了他們對保護和節(jié)約水資源的重視。

學生明白節(jié)水的重要性后,教師提問學生:你見過哪些破壞水資源和浪費水資源的現(xiàn)象呢?有的學生說和父母出去旅游時,看到有的人隨意向河里扔垃圾;有的學生看到有的工廠隨意向河里排放污水;還有的學生看到有人用完水龍頭沒有關閉……教師:是的,我國的水資源本來就缺乏,再加上人們缺乏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使我國的水資源現(xiàn)狀更加堪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做,才能為保護和節(jié)約水資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呢?由于教師將地理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了有效結合,學生聽完問題后,立即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用洗菜水澆花,洗手的時候水龍頭開小點,用洗衣服的水沖馬桶,洗澡盡量用淋浴等,加強對水的循環(huán)利用。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快速掌握地理知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地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自主分析和處理問題的

方法。

例如,教學“繁榮地方特色文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查閱和搜集資料,探究自然環(huán)境與地域文化的關系,并通過地域文化的三個方面――服飾、飲食、居民,來舉例說明二者之間的影響關系。如,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展示各民族獨特的服飾文化以及飲食文化,同時對傣族和藏族服飾進行對比分析,對南方和北方飲食對比分析,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進行討論,完成表格并積極

發(fā)言。

教師還可以通過展示各地不同地區(qū)的建筑,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哪些自然因素影響了傳統(tǒng)居民建筑,同時總結歸納,氣候(氣溫和降水)、地形等因素。不同地域的居民建筑生動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接下來請學生思考并分小組討論以下問題:西江與平遙所在地區(qū)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差異;比較西江苗寨與平遙古城建筑特點的差異及其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比較西江苗寨與平遙古城建筑特點的差異及其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學生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指導,討論完畢,教師總結自然環(huán)境與地域文化的關系,加深學生的理解。

地形對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影響也很大。通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了解到南方山區(qū)地形崎嶇,民居一般依山就勢建在坡度平緩的向陽坡,布局緊湊、院落較小,如西南山區(qū)的吊腳樓;而北方平原地區(qū)地勢平坦,民居一般形態(tài)規(guī)整,院落寬大,如北京的四合院等。為降低造價,我國各地傳統(tǒng)民居建筑都盡量就地取材。例如,貴州鎮(zhèn)寧等山區(qū)的布依族人們采用片狀巖石建造石板房;黃土高原的人們在黃土層中建造窯洞;云南西雙版納的傣族人們使用竹子建造竹樓。

學生通過對以上內容的探究,深刻認識到自然環(huán)境與地域文化的關系,有助于學生高效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識的能力和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成為地理教學的新目標和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地理教學資源的共享,滿足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要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地圖的應用”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介紹電子地圖的用法。教師打開地圖軟件,向學生展示電子地圖的初始界面,并讓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功能。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搜索本學校、本市動物園、圖書館等位置,通過放大和縮小功能更加清晰地展示這些地方,由此展示電子地圖確定地理位置的功能。其次,查詢由A地到B地的駕車路線,根據查詢結果展示電子地圖確定路線的功能。再次,搜素“學?!薄俺小钡龋ㄟ^搜索結果以展示電子地圖的分類搜素功能。教師通過演示,學生知道電子地圖的用途,并學會簡單使用電子地圖。了解電子地圖的功能和用法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利用電子地圖,設計一次從學校到泰山的旅游路線。電子地圖的這一功能已經被人們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與日常出行中,通過定位自己所在的位置,輸入目的地,就能很快得到電子地圖為我們規(guī)劃的最佳線路,方便又快捷。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電子地圖,深入理解了電子地圖的作用和用法。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地理知識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有助于學生掌握先進的地理信息技術,提高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四、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提出自己的看法。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特別是野外考察,能夠使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第2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應用圖像;教學;策略

一、前言

地理圖像教學并不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一直以來,它是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存在的。地圖是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因此,學好地理圖像對掌握地理這門學科至關重要。然而,在長期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僅重視對文字的講述,忽視了圖像教學的重要性。圖文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靈活掌握知識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 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圖像教學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興趣,提高繪圖的能力

興趣是學習地理的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好地理的關鍵,地圖是學好地理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多讀圖,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多看圖的習慣,使學生通過讀圖掌握事物的位置、地理特征、環(huán)境等,將知識與圖像充分的結合在一起,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直觀的印象,加深記憶,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通過地圖,可以知道美國屬于哪個洲,經緯位置在哪,環(huán)境特征是什么,在了解了這些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為什么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地理環(huán)境起了哪些作用?其次,學生熟練掌握繪圖技巧是圖像教學取得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建立專門的繪圖本,使學生真正的做到將知識和圖像相結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最后,作業(yè)本繪圖與黑板畫圖相結合,定期規(guī)定學生進行黑板繪圖,可以有效地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將知識與繪圖相結合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2.多種圖像教學方法相結合

(1)漫畫圖像教學。漫畫教學是一種幽默風趣的教學方法,它是用夸張的方法將圖像和文字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它還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具體化為學生感興趣的,發(fā)人深省的圖像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領悟其中的道理。漫畫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靈活掌握地理知識,提高讀圖的能力,還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例如,在漫畫“小草的哀求”中,一群羊圍著幾株小草,小草發(fā)出了苦苦地哀求,根據簡單的一幅畫,引導學生回答:“小草的哀求是什么呢?此漫畫揭示了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得出草原正在退化和荒漠化,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結論。通過這種幽默的漫畫教育學生要從自我做起,愛護生存的環(huán)境。

(2)景觀圖像教學。

新版教材中增加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景觀圖,有利于教師設計教學情景,將不容易觀察到的地理現(xiàn)象或地理事物以直觀的圖像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例如,不同的地區(qū)有著不一樣的氣候條件,地區(qū)的結構、人們的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通過口頭講授是說不清楚的,通過一些景觀圖像的使用,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有的地區(qū)是草原,有的是沙漠,還有森林等等,還可以了解到每個地區(qū)人們的衣著風格、房屋構造等等,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這種區(qū)別。又如,給出一幅地球圍繞太陽轉的景觀圖,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地球的運轉軌跡,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得出四季的產生和晝夜的產生,使學生了解到地球的運轉與晝夜、四季的關系,逐漸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景觀特征。

(3)地圖教學。

地圖是學習地理最主要的輔助工具,直觀、簡明地將書中的大量信息濃縮反映在圖像中。它不僅包括一些直觀展現(xiàn)出來的文字和符號,還包含了關于經緯度、方位、時差等內在的信息,需要進一步的挖掘。為保證地圖在教學中能發(fā)揮有效的作用,首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讀圖。首先,引導學生認識地圖中的文字、顏色、圖例等符號,明確每個符號代表的是什么;然后,在地圖上尋找地理事物的位置,認識它們的經緯位置、地形等;最后,幫助學生形成比例概念,明確圖中反映的實際空間的大小,找出事物、現(xiàn)象間的聯(lián)系,從而形成深刻的頭腦印象。例如,在中國地圖中,讓學生看一下中國的東西部地形有什么區(qū)別,特點是什么,經緯度是多少,氣候條件如何等,通過這些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西部較東部而言發(fā)展落后,為什么中國開始重視西部的發(fā)展?可以說,學會了認識地圖,地理的學習就會容易很多。

3.加強教師對圖像教學的重視

為保證應用教學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果,首先需要教師在心理上重視該種教學方法,積極地引導學生運用地理圖像,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各城市的分布為例,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通過講解使學生了解圖中不同符號指代的內容,引導學生找準每個城市的代表圖像,然后,教給學生認識圖例,使學生對圖像進行獨立地分析,找到各城市的位置差異、氣候差異、風俗差異,明確造成差異的原因。教師的積極引導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因此,教師首先要提高對圖像教學的重視,然后引導學生養(yǎng)成讀圖、圖文結合的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圖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學校應充分重視該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這不僅需要教師加強自身對該種方法的重視,還要靈活地進行運用,積極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讀圖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黨昉民:《發(fā)揮學生運用地理圖象能力》,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6第4期

第3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377-01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作為現(xiàn)代教育理念集中體現(xiàn)的研究性學習,除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課程形式存在外,還必將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滲透于各學科教學之中,對我國教育的發(fā)展起到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因此,能否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適切性地應用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初中地理教師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1、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要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驗性和探究性。在地理教學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研究問題,只要學生有興趣,同地理學科有關、有助于學生發(fā)展又可以研究就可以。要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邊,學習地理對自己的發(fā)展有實際意義,目的是既使課程標準得到落實,又使學生得到發(fā)展。

2、地理教師的素質提高需要研究性學習。

長期以來,受評價機制及一些其它因素的影響,大部分中學地理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專業(yè)素質停滯不前,沒有很好的發(fā)展機會。研究性學習教學策略指導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導者,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參加者,在這樣的角色環(huán)境下,要求教師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對教學策略的思考和改進上,用于對教育理論的學習上。這對教師的發(fā)展必定會大有幫助。

3、地理學科的特點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

地理學科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門類復雜的綜合性學科,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課程內容適合學生進行研究,是非常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門課程。而且在地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思維、有利于學生關心社會經濟發(fā)展、有利于學生關注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可以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參與社會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地理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途徑和策略

1、在學科教學中適時穿插專題研究單元。

在不破壞學科知識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的同時,在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與地理學科教學內容有關的專題研究活動,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嘗試開展研究性學習較多的一種形式。具體選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考慮。

(1)在研究教材過程中酌定研究課題。

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和規(guī)律等知識,雖然對人類是已知的,但是有些結論對學生來說卻是未知的,可以把這類內容設計成讓學生再創(chuàng)造和再發(fā)現(xiàn)的研究課題。這種課題選擇時必須考慮哪些內容適合學生自主搞研究,而且還要考慮每個學生都能參加。

(2)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與學科內容有關的問題。

研究性學習強調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解決身邊與學科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學生可通過查找資料、動手實驗、社會調查等親身實踐獲得對社會的直接感受,同時還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嘗試著與他人交往和合作,懂得還有很多獲取信息的渠道,并試圖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課題。在學科教學中穿插專題研究單元的這種形式,能夠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思想。

課堂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關鍵是教師要把研究性學習的思想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科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而不是把現(xiàn)成結論告訴學生。具體可采取如下策略: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的探究、發(fā)現(xiàn)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教具、學生分組學習的材料等。然后向學生說明發(fā)現(xiàn)的過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討的問題,指出探討的價值和步驟,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引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

其二,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目標和途徑,通過閱讀、演示、觀察、思考等學習活動,主動去概括原理、法則,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是探究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的基礎,這時教師要巡回視導,積極做好引導工作。

其三,學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結論,并對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或不甚理解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并作進一步的探究。

(2)在教學內容中增加一些科學探索史,啟發(fā)學生思辨的內容。

第4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開放式;教學策略;鄉(xiāng)土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2-0085-01

開放式教學策略滿足了新課改對地理教學的要求,也迎合了新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本文從開放式的師生關系、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和開放式的學科關系三個方面出發(fā),對開放式教學策略的實施進行了闡述。

一、開放式的師生關系

新課改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系也逐步趨于開放化,開放式的師生關系是從傳統(tǒng)的師尊生卑的師生關系理念中衍生出來的一種平等的、民主的師生關系。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嚴辭厲行來捍衛(wèi)自己的,而事實上這種不正常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在地理學習上的發(fā)展,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當學生長期處于這種壓迫性的師生關系中時,學生就會逐漸產生被動和消極的學習心態(tài),從而阻礙學生高效地學習地理。事實上,開放式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放下學習的束縛,讓他們感覺在教師面前,就像在一位親切的朋友面前一樣,更多的思維火花和創(chuàng)新思想才會迸發(fā)出來。一方面,師生關系是民主的。在學習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完全可以面對面坐下來進行熱烈的討論,不僅教師可以暢所欲言,學生也同樣擁有表達想法的權利和自由。例如,在學習“地圖上的圖例”時,由于地圖上涉及了眾多的圖例,而這些圖例中,有些是教師和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經常用到的,有些則是較為生僻的,因此教師有時也很難迅速在地圖上找到或是畫出那些生僻的圖例,一旦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畫圖例時出現(xiàn)了錯誤,學生可以直接指出教師的錯誤所在。同時,教師也要虛心接受學生的指導意見,以虛心的態(tài)度來面對自己的錯誤,從而在錯誤問題的探討上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師生關系是多樣化的。師生關系并不會僅僅局限于某一種關系,它會隨著特定的情景而發(fā)生變化,比如,在課堂上,師生共為教學的參與者;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師生為互惠互助的合作關系;在課外,師生為生活中的朋友關系。在新課改下,師生關系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靈活地變換,才能實現(xiàn)開放式的師生關系,才能為地理教學的開放式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開放式的教學模式

開放式的地理教學主要體現(xiàn)在對教學模式的探究上,也就是說地理教學要果斷地放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因循守舊的部分,并積極吸取新的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教學的開放性。首先,我認為鄉(xiāng)土式教學完全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在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中,我主張將地理與實際生活進行密切聯(lián)系。例如,在學習“氣溫與生活”時,教師不僅要向學生闡明氣溫與生活的關系及氣溫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要讓學生深入到鄉(xiāng)土氛圍中,去真切地感受一下書本知識在生活中的縮影。在學習完本節(jié)內容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研究課題“溫室效應的控制刻不容緩嗎?”在學生初次接觸“溫室效應”話題時,會認為溫室效應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更不會意識到溫室效應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危害。為此,我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和查閱資料等方式更加深刻地認識溫室效應。經過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教學,學生對溫室效應的認識必然會上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其次,可以開展開放式的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中,我主張借用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實行地理與圖形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很多地理知識可以通過圖形教學加以輔助理解,如地球的形狀、經線和緯線、地球的五帶、地圖上的比例尺、等高線圖的判斷和利用、七大洲和四大洋、降水的分布等知識點。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圖形,那么學生的理解就會變得非常容易。當然,除了上述兩種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中還存在很多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地理教學效率就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開放式的學科關系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是相互獨立的教學過程。但是在地理教學中,我提倡開放式的學科關系,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對其他學科知識點的回顧和講解,來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博學多才,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豐富自身的學識,要養(yǎng)成利用其他學科知識來輔助教學的習慣。例如,在學習“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時,我相信不少學生都存在很大的學習困難,這些困難可能來源于“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知識點的枯燥無味;可能來源于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可能來源于學生當時的情緒和注意力等。為了讓學生快速融入到新知識學習的氛圍中,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之前,先讓學生回顧一下在歷史學科中學習的三次技術革命的產生與發(fā)展,一旦學生能夠準確回顧三次技術革命產生和發(fā)展的時間、地點和特點,學生對接下來的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和新工業(yè)區(qū)的學習,就會產生十足的興趣,學習效率自然會隨之進一步提升??梢姡_放式的學科關系是建立在學科內部關系基礎之上形成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到更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并從中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地理開放式教學策略的研究,迎合了新教育的需求。地理教學只有不斷地開拓開放式教學的策略,才能實現(xiàn)地理教學的高效化,才能提高廣大初中生學習地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沈國明.建構主義理論下地理開放式教學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07).

第5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 教學效果 課堂實踐 提升策略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地理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初中學生的成績以及今后的學習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目前我國初中地理教學中卻存在著課堂教學效果欠佳的問題。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雖然許多中學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引入了新的地理教學模式,并在改善教學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回避的。其主要表現(xiàn)為:1.教學理念的陳舊。理論是實踐的指導,雖然新課程標準根據現(xiàn)代教學的發(fā)展要求,已經對初中地理提出了明確的素質教育理念,但是許多學校仍然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如有些教師單純地堅持“以教材為綱”,將學生的知識范圍以及思維空間限制在課堂教學中,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還有一些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對學生展開“題海戰(zhàn)術”,使學生在身心疲憊中失去了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樂趣。2.教學方法的單一。教學方法既包括教師教授知識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許多教師為維持所謂的課堂秩序,依然采用灌輸式教學,從而使學生在被動的學習中,逐漸失去了自主性,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教師雖然實踐了新的教學方法,但是由于其對新教學方法的內涵理解出現(xiàn)偏差,從而導致了其在教學過程中徒有形式,限制了教學方法作用的發(fā)揮。3.教師業(yè)務素質有待提高。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初中生而言,教師的素質在其綜合能力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一些中學在初中地理教師隊伍的建設中,要么缺乏重視,導致其在教學中缺乏積極性,要么缺乏發(fā)展意識,使得初中地理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無法滿足現(xiàn)代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這些教學問題雖然角度不同,但是它們卻直接影響了初中地理教學的效果,而要想改善初中地理課堂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地理教師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與實踐。

二、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新知導入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從心理和知識兩個方面做好探究新知的準備,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課堂導入,并根據不同的地理知識內容,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例如在分析地震、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形成原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單刀直入”的方法,利用教學視頻或者圖片展示直接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從而讓學生在直觀的視聽感受中,形成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文學的角度對地理知識進行講解,如讓學生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中分析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科之間建立聯(lián)系,進而提高其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地理教學模式

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基本理念,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主動變革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認真研究新型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并大膽地應用于實踐。目前初中地理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教學模式有探究式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等。以探究式教學為例,教師在“認識地球”的教學設計中,可以先利用“人類逐步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前對中國古代“天圓地方說”、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等故事進行收集、思考、討論,然后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講述故事,并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經歷,以結合親身體驗來探究“地球是球體”的證據,最后,利用小組合作、討論,匯報探究結果。惱庋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可以從人類認識地球的理論發(fā)展中認識、學習到科學家的探索精神,也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感受自主探索的價值,并逐漸形成探索的能力。

(三)發(fā)揮地圖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主要內容,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也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幾乎每一個章節(jié)都有地圖,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挖掘地圖中的教學資源,有意識地將地理知識融入到圖形中,讓學生學會“看圖說話”。例如某教師在“等高線與地形圖”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向學生提出了問題“如何在平面圖上表示山地的起伏趨勢?”“為什么珠穆朗瑪峰會有兩個不同的高度值呢?這兩個高度值又是如何測量得到的呢?”,通過問題引出等高線的概念,然后又引導學生對等高線的疏密程度的進行深入理解,進而形成理解并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能力,而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等高線的意義,還可以為學生將來學習等溫線、等壓線等圖形奠定基礎。

(四)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指導思想,將實際生活中的自然風光、生活模式、工農業(yè)發(fā)展狀況等內容結合地理知識表現(xiàn)出來,從而提高學生對地理價值的認識,增強其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氣溫和降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實踐任務,即讓學生觀察并記錄一個星期內的氣溫變化情況以及降水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觀察筆記進行地理知識的講解,進而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地理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在初中地理的教育上主要存在著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力等問題,因此,我們只有針對目前初中地理學科的現(xiàn)狀進行改革,才能真正的提高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真正的實現(xiàn)新課改的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曾佩青.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

[2]申雪梅,李興遠.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8).

第6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 有效 教學策略

伴隨新課改的推進,“有效教學”的理念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作為從事初中地理教學工作多年的基層老師,近兩年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在學生初中地理的學習階段,如何做到“有效教學”?下面就兩年來關于初中地理有效教學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對有效教學的理解

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問題,這應當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最應當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在國外,對這個問題已探索多年,但我們卻經常忽略,以致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學生沒有得到最佳的發(fā)展。

有效教學是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無效益,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知識或者學得好不好,有沒有進步、提高和發(fā)展。教師能用最少的時間,讓學生得到同樣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最有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學效益取決于學生學習的效果。

二、地理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

(一)教師是有效教學實施的主體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學的實施者是教師。教師的特點,包括性別、年齡、性格、知識水平、課堂行為、接受專業(yè)訓練的程度、課堂教學的技巧、對課堂事件處理的方式和師生關系等,對有效教學都有很大的影響。如師生關系融洽,教師的言行就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呢?這就需要和學生有效溝通,減少說教增加交流,作為實施有效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完全忽視自己的主體地位,設計一節(jié)課時不是以自己的“表演”為主,導入、板書、提問、回答……絲絲入扣,銜接自然,而是以學生是否更易掌握,掌握了是否會應用為主,也許不是每節(jié)課都那么完美,但很真實質樸,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在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會有碰撞,這些美好的瞬間都是良好師生關系的營養(yǎng),有了這些營養(yǎng)的注入,教和學都會變得很自然輕松。

(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教學方法很多,每種教學法都有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也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可對解決另一問題就無效。因此,教師要根據自身特點、課的內容、學生狀況、學校情況,選擇一種或多種適合課堂教學的方法,優(yōu)化整合,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活動,更有利師生互動,更靈活地處理知識點,完成教學目標。

七年級地理上冊有關大洲大洋的知識,我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上放棄了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而是通過一節(jié)手工活動課展開了大洲大洋之旅。學生準備剪刀、紙、水彩筆等用具,自制大洲大洋的拼圖,在拼圖中體現(xiàn)一些天然和人工的分界線,用彩筆描繪出來,比如亞洲和歐洲是一塊大陸,中間的分界線是天然的山脈、河流,這些山脈、河流如何表示,聯(lián)系我們解讀地圖的知識完成。一節(jié)課下來,該掌握的都能掌握,學生全數參與,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教師不要花很多時間去精心準備講演稿,通過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手工,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日常教學的點點滴滴中形成,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目標。經過評價檢測,課堂效果較使用傳統(tǒng)教師講授為主要好,在以后的學習中這部分知識經過不斷強化鞏固,完全內化。

(三)帶學生走出地理課堂,結合生活實際是有效教學的根本

地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切身體會學習的地理知識是對生活有用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本地區(qū)的鄉(xiāng)土地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比如蘇州地處土壤肥沃的太湖平原,自然條件較好,是魚米之鄉(xiāng),在八年級上冊幾乎所有章節(jié)都可以滲透,像“中國自然環(huán)境”一章里就可以補充蘇州的有關自然環(huán)境知識。

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地處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正經歷著城市化的過程,一條斜塘河的變遷記錄著城市化進程中的喜悲,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我們這個地區(qū)的母親河,看它的今天憶它的昨天展望它的明天,可以和我們課本很多知識結合,如城市化問題的分析,環(huán)境保護、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的認識和探討,從發(fā)展中的園區(qū)看發(fā)展中的中國等。所以,帶學生走出地理課堂關注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使每個學生具備專業(yè)的地理素養(yǎng),養(yǎng)成分析解決身邊的問題時盡量從地理的角度出發(fā)的習慣,將來他們從事各行各業(yè)時也能用地理的頭腦決策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人和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四)運用教育機智處理課堂即時生成資源是有效教學的捷徑

課堂教學按照預設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會即時生成教學資源,如果及時對這些資源進行處理是提高有效教學的一條捷徑。我在某班上七年級上冊“多變的天氣”一課時,正逢學生800米測試剛結束后,學生們咳嗽聲、以書作扇扇風聲、交流長跑測試后興奮或沮喪情緒的竊竊私語聲交織在一起,亂作一團,沒有一點進入地理課堂的氣氛。一時間,我十分無奈,其實,孩子們的反應是很自然的。

突然間,我靈機一動:如果今天不是烈日當頭而是天氣陰涼的話,孩子們的情況會不會稍微好些?于是,我調整了自己的狀態(tài),放棄了原先設計好的導入語,而是說:“今天天氣真是不幫忙,800米測試,本來就夠熱夠累的,偏偏太陽還那么毒辣,唉,如果我有這個本領的話,一定會提前跟老天爺打招呼,當大家在跑道上奮力拼搏時,幫助大家涼快地順風跑到終點?!睂W生們一聽,都開始附和起來,有的孩子甚至很純樸地說:“謝謝老師,老師你對我們真好!”我微笑著轉入本課的學習:“可是,今天、明天的天氣會是怎樣的,這個可不是老師能決定的哦,這是一種很奇妙的自然現(xiàn)象,這堂課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吧!”于是,學生很好地進入了狀態(tài)。

綜上所述,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老師除了要明確目標,充分作好課前準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外,還應當靈活機智地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李文桂.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探索[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09(3).

第7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初中老師在地理教學中,可以對教學方法作進一步改進,并采用高效率的教學策略,以使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提高,這不僅使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更好的掌握,而且還可以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以學生為主,并根據各自的特點實行個性化教學

很多人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特征,學生之間也是這樣,正是他們的千差萬別,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所以,作為初中老師在進行地理教學中,要全面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并根據他們的個性來開展教學。另外,初中地理老師在開展地理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學生,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主體。老師雖然對學生有傳授知識的作用,但并不是課堂主體,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要在課堂中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把課堂真正利用起來,從而使他們更加愿意去學習地理知識,對地理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真正形成原因和過程

最古老的教學方式就是憑老師的講,學生的聽來完成教學的。學生自身能動性發(fā)揮的非常不足,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老師把知識一個勁往學生腦子里灌,學生不得不用力去消化,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生對學到的知識也不能夠靈活應用,對知識掌握的也不夠深刻,很容易忘掉知識,就不能夠在腦子里面融合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老師要多多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實現(xiàn)學生、老師的互動。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也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作為初中地理課堂要充分讓學生參與,要讓他們身臨其境。地理所涉及的知識非常的廣,方方面面都有,而且每個方面都互相聯(lián)系,所以,更要引導學生參與,讓他們去探索知知識形成的真正原因。

三、使教學趣味性增加,讓學生手和腦都活動起來

學生時刻要充滿興趣,這樣才能夠使他們產生動力去學習和探索,才能夠保持巨大熱情。老師要讓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興趣高了,學習的欲望才能夠加強。老師要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把握住,使地理課堂的趣味性增強,把學生主動性和參與性都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成為課堂真正主人。不僅如此,還要讓他們在課堂中增加親自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比如在講授我國的行政區(qū)域的時候,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進行。

第一,通過想象。把中國的每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通過拼圖來展現(xiàn)給學生,使每個行政區(qū)域的輪廓在學生腦中產生深刻印象,并把各省的輪廓和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黑龍江可以說像只美麗的天鵝,這樣用形象的東西給學生加深了印象。

第二,通過示范。老師可以把每個省的輪廓拼在一起,這樣就把完整的中國政區(qū)圖還原回來。

第三,學生準備。讓學生對各省的位置和輪廓進行記憶。

第四,競賽。把整個班級分成幾個小組,并從一個小組中抽調一名學生作為代表,對地圖進行拼圖比賽。通過這樣進行設計,不但可以使枯燥的行政區(qū)域變得非常的生動有趣,而且還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加深了記憶。

四、通過多媒體教學,加強信息的傳送

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方位的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通常,人類最常使用的就是視覺,而且在所有方式中也是最為高效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很多實踐證明,采用多種方式相結合可以使信息傳遞的更加有效和快速。我們可以把這一理論運用到地理課堂中,多媒體教學也給我們提供條件。多媒體把聲音和影像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教學目的。這樣就把教學方式拓展開來,形成了更加有利于教學的方式。因此,地理在教學中可以廣泛來使用多媒體來教學,給學輕松和愉悅的氛圍,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去學習,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對課堂產生興趣,更好的參與課堂。比如在對長江進行講授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放一些長江氣勢磅礴的景象,通過這些生動的畫面使學生很快融進到課堂中來,使他們對長江產生好奇心,想知道長江到底都有哪些特征,再加上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對長江流連忘返,更加引發(fā)了對長江的學習,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興趣。還有,在講授世界地理的時候,在講到日本的時候,可以把日本相關的地理知識運用多媒體手段加以呈現(xiàn),并通過小組進行討論,對日本知識加深記憶。通過學生的討論找出問題,并解決它,這樣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就能夠迎刃而解。

總之,初中地理涉及的知識非常的豐富。學好地理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可是,只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地理老師要選擇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課堂參與度得到提升,使學生不僅掌握了地理知識,而且還真正“愛”上了地理課。

【參考文獻】

[1]曹陽,張勇,張蓓等.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0):35-36

[2]李雪榮.強化教學設計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3第1期(1):81-82

[3]陸娟.構建初中地理和諧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5.第4期(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