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精品69堂国产-97超级碰在线精品视频-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學美術課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2-11-12 20:13:56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美術課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學美術課教學論文

第1篇

    在大力提倡素質21世紀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對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比過去任何歷史時期都強烈。歷史的航船進入了新世紀時代,人們稱之為信息時代:多媒體時代。電腦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保證向課堂三十五分鐘要質量。為此,我嘗試除了課堂范畫、實物外,配以一定的電教媒體,把一些難以講解和直接獲取的知識,巧妙借助于電教媒體進行表現(xiàn),取得效果令人滿意。

    一、巧用多媒體,化難為易

在教五年級《山壁上的畫》這一欣賞課時,由于學生對古代歷史的理解比較模糊,也不可能取一個新石器時代壁畫給學生以直觀感受,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如何讓學生掌握古代壁畫特點去分析并理解,我選擇了多媒體。通過圖片展示介紹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在生活中創(chuàng)作壁畫,再通過古代生活與現(xiàn)代生活的條件比較,得出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在懸崖上創(chuàng)作壁畫的原因及道理。這時,全班學生對古代花山壁畫有了初步了解,氣氛漸活躍,紛紛說出自己對當時勞動人民敬仰和佩服,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品德。我再設巧關:把花山壁畫局部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給學生觀察,讓學生似乎進入了古代花山壁畫的場面中:一群群高大威猛的狩獵者圍成一圈,中間一頭驚慌失措的野鹿無處可逃、人們手舞足蹈歡慶狩獵的收獲……規(guī)模宏大的場面引起了學生翩翩的想象力。這樣一步步引申,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降低了欣賞難度。最后,在讓學生討論過程當中,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想象能力既全面又各有新意,整堂課取得較好成果。我認為,多媒體課件雖需投入不少精力,只要用得巧、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進行施教。這樣,教者不難、學者易,讓大家都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教與學,融洽師生間的感情。

    二、巧用投影,優(yōu)化教學

1、投影片制作投影片畫面簡潔、清晰,而且保存時間較長,制作攜帶也很方便。整個小學階段的美術課,大體可概括成繪畫、欣賞和手工制作三大類。我著重在繪畫類課程中自制合適的投影片,如教第十冊《為童話插圖》時,我查閱了一些插圖,運用故事連環(huán)畫形式,把它們化成翻閱式投影片,一張張展示了學生都熟悉的《白雪公主》這個動人的童話故事,學生們津津有味邊聽故事邊看畫面,深深被舍己救人的七個小矮人及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吸引住;這時我再打一張投影片:以“抬棺”的場景用暖色描繪,然后利用復合片把七個小矮人依次展示,好象是看到了一部連續(xù)的童話故事,學生一下子拓寬了思路,投入到想象畫的海洋中去。在講解色彩知識《橙、綠、紫》這一課時,主要讓學生了解間色是通過二種原色混合而來,我就利用明膠片剪成圓形,分別涂成紅、黃、藍,訂在另一張明膠片上。上課時,分別出示紅黃藍,復習引出三原色,再漸漸把紅片和靠近,至重疊,學生驚奇地叫到:"變色啦,變色啦,成桔黃色了。""對,這種顏色就叫橙色,是由紅色、黃色混合得到。"同樣,請二個學生上臺來移動另二種原色,得到了綠色和紫色,并讓他們拿水彩筆快速試畫一下。這樣動手拼拼疊疊中,學生一下子就掌握了三間色,印象非常深刻。利用投影片直視效果和變化手法,給學生以啟示,只有充分圍繞美術教材特點,降低難度,用形象和趣味去打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作能力。

2、實物投影效果好美術課不同于別的科目就在于需要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在做做、畫畫、捏捏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各種能力。我利用實物投影進行示范,效果比直接演示好,特別是低中年級學生剪貼畫較多 (有樹葉貼畫、彩紙貼畫、單形拼圖等等)。在教師示范過程中,往往不可能把一些剪好的形狀都放在手中讓學生看,這樣既費時而且視覺效果也不佳。在實物投影儀上,老師的每一示范過程都體現(xiàn)在大屏幕上,讓學生清晰看清作業(yè)要求和形式。我還利用投影讓學生上臺演示,從中展示優(yōu)秀,對后進幫助激勵他們。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反饋情況,有針對性進行指導和改正。

    三、巧用錄像機,情景交融

再現(xiàn)生動畫面有些課需要從大自然及回憶周圍事中去激勵啟迪學生,如上《星期天》這一課,我除了讓學生回想所經歷的星期天外,還把以前拍攝的錄像放映出來,看到自己去過的景致,學生們馬上情緒高漲,爭說所見所感,我再抓住進行總結,給予一定素材,孩子們畫起來都感到得心應手,畫面充實而富有趣味,有去郊游爬山你扶我拉的,有和小朋友做完作業(yè)圍在樹下唱歌跳舞玩耍的,有和爸爸媽媽去公園玩的,甚至有開懷一笑的特寫……

第2篇

——關于校本教研的課堂小實踐與反思

摘要:美術校本課程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體現(xiàn)學校的辦學宗旨,在開足開齊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充分結合本校、本地資源、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滿足學生個性和多元化發(fā)展的美術課程。

關鍵詞:校本 美術課堂 二課活動 學情 時令美術課程

“校本課程”是一個外來語,最先出現(xiàn)于英美等國,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校本課程是由某一類學?;蚰骋患墝W校的個別教師、部分教師或全體教師根據(jù)國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環(huán)境和內環(huán)境的基礎上,針對本校、本年級或本班級特定的學生群體,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對“校本課程”已不再感到新鮮,“校本課程”也不再是美術興趣小組的時髦詞,它的時代意義也遠遠超過了以前的任何活動小組和興趣小組。

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是具有特色的第二課堂,但是,第二課堂只能讓少部分學生去體驗和實踐,絕大部分的學生還是享受不了這種校本課程。因此,本文從課堂小實踐中探索和反思,研究校本課程中的可行性元素,實現(xiàn)美術課堂教學內容和策略的創(chuàng)新。

一、針對初中學生學情的校本課程

初一的學生熱情高,學習積極性強,酷愛漫畫,卡通畫,但是他們美術技能比較差,造型能力較弱,所以我適度的修改了教材《漫畫卡通畫》,設置成在簡筆畫里畫卡通畫,卡通畫訓練易于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簡筆畫直接伸向兩個領域,一手抓興趣,一手抓技術。如圖:(學生作業(yè))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大,思維的進步, 初二的學生對學習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美術技能水平,同時,他們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追求美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強,因此,他們對美術課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在15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美術博覽與拍賣》一課中,我設計了一堂實踐性很強的課《模擬拍賣會》,這需要學生在課前充分發(fā)揮他們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的能力,搜集很多的藝術品以及查找很多欣賞價值、商業(yè)價值高的藝術品圖片,在課堂上,他們要發(fā)揮集體的聰明才智,用最低的價格收購對手的藝術品,與此同時,他們也要用他們的美術鑒賞知識對藝術品進行描述,盡可能用最高的價格賣出自己的藝術品。

初三年級學生學習緊張、升學考試壓力大,視美術課為 “調劑課”、“放松課”,淡薄的課程意識使一門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的藝術欣賞課程形同虛設。美術學科盡管是非考試科目,但大部分學生對美術課的認識是正確的、積極的。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針對初三學生的學情,開設符合他們欣賞水平、美術技能,以及激勵他們上進、鼓舞他們士氣的校本課程。而美術老師正是要通過這樣的美術課堂教學吸引每一個學生,打動每一個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

初三17冊的美術教材第一單元是《走進大師》,分別是齊白石、徐悲鴻、達芬奇、畢加索的藝術人生介紹?!蹲呓髱煛贩炙膫€課時都屬于欣賞課,學生從藝術大師那里學到的是他們“藝術的人生與人生的藝術”,但是關于“藝術作品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這一點學生缺少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我設計了一個與我們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課程——《讓大師走進我們的生活——蒙特里安》,作業(yè)內容是利用蒙特里安的繪畫風格進行生活中任意物體的外觀設計。這課也作為骨干教師示范課,取得了預期效果。如圖:(學生作業(yè))

另外,據(jù)我觀察,為了鼓舞學生的士氣,很多班級都在班級里張貼了橫幅,掛上了倒計時牌,我也為此設計了一堂校本課——《勵志書簽》,適時對學生進行了激勵。如圖:(學生作業(yè))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課堂上的用心人”是我對自己的一個小小要求。平常在辦公室里經常有老師提到學生的書面和卷面就頭疼,為了中考的卷面和學生長期的一個書寫習慣我設計了一堂硬筆書法課。同時,當318班邀請賀可為老師講解書法課的時候也去聽課學習,對我的書法課也加以改善。因此,當初三年級舉辦“孝道”書法展的時候,學生的書法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如圖:(學生作品)

二、從二課活動課取經的校本課程

我們學校的二課活動精彩紛呈,每一位美術老師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特點都開設了具有自身特點的二課活動。如:書法、國畫、版畫、陶藝、漫畫、剪紙等,而且有專門的美術教師供師生學習,均可以接受二十個左右學生的學習。這種課時整合、師源共享的二課活動方式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1、課時整合

美術是一門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專業(yè),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它需要進行長期的探索實踐才能有所收獲。我校的二課活動時間是根據(jù)每個年級的具體情況安排的。如:初一的周二、周四第八第九節(jié),周三、周五第九節(jié)的時間安排了二課活動。周二和周四的這種雙節(jié)連堂“課時整合”的活動方式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體驗和實踐,有利于他們在藝術的世界中進行創(chuàng)造。

我們試想,以現(xiàn)在初中普遍運行的每周一課時的美術課程安排,除去繁重的學業(yè)任務,學生哪里有額外的時間去體驗和實踐呢?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和短暫的美術課時安排就此割斷了學生與大自然和生活的聯(lián)系,剝奪了他們與紙張、筆墨和顏料親密接觸與熟悉的機會,讓他們失去從生活和實踐中吸取營養(yǎng)的能力,又拿什么在藝術的世界中去進行創(chuàng)造呢?

“整合課時”,就是改變以往每周一課時的美術課時模式,將兩周的美術課時合并,這樣,學校課程表就會出現(xiàn)隔周一次雙節(jié)連堂美術課,這種課時方式不但能保證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具體落實,而且能適應新課改所倡導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新課改所規(guī)定的授課內容大體都要經過背景知識的收集和探索、具體內容的落實和體驗、知識的吸收、融會和擴展等幾個階段,這種過程在以往每周四十分鐘的課時模式下是很難達到的,而且一個課業(yè)內容的學時如果過于分散,也會造成知識的不連貫性和學生探究積極性的降溫。

“課時整合”的這種 教學模式雖然從表面上看拉長了美術課的間隔時間,但是這種方式恰恰為學生收集材料、體驗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同時也有利于學習小組的形成和鞏固,還有利于個體和集體探究性學習的實效性。并且,這種課時模式不但不會讓學生感到美術課空周的失落,而且還能讓學生始終貫穿在美術學習的情境中并在探究課題任務的氛圍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保證了美術課堂教學目標的高效落實,從而真正達到理想的美育的效果。

如:初二16冊第三單元《點與線的魅力》課時整合的長期作業(yè):如圖:(學生作業(yè))

2、師源共享

二課活動最大的亮點是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二課內容,沒有級組、班級、老師的任何限制。同時,對自己從未涉獵的知識也可以很好的去了解和學習,這樣的二課活動,可以讓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和美術技能有全面的提高,同時,美育效果也會更理想。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模式是級組負責制,即一個美術老師負責一個級組的美術教學工作,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取美術知識的途徑受到了限制,美術老師的專長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和利用。而“師源共享”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師源共享”是指打破原來的級組負責制,根據(jù)美術教師的專長并結合教材內容編排教師任課表,在考慮課時負擔均衡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對師源進行優(yōu)化配置,各級組的美術課教學由多名美術教師穿插任教,雖然這種方式未必能達到完全的取長補短,但在課改倡導下能做到校內師源共享,最大限度使現(xiàn)有師源學有專攻、教有所長。對于這種“師源共享”的教學模式還有待實踐。

三、符合時令的校本課程

“時令”美術是指:以四季更替為時間軸,從社會時事、校園環(huán)境、校園文化、學生身心發(fā)展、傳統(tǒng)節(jié)慶假日等方面展開研究。挖掘其中的“不僅新鮮而且營養(yǎng)價值高”的“時令”美術資源。”

1、反映校園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節(jié)慶假日的“時令”課程。

比如孝道文化、藝術節(jié)、校慶都可以成為課程內容。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設計美術字、設計板報、設計校徽等,這些都是學生親身經歷的真切事件,表現(xiàn)起來也會得心應手。經常讓學生關注校園的特色活動,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如圖:(學生作業(yè))

2、反映社會時事的“時令“課程

關注當前國家時事、社會熱點的“時令”課程可以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等。如:環(huán)保日、地球日、奧運會、5.12大地震、世博會……還有反映“未來城市”、“新型社區(qū)”等的科幻繪畫。如圖:(學生作業(yè))

3、反映學生心理,關注學生成長的“時令”課程。

美術課程,也要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要迎合學生青春期發(fā)育的審美心理要求,同時,在開學初、考試前后,學生情緒浮動比較大的階段,都要有這樣的校本課程出現(xiàn)。比如:《用畫寫心情》,如圖:(學生作業(yè))

四、在實踐中的反思

有特色的美術校本課程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是學校迎接新的十年的挑戰(zhàn)的一種自覺行為,是學校充分發(fā)揮辦學優(yōu)勢和特色,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建設。

在幾年的校本課程實踐中,當看到其他學校其他老師成功的例子時,我頗受鼓舞。為什么我們的美術校本課程還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呢?這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和規(guī)章制度,需要全員參與,針對課題要求,認真?zhèn)湔n、說課、上課、評課,還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人士的引領作用,重視骨干教師的指導作用,不斷積累校本研修的經驗。

當然,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還應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符合當?shù)貙W生的成長特點,著手對當?shù)剡M行美術校本課程資源調查,然后設計相應的教學設計,所編的課程和教材都要進課堂進行教學實踐,反復修改,不斷完善,才能開發(fā)出合適的美術校本課程。另外,建立完善的美術校本課程的評價體系,也是完善美術校本課程的重要舉措。

時代在進步,校本課程的內容也要結合時代特點,和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教育變革緊密結合。以上的課堂小實踐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校本教研實踐體驗,如果要開發(fā)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要讓我們的校本課程更精彩,讓我們的美術課堂更有魅力,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李宗樂 陳實 邱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__-11-1

《學校課程開發(fā)》 姜平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__-5-1

第3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多媒體具有特殊的聲、光、色、形,通過圖像的翻滾、閃爍、定格、色彩變化及聲響效果等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把知識的學習融入新穎別致的娛樂形式中,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11冊,《軸對稱圖形》這一課時,就可以應用多媒體的鮮艷色彩、優(yōu)美圖案,直觀形象地再現(xiàn)事物,給學生以如見其物的感受。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計出三幅圖案:一個等腰三角形、一架飛機、人民大會堂,一一顯示后,用紅線顯現(xiàn)出對稱軸,讓學生觀察,親身感受這一類圖形的性質。圖像顯示模擬逼真,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去思維、去理解、去記憶,最大程度地喚起了學生的“內驅力”。

二、突出重點,呈現(xiàn)過程

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教學中涉及的事物形象、過程等全部內容再現(xiàn)于課堂,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使難以覺察的東西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感覺能力可及的范圍之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這一課時,教學生如何畫角是一個重要內容。教師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黑板上畫給學生看,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學生走神,教師畫時部分學生不注意看;教師作圖時,身體遮擋住部分學生視線等等。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情形就大不一樣了。我們可以先用多媒體演示畫角的步驟和基本方法,由于用多媒體演示,手段新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給學生留下的表象深刻。演示結束后,教師再到黑板上示范畫角,最后讓學生獨立畫角。這樣的教學過程設計,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對畫角方法清楚明了,教學效果好。

三、人機交互,發(fā)展能力

多媒體不光可以顯示信息,使學生獲得知識,它還能幫助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術,發(fā)展智力、才能。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客觀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承認與尊重個別差異是必要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就能適應個別化的教學。在教學軟件編排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各種思路和解題方法,讓學生自主選擇,培養(yǎng)學生作出決定的能力。這樣人機交互,迅速反饋,視聽合一。學生由教師單一的講、書本枯燥的練習,上升到上機操作,與計算機對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例如:教學《圓的認識》一課,在練習中有這樣一道題:說一說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里?我讓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很難說清其中的道理。這時,我又說:如果做成三角形的,正方形的,橢圓形的車輪行嗎?當小猴坐在這幾種形狀的車輪的汽車里,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呢?在學生欲說不明、欲罷不能的時候,多媒體先展示了三組畫面,學生看到小猴分別坐在裝著三角形、正方形、橢圓形的車輪的汽車里,上下跳躍、顛波的情形時捧腹大笑;緊接著又出現(xiàn)了第四組畫面,小猴坐在裝在圓形的車輪的汽車里,又平又穩(wěn)。為了更好地揭示問題的實質,最后屏幕上出現(xiàn)四輛汽車同時開動的畫面,以及車輪行駛中留下的車軸的運動軌跡分別是:折線,波浪線和直線。幾組不同畫面的對比,使學生清楚地明白了車軸裝在何處的道理。在多媒體這樣的交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這種主動參與性為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這也真正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

第4篇

    一、關于小學美術教學的多媒體備課

    小學美術課由于其豐富的教學內容,多樣的教學形式,靈活的教學方法,特獨的個性化教學而受到學生的喜愛。近年來大部分小學美術教師為了豐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也對人類發(fā)展的本質進行了很大鉆研,把人的培養(yǎng)放到教學的第一位,讓兒童在美術教學中能夠更多好地發(fā)展他們的個性,同時在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要上好一節(jié)美術課,都會去做一個充分的課前準備,這不光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用現(xiàn)在的教學要求來衡量一節(jié)課的優(yōu)劣,教師在備課時更注重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注重選用不同的教學媒體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直觀形象的審美對象,幫助兒童更快捷地掌握學習方法,讓他們尋找到正確的學習途徑。備課的方法和形式也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備課”中走了出來。它更注意改變備課本身的方式,注意從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出發(fā)改變備課的方式。備多媒體課就是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而進行備課改革的一種。

      所謂備多媒體課,就是教師利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設備,以傳統(tǒng)的備課形式為基點,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將課堂教學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包括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根據(jù)一定的教學過程設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體計算機中,以便于利用以計算機為主要設備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種備課方法。

      我們很清楚,多媒體備課并不是在備課時將多種媒體簡單地相加在一起,而是要通過多種媒體的優(yōu)化組合,集成利用,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把各種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小學美術課中運用多媒體備課,與傳統(tǒng)的備課相比較,有其自身較明顯的特點:

   (一)、多媒體備課的內容大大拓展,而且更注重多種形式教學資料的集成化。

    多年來,“口耳相傳”,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美術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們在備課中較注重向學生說些什么,讓學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練習等內容,也就是說,我們的備課內容是以語言文字為主。這種方式決定了不少教師的備課是通過手寫為主完成,所我們也備課為“寫教案”,教師們的教學目標制定、教材分析、教學過程設計等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來,教學檢查中我們也較注重文字教案。而備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課從內容到方式都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備課的范圍,它要求教師在備課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學分析及教學設計,同時根據(jù)教學的要求收集各種有助于教學的資料,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圖片材料、實物材料、音像材料等;在備課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設計的需要把備課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通過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來,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學,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備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課需要多種媒體的配合協(xié)調使用。

    我們所準備的教學材料既要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又要符合課堂教學形式的需要,同時還要保證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師較方便地協(xié)同使用,所以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對多種形式的教學材料進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學的各種需要,這種整合的手段就需要用到多種現(xiàn)代化媒體。比如,巨大的實物無法進入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照片掃描(或直接用數(shù)碼相機)成圖片、錄像等形式來轉換,微小的實物可以通過視頻展示臺或攝像機進行放大展示,用計算機處理可以使各種圖片變得更美觀和符合需要,通過剪輯可以把不同時段的內容編輯在同一段錄像內等,從這中我們可能看到,現(xiàn)在更多地把多種教學媒體資料整合在計算機中,制作成“課件”再用于教學。

   (三)、備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課更適合兒童的美術興趣。

      小學美術課中需要運用大量直觀的形象進行輔助教學,而由于教學設施尤其是教學資料的嚴重缺乏,使美術課曾不得不象上語文數(shù)學那樣以教師講、學生聽,也就是以語言文字為主來進行備課和教學。這種現(xiàn)象曾較大地阻礙了小學美術課的教學改革,因為美術課僅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夠的,它要求教師“寫好教案”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有些什么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能給學生提供哪些審美對象,如何更好地進行啟發(fā)和引導等。多媒體備課正好滿足了這一需要,小學美術課由于其審美性的特點,要求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各種欣賞與審美資料,教師的演示過程又要讓學生看得清楚明了,有些風景與現(xiàn)場環(huán)境還要求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學生的作品能較全面地展示在每個學生的面前,這些要求是傳統(tǒng)的備課方法幾乎無法完成的,而多媒體備課能較好地完成這一項項特殊任務。這些量大、涉及面廣的教學材料能通過計算機技術很好地集成在一起,通過多種視、聽為主的設備讓學生體驗線條、色彩、形體、音樂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讓學生從中體驗情感、體驗創(chuàng)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但我們也不能一味地依靠媒體,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用好媒體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體輔助小學美術教學的備課形式

      備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在媒體的運用上是對傳統(tǒng)美術備課進行改革的一種嘗試,尋求合適的備課方式是提高備課效率,保證備課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上好課的必備條件。在美術課的備課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備課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嘗試性實踐。下面試從不同的角度把小學美備課作一個簡單歸類。

     (一)、從教案服務對象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純粹的“備課”(亦可稱之為“教案”),這是和傳統(tǒng)的方法相似的一種方法,備課做的是“幕后文章”,這種備課方式更多地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的教學設計只體現(xiàn)在教案之中,不直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這是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備課方法,它有助于教師很好地鉆研教材,進行教材分析,設計教學過程,包括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設計等,這種備課的方法主要是為教師組織教學活動而服務的,換句話說,它更多地為教師服務。另一類是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甚至把教師的部分或全部教案直接展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教案更多地成為學生的“學案”。這種備課的方法既強調為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服務,更強調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服務。這兩種方式雖然備課的角度和出發(fā)點不同,而且可能教學效果也會不一樣,但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當然,從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來看,教師在備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課中多備學生的“學案”,可能會更多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教學。

    (二)、 根據(jù)小學美術課教材的特點,又可以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備課分成以下幾種形式:

    1、以文字資料為主要內容的備課。

    這種備課的形式較多地繼承了傳統(tǒng)的備課方法,它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較多地研究分析教材,鉆研教材內在的關系,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在多媒體備課中,以文字為主的備課主要體現(xiàn)為通過計算機處理文字進行備課。小學美術課以需要文字為備課主要內容的教材很多,比如各冊教材中都有許多教學內容直接相關的美術知識與背景知識,這就需要用大量的文字來進行說明。

    在進行以文字為主要內容的多媒體備課時,可以根據(jù)需要和教師的備課習慣,在計算機備課中建立一些相關的“超文本鏈接”,這是一種超越傳統(tǒng)文字備課的計算機技術,它有助于教師在備課時準備更多的相關教學資料而又不使備課的篇幅過于冗長,可以幫助教師在備課完成后的一段時間里,尤其是在教學前查閱較多的相關資料,也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給教師提供“非線性”的教學習慣和思維模式,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流程不固定在“一條線(固定的思維模式)”上。比如在有的畫家介紹中需要對畫家的生平進行比較詳細地介紹,我們可以在備課中安排一些畫家的生平小故事,以超文本鏈接的方式來展現(xiàn)。

    另外,在美術課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還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的特點,進行分解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的分析式備課。也可以用列表備課的形式展示,比如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們可以圍繞一個分解目標,橫向地用下列表格來展示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需要達成的目標—— 教師活動安排(時間)——學生活動安排(時間)——學生可能產生的結果與問題——使用教具(學具)及方式說明教學總目標的分解目標——教師具體的教學行為與占用時間——學生活動與占用時間——學生學習的結果與問題——分析媒體與方法。

2、以圖片等資料為主要內容的備課。

第5篇

論文關鍵詞: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以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推動人類進入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社會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毫無疑問也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新課程理念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是師生平等對話互動的過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迅速、高效、生動地傳播信息,實現(xiàn)個性化互動的交流方式,是擺在我們中小學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現(xiàn)就如何把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利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利用信息技術為數(shù)學課程提供資源

應用信息技術的一個最大優(yōu)點,就是能創(chuàng)設出聲情并茂的

場景,使學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我們在教學中,應把學生生活中能夠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數(shù)學現(xiàn)象和數(shù)學問題融入課堂,拉近學生與數(shù)學的距離小學數(shù)學論文,這樣學生的手、眼、口、腦等多種感官在創(chuàng)設的場景中盡情地發(fā)揮作用,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的價值,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而這些教學資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現(xiàn)象和問題的呈現(xiàn)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完成。

例如,教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統(tǒng)計”內容時,我設計課件引入色彩鮮艷的畫面、生動活潑的卡通人物給孩子們以美的享受,在比較真實的展現(xiàn)教學過程的同時,使他們體會到記錄的重要、方法的多樣,進而認識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以《九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一課為例,就可以在資源庫中找到用手指指法記憶九的乘法口訣的圖片和一段關于乘法口訣的動畫視頻,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wǎng)上點擊預覽,需要的話直接下載到指定的地點就可以使用了。如果還有需要的話,還可以通過百度、 g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進一步搜集資料龍源期刊。多媒體憑借其特有的方式,為孩子們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掌握數(shù)學知識平臺,在這個過程中也增長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使數(shù)學貼近生活實際。

為什么許多的孩子對數(shù)學缺少興趣呢?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shù)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新課程標準提出“數(shù)學要貼進生活”、“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如果把數(shù)學知識放在一個主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利用計算機教學可展示優(yōu)美的圖象、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計算機的動畫、漸變、疊加等效果和計算機的聲像功能能將知識難點和某些過程直觀化,以多種媒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深化認識程度,并通過揭示內在的規(guī)律和現(xiàn)象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多媒體可以變靜為動,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強化算理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小學數(shù)學論文,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比較容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解決了課堂教學內容的許多矛盾,增強了教學效果,使聲、形、色并茂,給小學生鮮明的表象,使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的知識更多更廣。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放開一些,真正把學生看作課堂的主人,從他們最近的發(fā)展區(qū)出發(fā),給其更多的思維空間和時間,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體嘗成功的愉悅。例如,在應用電腦課件教學“圓的認識”時,可以用優(yōu)美的圖案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再現(xiàn)學校派來了三輛汽車來接同學們去旅游的畫面,伴隨教師的提問:同學們猜一猜看,你們最喜歡坐哪一輛車?為什么?接讓學生觀看三輛車行進的效果圖:第一輛車,車輪是方的,車子在行駛時顛簸不已;第二輛車,車輪雖是圓的,但它的軸心沒有裝在中間小學數(shù)學論文,車子在行駛時也會顛簸;只有第三輛車,車輪是圓的,車軸裝在中向,車子行駛起來,又快又穩(wěn);為什么第三輛車開起來又快又穩(wěn)呢?認識了圓以后,就能圓滿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生動的畫面完全調動起來了,他們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活動中去了。在這一主體活動中,學生呈現(xiàn)出極高的熱情,很快理解了題意,進行了解答。這樣的教學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主動參與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發(fā)揮了主體作用,在思考發(fā)現(xiàn)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四、利用信息技術因材施教的進行練習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fā)展為智力的活動,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既鞏固了新知識,又發(fā)展了思維,還反饋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并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龍源期刊。

例如,在《百分數(shù)的意義》的練習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任意點擊課件動畫圖中的任意景物,問題和答案是不惟一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就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這樣,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散思維,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均得到訓練,這一點光靠教師是很難做到的。

在練習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調節(jié)學生大腦興奮小學數(shù)學論文,減少疲勞,煥發(fā)精神,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識。信息技術的反饋再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達到了擴展思維,提高練習效率的目的。利用信息技術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和不同量的訓練,而且可以讓學生自我控制練習進度,做到每類同學都達到各自的教學目標。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練習與計算機的表揚和鼓勵中不斷進步。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因材施教,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得到發(fā)揮,讓各類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機會。

總之,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環(huán)境下,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教學比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學生也能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拥奶剿髡吆蛡€性化的獨立學習者,學習的興趣、能力和效率越來越高。我們應努力使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整合,開創(chuàng)課堂教學的新天地。

第6篇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教學改革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美術學習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美育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其對于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培養(yǎng)美感、提高人才全面素質非常重要。那么,肩負著美育任務的小學美術課堂,又應如何改革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高效呢?

一、借助“同課異構”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此種教學模式建立在“同課”的基礎之上,并通過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方式來達成教學目的。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及想象力得到發(fā)展,小學美術教師應在常規(guī)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采取“同課異構”教學模式,進而通過此種教學模式的實施,確保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手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得到更好的呈現(xiàn),使學生更為高效地領會和接受美術知識。同時,通過此種教學模式的實施,亦能夠達到小學美術課堂教改的目的,使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的契機。

二、采取課上啟發(fā)式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小學美術教師應意識到,美術課程是一門充滿了藝術魅力的課程,如若教師采取平鋪直敘的講解方式,將會讓學生感到美術課堂同其他課程的授課方式區(qū)別不大,進而逐漸喪失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有鑒于此,小學美術教師應使學生通過在美術課堂上的學習活動,認識到藝術之美。小學美術教師應改變以往平鋪直敘式的授課方式,在美術課堂上采取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即美術教師不直接向學生講解和介紹相關美術知識,而是逐步引導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美術知識,如此,學生不但能更為深刻地領悟所學的美術知識,亦能使學生自身的美術藝術素養(yǎng)獲得寶貴的養(yǎng)成契機,從而使學生的審美旨趣獲得提升空間。小學美術教師應鼓勵學生敢于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并在想象力的驅使之下去自由地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從中感受到美術的魅力所在。

三、結合游戲激活美術課堂,創(chuàng)新美術教育

游戲是小學生普遍喜歡的活動形式,參與性強,積極性高。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中融入適當?shù)挠螒?,能吸引學生參與教學,活躍課堂氛圍。為此,教師應把握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融入游戲環(huán)節(jié),使其通過游戲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形成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如在《水墨游戲》課程教授中,小學生對于水墨畫的學習興趣不高。為了避免枯燥乏味的水墨畫教學,教師可精心設計課堂,融入游戲成分。如設計一個游戲場景,播放舒緩的輕音樂,讓學生隨著線條翩翩起舞,自由地跳躍,進而趁熱打鐵,播放《賽馬曲》,讓學生在歡愉的氛圍中,聽著音樂畫墨線,一邊感受到駿馬馳騁草原的景象,一邊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學生在游戲中繪畫,體驗著不同墨色之間的轉變,同時,一幅幅水墨畫躍然紙上。在游戲氛圍的襯托下,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在無垠的時光中自由遨游。游戲創(chuàng)新了美術課堂,激活了美術課堂,大大提升了美術教學效率,也提升了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考慮到小學生的特點和美術學科的特點,教師可在教學中多組織開展一些游戲活動,必會對美術教學改革有所裨益。

四、依托鼓勵評價,讓學生增強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

第7篇

(一)“欣賞·評述”課

情境陶冶式教學模式是使學生處在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運用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和情感,加強有意識的理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美術課上適當運用背景音樂烘托氣氛、設置情境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情境陶冶式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快而扎實地掌握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這種模式能夠拓展和深化教學的教育功能,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欣賞·評述”課的基本結構程序是: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感受──審美導引──綜合評述。欣賞課包括美術欣賞、美術常識等。通過對美術作品、美術常識的介紹與欣賞,引導學生去感受美、認識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識,是一種以審美為主的教學活動,也是一種通過藝術形象去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此類課,一般是應以教師講述與啟發(fā)相結合,引導學生欣賞、議論、引發(fā)問題,幫助解決問題等方式進行審美導向的教學。同時,在欣賞活動中應重視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有能力確切地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欣賞課上不能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教師應當在不斷的學習中,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敢于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能從多角度學習欣賞一件作品,使自己和學生們更靈活、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

(二)“設計·應用”課

工藝設計課,內容繁多,形式多樣,操作性很強。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工藝美術有關門類的基本原理、法則、基本構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過練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設計能力。授課時,教師應運用精練的語言,結合欣賞來講述概念、原理、法則,直觀演示方法,引導設計思維,指導操作。通過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示范模仿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進行參與性的練習而獲得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示范模仿是形成行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參與性訓練──自主練習──遷移。示范模仿式教學有利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內化所學的知識。這種方式的教學,學生手腦并用,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注意觀察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相互幫助、遵守紀律、加強自主性等品質和觀念。實現(xiàn)學生的興趣向其他教學活動遷移,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三)“造型·表現(xiàn)”課(技法知識綜合課、練習課)

技能訓練課,包括創(chuàng)作、寫生、臨摹、手工制作等。主要是在教師講完新教材后,為鞏固知識、技能、技巧所安排的用整節(jié)課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以強化知識與技能的鞏固和應用。此類課,一般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作業(yè)練習來獲得技能、技巧。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造型藝術的形式特點和基本表現(xiàn)方法。學習用科學的方法來觀察研究和表現(xiàn)客觀物象的形態(tài)、結構、比例、明暗、色彩、立體、空間等。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多種能力的過程。既有基礎知識的傳授,又有技能、技巧的訓練,一節(jié)課中需完成多種任務。此類課,教師一般應通過欣賞、啟發(fā)、講解來傳授美術的基本知識,運用引導分析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觀察、認識和表現(xiàn)物象的能力。示范講解方法,指導訓練技能、技巧,實踐性、操作性強。其基本結構程序是:觀察欣賞激趣──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講解示范點撥──自方練習輔導——評講小結拓展。創(chuàng)作課,是要求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去反映自己的感受或間接感受到的東西,通過某種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的體驗。是培養(yǎng)學生記憶、想象、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檢測學生綜合能力的方式。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啟發(fā)、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鼓舞學生的信心,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和創(chuàng)造。

(四)“綜合·探索”課

在美術課堂“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應用教學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加強跨學科教學的研究。第二,注重引導學生主動研討和探索。由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目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精神,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研討和探索為重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美術或與美術相關的問題,引導他們圍繞自己選定的課題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進行活動策劃,并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引導發(fā)現(xiàn)式教學模式是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學生活動,著眼于思維力和意志力培養(yǎng),適用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新求知、概括歸納的能力為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獲得新知,學會學習,積極開發(fā)學生思維活動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熟悉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等思維過程,并掌握一定的認知策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靈活地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其他學科中有益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如計算機、網(wǎng)絡、音樂、語文詩詞等,加強學習的綜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因素之一是課堂教學結構。本人把這一堂美術創(chuàng)作課設計成“觀察欣賞激趣;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講解示范點撥;自主練習輔導;評講小結拓展”五步進行,自認為在本課中是比較理想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步觀察欣賞激趣。上課開始用2--3分鐘引導學生審美技巧,喚起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教師先出示范畫來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從整幅中找感覺,找出畫了些什么,表達什么意思等。于是再進一步觀察,學生從范畫中逐步發(fā)現(xiàn)了構圖的方法、繪畫的技巧等,逐步體會到這大一點、小一點;上一點、下一點;這繁一點、簡一點;長一點,短一點的體現(xiàn),無一不凝聚著作畫者的思想、閱歷的精華。通過這一步步地觀察,學生們接受了美的熏陶,體會到畫的筆墨情趣,也從中找到了一些作畫的步驟、構圖的方法、筆墨的技巧等。就會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

第二步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找到創(chuàng)造美的途徑。教師不妨用1--8分鐘時間引導學生學習新知,掌握正確的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和技巧,教材中的重點部分教師一定要精講。讓學生初步發(fā)現(xiàn)了一些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繪畫技巧。

第三步講解示范點撥。1--4分鐘時間,教師根據(jù)學生觀察的情況,再進行一步步的示范講解。示范和講解可同時進行。例如在本課的風景畫示范講解時,教者從構圖開始,逐步示范講解,讓學生看得明白,學得真實,能較快地掌握技法。同時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與此同時,請幾個有代表性的同學講講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或讓學生講講自已的構思,讓他們充分顯示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