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我國華北地區(qū)某輪胎制造企業(yè)為研究對象,針對其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排放,開展了VOCs外場觀測試驗,并通過ISC3模式反演獲得該企業(yè)VOCs排放源強.觀測結(jié)果表明,廠外上風(fēng)向背景點和下風(fēng)向受體點之間存在顯著的VOCs濃度差異和化學(xué)組分差異. 20種潛在排放污染物在背景點和受體點TVOCs濃度平均值分別為53. 8μg·m^-3和127. 5μg·m^-3,背景點化合物以丙烷(7. 2μg·m^-3)、丙酮(7. 5μg·m^-3)、壬醛(12. 7μg·m^-3)、丁烷(4. 9μg·m^-3)和乙醛(2. 7μg·m^-3)為主;受體點化合物以壬醛(43. 5μg·m^-3)、丙烷(11. 4μg·m^-3)、乙醛(7. 4μg·m^-3)、己烷(11. 9μg·m^-3)和丁烷(7. 3μg·m^-3)為主.背景點和受體點VOCs差異(Δc)為該企業(yè)潛在排放的VOCs貢獻,以烷烴(31. 39%)和含氧揮發(fā)性有機物(33. 15%)為主.繼而,本文利用ISC3模式,基于觀測期間氣象條件,獲得了每次試驗每個受體點的濃度與源強的關(guān)系系數(shù),并基于該關(guān)系系數(shù)計算了該企業(yè)的VOCs排放源強.反演結(jié)果顯示,該橡膠輪胎制造廠VOCs年排放量平均值為(152. 8±188. 2) t,以壬醛、甲苯、正己烷、丙烷和苯為主,折合VOCs排放因子約每條輪胎101. 9 g.本文反算的排放因子與AP42接近,遠低于我國推薦的排放因子數(shù)值.以此排放因子計算,當(dāng)前我國輪胎制造行業(yè)VOCs排放量約為62. 13 kt·a^-1,主要分布在山東省28. 70 kt·a^-1和江浙滬地區(qū)20. 5 kt·a^-1,該行業(yè)VOCs排放對O3存在較為重要的貢獻,其臭氧生成潛勢約為130. 87 kt·a^-1,而對二次有機氣溶膠生成潛勢較小,僅為0. 86 kt·a^-1.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