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jù)黃季剛先生在《文心雕龍札記·章句第三十四》中所闡述的句讀理論,特別是聲氣句讀的理論,結(jié)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并通過對某些古代韻文聲氣句讀的剖析,草擬了一個古代韻文的句法系統(tǒng),它與傳統(tǒng)的古代漢語句法的不同點,主要是在單句方面。季剛先生在《文心雕龍札記》134頁至13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版)說道:"今謂辨句之法,但察其意義完具與否,有時以二字成句可也,有時累百名成句可也。"又說:"凡集數(shù)字成文,如其意有所詮,雖文有闕省,亦復(fù)成辭,則知字雖多而意不顯,不能謂之成辭也。"季剛先生在這里指出了漢語句子的特點,它主要要求句意完整,而不像外語那樣追求句子成分的齊備。所以我在這個韻文句法系統(tǒng)中,除提出了簡略語序句與錯位句之外,還在單句系統(tǒng)中,提出了隱含句、意會句和物象句三種句式,這些句式正體現(xiàn)了漢民族古代韻文句法上的一些特點。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