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認知和表達,人類總是存在著欲說還休和難以沉默的兩難與窘境。在西方,有不可言說的言說之"上帝問題"和康德作為認知界限的"物自體"問題。而在東方,有難以界定的佛教中的"空"和中國文化中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含"無")等概念。這是具有共性意義和價值的世界問題。老子之道,不可言說,但老子"論"道,通過隱喻、象征、疑似性詞語和"正言若反"的句式表達,既達到了言道之目的,又給體道者(悟道/踐道)指明了方向。有"言說"兼"實踐",這是老子對世界問題的有益探索,特別是其"正言若反"的表達范式,是老子對世界類似問題做嘗試性回答的積極貢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