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清筆記彌補了中國傳統(tǒng)官史在記載西器東傳過程中的缺失和不足,后者將主要篇幅用于政治及其制度的記載,而前者卻因其隨意和獵奇的特點,將西洋物質文明傳入中國的歷史做了較為廣泛的記錄,體現(xiàn)出明清時期西洋物質文明在中國的滲透狀況。明清筆記對西洋器物的記載,因作者所處時間、空間和社會環(huán)境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明清筆記作者及其所載事主對西器的認識雖各不相同,但仍能從整體上反映出國人對西洋物質文明,經(jīng)歷了一個從保守自傲到虛心接受,再到“師夷長技”的發(fā)展過程。當然,部分國人在接受西洋器物時也產(chǎn)生了“崇洋媚外”的觀念。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