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文化典籍文質(zhì)兼美,其修辭方式也是意義的一種深層體現(xiàn),因此在典籍翻譯中采用適當(dāng)?shù)男揶o策略對于文化傳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以五個具有代表性的《論語》譯本為基礎(chǔ),從“修辭風(fēng)格”、“核心術(shù)語”和“漢語特色修辭格的處理”三個方面來探討相關(guān)的翻譯修辭策略,得出結(jié)論:在典籍翻譯修辭實踐中,要摒棄“歸化”和“異化”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式,唯有善于利用源語和目的語的修辭共性,充分尊重源語和目的語的修辭差異,力求做到形神兼?zhèn)?,才能使典籍翻譯真正起到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的作用。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