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抗生素處理小鼠腸動力與腸膠質細胞活化的關系。方法通過聯(lián)合抗生素處理獲得低腸道菌群的小鼠,通過胭脂紅溶液灌胃后記錄色素排出時間以及相同時間內排出糞便顆粒,比較抗生素組與對照組小鼠的腸動力;采用免疫熒光技術比較兩組小鼠肌間神經(jīng)叢內膠質細胞與神經(jīng)元的形態(tài)與分布,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兩組小鼠結腸與回腸組織內腸膠質細胞活化與功能相關的基因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膠質細胞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GDNF)、 S100B、神經(jīng)生長因子(NGF)的mRNA水平,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小鼠腸黏膜固有層淋巴細胞內調節(jié)性T細胞(Treg)和分泌白細胞介素17(IL-17)的Th17細胞的比例。結果抗生素處理后的小鼠腸道菌群數(shù)量顯著降低,盲腸體積膨大,結腸萎縮變短,腸動力減弱,結腸內膠質細胞GFAP、 GDNF、 S100B、 NGF的mRNA水平增加,而結腸黏膜固有層內Treg和Th17細胞比例均降低。結論抗生素處理后腸動力的降低可能與腸膠質細胞的過度活化相關,且抗生素處理后腸膠質細胞的活化與腸道炎癥無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