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夸張地說,我感覺到這倒是我對知識分子日常生活奇跡性的發(fā)現(xiàn)。知識分子生活好像時刻處于一種“正反合”的狀態(tài),各種話語完全攪和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就是剪斷了也還理不清?!疃秵柎痄洝芬?001年《花腔》首發(fā)于《花城》雜志,次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單行本,那時李洱35歲。很多同行羨慕作者的年輕,連遠在德國的馬丁·瓦爾澤都說:“《花腔》用三段不同故事來展示個人在歷史中的細微感受,其方法、視野和思辨力令人望塵莫及,德國作家也不具備此種能力。倘若我如李洱一般年輕,我會妒忌他?!痹瓉?衡量年輕與否的標準來自于作品的分量?!痘ㄇ弧飞孀阒袊鴱碗s且微妙的歷史,其講述方法也是典型的中國腔調,即便如此,外國作家也能感同身受,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