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聯系《中國詮釋學》雜志?
來源:優(yōu)發(fā)表網整理 2025-04-03 18:29:04 27人看過
《中國詮釋學》雜志社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山大南路20號。
雜志基本信息介紹
主編:傅永軍
影響因子:暫無
出版地區(qū):山東
國內刊號:暫無
國際刊號:暫無
雜志創(chuàng)刊于2002年, 主要獲得過的榮譽有: 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中國詮釋學》雜志文章特色介紹:
<一>參考文獻:在文章正文的后面,著錄格式:專著:[序號]作者(多作者只列出前3位,以后用“等”).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二>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三>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tǒng)一。
<四>文中圖、表要用中文清晰明了,表格內容不與文字,插圖重復,均采用三線表。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和符號,需注釋處。
<五>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六>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七>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tǒng)一。
<八>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職務、學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表明作者身份的內容。
<九>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的正式名稱填寫,若屬多項基金資助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十>摘要應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須用第三人稱語氣表達,不宜使用評述性語言,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可選3-5個。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