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郭局子地區(qū)相帶和巖性變化快、有利儲層展布規(guī)律不清約束勘探的問題,通過巖心分析測試、鑄體薄片等手段,對特低滲儲層砂礫巖成巖作用進行研究,闡明砂礫巖體成巖演化的規(guī)律性。認為砂礫巖塑性組分含量高經(jīng)歷了強烈壓實作用。膠結作用碳酸鹽膠結物以白云石、方解石最為多見,是堿性成巖作用的標志。方解石在2 800-3 100 m膠結作用較強,白云石在2 700 m以下膠結作用較強。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石英晶粒產(chǎn)生屬酸性成巖環(huán)境的標志,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在2 100 m以下較發(fā)育。黏土礦物經(jīng)歷了高嶺石、伊蒙混層、伊利石的轉化。高嶺石在2 350-3 100 m廣泛分布,伊利石主要出現(xiàn)在2 350-3 100 m,伊蒙混層高值區(qū)在2 650-3 100m左右。溶解作用以長石和碳酸鹽酸性溶蝕為主,屬酸性成巖作用,在2 800-3 000 m為強溶蝕帶。儲集空間類型主要以原生孔隙為主,次生孔隙為輔,次生孔隙發(fā)育帶對應深度為2 700-2 900 m。深層砂礫巖劃分為早成巖B、晚成巖A1、晚成巖A2三個成巖階段,其有效儲層的比例分別達92%、60%、5%左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