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雜志是什么級別?雜志刊期是多久?
來源:優(yōu)發(fā)表網(wǎng)整理 2025-04-02 16:35:44 39人看過
《中國語言學》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目前刊期為年刊。
《中國語言學》雜志簡介信息
《中國語言學》,出版地:北京,于2008年正式創(chuàng)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王力學派研究譯文筆談。
《中國語言學》雜志,出版地:北京,于2008年正式創(chuàng)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王力學派研究、譯文、筆談。作為語言學界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內容豐富多樣,每期都會刊載多篇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前沿性的學術論文,為廣大學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資源和思想啟迪。這本雜志不僅涵蓋了語言學的基礎理論研究,還深入探討了語言的具體應用和實踐問題。在基礎理論方面,它匯聚了眾多語言學家的智慧,對語言的本質、結構、功能以及演變規(guī)律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討論。這些論文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語言的認識,也為語言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同時,雜志也非常注重語言的應用研究。它關注語言在各個領域中的實際運用,如語言教學、語言測試、語言翻譯、語言信息處理等。這些應用領域的論文不僅具有實踐指導意義,也為語言學的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例如,在語言教學方面,雜志刊載了多篇關于教學方法、教材編寫、教學評估等方面的論文,為語言教學實踐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除了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雜志還特別注重跨學科的研究視角。它鼓勵學者們將語言學與其他學科如心理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進行交叉融合,探索語言與這些學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這種跨學科的研究視角不僅拓寬了語言學的研究領域,也為語言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源泉。
《中國語言學》雜志特色:
<一>稿件請用微軟簡體中文版Word編輯。一般情況下,正文用五號(10.5點)宋體字,注釋和參考文獻用小五號(9點)宋體字排印。打印紙本請用A4紙。
<二>關于參考文獻建議按以下方式處理:中文、日文文獻排在西文文獻之前,外文譯著按中文文獻處理。相同語種的文獻,按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順序或英文字母順序排列。西文作者姓在后,名在前,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
<三>注明引文或觀點出處,可采用以下方式:若所引之文或觀點發(fā)表在期刊上,則為:(郭錫良1980)……;若所引之文或觀點出自著作之中,則為:郭錫良(1993:84—85)……,冒號后的數(shù)字為頁碼,下同;若在所引之文后面用括號注明出自期刊或著作中的觀點,則為:……(郭錫良1980),或……(郭錫良1992:84);若所轉述的觀點為不同的人持有,則為:……(Corder 1981; Krashen 1981);或……(Elis 1986:18-41; James 1980)。注明引文或觀點出處亦可采用作者認為適當?shù)钠渌绞健?
<四>注釋一律采用當頁腳注,不用文末尾注。注釋號碼用帶圈阿拉伯數(shù)字右上標,如:完形①。
<五>論文請使用標準簡體字,但引文部分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繁體字。
<六>第一級小標題用小四號(11點)宋體字,上下各空一行。第二級以下小標題用五號(10.5點)宋體字,節(jié)次編排格式可以根據(jù)個人習慣和論文特點自行決定。
<七>例句獨立列出者,用楷體,行首空兩格;序號加圓括號,如:(1)(2)…;全文例句連續(xù)編號。行文中引用原文者,請加“”;引文獨立成段者,請用楷體,第一行空四格,第二行以下空兩格。
<八>文中若有圖表,請在圖表右上方注明序號及名稱,如:圖一……;表一……。若有復雜圖表,不便在正文中排印者,請附在文末,并注明序號及名稱,如:附圖一……;附表一……。全文圖表連續(xù)編號。
<九>文中若采用國際音標,請加方括號,聲調用五度標調法,標于音標右上角,如:好[xau214]。若采用漢語拼音,聲調則用調號,如:nǐ hǎo。
<十>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shù)據(jù)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