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Micaps觀測資料、NCEP再分析資料及風(fēng)廓線資料對2016年1月20—21日濕雪過程,1月31—2月1日干雪過程,從水汽、動力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認為:1) 1月20—21日的濕雪過程水汽充沛,水汽輸送為700 h Pa西南急流和850 h Pa東南氣流; 1月31—2月1日的干雪過程水汽層次淺薄,水汽輸送只有700h Pa西南氣流。2)濕雪過程低層暖平流強,在中低層形成暖式切變線,冷空氣楔入到暖濕氣流底部,迫使其抬升,形成深厚上升運動區(qū),雪量較大,但并不利于積雪;干雪過程低層冷平流強,在中低層形成冷式切變線,降雪過程中弱暖濕氣流沿深厚冷空氣墊爬升,上升運動較弱,降雪量較小,但有利積雪。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